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b_20161023s
walktogether
同行天主路
2016.10.22
天主很苦, 但天主不說
遇上挫折困難,教友有時也會抱怨天主:為什麼祢不出手呢!祢是大能者,要解決我的問題,只是動一動指頭就成,為什麼都不願﹗  當我做了爸爸後,倒有點明白天主之苦。 多年前到訪朋友家,當時朋友的女兒兩歲左右。我們閒聊之際,正是小女孩吃飯之時。她坐在餐桌前,自己用匙羹吃飯,每一口飯,一半進了她的小嘴,一半掉到餐桌上、地板上。我一邊聊天一邊看她吃飯,腦裡不斷冒出「杯盤狼藉」這成語。小女孩吃到一半,我禁不住問友人:「妳由得她這樣吃,行嗎?」友人的答案,我一直銘記在心: 「要學會用匙羹,就會是這樣啦﹗」 對,要子女學會一樣事情,就是要讓他們去試,而在他們未掌握這能力的過程裡,往往會產生很多問題;而做父母的,不是代替子女做這事,而是為子女解決做這事產生的副作用。正如朋友在女兒吃過飯後,要清潔餐桌,收拾飯粒,洗抹地板。 由此,我反省到,事無大小都管制子女,究竟自己是出於愛心,還是因為那份愛不夠大。讓子女親身經驗各種事,從中學到他們該學的東西,應該是較自然、較佳的方案。但是,這方法就要面對各種未知數,父母要承受的東西或者會是更多。 舉例來說,子女要學曉收拾書本上學,我覺得正常的做法,是由他們自己一力承擔,自己書包自己執。但是,小孩子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好這事,於是父母就會收到老師的溫馨提示,子女可能會被記名,更甚的是,班主任主動打電話來關心此事。 為免此苦,家長最常的做法,就是督促子女收拾書包,並加以檢查,結果自然是很圓滿。但是我會問:子女真的學曉這事嗎?很存疑。 所以,天主是位很偉大的父母,因為祂一邊暗暗地為我們收拾周邊的殘局,一邊讓我們真實地「品嘗」生命的喜、怒、哀、樂。 
kjy10_20161016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10.15
青苗天地 2016.10.16
相處 司徒美茵 天主教新民書院 五B  一個寒冷的冬天,幾隻刺蝟擠在一起取暖。由於牠們身上長滿了短刺,彼此戳痛了對方,所以不得不散開。可是,寒冷的天氣又驅使牠們擠在一起,同樣的事情重複發生。牠們終於明白: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最好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不可以太近,因為這是一種束縛,是自私的表現,只在乎自己,而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雙方的關係太親密,便難以保持必要的距離;一旦失去距離,便失去了分寸,想完完全全的擁有對方,容易釀成悲劇。這樣,愛就如枷鎖般牢牢地綁在對方身上,把對方的空間、自由、時間和屬於他的「世界」也一併奪走了。當我們最終失去了所愛,又因此失去了自己, 便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需要用距離去維繫的。 儘管如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又不可以太遠,因為人是一種互相依存的生物,與身邊的人缺乏聯繫,關係便會日漸疏離,心靈因而變得空虛,生活也變得枯燥乏味。就如父母為了生計而工作,早出晚歸,無形之中便會與子女分開了一段距離。子女或會因父母無法時常陪伴左右而感到孤單,即使是血濃於水的親人,關係也會日漸疏遠;當大家見面的時候,也會是相對無言,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大家之間的距離已遙遠得觸不及對方。 正因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像一條橡皮圈一樣,拉得開, 卻扯不斷。 這正好像到百貨公司購物,購物時,總會有一個售貨員站在你的附近,他不會離你很遠,讓你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找到他;也不會靠近你身旁,讓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這一段微妙的距離,使我們在購物的過程中,總是滿心歡喜。 又或像我們觀看魔術表演時,魔術師從不會在表演的高潮時站在觀眾面前,保持一份神秘感;卻又不會離開觀眾太遠,讓他們沉醉在那捉不到,摸不透,卻又讓人陶醉於其中的感覺。就是這個如同魔法一樣的距離,把觀眾的心牢牢地捉住,留在魔法之中。 話雖如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應該怎樣去量度?我想這個距離就是人們之間的默契,該關心的時候關心,該留些空間的時候,便要保持一點距離。 珍惜一切學習的機會 羅樂文 香港鄧鏡波書院 六A  我深信,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得來不易。現在快將十八歲的我,才剛剛明白為何要珍惜。 小時候,我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例如依賴父母做任何事,並不顧慮別人的感受。也許當時小學的我尚未成熟,眨眼間便到了初中的階段,那時的我還輕鬆的想,哪有這麼快上到中六呢?我以為還有一輩子的時間才升到中六。現在回想,那時的我實在太天真了!想不到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我,已經是中六學生了。 我承認我沒有好好珍惜我的中學生涯,當中有些回憶已漸忘記,與同學的相聚時光、與老師的閒話、與大家上的每一堂課,我都由它隨風而去,沒好好把握每一次的機會, 只想每一天的課堂快點完結,然後早些回家。沒想過原來還能坐在課室上課,是一種幸福。也許開始上班的人,便會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中只有十多年中小學的學習時光,雖然人生漫漫長路,但中學的學習時光卻一點也不簡單,它使人生有著重大的改變。如果我們現在再不珍惜中學美好時光, 恐怕將會連回憶都消失,那時後悔已經太遲了。 學懂珍惜令我更加留意身邊的事物,愛惜和保護現在擁有的,包括朋友、家人、金錢和理想。學懂珍惜令人生變得不再簡單,至少心靈能得到安慰。 鮑思高神父曾說過:「時間何止是黃金,簡直是『獲得天主』的寶藏。」時間比一切都珍貴無比,不論金錢財產,享有愈多時間的人愈有福,懂得珍惜的人就更幸福了。  
