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042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4.22
坪洲島上引航道 聖家學校動感薰陶 手舞足蹈
  (本報專訪)渡輪徐徐駛離中環碼頭,朝著坪洲的方向航行。平常的坪洲,遊客不多,比想像中更寧靜。本報記者沿著海濱而行,迎上當地居民,和善親切,主動為記者帶路。走過了小山坡,抬頭一看,在佈滿白皚皚雲朵的天空下,一幢粉紅色的建築物映入眼簾。這座設計獨特的聖家學校,是坪洲現時唯一的小學,島上大部份的適齡學童都曾在這裡讀書。    童聲傳誦 小島生活文化   這個小小的社區,沒有汽車,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學校的下課鈴聲響起了,聖家學校的學生有的步行回家,有的踏單車離開。最近,該校鄭斐君校長與十位高小學生積極籌備「小導遊培訓計劃」,這群小學生初嘗當導遊的滋味,心情既緊張又興奮。採訪當日,其中的四位小導遊盡地主之誼,為本報記者介紹坪洲的歷史和生活文化。 鄭校長雖不是當地居民,但她自言很喜歡這個貼近大自然的小島:「我在這裡任職數年,感受到兒童在這環境中成長,培養無拘無束、純樸的性情。本校學生人數不多,老師們用心照顧每一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發揮個人潛能。」該校「小導遊培訓計劃」自2008年開始,鄭校長希望推廣坪洲社區的歷史和文化,讓更多人認識這個離島;此外,她藉此訓練學生的口才和膽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社區,增加歸屬感,從而服務社區。以往,曾有不少天主教學校到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一百位師生到來參觀,本校的小導遊獲得到訪學校的師長們讚賞,這增強了小導遊的自信心。」 本年,計劃更增設介紹坪洲的英文版本,兩位六年級生張倩寧和朱映同負責以英語介紹坪洲和天后宮的資料。三年前搬到坪洲居住的倩寧,認為是次計劃有助她深入了解坪洲:「為了熟讀導賞資料,我翻查字典,學習讀音。鄭校長和社工陳偉傑先生幫助我們練習,指出改善的地方。」就讀該校五年級的李呈禧則負責簡介坪洲的中文部份,他說:「資料很多又複雜,真的不容易啊!鄭校長教導我們將資料圖像化,背誦時謹記內容的重點。」呈禧的同班同學倪朱玲補充說:「我以中文介紹天后宮,這是坪洲的旅遊景點。透過計劃,我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增強了。」 談到坪洲,倩寧和映同異口同聲,表示最喜歡的是手指山,映同說:「手指山是坪洲最高的山,在山上可以俯覽這個小島的景色。」每逢週末,倩寧與家人會到手指山遠足:「這座山並不高,只有95米,適合長者和兒童遠足。」從學校出發,鄭校長與學生帶領記者到天后宮,他們沿途分享在坪洲生活的點滴,與路上遇到的鄰里問好,閒聊數句,鄰舍關係很親密。四位學生小試牛刀,即時以中英文作介紹,鄭校長和記者報以掌聲鼓勵。鄭校長表示,已安排於六月下旬接待一間天主教學校,她寄望小導遊珍惜這些難得的學習經驗,特別是將於本年畢業的六年級生,鼓勵他們在即將展開的中學階段裡,可向老師和同學們推廣這個小島的歷史和文化。    
kjy02_2012032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25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慶金禧 愛的足印 善牧良師 身教啟廸童心 2
  感恩戴德 傳承教育理想 現時的小學生,很難想像從前的學兄學姊雖在沒有空調設備的斗室上課,卻十分珍惜和享受學習的生活。訓導主任歐家文笑說參觀的學生都踴躍發問:「由於父母在學校工作,我經常逗留在學校,對聖堂和校舍的每一個角落,瞭如指掌。聖堂與校舍相連,我常會遇見神父和修女,與他們熟落起來。課餘時,同學們都喜歡回校打球。在我的童年回憶中,家庭生活總是溫暖和快樂,很多同學喜歡回家,甚少在街上流連。」  校友老師張綺玲主任緬懷小學階段的快樂回憶:「我讀上午班,放學時段,神父宿舍經常飄來陣陣香味,大家便知道這是校監桑神父的午飯時間了!還有聖堂的聖母山,小時候的我,經常與同學結伴到聖母山聊天。」提起桑神父,另一位公教老師麥燕筠流露對這位神長的懷念之情:「我十分尊敬桑神父!從沒有遇見一位神父穿著破爛又殘舊的衣服,像桑神父那樣。他寧願將教友送給他的衣服和禮物,轉贈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桑神父是意大利人,他十分喜歡吃朱古力,卻總是將別人送來的朱古力,贈予學生。我每次與小學同學相聚,大家談起桑神父,都有說不完的話題!