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21127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27
如何協助小六學生選擇中學?
每年的11月或12月,小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會開始忙碌,因為需要準備申請中學。對他們來說,選擇和申請中學,由小學過渡至中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這包括了環境、人事、個人責任的改變,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模式。從前,當自己是小六學生的時候,沒有太清楚選擇中學和進行申請的所有事情,一切都交給父母處理。隨著社會的改變,今天的小六學生卻有點不同,他們對所有事情的認知及參與度好像提升了,選擇中學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十分緊張的項目。另一方面,今天不少家長對小學生每件事的參與度也很高,表現得十分著緊的。所以,家長不是為孩子選擇中學,而是協助他們作出選擇。   在選擇中學的過程中,學生和家長都有不少考慮因素。一直以來,不少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順利進入一間最理想的中學就讀, 而最理想的定義,就是根據學生一直以來的考試成績,選擇一間學習水平跟學校整體成績相符的中學,考慮因素包括學校的名氣、教育水平、師資、學生的成績和品格、入大學率、課外活動的選擇、學校環境等。其中,不少家長都認為學校名氣和入大學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會以成績為學習的目標,成績愈好,便認為這代表了學生的成功,學生和家長可以開心地在其他人面前分享學生的成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緊張的學習風氣,就是學習為了求分數,考試成績最重要,這無疑對學生構成不少學習壓力。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資訊日,走進中學的環境,跟那裡就讀的學生和任教的老師了解學校的各方面。然後,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家長也可協助學生詢問目前小學老師的建議,了解哪類學校較適合自己的孩子。今天,不少家長參與一些網絡群組,大家一起討論那間學校較好,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   重點: 1.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小六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中學舉辦的資訊日,以作多方面的了解。 2. 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 3. 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
kjy13_20221120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20
如何令孩子喜歡課外讀物?
有家長對我說:她的孩子不愛課外讀物,只愛玩手電遊戲,唯一看課外讀物就是做讀書報告,但他的讀書報告也是馬虎了事,家長有帶孩子逛書店,但孩子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是很隨便買一本便走,家長問:有方法提高孩子看課外讀物的方法嗎?   其實,家長已經說了孩子不愛看課外讀物的原因,就是孩子認為是功課的一部分,他看課外讀物只因要交功課, 完全沒有個人興趣,因此,孩子怎會愛上課外讀物呢?其次,做功課的課外讀物選擇極之有限,大部分都不是孩子所喜歡的,有些甚至非常艱澀,更不是孩子的程度可以理解,這些課外讀物,只會令孩子更害怕,怎可能愛上它呢?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引起孩子的興趣, 一般的流行讀物是最容易的,但很不幸,學校極少購置流行讀物,甚至家長也不會買給孩子。我曾經問過一些家長,目前最流行的讀物是甚麼?他們的回答是《多啦A夢》,可能對,但肯定不是現代的孩子所愛,況且, 家長也不會買漫畫給孩子閱讀,家長有沒有聽過小學雞系列的故事,相信很多家長聽也沒有聽過,家長不妨先買一兩本自己先看, 再介紹給孩子。   孩子面對陌生的讀物, 未必即時引起他的興趣,如果家裡仍有講故事的時間,家長可以先以讀物的故事作引子,吸引孩子對故事的興趣,然後帶出故事的原本,好讓孩子自行跟進故事的內容。   最後,家長應該對目前流行讀物有所認識,不要把家長年代的讀物當作當今的流行,硬套在孩子身上,這樣,只會令孩子更反感。還有,逛書店是否家庭的活動,如果不是,孩子會覺得是專為他而設,因此,家長自己也應養成閱讀的習慣,爸爸和孩子一同看課外讀物, 一同逛書店,是多麼完美的事。   重點: 1. 不要把閱讀成為功課的一部分,應以孩子的興趣為依歸。 2. 讓孩子有機會去選擇喜歡的讀物。 3.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可由流行讀物開始。 4. 講故事時間是引起閱讀興趣方法之一。
kjy13_20221113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13
電子產品與孩子
新冠疫情發生前,不少家長表達關注孩子沉迷可以上網或遊戲的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問題。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其實, 這種使用電子產品的趨勢可以理解,因為疫情最大影響時學校需要停課,大家需要遵守社交距離限制,課外活動減少或取消,孩子自然傾向留在家中,久而久之,他們感到納悶,便很容易接觸到電子產品。另一方面, 學校由實體課改變至網上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運用電腦,令電子產品成為學生們每天上課必備的東西,令家長感到更難令學生在課堂後遠離電腦。   現今科技進步和環境改變,令這些電子產品在這世界繼續流行,繼續出現其影響力。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 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電子產品究竟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取決於孩子如何應用,假如能夠善用電子產品,可為孩子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反之,可能令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也有機會影響生活。因此,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假如孩子不適當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需要進行提醒,甚至需要進一步介入,以致孩子不會受電子產品的不良影響。   假如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看看是否適用於處理問題。首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將行為合約張貼在顯眼的地方,作為孩子每天的提醒,希望孩子慢慢調節過往不良的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有些家長認為行為合約沒有效果,於是需要了解原因何在,了解孩子過分使用電子產品背後的原因,是否有些心理上的特別需要,而這些需要未能得到正視或滿足。賞罰制度需要時常檢討,定期調整,以切合孩子的需要。   重點: 1. 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 2. 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 3. 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 4.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  
kjy13_20221106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06
如何處理 愛駁咀的孩子?
有家長向我投訴自己的孩子愛駁咀,而且極不聽話,一切父母說的,總愛跟你說反話,目的就是不跟你的話去做,要依自己的意願而行。我問這家長他的孩子有多大,他說今年讀中一,而駁咀的習慣在五年級時已開始,他問有方法處理這問題嗎?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家長應明白這點,開始學習聆聽孩子的心聲,有時,做家長的,往往覺得孩子心想和說的,都是未經大腦的,如果全盤接收,父母就變成孩子般的幼稚,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話不以為然,這樣,就造就了孩子愛駁咀和不聽話。所以,家長應該學習聆聽孩子的聲音,不要總覺得孩子的話幼稚,有時他們的話可能很有見地,而且站在孩子一方說話,做家長的切勿有先入為主的意見,認為孩子說的話不切實際,更害怕一接受孩子的意見,便要日後一直去接受他的意見。   家長如果接受孩子已經成長,並有他自己的意見,就應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應永遠覺得孩子仍舊是小孩,他的意見永遠是幼稚,如果家長學習聆聽孩子的意見,可以同時培育孩子的思考能力,使他可以成長,有更成熟的思辯能力。   如果孩子的意見經常被父母禁絕,於是養成孩子凡事必爭辯的習慣,那時,父母會覺得孩子很煩,凡事必駁咀,事事都有意見,那時,父母必定覺得更煩。因此,家長不妨及早聆聽孩子的意見,我說是聆聽, 不是全盤接受,如果發現孩子意見有問題,可以及早矯正,使整件事情重回正軌,孩子也可學會看事情的全面性。   這樣,孩子也覺得自己的意見被重視,他也會重視他人的意見,從而減少駁咀的習慣,父母既已聆聽孩子的意見,孩子又改了駁咀的習慣,父母不妨試試這方法。   重點: 1. 孩子成長到某階段,就會有自己的意見, 希望人家接納。 2.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仍然年少,欠缺聆聽孩子的耐性。 3. 聆聽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家長要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