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2031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11
大震災以後的教會
kjy01_2012031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11
東京小學生的故事--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
  本報專題 日本「311」大地震一周年前,本報與《日本天主教週報》聯手計劃專題採訪,以「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為題,從小學生、家庭及社會的角度作回顧及反思。該報編輯松隈康史先生向本報表示:「衷心感謝香港的小朋友!去年,你們為東日本大震災的災民祈禱,又施予援助。」日本天主教會願意與所有日本同胞,在艱苦中同行。本報幸蒙《日本天主教週報》提供協助,協調是次專題採訪報導。(睿)   學校防災訓練 福島縣的外祖父母與東京三個小兄弟 今年二月上旬,住在東京東部的小兄弟:道明(Michiaki, 小學三年級)和光啟(Mitsuhiro, 小學一年級),第一次到外祖父母的新居玩了。外祖父母本來住在福島市內,可是去年秋天,外祖父往福島縣南相馬市的海邊追悼海嘯殉難者時,不慎從防波堤掉下來,弄傷了肩膀。以後,他的右手不太靈活,每天的生活頓感不便和困難。去年年底,他們決定了搬家。新的家在橫濱市內,離東京很近。 去年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以後,道明和光啟等東京的小學生,每天上學時都要戴防災兜帽,暑假結束以後才不用配戴。東京的生活也好像恢復震災以前的樣子,但輕微的地震仍是常發生的。 道明和光啟的學校,舉行定期防災訓練,可是現時已跟以往不一樣了。以前的訓練都只會假設發生火災和地震,東日本大震災以後,附加了預防海嘯的對策。他們的小學離開東京灣只有五公里,而且,電視最近經常報導在這四年內,首都將會發生直下型大地震的可能性,變得愈來愈大了。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後,電力不足的情況也很明顯。學校、百貨商場、車站等所有的地方都要省電。這次「311」震災,災區主要在日本東北部,這些地方冬天非常寒冷。道明和光啟每個星期日在聖堂為災民祈禱,彌撒結束後,又抱著募捐箱,向教友們呼籲募捐。   緊急用品應變箱 為災民早日康復祈禱的清香 清香(Sayaka)在東京一家天主教小學念四年級。每天,她跟別的同學一樣,乘搭電車上學。清香跟父母和外祖母住在一起。大地震發生那天,東京的交通很混亂,清香只好跟著校內差不多五百位同學一起,在學校度宿。修女們很忙地照顧他們,安慰那些受驚的學生。清香的父母也迫於無奈,惟有留在工作的場所,只有外祖母獨自留在家裡。大地震發生後第二天,清香的母親轉乘了好幾次電車,才能到達學校。清香終於見到母親了,母女二人痛哭流淚,緊緊地互相擁抱。 最近,清香回望過去一年,她這樣說:「東日本大震災是『地震、海嘯、核電站』的三個不幸,它們又同時碰在一起。災難發生以後,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地震。我不希望再次從核電廠管理人員的口裡,聽到『設定外』的說話!」(本報編按:日文「設定外」,意思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語意含有不負責任的意思。) 清香家裡的地板下,設置了一套新出產的「緊急用品應變箱」。她的學校也引入了利用 IC tag的新安全系統,學生們通過校門時,有關他們動向的信息,便會馬上傳達到父母的手機。雖然家庭和學校已經開始種種準備,清香認為具體裝備以外,更需要心理上的準備:「我想,至今沒有人度過完整無缺的生活,人類也不能完全預料自然的活動。所以,我們要在天主面前謙卑。」 清香所就讀的學校,聖歌隊表現突出,深為人們熟悉,常獲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這聖歌隊曾在今年二月下旬,到災區去為災民舉行慰問活動。這是清香感到很難忘的一天:「衷心希望日本人,早日恢復充滿笑容的臉孔!盼望日本,像震災以前一樣!」 大震災發生至今快一周年了。日本天主教十七位主教和教廷大使,於二月十五日,在東京主教座堂舉行共祭彌撒,為地震災民祈禱,祝褔他們早日康復。清香也這樣祈禱: 「我們要關心那些為我們在核電廠附近拼命工作的人。同時,盼望在東日本大震災喪失了家人、朋友、親戚的人,請你們不要自殺,充滿希望地繼續生活下去。」    
kjy02_2012030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4
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賢師言傳身教 溫暖人間 2
  教育理想:展現孩子潛能 黃校長指出天主教教育理想的中心,就是耶穌的愛和犧牲:「本校老師們以言行,活生生地發揮基督的愛的精神。本校學生來自基層家庭,學生未能有機會參加課外活動,老師們以小朋友的利益為先,寧可將教師發展津貼的資源外聘導師,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該校於1998年正式遷入現今的校舍(原為魚類統營處鴨脷洲小學的校舍),王副校長回想當年學校的情況:「本校接收此校舍時,校舍設施殘舊,校方多次進行維修校舍及添置設備,為學生提供優良的環境。校舍面積雖小,當年學生人數眾多。記得在操場集隊或小息時,到處都是學生,非常熱鬧。」負責體育科的王副校長無奈地說:「當年,我校學生擅長於運動項目,成績彪炳,每年運動會的氣氛熱烈,可惜,近年學生人數減少,運動會已暫停舉辦了。」 懷緬過去,一幅幅莘莘學子流露快樂笑容的影像,重現眼前,林主任微笑說:「有一年,本校參加了教區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傳教節,負責福音話劇的表演項目,當年我校還未組成話劇組,但學生用心排練,表現優異。