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21021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2.10.21
圖畫書之必要(上)
  前文指出,要讓不閱讀的孩子讀書,圖畫書是最佳的選擇,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為甚麼圖畫書最合適?這跟孩子的閱讀意願和圖畫書的表現形式──圖文結合來述說故事──有莫大關係。 「學會閱讀」向來是學校教育的一大重點,然而學生的閱讀意願卻不見得上升,不論西方或本地,反見到愈來愈多「不情願的讀者」(reluctant reader)。這些「不情願的讀者」的共通處是:他們有能力閱讀,卻不情願閱讀。在香港,受過教育的孩子基本都能閱讀(理解力當然有高低),但在有限的、可以自主的閒暇裡,他們往往不會把時間花在讀書上(尤其是面對著電子遊戲機、電腦或智能手機時)。由此可知,孩子不讀書,並非「不能」,而是「不為」。跟學會跑步而不主動跑步、學會彈琴而不主動彈琴一樣,這樣的「會」很難帶來「會」的益處,也不容易由「會」轉「精」。因此,要培養兒童閱讀,關鍵其實不是教導他們「學會閱讀」,而是引領他們「愛上閱讀」。 圖畫書正符合這樣一個要求。 圖畫書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文字簡潔,兒童容易閱讀並且能一口氣讀完;加上有精美的圖畫配合,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方便理解。因此,即使是最不情願的讀者,也能輕易讀畢圖畫書,並獲得閱讀的滿足感。 事實上,學者林奇-布朗(Lynch-Brown)及湯林森(Tomlinson)在談及西方閱讀趨勢時就曾表示,由於電影、電視、遊戲機、網絡等視像媒介的影響,催生了愈來愈多「視覺型」的孩子,他們習慣了豐富的感官刺激,當面對文字讀物時,往往會感到沒趣和不耐煩。圖畫書因為富於圖像,能夠對應當代兒童此一特性,所以較易讓兒童受落,亦較受兒童喜愛。 可見,圖畫書是引導兒童走進閱讀世界的金鑰匙,也是關注孩子閱讀的家長最不可忽視的童書類型。 然而,聽見圖畫書三字,許多人想到的只是他們記憶中的「公仔書」,並因為它富於圖像而視之為「小兒科」,或者僅把它當作過渡性的讀物看待。 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過時和落伍的想法,並完全脫離了現今圖畫書的發展。 圖畫書一語譯自英文的picture book,它在西方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已成為兒童文學中最為獨特的類屬。圖畫書原為不懂文字的幼小兒童提供早期文學經驗而設,但隨著愈來愈多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參與創作,它在內涵和形式、深度和廣度,以及讀者層面上,都大大擴充了。今天的圖畫書,已是一種深具文學、藝術價值的出版物,而它的讀者,亦早已不限於兒童。日本作家柳田邦男就曾提出「圖畫書的人生三讀」論,並在日本推動「大人應該看圖畫書」運動。 事實上,圖畫書中有不少經典作品,其藝術水平絕不比任何成年人的文學作品遜色。以下向各位推介幾位個人十分喜愛的圖畫書大師: 一、蘇斯博士(Dr. Seuss) 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童書作家,在美國可謂家喻戶曉。他的作品經常使用繞口令般的語言,諧趣而富有節奏感;圖畫和故事內容同樣誇張怪誕,但瘋狂和嬉鬧背後卻往往飽含深意。建議讀蘇斯博士的作品宜讀英文原著。 推薦作品一:《火腿加綠蛋》(Green Eggs and Ham) 本書講述一個孩子努力不懈地向大人推介綠雞蛋和綠火腿的故事。山姆最愛吃綠雞蛋和綠火腿,他向大人推薦,可是大人不感興趣。怎知山姆毫不氣餒,無論大人怎樣嚴詞拒絕,甚至上山下海躲避他,他仍然窮追不捨,堅持要讓大人試試。大人無奈屈服,結果一試之下發現美味之極,山姆的推介最終得到認同。 推薦作品二:《霍頓孵蛋》(Horton Hatches the Egg) 本書講述一隻堅守信用的大象的故事。鳥兒梅吉生性懶惰,不願意整天坐著孵蛋,她又哄又求結果騙得路過的大象霍頓代替牠孵蛋。梅吉自此一去不返,霍頓卻在孵蛋過程中受到其他動物的嘲笑,更遇到可怕的暴風雨、雨雪交加的冬天,甚至獵人槍擊,霍頓始終堅持坐在鳥蛋上,信守他的承諾。就在小鳥孵化的一刻,梅吉卻飛回來領取鳥蛋,還驅趕霍頓。最終鳥兒誕生了,但意想不到的是,初生的鳥兒竟長得跟霍頓一模一樣。 (未完,待續⋯⋯)  