kjy06b_20161016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6.10.15
過度活躍症的診斷
不少家長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認識,不是太全面,有機會忽略某些有關的行為表現,以至孩子延誤求醫和治療。以下是一些有關這發展障礙容易被忽視的徵狀。 一、父母或老師跟孩子說話,他好像聽不見,又好像「遊魂」般。 二、孩子可能有很多功課,有容易直接的,也有複雜困難的,有些孩子會選擇性只做一些簡單的,拖延一些困難的功課, 卻最後可能不能完成某些功課。 三、孩子表現冒失,多次在學校遺失文具、衣服等,令父母重複花費在同一東西上。 四、孩子常常不記得自己要做或參與的事情,例如功課、活動等,需要父母多次提點和三催四請。 五、孩子不能安靜地參加活動。 六、孩子說話量較多,有時候說個不停,別人想阻止也不能成功。 七、在課堂上,老師會請學生舉手發問或回答問題,但孩子卻在座位上大聲說出答案,使老師覺得孩子沒有禮貌。 八、父母帶孩子到餐廳或樂園,孩子見到排隊的「人龍」,卻沒有耐性等候,便嚷著要離開,寧願到別的地方去。 九、孩子見到父母在家忙著一些事情, 也會不顧一切打擾他們;或父母正在上班,孩子會不斷打電話騷擾父母。 以上都是一些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患者,可能出現的行為表現,供家長教師參考,但千萬不要因為符合了一、兩項,而感到過分擔心憂慮,因為正式的診斷需要符合不同方面的徵狀,而且徵狀需要出現於兩個或以上的場合,假如徵狀只出現在家裏,而在學校時完全沒有問題,便不符合徵狀的廣泛性。當中有些父母第一次帶孩子求醫時,孩子已是中學的階段,醫生便需要確定徵狀的初發期,因為一般這樣的情況會在十二歲前出現。假如家長教師留到孩子有以上行為表現,但又未能確定是否跟管教不善有關,可盡早問問醫生。 
kjy10_20161009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10.08
青苗天地 2016.10.09
以貌取人?  郭梓浩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三A  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有時我們犯錯可能會傷害到他人的感受,嚴重的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假如不是不小心,而是有心的話,除了可能令受害者有極大傷害,後果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做事都要三思。而這一件事令我刻骨銘心、沒齒不忘,到今天我也不能忘記和非常後悔。 在幾年前的某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到旺角逛街,媽媽告訴我說:「在這幾個月來,街上非常多小偷,所以你無論與我或是自己一個在街上行走的時候,要小心自己的口袋和背包。」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大約年僅六歲的小孩子,不小心撞到我,突然有一個年近五十歲的大嬸走過來哎哎呀呀跟我說話,我以為她是一個小偷,我就大叫:「你想做甚麼,想偷東西嗎?」所以我在她的面前檢查清楚我的口袋和背包,確保她沒有偷我的東西,然後我就非常生氣地走了。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在遠處又看見那女人和小孩子,我就特別留意她,看她是否又想偷別人的東西,當我細心看了一會後,原來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店員跟她說話,她就用手語回答,原來她是那小孩的媽媽,她是啞的,那時我才知道可能小孩子撞到我,她只是想說對不起,是我不明白,是我錯怪她。 所以,經過這一件事後,我以後也不敢再胡亂地判斷別人,正如天主所說:「一切壞話都不可出於你們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說造就人的話,叫聽眾獲得益處。」(弗四29) 自此之後,我做甚麼事都三思而後行,不會再衝動,不會做些讓自己後悔的事。 媽媽的兒時玩意 魏家盈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五B 小時候生日,很多親友都會送我芭比娃娃、洋娃娃,但我最喜歡的只是媽媽花一、二元買給我的吹波膠。原來媽媽的兒時玩意也是玩吹波膠。 媽媽說她小時候家裡很窮,外祖父、母在工廠上班,經常要加班,很少留在家裡。而她放學回家後,除了要做家課,還要督促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做功課,又要做家務,又要帶著弟妹和外祖母一起「穿膠花」,很少有玩樂的時候。平日吃的是粗茶淡飯,只有在節日,一家人才會一起吃一頓較好的,慶祝一下。 媽媽說她從來沒有玩具,她印象中第一次擁有玩具是四歲生日的時候,那是外祖母買給她的吹波膠。第一次她不會玩,差點把它吞下肚,幸好被外祖母發覺,才教她把吹波膠擠弄到一支小管子上, 然後使勁吹,那團膠便會變成一個大氣球。媽媽還記得第一個成功吹起的氣球,是用來逗兩歲的妹妹,她那甜美可愛的笑容令她們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母女三人玩得很高興,自此媽媽也愛上了這個小玩意;可是,外祖父、母很少買給媽媽玩,更甚少跟她一起玩。 媽媽升上中學後,每星期有二十元零用錢,偶然也會省下一些來買吹波膠。每次買了,必定帶回家和弟妹一起玩。她還會弄惡作劇,把吹波膠吹得大大,之後拍到弟弟的臉上,但弟弟是不會生氣的,還樂得扮鬼臉,幾姊弟便可以嘻嘻哈哈玩上半天。 然而,有一次媽媽把吹波膠吹起後,拍在外祖父的臉上,她以為他也會跟她們一起鬧著玩,殊不知此舉卻令外祖父怒火衝天,隨即破口大罵:「你發瘋了!已讀中學了, 還只會跟弟妹玩些幼稚玩意!」自此,媽媽不再玩吹波膠了。 現在,媽媽五十歲了,記得小時候她偶爾會買吹波膠給我玩,還跟我一起玩,但她從不責怪我把吹起的吹波膠拍在她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