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4012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1.26
意國種子 植根香港
湖北省位處中國內陸,即使現時乘搭高鐵由深圳出發,也要花上四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然而,寶血會傳教姑娘在十九世紀的香港,甚至徒步前往廣東沿岸及至湖北省傳教。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抵港後,很快便展開教育和社會服務。因著修女們深厚的愛德、充滿信德和希望的熱誠,吸引了很多中國女青年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第三會。第三會的成員大部份是中國人,這些本地的女青年組成「中華寶血會」,被稱為寶血會傳教姑娘。她們協助外籍修女深入基層,探訪中國婦女及兒童,向他們傳福音,又努力考取政府要求的教師資格,幫忙修女在八間中文學校任教。 傳教姑娘的人數不斷增加,當中有一位譚加辣(1868-1929)。譚加辣原名譚細英,生於澳門,十八歲時決定加入第三會,二十一歲發願,正式成為修女。譚修女致力教學工作,身兼校長和老師職務。 1919年,教宗本篤十五世頒佈「擴充傳教事務」通諭。教會回應時代的需要,提倡本地教會應有本地主教,傳教時應尊重當地文化的原則。師多敏主教(1861-1924,香港第三任宗座代牧)提出把本地華人修女從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分割出來,成立一個屬於本地教區的中國籍女修會,稱為「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建設地方教會,特別注重中國人的傳統和文化。譚加辣修女出任首任會長,她撰寫會章(指導修會成員的生活指南),又籌建會院。 多年來,寶血會秉承犧牲與修和的精神,透過團體生活及使徒工作,為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作見證,與貧窮弱小者同行。修會因應社會需求改變,於深水埗設立孤兒院(後來成為寶血幼兒園),又於粉嶺設孤兒院(後轉為收容因家庭問題而需特別照顧的女童,改名為寶血兒童村)。寶血會修女的服務範圍更擴至澳門和台灣,服務華人,讓基督的福音喜訊在中華土地上植根。  十二歲的馬金水  1858年,一群大埔碗窰的村民特意到荃灣聆聽天主教的道理。其中一名剛滿十二歲的少年人受福音感動,即場表明要求領洗的決心。他的名字是馬金水。金水十四歲時,在宗座外方傳教會高神父(Fr. G. T. Raimondi)培育下,到香港島升學, 成為出色的傳道員。他後來返回碗窰,擔任學校教師兼受薪傳道員,協助意大利籍的神父展開傳福音的工作。 1860年開始,外籍神父與一些來自中國廣東省的本地神父,在新界大埔區展開傳福音的工作,再由大埔區伸延至西貢區。無論中國籍神父或外籍傳教士都冒著生命危險徒步走遍大埔汀角、碗窰、水門頭、大浪灣、赤徑、深涌、白石滘、鹽田仔等村落,翻山越嶺,傳揚福音、為村民興辦學校及建小聖堂。1863年外籍傳教士於大埔上碗窰建小聖堂,並為第一位歸依天主的村民領洗。十年後,該村已有三十位天主教徒。馬金水不幸染上肺結核病,終年三十一歲(1847- 77),他的虔誠德表卻深深地烙印在大埔及西貢的信徒心坎裡。  成長中的香港天主教會.1841-1922 1841年 兩位中國籍神父隨同若瑟神父到香港。 1860年 馬金水升學,成為第一位受薪傳道員。 1911年 生於大埔碗窰的原居民馬俊賢晉升神父。 1922年 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立,總會院至今仍設於深水埗元洲街。    
kjy06_20140119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1.19
衝破荊棘的愛德種子 ──法國修女與意大利修女
1841年,若瑟神父把福音的種子帶到香港。時值中國處於清末戰亂、國破家亡的大逃難時期。英軍佔領香港初期(香港開埠),香港社會動盪,衛生環境惡劣,瘟疫、霍亂、腦膜炎等疫症肆虐。 1848年9月12日,四位屬於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的法國修女踏足香港。抵港後,修女們即時發覺街道上每天都有華人的嬰兒遭受遺棄,當中大部份是女嬰。不足一個月,修女們已收容第一名棄嬰;三個月內收容226名被遺棄的嬰孩及兒童,他們的健康狀況很壞,大部份瀕臨死亡邊緣。修女們堅持履行福音的使命,不畏艱辛和考驗。抵港後兩年間,年輕的歐芳仙修女(Sr. Alphonsine Forcade)及加比利修女(Sr. Gabrielle Joublin)敵不過致命傳染病的侵襲,不幸先後辭世。她們一如該修會撒佈在香港的第一顆種子,以生命獻上馨香的祭獻。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在法國聖童之家的援助下,初時在灣仔區設立收容及照顧棄嬰的育嬰堂,命名為「聖童之家」(Home of the Holy Childhood)。修女們的工作日增,1872至93年間,她們收容孤兒,教導他們讀寫、做手工藝及認識天主,扶植他們穩步成長。1894年香港發生可怕的淋巴腺瘟疫,修女們照顧流離失所的孤兒、殘障及老弱者,逐漸成立護理救濟所;1898年1月建成了現時的聖保祿醫院。 香港開埠初期,港島的人口由三數千人迅速增至十萬人。