kjy11b-20121014
奇妙大自然
2012.10.14
滑翔麻鷹
本地最容易辨認的鳥類,莫過於麻鷹了。麻鷹是香港最常見的猛禽,我們很常就會看到麻鷹在高空盤旋。 麻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定是牠滑翔的身影。偶爾聽到一道長長的嘯聲,抬頭一看就是麻鷹。麻鷹是滑翔高手,在高空飛,利用上升氣流盤旋滑翔,更擅用開叉的尾部來平衡。別以為麻鷹看似優哉游哉的整天在轉呀轉的,其實牠們在依靠良好的視力找尋主食。麻鷹獵食的範圍很廣,從草叢中的小動物、海中的魚、而至垃圾堆中的腐肉等,都是它們在空中注意的對象,可說是鳥類中的清道夫。 由於麻鷹等的猛禽處於食物鏈的頂層,靠掠食其他動物為生,個體數量亦較少。所以,當生態環境受到威脅的時候(像人類帶來的污染),牠們也是首當其衝的。別看掠食動物兇惡的樣子,也有脆弱的一面,還要我們合力的保育呢。
kjy11b-20121007
奇妙大自然
2012.10.05
養蜂記
很久以前已經想養蜜蜂,希望品嚐天然的蜂蜜,但因種種原因始終沒有開始。幾個月前看了傑可柏森(Rowan Jacobsen)的著作《沒有果實的秋天》(台北:天下文化)(Fruitless Fall: The Collapse of the Honey Bee and the Coming Agricultural Crisis),才下定決心去養蜜蜂,但如今的主因已不再是為了吃蜂蜜了! 原來,蜜蜂除了為人類提供美味健康的蜂蜜外,亦默默地為我們的食物而工作。我們都知道植物成長後,大都會開花結果,果實跌在土地上,種子會發芽生長,又開始新的生命。在這循環的不同階段植物,本身便成為人類日常所需的五穀、蔬菜、水果等食物了。但很多人會忽略植物從開花到結果之間,需要一些幫忙,就是花朵雄蕊的花粉需要被帶到雌蕊,好讓花粉的精細胞和胚珠結合後,結出果子及種子。雖然很多小動物及昆蟲都會幫上一把,但是最專門及最勤勞地幫助花朵授粉的,要算是蜜蜂了。人類的科技雖然發達,但還未發展出一種方法取代蜜蜂授粉,所以這種小生物仍然肩負起為人類糧食生產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可是自2005年起,蜜蜂開始離奇地消失,一些統計顯示2007年春天北半球消失了四分之一的蜜蜂。專家指出蜜蜂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以後有機會可以和大家詳細談談。我們無法想像沒有了蜜蜂的世界是怎樣的,但現在人類可以做的,就是恢復並保持一個合適蜜蜂生長的環境,並嘗試以自然的方式來養蜜蜂。關於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及如何實踐,很多人都提及過,下次我再分享自己養蜂的經歷吧。
kjy02_2012093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9.28
這個中秋不簡單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綵燈製作