那時,學校的宗教氣氛濃厚,桑神父教授聖經課,他教導我們的福音故事,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桑神父在大埔擔任牧民工作期間,創辦該校及鄰近的恩主教書院。該校校訓是「愛」,桑神父和師長們以生命影響生命,這四位校友老師是當年的小朋友,他們早已長大成人,回到母校,負起培育下一代的使命。 尋根味昔 灌溉師生情苗 不經不覺,該校遷至現址已經二十年了。在學校圖書館裡,舒適寧靜,設備完善。該校四位小學生接受本報記者訪問,分享是次「尋根之旅」的感受。六年級生李曉茹認為活動十分有意義:「我屬於交通組,負責確保同學安全橫過馬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跟我們形容,昔日的課室以流動壁報板隔開,但學兄學姊都不受環境影響,勤奮好學。我們應珍惜現今校舍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黃慧而點頭認同:「從前的教員室很狹小,老師們仍如常工作,我十分欣賞他們的無私奉獻。」 自2010-11學年的下學期起,學校已積極籌備慶祝金禧活動,舉行一連串活動,包括五十周年標誌及海報設計比賽、出版五十周年紀念特刊等。受訪學生中,年紀最輕的李偉霖愉快地告訴本報記者,他參加了金禧校慶陸運會。小六生郭霈棋有份參與音樂劇表演,該劇將於五月份舉行的五十周年金禧慶典中上演,霈棋微笑說:「我將於今年畢業,能參與金禧校慶,實在難得。我想起參觀當日,老師跟我們說,聖堂的聖母山是昔日學生們聚集的地方,他們經常在聖母像前祈禱。」 自本學年上學期始,林校長在每個星期一的早會中介紹學校歷史:「我從學校的紀念特刊搜集資料,加上校友老師口述昔日學校的情況。在學校運動會中,我們頒發桑得嵐盃和格普黎盃(以神父名字命名的獎項)。這兩位神父分別創辦本校及帶領本校師生遷往新校舍。我發現師生們對這些歷史事跡均感興趣呢。」五十年了,該校的善牧良師,無私奉獻,使育苗工作更具意義。重訪舊校舍,林校長喜見高年級學生在路途上,細心照顧學弟學妹。參觀後,該校校友、現就讀恩主教書院的學生們趁著小息時段,興奮雀躍地與母校師生共聚,林校長感恩地說:「看到小朋友成長,進入新的人生階段,那份喜悅難以形容。」 翻開該校三十周年特刊,前任校監格普黎神父(Rev. Vincenzo Carbone, PIME)這樣寫道:「三十年辛勞的成果是寶貴的。我們有責任將這寶貴的經驗保存下來,並藉此教育下一代,使他們懂得珍惜前人辛勞的成果。」同學們,除了珍惜學習的機會,大家更應感謝為教育付出努力的師長們!(仨)  
kjy01_2012031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11
東京小學生的故事--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
  本報專題 日本「311」大地震一周年前,本報與《日本天主教週報》聯手計劃專題採訪,以「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為題,從小學生、家庭及社會的角度作回顧及反思。該報編輯松隈康史先生向本報表示:「衷心感謝香港的小朋友!去年,你們為東日本大震災的災民祈禱,又施予援助。」日本天主教會願意與所有日本同胞,在艱苦中同行。本報幸蒙《日本天主教週報》提供協助,協調是次專題採訪報導。(睿)   學校防災訓練 福島縣的外祖父母與東京三個小兄弟 今年二月上旬,住在東京東部的小兄弟:道明(Michiaki, 小學三年級)和光啟(Mitsuhiro, 小學一年級),第一次到外祖父母的新居玩了。外祖父母本來住在福島市內,可是去年秋天,外祖父往福島縣南相馬市的海邊追悼海嘯殉難者時,不慎從防波堤掉下來,弄傷了肩膀。以後,他的右手不太靈活,每天的生活頓感不便和困難。去年年底,他們決定了搬家。新的家在橫濱市內,離東京很近。 去年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以後,道明和光啟等東京的小學生,每天上學時都要戴防災兜帽,暑假結束以後才不用配戴。東京的生活也好像恢復震災以前的樣子,但輕微的地震仍是常發生的。 道明和光啟的學校,舉行定期防災訓練,可是現時已跟以往不一樣了。以前的訓練都只會假設發生火災和地震,東日本大震災以後,附加了預防海嘯的對策。他們的小學離開東京灣只有五公里,而且,電視最近經常報導在這四年內,首都將會發生直下型大地震的可能性,變得愈來愈大了。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後,電力不足的情況也很明顯。學校、百貨商場、車站等所有的地方都要省電。這次「311」震災,災區主要在日本東北部,這些地方冬天非常寒冷。道明和光啟每個星期日在聖堂為災民祈禱,彌撒結束後,又抱著募捐箱,向教友們呼籲募捐。   