1860年4月12日,六位修女由意大利來香港,開始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海外傳教的第一站。來港初期,她們獲得一個葡萄牙籍天主教家族的幫助,提供住所,後來興辦學校。修女們克服語言障礙及中西文化的差異,在港島中區堅道開辦修會的第一所學校——分設英語部及葡語部的意大利修院學校(Italian Convent School,即後來的嘉諾撒聖心學校),展開培育青年、照顧孤兒及服務貧困的慈善工作。 首位在香港發願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成員,是香港第四任港督寶靈(John Bowring, 1792-1872)的女兒雅雷詩(Emily Aloysia)。她二十一歲隨父親來港,正如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會祖聖瑪大肋納.嘉諾撒 (St. Magdalene of Canossa 1774-1835)深受十字架上基督的極愛所吸引,雅雷詩修女(1833-70)堅定不移地以無私的愛回應天主的大愛。她無懼各種障礙,後來擔任意大利修院學校的首任校長。可惜瘧疾猖獗,奪去她寶貴的性命。  校訓  保祿女兒 除了設立醫院,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的修女們亦在香港開辦學校, 為適齡兒童提供教育,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位於銅鑼灣的聖保祿學校, 於1854年創立,起初命名為法國修院學校(French Convent School), 後來才採用現時的校名。該修會開辦的各校均以拉丁文「Omnibus Omnia」為校訓,意即「為一切人,成為一切」。這句話取自格林多前書9:22,充分反映聖保祿宗徒的傳教精神。   1860年建校至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港開辦的第一所學校嘉諾撒聖心學校,多年來亦一直以拉丁文「Via Veritas Vita」為校訓。「Via Veritas Vita」解釋作「基督是我們的道路、真理、生命」,若望福音記述耶穌向門徒指出他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雅雷詩修女當初以此為校訓,藉此教導學生認識耶穌就是他們要跟隨的道路。
kjy01_20131103_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11.03
嘉諾撒小學 小六啟航禮 堅毅精神 追尋夢想
廚師、甜品師傅、空中小姐、巴士司機……它們不單是職業,更是嘉諾撒小學一群小六同學的理想目標,他們希望實現的夢想!該校於生命教育課中舉行小六啟航禮,尋找夢想外,小六同學們亦從中體會到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堅持和毅力不可或缺。   (本報專題) 活動當日,同學們首先聆聽繪本故事《叔公的理髮店》, 以及欣賞關於辦學團體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會祖瑪大肋納嘉諾撒的短片。四位六年級生分享他們在活動中的得著,還有他們滿懷憧憬的夢想。 堅毅不可少 《叔公的理髮店》一書講述叔公一直希望開設自己的理髮店,但過程中波折重重,一切殊不容易。「叔公遇到很多挫折,他努力儲錢,但為了幫助姪女治病而花掉積蓄」,盧晉亨分享讀後感,「他願意放下自己的理想去幫助別人。」叔公並沒有因種種困難而放棄,他繼續儲錢, 最後在七十九歲生日前夕,達成夢想。「我欣賞他努力不懈,迎難而上的精神!」李鎧同表示。 透過短片,同學們亦被會祖聖嘉諾撒的生平觸動。「會祖放棄舒適的生活,接觸病人和窮人,建立修會和學校」, 何斯翹認為這一切並不容易,「但她為讓人認識和愛慕耶穌基督而不斷努力。」王穎儀則特別敬佩會祖為建學校,向拿破崙借地的事跡。「當時的女性地位很低,甚至不可跟男士對話,但會祖為了辦學校教育窮孩子,大膽地向拿破崙提出要求。」 夢想決意追 叔公的夢想是開理髮店、聖嘉諾撒的夢想是宣講並實現基督的愛……同學們的夢想又是甚麼?「我希望當一名歌手」,擁有一把好嗓子的晉亨說,「因為音樂無分國界,可以將愛的信息傳遍世界。」他表示會努力練習唱歌, 也會堅持自己的理想。「也許有些人不會欣賞我的歌聲,但我會保持樂觀的態度面對」,他笑著說。 雖然不是教友,鎧同則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神父。「我希望將福音中愛的信息帶給世界」,他指出受會祖的故事影響,他也渴望幫助有需要的人。「我想我要多看聖經,使自己更認識耶穌。」至於在校內擔任風紀的穎儀, 希望成為一名海關人員,「我希望逮捕犯法的人,貢獻社會。」 溫文的斯翹則希望當上一名外科醫生,「我希望到處幫助有需要的人,給他們動手術。」她勇敢朝向自己的夢想, 「我不怕學習艱澀難明的醫學知識,也不怕要面對血淋淋的場面,我會以堅毅的精神和善良的心追夢。」 啟航禮當天,同學們更將各自的夢想寫到紙上,然後把紙張摺成飛機。他們走到學校天台,在校長勉勵後,各班的班主任和同學們先後用力擲出飛機。「我認為擲飛機是我向夢想前進的第一步」,穎儀形容,「班主任和我們一起擲飛機,讓我明白我們並不孤單,在追尋夢想的路上,老師會陪伴我們。」 該校於今年開始推行生命教育課,並以聖嘉諾撒的六大特質之一 —— 堅毅作為本年度課程主題。校方期望透過不同課題、活動和體驗,讓同學整合知、情、意、行,以堅毅的精神面對逆境,積極生活,成為更全面的嘉諾撒人。(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