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200105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0.01.03
新一年 新開始
新一年開始,又是計劃一年生活的時候了。你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甚麼改變嗎?在這一年,你最想做的事情又是甚麼?說到「新」,我又想到「新生」,你們的班裡可有新來的插班生?如果有,你跟他╱她的相處又是怎樣的呢?  《最想做的事》 一個9歲的黑人男孩,一直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整天在鹽巴山裡勞動維生,但他心裡清楚自己最想做的事是甚麼,而且他沒有放棄夢想。媽媽雖然不識字,但她體會到孩子的心意,也鼓勵他繼續追夢。直到一天,他遇上一個跟他一樣有著棕色皮膚的人在讀報紙。對!是認字,是知識。男孩趕緊請教這個人。首次嘗到認字的滋味,男孩興奮極了。他就是卜克.華盛頓(Booker Washington), 後來成為了美國的黑人教育家。 你最想做的事是甚麼呢?要是你有想法又有做夢的熱情,很好,但還不足夠,你還得計劃、實行、檢討才能真正實踐夢想。一年之初,正是計劃的好時候。如果你的夢想是要成為飛機師,那麼你在這年間可以增進自己在飛行方面的知識。你的計劃還得再仔細一點,是要在一年內學會多少個有關飛機的術語?是定期閱覽航空界的新知?為自己定下目標,切實執行,一年之後你定會看到累積的成果。  《水藍色的圍巾》 小介是個插班生,力氣很小,跑步很慢,算數也很差,但小介性格很溫馴,很喜歡跟小新和阿吉兩位同學一起玩耍,凡事都聽他們的。不過小新和阿吉對小介不太好,又常常要他替自己拿書包,這些行為被小介的媽媽發現了,小新和阿吉便跟小介疏遠了。寒假過後,小新和阿吉本想跟小介道歉修好,小介卻沒有上學,原來小介的媽媽過世了,小介要隨親戚離開。臨別時,小介把媽媽編織的水藍色圍巾送給小新和阿吉⋯⋯ 你的班裡可有插班生呢?你有沒有跟他╱她交談?其實插班生要面對的事情可多呢。既要適應新的學校環境、認識新的同學、追趕學習進度等,他們可能既不安又擔憂。如果在新環境中能遇上親切的慰問和幫助,對他們將是莫大的鼓勵。你也可以是那張親切的臉,也可以是那雙幫忙的手。不要像小新和阿吉般,待到小介離開時才後悔啊!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最想做的事》—— 在新一年,我想多睡一點,多吃一點,最好是少一點功課,如果能多些到圖書館更好,因為課外書很好看。我最喜歡看《大偵探福爾摩斯》和中國歷史書籍。如果我像書中的主角不會閱讀,只能從事勞動的工作,我想我也會不快樂,所以我會好好珍惜自己的閱讀能力。 《水藍色的圍巾》—— 今年我的班裡也來了一位新同學,是位女同學,因為她是女孩子,而我是男孩子,所以我們沒有特別交談。去年也有一位新的男同學來到我們學校,我們更成為了好朋友,我們會一起到圖書館,和一起玩耍,所以我認為交朋友也要看跟對方是否投緣。
kjy04b_20191124s
CatholicAgent
教友特工
2019.11.22
大學的日子(上)
大學每年在九月初開課,教授、講師都忙於備課、見學生及開系務會議。教授的首要任務是教學,所開的科目跟個人的專業、興趣及研究方向有關。 我主要從事近代及當代中國歷史的研究, 也就中國對外關係、香港歷史及天主教歷史出版過書籍及論文。這些年來,我教授「當代中國」、「中國外交史」、「天主教修女與中國社會」等科目。 這可說是邊教、邊學,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同學們分享,可加添學習的趣味。大學的教育,都是把最尖端的發現及研究成果教授給學生,使學生的知識領域得以擴大。我個人很喜歡教書,因為所教的都是自己的研究項目。 我曾研究的項目跟自身有密切的關係。我在夏威夷大學念書,當時的博士論文老師主要研究當代中國政治與外交,我亦因此寫及香港的回歸過程。其後,我回來香港教書,主要研究中國對外關係。 隨後,因為我小時候就讀瑪利諾修會學校,故開始對天主教修女在華人社會的事奉感興趣,隨後,我出版了數本有關修女事跡的歷史書。 我一邊查看檔案,一邊學習,再把所學的教授給我的學生。我覺得教授們和學生們對學問都要有一份堅持,嚴守努力學習、不斷尋找新的題目及研究方法的態度。(待續)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 
kjy07a_20190217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9.02.15