緊急用品應變箱 為災民早日康復祈禱的清香 清香(Sayaka)在東京一家天主教小學念四年級。每天,她跟別的同學一樣,乘搭電車上學。清香跟父母和外祖母住在一起。大地震發生那天,東京的交通很混亂,清香只好跟著校內差不多五百位同學一起,在學校度宿。修女們很忙地照顧他們,安慰那些受驚的學生。清香的父母也迫於無奈,惟有留在工作的場所,只有外祖母獨自留在家裡。大地震發生後第二天,清香的母親轉乘了好幾次電車,才能到達學校。清香終於見到母親了,母女二人痛哭流淚,緊緊地互相擁抱。 最近,清香回望過去一年,她這樣說:「東日本大震災是『地震、海嘯、核電站』的三個不幸,它們又同時碰在一起。災難發生以後,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地震。我不希望再次從核電廠管理人員的口裡,聽到『設定外』的說話!」(本報編按:日文「設定外」,意思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語意含有不負責任的意思。) 清香家裡的地板下,設置了一套新出產的「緊急用品應變箱」。她的學校也引入了利用 IC tag的新安全系統,學生們通過校門時,有關他們動向的信息,便會馬上傳達到父母的手機。雖然家庭和學校已經開始種種準備,清香認為具體裝備以外,更需要心理上的準備:「我想,至今沒有人度過完整無缺的生活,人類也不能完全預料自然的活動。所以,我們要在天主面前謙卑。」 清香所就讀的學校,聖歌隊表現突出,深為人們熟悉,常獲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這聖歌隊曾在今年二月下旬,到災區去為災民舉行慰問活動。這是清香感到很難忘的一天:「衷心希望日本人,早日恢復充滿笑容的臉孔!盼望日本,像震災以前一樣!」 大震災發生至今快一周年了。日本天主教十七位主教和教廷大使,於二月十五日,在東京主教座堂舉行共祭彌撒,為地震災民祈禱,祝褔他們早日康復。清香也這樣祈禱: 「我們要關心那些為我們在核電廠附近拼命工作的人。同時,盼望在東日本大震災喪失了家人、朋友、親戚的人,請你們不要自殺,充滿希望地繼續生活下去。」    
kjy01_20120122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1.22
專訪郵票設計師高天龍 方塊郵票滿載奇妙心思
  世界上首批郵票誕生於十九世紀初的英國,郵票除了是供寄遞郵件的郵資憑證外,它也是郵票收藏家的寶貝。同一個世紀,香港郵政成立於一八四一年,為本港市民服務。小讀者,原來在香港發行的特別郵票,生產過程絕不簡單,需要經歷約十八個月的籌備和印刷工序!   (本報專訪)本報記者走訪郵票設計師高天龍(Colin Tillyer),他設計的「中國香港 —— 羅馬尼亞聯合發行:手工藝品」特別郵票剛於去年年底發行。辦公室牆壁上,張貼了與郵票設計有關的單張和剪報,桌上擺放了他的郵票設計作品和郵集。高天龍露出親切的笑容,準備接受本報的訪問。   定居香港逾三十年的高天龍來自英國,談吐風趣幽默,他是一位平面設計師,除了主要的設計工作外,他也參與設計郵票:「早於一九八四年,我應香港郵政的邀請參與設計項目。我的郵票設計作品首次獲選是在一九九一年發行的『香港交通百年發展』特別郵票。」按一般程序,香港郵政邀請數位設計師就所提供的主題設計郵票初稿,經由郵票設計諮詢委員會甄選後,交予民政事務局長審批,再經招標程序決定承印郵票的印刷商。   高天龍自小喜愛藝術,他對印刷的手藝特別感興趣:「年輕時,我曾在印刷公司工作了數年,學習活版印刷。那時我的雙手常是沾滿了油墨!這個經驗也使我對字體和版面設計的觸覺,特別敏感。」高天龍自言熱愛設計郵票,並視為興趣,每年均參與郵票設計項目:「不同方面的設計,目的是增加人與人的溝通。我認為在設計郵票的過程中,既充滿挑戰,又有趣。」   是次「手工藝品」特別郵票,就是高天龍首次參與的聯合郵票設計項目:「設計過程較複雜,卻是難得的經驗。我習慣把構思和靈感,以圖像方式,繪畫在畫紙簿上。二○一○年三月中旬,我開始繪畫草圖,中國傳統手工藝麪塑使我產生聯想,那些以麪糰捏成的不同形象的塑像,別具中國特色。最初,我找來了麪塑師傅,製作了多個塑像,如《西遊記》的主角、龍和獅頭等,並拍攝造型照,最終,我選定了獅頭為設計題材。」配合羅馬尼亞郵政所選定的彩蛋傳統藝術,高天龍埋首於郵票及郵品的平面設計,例如加入郵票面值、字體、設計套摺等。   由於郵票是附有現金價值的票據,須交由保密印刷商印製,這些印刷商來自世界各地。高天龍笑說製作郵票的程序有如製作鈔票一樣:「不論在設計或印製過程,每一個步驟均十分準確,不容有失。特別為郵票收藏家而言,他們對郵品上特別郵戳的位置和設計都十分考究。」   至今,香港郵政發行、出自高天龍手筆的郵票及相關集郵品,超過二十套。小讀者,如果你也有集郵的習慣,翻開你的郵集,可能你已擁有他所設計的郵票呢!(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