(本報專題)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過晚飯,一邊分享香甜多汁的楊桃、水晶梨,一邊細啖月餅的滋味。雖然飽得捧著肚子,但還是有點不滿足。為甚麼?因為中秋佳節總得賞明月、提燈籠、賞花燈才夠意思吧!將軍澳天主教小學的一班學生慶祝中秋節的活動並不限於此。他們早從七月開始已在埋頭苦幹,製作一個個充滿創意、充滿汗水的獨特中秋綵燈。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今年共有四件綵燈作品,參加康文署舉辦的中秋綵燈設計比賽,本報記者就其中兩件參賽作品,訪問六位負責同學,分享他們綵燈製作過程中的點滴。 善用資源 分享喜樂 一個小男孩一手提著黃色的紙燈籠,一手牽著毛茸茸的白色小狗,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這是六勤班林詠昕和何煒霖同學的作品,名為「那些年,我們一起提燈的日子」,在剛舉行的綵燈設計比賽中獲得優異獎。何煒霖笑著表示作品的靈感來自自己的生活片段,「有一年中秋節,我帶著我家的小狗到公園賞月,十分難忘,所以我決定將當日的情境製作成綵燈,希望和其他人分享這份快樂。」 二人均是第一次製作綵燈,新嘗試加上二人分工合作,他們都很享受這次經驗。但製作期間並非事事如意,特別他們的作品加入了傳統中國綵燈的元素,製作更添難度。他們先以包心鐵(有一層紙包著的鐵線)捆紮綵燈的骨幹,鋪上馬拉紙(馬拉紙紙質薄而輕,常用於製作燈籠和糊紙工藝)或玻璃紙,然後按需要以不同的物料裝飾作品。 林詠昕認為最困難的部份是捆紮綵燈的骨幹,「包心鐵很硬,很難剪斷呢!加上一個步驟做錯了便要拆掉重頭再做,製作綵燈並不容易。」何煒霖則認為貼上馬拉紙最困難,「因為一不小心便會將紙弄穿。」他們默默耕耘,衝破有限,作品也在他們的努力下慢慢成形。從旁協助的鄧木林老師表示其實綵燈製作也是一種學習,「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如何解決問題,也能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訪問當天,兩位同學正為作品妝點,添加細節,將棉花黏上「小狗」身上。鄧老師讚賞兩位同學在製作過程中十分投入,而且創意十足,「他們有很多構思,更提出用棉花裝飾,以表現小狗的質感。」 環保意念 合力推動 美勞室的另一角有個小鳥模樣的綵燈,兩只粉紅色的小鳥似準備擁抱著對方,又似在喁喁細語。走近細看,才發現小鳥的每根羽毛也是由膠袋剪裁而成,甚花功夫。製作這個花燈的是六勤班的梁雅珊、許懿楠、黃天韻,以及六敏班的何沅樺,四個小妮子也是從暑假開始,已著手準備這次製作。 這個在比賽中奪得小學組季軍的綵燈取名「月語」,梁雅珊解釋創作意念是兩隻很久沒有見面的小鳥朋友,趁著中秋佳節,在月亮下相聚,互訴心事。許懿楠表示以膠袋作材料是配合環保的概念,「我們使用的膠袋是同學們一同收集回來的,而膠袋以外,我們也有運用馬拉紙。」 何沅樺補充綵燈別具特別意義,「除了應節以外,綵燈的光和天上又大又圓的月亮互相輝映。」這般說法甚有人月兩團圓的意境。除了黃天韻,其餘的三位同學都並非首次接觸綵燈製作,經驗比較豐富,但難度依然。何沅樺續道:「去年造的綵燈以兔子為主角,要製作的動物不同,捆紮的方法也不同。」 問及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得著,許懿楠表示學懂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要有耐性,至於遇到最大的困難,卻是剪裁膠袋。「膠袋非常柔軟,而且很容易捲曲」,許懿楠道:「我們要將膠袋裁成一片片羽毛狀之餘,還要很小心處理,把它們壓平,再逐一黏到綵燈上。」「這麼不是很辛苦嗎?」記者問道。四個小妮子連忙點頭,但邊點頭邊說,「也是挺開心呢!」 另一位負責老師潘慧宜亦表示製作綵燈時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新舊融合,「我們在材料和構思方面都沒有限制學生,有的作品以環保物料,如光碟盒、膠袋等製作。有些以動物為主體的作品則會建議學生以傳統的包心鐵製作,這樣比較容易表現動物的不同體型和形態。」潘老師期望學生們都有所得著,「得獎是額外的,最希望他們享受創作的過程,學懂合作和待人接物。」 綵燈的意義不再限於慶祝中秋節,而這個節日除了提醒我們珍惜親友以外,也教懂了這群學生善用才能,互相合作。(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