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0a-20121111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有歷史學者說,在人類歷史中,戰爭是常態,和平反而不是。看中國歷史,的確如此。沙場殺戮是殘酷的,所以,歷代詩壇,都出現過為數不少,以反對戰爭,祈求和平為題材的詩。王昌齡的〈出塞〉是著名的一首。

首句「秦時明月漢關」,從這一句,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唐朝前線的士兵,抬頭看天上的明月,發覺與秦時的明月沒有兩樣,而戍守的關是漢朝時的關。作者這樣寫,好像殊不合理,但卻巧妙地表達了戰事非始於今日,由秦漢以來,直至唐朝,已經連綿千載了,可憐的老百姓,受戰爭的折磨,已經有悠久的歲月了。作者下筆之時,心情是沉痛的。

第二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長征」除了表示戰事幅員之廣之外,也帶出士兵須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長途跋涉,深受行軍之苦。「人未還」三字,真的如泣似訴,流露了家人對征人的繫念,亦表示對現狀的無奈。古人都知道,一被徵召,很多時都是歸家無期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漢樂府),「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杜甫〈兵車行〉),都帶出這樣的信息。而且,不但歸無日,還可能從此在人間消失。王翰的〈涼州詞〉:「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漢樂府:「朝行出攻,暮不夜歸」,都說明一去無歸是常事。所以,家人在懷念之餘,往往會作出「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最壞的打算。「人未還」也許帶有上述複雜的內容。相信千百年來,有征夫在外的,不論是父母,是妻子,讀到這一句,必然會潸然下淚。

第三四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既暗諷朝廷無人,亦渴望有本領的人出現,中止戰爭,為人間帶來永久的和平。

這首詩只要細加咀嚼,就不難感受到作者對戰爭的痛恨,對受害者的同情,對和平的嚮往。常聽見小學生用輕快的語調來朗誦這首詩,應該是不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