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20150524
icon59
香港故事
2015.05.23
足有二、三千年歷史的社會欺凌
  香港人雖活在英式法律管治下,但因為此地原是中國領土,居民也大多是華人,因此,俗例和舊中國的一切常糾纏不清。就中國歷史而言,奴婢是宗法制度管治下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在古代,族群一但戰敗,族人便成戰犯,和罪犯一起被籍沒成賤民,男為奴,女為婢。欠債而無力償還者,也會喪失人身自由,成為奴婢。是以商周時代的奴隸來源有三:「戰俘、罪犯、賣身償債者」。這制度到秦漢之後仍然不變,唐朝的法律規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規定奴婢身份等同牛馬。清代時乾隆還把罪犯及家屬發放給功臣作奴婢。禮教下的文明需要維穩,戰俘來自戰敗了的敵對勢力,罪犯使社會不安寧,得被視為整個社會的共同敵人。遠古時常把戰俘和罪犯殺光了事,但這既不合儒家的「仁」道,白白浪費了勞動力,也不合算;把他們褫奪公權,讓他們成為賤民,不但好使好用, 還讓乖乖聽話的大眾有一種優越感和對現世政權的認同感。而貧困者自願賣身,不過是降低身分以求生存機會。如今, 我們還可以在文物網上看到許多各式各樣的賣身契。由父親賣女給人作婢女或妾侍、女孩因家貧自賣、家公待兒子死了,把兒媳賣給別人為妻、甚至有女人把自家賣落妓院的契約都很常見。看起來, 傳統的國人,弱者就像花葉飄零,在宗法社會佔有某種地位的,有財有勢者自不必說,甚至只要是個男性家長,都有權主宰弱者(小孩或弱質女流)的命運。而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對這不公又是那麼麻木不仁。五四時代的學人指責舊禮教吃人不吐骨頭,並不為過。   香港開埠的日子,正在中國戰亂頻繁, 農村經濟日漸破產的年頭,拐賣人口成了一種風潮。香港曾經是個把中國勞工販賣到南洋、澳洲或美洲的轉運站,轉運的人口有男有女,男的叫「豬仔」,女的叫「豬花」。據說把一名「豬花」成功地賣到外埠可有一百到三百倍的利潤,於是先把無依少女當「妹仔」收養在家, 待長大後再當「豬花」出售,是個很賺錢的生意。當時在本港的華人社會, 收養「妹仔」之風日盛,引來有正義感的人士抨擊。一場「反蓄婢」運動,也由是開始。(三之二,下期待續) 
kjy10_20140105
icon67
創作沙龍
2014.01.05
2014.01.05
中學生為甚麼要學習中國歷史 胡文文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二B  我們為甚麼要學習歷史呢?我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從歷史的功能來看,歷史可以令人以史為鑒,為人類指導未來,因此歷史可以為個人及團體帶來很大的作用;另外,歷史可以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及自信心,故歷史可以為國家帶來很大的作用。 先討論以史為鑒,指導未來。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掙更多更多的錢,那如何才能出人頭地,成功賺取更多的金錢呢?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人成功在社會上揚名立萬,賺取很多的金錢。福特、巴菲特、李嘉誠等等的著名例子不就是市場營運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經典案例嗎?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將這些寶貴的遺產及經驗加以整理及保存,然後傳播於世,那對很多人來說都會受益無窮,因為歷史就是前人的經驗及教訓。 另外,有不少人提到歷史的人為性,他們認為記載歷史的人, 很多時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見。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教授歷史的老師應該培養學生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於主觀的意見更要特別留意,學習歷史要注重的是分析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說曾國藩,你說曾國藩是壞人還是好人呢?儘管你下了結論,但又有甚麼意義呢?曾國藩是壞人還是好人根本毫不重要,其關鍵是我們要學習他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 再者,學習歷史能加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盲目崇拜自己的國家,中國幾千年的智慧傳統是由前人所遺留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對先賢抱著崇敬之心,我們需要根據已有的知識文化,繼續努力不懈改進,為自己的民族繼續亮一點光,發一點熱。