最早提倡「變法」的人
王韜生於蘇州,父親是私塾先生,他自幼熟讀四書五經,閒來最愛關注海外事物。1848年,他受英國傳教士麥都思聘請,到上海墨海書館任譯員,協助翻譯《聖經》。他在此工作了十三年,還翻譯出版了好些西學著作。1860年,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攻陷蘇州、進迫上海。王韜回老家探母時,多次向太平天國政權進言要行政治改革、向西方學習,未受重視,陳條卻落入清軍之手。1862年,清政府追捕王韜。當時麥都思之子麥華陀是英國駐上海領事,王韜在上海英國領事館避難四個多月,1862年10月在英國領事館人員護送下搭乘怡和洋行的郵輪,亡命香港。 香港英華書院院長,漢學家理雅各是麥都思的老友,安排王韜住在香港倫敦教會的宿舍,並聘請王韜協助翻譯中國古籍《十三經》。理雅各在王韜協助下翻譯了《尚書》和《竹書紀年》。王韜還兼任香港《華字日報》主筆,居港近二十年。 1867年開始,王韜花費兩年多時間遊歷歐洲,是第一位在牛津大學演講的中國人。1870年冬理雅各返回香港,重新主持英華書院,王韜隨同返港,在鴨巴甸(今香港仔)租了一間背靠山麓的小屋,從事著述之餘,仍舊出任《華字日報》主筆。他公開宣稱:世界變了,中國也應變,主張效法西方,廢除封建專制,建立英式的「君民共主」制,直斥當時清廷的洋務運動是「小變而非大變」。1870年,歐洲發生普法之戰,王韜寫《普法戰紀》一書,連載於《華字日報》,令該報在東南亞一帶大賣。後來此書編輯成21萬字的單行本,廣為發行,在國人世界瘋傳。但中國洋務派並無在他的書裡受到任何啟發,反而日本維新派驚為天人,請他去日本考察了四個月,給明治維新提供意見。 1873年理雅各返回蘇格蘭,王韜買下英華書院的印刷設備,在187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華資中文日報《循環日報》,王韜由是被尊為中國第一報人。他自任主筆十年之久,在《循環日報》上發表八百餘篇政論,宣傳中國必須變法,興辦鐵路、造船、紡織等工業以自強。他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變法」的口號的人,比康有為、梁啓超提倡「變法維新」早了23年。 
kjy01_2019011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1.11
聖羅撒學校 跨科學習 帶領高小學生 認識中國傳統
(本報專題)當學生身處於二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中,猶如置身古代去體驗前人的生活。聖羅撒學校逾一百位小六學生於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到西安考察,作跨科學習,認識當地文化與歷史,並參與領袖訓練活動,返港後在校園舉辦展覽,並當小領袖分享見聞。 在這次西安之旅中,學生前往兵馬俑複製工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皇陵、西安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廣場、鐘鼓樓廣場等地方,他們返港後整理所學,分為中文組、英文組、數學組以及視覺藝術組別,以展覽帶出西安旅遊景點與文化色彩,並於十二月中開放給學生及家長參觀。 製作三百多件兵馬俑 學校內重現歷史場景 在這次展覽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級學生共同製作近三百二十個兵馬俑,並由視覺藝術組合製兵馬俑坑於校內展出,務求讓參觀者如同置身於兵馬俑博物館之中,讓同學欣賞文物的壯觀面貌。 視藝組學生黃靖茹表示,為求迫真,兵馬俑坑後排設置復修區, 展示於運送回港期間遭破損的兵俑,「有如仿製在兵馬俑博物館中所見的面貌」。 該組另一學生陳希琳於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馬俑製作過程:先以鐵線造成馬形肢架,再用報紙球包裹塑造成肌肉,以膠紙穩固馬的軀幹,再用黏土及泥塑工具造成四肢與五官部位;兵俑則於西安的兵馬俑複製工場製作,以泥土及兵模製成。希琳說,每位同學均製作兩兵一馬,共三百多隻兵馬俑梅花間竹排列。 學習成為小領袖 親歷其境認識歷史 該校舉辦的西安之旅展覽中,中文組以展板記錄五天的行程, 並以平板電腦展示網誌,向來賓分享學生見聞。中文組的陳貝翹同學形容,西安的遊歷令她感嘆於文化遺產的偉大,「尤其是看到秦陵兵馬俑的世界八大奇觀,同學目睹也嘆為觀止」。