自此,學校發展話劇組,發掘不少學生演戲的天份,現在由於資源不足,話劇組已結束。在去年本區聯校畢業禮中,當中幾位中學生表演話劇,演出精采,原來他們都是我校校友,看到學生能發揮個人的天份,我感到欣慰!」   愛的教育:無悔始終堅愛 該校即將穿越歷史的長廊,光榮地完成教育任務,計劃於2012-2013學年結束後停辦。三位家長形容學校好像一個大家庭,師長、家長和學生的關係密切如至親。對於學校將停辦,三位家長均感婉惜,更替老師們的工作前景憂心。張張嘉露激動地說:「學校盡心為本社區的學童和家長服務,我們無言感激!在這個階段,學校的師生人數遞減,老師們仍緊守崗位,無私奉獻,如常照顧學生各方面的需要,我雖然不捨老師們,但更願他們能盡快覓得合適的教學工作。」 林主任坦言學校在不同時期經歷艱難的關口,幸得同事們互相鼓勵和扶持:「大部份的老師們都在這裡任教了十多年,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樣。」在該校任教踏入第六個年頭的公教老師廖韻文感觸良多:「這所學校滿載著愛,不論是家長、學生或是同事間,我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我懷孕時,不少家長主動問候我,關心我的健康狀況。」師長們心繫學生,特別是本學年三至四年級、將要轉讀其他小學的學生。訪問結束前,四位師長叮嚀該校學生克盡本分,努力學習,為未來作好準備,更盼望孩子們在愛裡愉快地成長!(仨)  
kjy01_2012030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4
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賢師言傳身教 溫暖人間
  校園的鐘聲劃破了寧靜的早晨,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校舍內,一百二十多位學生整齊排列參加早會,以祈禱展開學習的一天,邁向成長路上新的一頁。   (本報專題)時光倒流四十四年前,在石排灣邨山坡上,已故的李宏基主教及覃文華神父創辦了石排灣聖伯多祿學校(即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前身),為社區內的學童服務。當時,上、下午校分別開辦十九班和十七班,翌年,全校共有四十八班,學生達二千多人。   良師職志:扶助幼苗成長 踏上不同樓層的梯級,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副校長王國強偕本報記者,參觀校舍每一個角落。今年,已在該校執教鞭二十八年的王副校長,細說學校的變遷:「從石排灣邨校舍至鴨脷洲邨校舍,學校為負起教育使命,幾經風浪。」細數當中的轉變,歷史可見證石排灣聖伯多祿學校,默默伴隨社區二十九個年頭。校方獲悉政府當局於1997年清拆石排灣邨,同時接獲當時的教育署(現今的教育局)通知,學校將隨著屋邨清拆而停辦,全體師生即時向有關當局爭取新校舍,最終與教育署達成協議,遷往鴨脷洲邨繼續辦學,學校易名為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時代改變,學校隨著社區的發展,為學生作出相應的支援。課程主任林淑儀在該校任教十五年,她說:「除了照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外,本校大部份的家長均需要上班,父母對子女的支援較少,學生在放學後獨自流連,我們特別關注這些同學。」老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對剛於本學年上任的黃玉嬋校長來說,尤為感動。該校現僅有十二位老師,在黃校長的心目中,這兒的老師很愛學校:「每一位老師對校內一百二十多位同學均瞭如指掌,老師們愛孩子心切,對他們成長的每一步都相當重視,如大部份六年級生的家庭沒有資源參與校外的升中模擬面試,全體老師於是為學生舉行模擬面試,與家長商量選擇學校的事宜。」   家長心聲:感激老師愛護 學校與家長關係密切,共同肩負培育幼苗的重任,盡在這次訪談中可見。該校三位家長(見相片,後排左四至六)張蔡麗娟、張張嘉露和歐陽景偉特別騰出時間,到校接受本報訪問。談到師長們全心施教,為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處不辭勞苦。三位家長均願藉此機會,感謝學校各位師長。  張蔡麗娟的兒子張靖嵐就讀該校三年級,她分享感受時一度落淚:「我為靖嵐能入讀此校感高興,我曾十分擔心兒子的學習情況,老師不但包容我的兒子,更耐心教導他,他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改善了不少,我也被老師的愛心所感染。當我感到束手無策時,老師支持和關心我們的家庭。」 五年級生張芷柔的母親張張嘉露指出,經常可以從微小的事情上看到老師們的愛心:「芷柔的兩個姊姊都畢業於此校,我對學校的感情深厚。老師們循循善誘,發掘芷柔的潛能,鼓勵她參加課外活動,從而提升自信心。家長們需要工作賺取生活,老師們主動聯絡家長,讓我們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這樣的支援減輕了我們不少的壓力。」 歐陽景偉的兒子歐陽家樂,自四年級時入讀該校,在受訪老師的口中,家樂是一位經常笑臉迎人的男孩子。歐陽景偉感激學校讓兒子在愉快的環境裡成長:「我尤其欣賞學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有教無類。我看到家樂的改變,他以往的學業成績平平,自信心不足,但自從入讀此校,他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栽培,今年更參加了朗誦比賽,獲得優良的成績,重拾自信!」 (下接第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