而且從實效的角度看,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的確有效增強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總括而言,學習歷史可以令我們了解前人的美德及智慧,除了知道過去外,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運用已知的智慧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因此,古今中外的所有聖賢,都是我們的良師,歷史絕對是人生的一面鏡子。 因此,我認為香港中學生必須學習歷史。    中國歷史該不該成為初中課程的必修學科?這是近日教育界熱烈討論的話題。胡文文同學嘗試從初中學生的角度,論證和說明初中學生修讀中國歷史科的意義和重要性。 寫作論說文其中一項主要的目的,就是作者發現社會上有不少人對某個議題的看法跟自己的不同,所以透過文字說理,論證個人的見解最為恰當,遊說別人同意,並放棄跟作者不同的看法。要達到這個目的,作者適宜在篇章開始時,便營造客觀討論的氣氛,不少作者多先引導讀者思考議題,然後才提出一己的觀點。胡同學善用引導讀者思考的方法,他在文章起首便運用「設問法」,引領讀者思索:中學生為甚麼要學習中國歷史?然後提出本篇的兩個分論點:以史為鑑和增強民族自信心。 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作者首先用正面論證的方法證明「以史為鑑有助促進人類進步」,他論證中外古今成功人士的案例是人類很有價值的經驗,研習這些例子對後人有益。然後,他再使用「反面論證」駁斥「歷史的人為性」問題,並舉例說明避免在史實中滲入主觀意見的方法。 確定第一個分論點後,作者在第四段再論述另一個分論點: 學習歷史能加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部分主要從理論和經驗兩方面立論,強調「從實效的角度看,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 的確有效增強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在最後兩段,作者總結學習歷史讓人類懂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去開創美好的將來,歷史「絕對是人生的一面鏡子」,因此「香港中學生必須學習中國歷史」。文章的結論鏗鏘有力,教人無從置疑。相信絕大部分讀者,都會在思想上給作者同化,完全同意作者的見解。   一篇成功的論說文,必須論點清晰聚焦、善用不同性質的論據、論證有條不吝,作者能把自己的意見解說得深入透闢,教人心悅誠服。胡同學的作品具備了上述的條件,值得初中同學學習和參考。
kjy10a-20121111
icon22
綠滿窗前
2012.11.11
王昌齡〈出塞〉賞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有歷史學者說,在人類歷史中,戰爭是常態,和平反而不是。看中國歷史,的確如此。沙場殺戮是殘酷的,所以,歷代詩壇,都出現過為數不少,以反對戰爭,祈求和平為題材的詩。王昌齡的〈出塞〉是著名的一首。 首句「秦時明月漢關」,從這一句,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唐朝前線的士兵,抬頭看天上的明月,發覺與秦時的明月沒有兩樣,而戍守的關是漢朝時的關。作者這樣寫,好像殊不合理,但卻巧妙地表達了戰事非始於今日,由秦漢以來,直至唐朝,已經連綿千載了,可憐的老百姓,受戰爭的折磨,已經有悠久的歲月了。作者下筆之時,心情是沉痛的。 第二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長征」除了表示戰事幅員之廣之外,也帶出士兵須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長途跋涉,深受行軍之苦。「人未還」三字,真的如泣似訴,流露了家人對征人的繫念,亦表示對現狀的無奈。古人都知道,一被徵召,很多時都是歸家無期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漢樂府),「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杜甫〈兵車行〉),都帶出這樣的信息。而且,不但歸無日,還可能從此在人間消失。王翰的〈涼州詞〉:「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漢樂府:「朝行出攻,暮不夜歸」,都說明一去無歸是常事。所以,家人在懷念之餘,往往會作出「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最壞的打算。「人未還」也許帶有上述複雜的內容。相信千百年來,有征夫在外的,不論是父母,是妻子,讀到這一句,必然會潸然下淚。 第三四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既暗諷朝廷無人,亦渴望有本領的人出現,中止戰爭,為人間帶來永久的和平。 這首詩只要細加咀嚼,就不難感受到作者對戰爭的痛恨,對受害者的同情,對和平的嚮往。常聽見小學生用輕快的語調來朗誦這首詩,應該是不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