她表示親身到西安認識二千年前秦國的歷史與文物,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親身體驗好比單單看書本,印象更深刻」。 英文組的吳芊慧與同學製作英文版的西安旅遊小冊子,把景點介紹翻譯成英語,於展覽期間教導同學讀音。芊慧表示在網上搜尋資料時須加以查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向老師請教,「現場景緻壯觀,令我想再了解多一點」。她說,當走進華清池,認識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使用過的溫泉遺跡時,場面令她難忘。 數學組的學生陳立鍶與另外二十多位同學介紹西安的氣候變化,立鍶說:「西安氣候很冷,日間只有三度,晚間跌至負七度。」另一組員陳卓嘉同學運用數學科的列表與複合棒形圖,對照香港氣候,顯示西安冬季的寒冷氣溫。 該校課外活動主任曾少萍老師指出,周年計劃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學習方向,故此整個旅程也著重領袖培訓,要求學生展示經驗。而西安的地理環境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她指高小學生以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配合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歷史文化,「學生需要多嘗試和表達, 才能應用所學」。 兵馬俑 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發現於一九七四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內陪葬的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七千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資料取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小五級學習粵劇藝術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一方面,聖羅撒學校小五級的跨科學習透過認識粵劇的中國傳統戲曲,融入中文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等課程。學生認識粵劇的歷史;創作劇本;學習唱、做、念、打的基本表演方式;製作粵劇髮飾;創作白欖等。 該校參與「傳承『動』起來:香港小學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協助該校教師策劃活動,四班共一百一十三位小五生於一月二十六日校慶日演出《穆桂英》、《竇娥冤》、《孫悟空借扇》及《花木蘭》。 負責老師吳美賢副校長表示,粵劇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能藉此認識整個粵劇製作過程,喚起學習興趣,同時傳承這中國的文化藝術。她又說,學生學習以沙的、鑼、鼓等作為配樂,並學習白欖創作,能加強藝術與音樂培育。 有份飾演穆桂英的學生張曉暄介紹花旦必用的頭飾「片子石」以及製作技巧,「共有七塊放左前額的頭髮上,用上金線抽出棉線,再插入鐵線造出花奔圖案」。她喜歡簡約花卉,在學習製作片子石時她揀選荷花,代表純潔。白欖創作方面,她說須配合三字句、五字句及七字句,並要求押韻,她會在網上搜尋相關句子作參考靈感,創作時配合故事內容,難度高但學習過程甚為有趣。 負責《竇娥冤》劇本寫作及旁白的鄧凱蕎說,同學的演出令她很滿意,創作過程甚有滿足感。凱蕎說,校方安排學生到油麻地戲院看粵劇,令她對粵劇有新的看法,「過去認為粵劇只適合長者觀賞,不適合兒童,不過花旦化妝後很漂亮,吸引我去繼續認識」。(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全港共有四百八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的二十個項目,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資料取自: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