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20120212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2.02.12
何謂多媒體藝術?
  去年筆者出席「新視野藝術節」,由許敖山創作的現代多媒體歌劇《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後,寫了一篇關於多媒體藝術的文章,淺談當代媒體藝術結合的可能性。因近年本地出現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多媒體藝術組合,對於不太熟悉這種藝術的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及學生,或會摸不著頭腦。 藝術與媒體 藝術可概括分為聽覺(音樂)、視覺(影像、舞台裝置與效果、肢體動作、戲劇、燈光等)、嗅覺(氣味)與觸覺(接觸)等。多媒體藝術(Multimedia Art)泛指兩種或以上藝術媒體給合,如音樂與肢體動作,便產生了舞蹈。這種於遠古時代已出現的藝術形態,被視為最能直接表達個人情感。當我們觀察他人的走路姿勢,或聆聽其步伐,會很容易察覺人的性格與心情。垂頭喪氣、氣宇軒昂等文字已有效地「繪畫」出整個形象。但於二十世紀的藝術領域中,多媒體藝術不再局限於以上的組合。本地或海外的發展,多媒體已與科技掛鉤。光影效果,影像,甚至新聲響都象徵了當代多媒體藝術。 香港的多媒體劇場 海外很少標籤藝術劇場或音樂會為「多媒體藝術」。大部份外國藝術家會把此名字聯想到裝置藝術(視覺及空間結合)及其他與視覺藝術,較有關連的藝術媒體。本地的藝術消費圈子,多年前從海外引入當代多媒體藝術,並於本土發展。為要豎立鮮明旗幟,突出當代多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的不同,吸引追求刺激、新鮮的觀眾群,「多媒體藝術」便成為香港藝術圈中較高層次的藝術形式。此乃香港特殊的藝術市場推廣,及藝術消費者口味所形成。 新穎的多媒體藝術 近年,本地多媒體藝術有出色的發展。如在舞台設計及光影效果上,都塑造出本地風格,並非盲目模仿海外藝術家。一群年輕本地藝術家揉合傳統中國故事、題材,加上原創音樂、視覺形象、舞蹈等跨界組合,漸漸帶動多媒體藝術的原創性。本地年輕作曲家楊嘉輝,積極實踐不同媒體的結合,如智能電話與音樂。於製造更多原創作品時,亦為現代都市人帶來反思的機會:從生活點滴中感受藝術,從藝術中反思我們的生活態度。    
kjy01_2012020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2.05
自學中探索音樂世界 美樂觸碰心靈 專訪周凡夫
  一個寒冬下午,溫煦陽光從窗縫射進周凡夫的辦公室,光線折射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鐳射唱碟盒上,整個房間別是明淨。專訪的開端,這位音樂愛好者、資深文化藝術評論人這樣分享他與音樂結不解緣的故事:「為我而言,對音樂的追求,完全是從自學的過程中得到! 」 (本報專訪)音樂天地廣闊無限,周凡夫形容音樂好像一枝神奇的畫筆,為每個人的人生,繪畫豐富的色彩:「我們透過想像、聯想,接觸音樂,每個人的經歷和背景不同,對音樂的體會也不一樣。這也是音樂的特別之處,它隨著個人成長。人生中不同的階段裡,每一個人對音樂都有不同而獨特的感受。」周凡夫翻一翻手上的鐳射唱碟盒,回想往事,輕柔地說:「年輕時,我曾在香港大會堂聽過德國杜賓勤大學室樂團(Tübingen Student Chamber Orchestra)的演奏會,非常感動,印象深刻。事後我更用心寫了樂評,在週刊上發表。數年後,那樂團再次來港表演,再聽他們的演奏,我卻沒有了當年的感動。為甚麼呢?我想了又想,才發現是我對音樂的感受不同了,體會更豐富,要求也提高了。」 打開音樂之門 正如周凡夫所說,他認識音樂的歷程是一個自學的故事:「我自小喜愛繪畫,對水彩畫更是情有獨鍾。投入繪畫的小天地,不自覺地變得不眠不休,這種在視覺上對美的追求,來得直接。直至升讀中學時,我發現了另一片新天地——音樂。我得感謝當年的音樂老師,他曾是國內中央樂團的男高音;音樂課堂上,他示範唱歌的技巧,讓同學們聆聽聖詩、意大利民歌等,當時的愉快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我領會了:原來人聲唱歌可以這樣美妙動聽!」年少的周凡夫被音樂世界深深吸引,他參加校內合唱團,難忘在聖誕節演唱韓德爾作品《哈利路亞》(Hallelujah)的經驗;他全情投入,閱讀相關書籍和樂譜,爭取機會欣賞音樂。他說:「當年,唱機並不普遍,而且學樂器的費用昂貴,我只擁有一個口琴。若想接觸其他樂器,便得向別人借用,此外,我又常與別人討論音樂,從中學習。」 在自我追求和學習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珍貴無比。這份樂趣不斷推動周凡夫探索音樂世界,可是在追尋的路上,他也曾嘗到失意迷惘:「我曾夢想成為樂手、演唱家和作曲家而下了不少努力,後來發現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儘管如此,這個階段的過程收穫豐富,讓我從樂曲的結構至音樂的種類,無不加深接觸和認識。」中學畢業前,周凡夫為文藝雜誌撰寫藝術評論。畢業後,他從事紡織行業,對音樂的熱誠絲毫無減。他堅持公餘繼續追尋音樂的理想,到香港大會堂和圖書館搜集資料,借用錄音帶,進修自學:「我認為人生除了找到一份職業外,也該尋找生命中想做的事。年輕人在成長路上,不妨思考一下人生的事業。」 享受音樂情趣 談到接觸音樂,周凡夫鼓勵青少年親身投入,成為「音樂中的人」:「不要只做聽眾,參與其中的好處是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學習處理音符,把它演繹成音樂。現今的小朋友十分幸運,不乏學習音樂的資源及渠道。其實,參加合唱團也是不錯的選擇,與其他人一起相處和合作,那是多麼快樂的經驗!」音樂是一種溝通的媒介,猶如語言,周凡夫語重心長:「學習聆聽音樂是相當重要的!現今許多人很容易接觸音樂,便認為懂得欣賞音樂,這是一個誤解。他們對音樂的記憶力十分薄弱,因為沒有學習和接受訓練。若聽了一首樂曲,卻不能記起當中的細節,這相等於沒有聽過樂曲;就好像與別人談話時,沒有掌握內容的重點一樣。」 專訪中,周凡夫平易近人,樂意跟本報記者分享音樂在他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他的熱誠令人不期然受到感染,對音樂產生美的追求,善的嚮往。學生時期的音樂課,把周凡夫帶進音樂的旅程。不妨在你的腦海裡,尋找那熟悉的音樂,這些回憶曾在你生命裡所留下的印記。哪是一首怎樣的樂曲?你曾在何時聽過? 這次愉快的會面總要告別。臨別前,周凡夫勉勵青少年勇闖音樂的廣闊天地:「尋找你喜愛的音樂吧!在這天地裡探險,你會獲得不少樂趣,從而增加認識音樂的動力,這就是我所說的自學過程。」(仨 /睿) 著名樂評人周凡夫活躍於中國、香港、台灣和澳門四地。自一九八二年始,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多種形式的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又經常應邀在各大專院校主持有關音樂文化的專題講座。二○○七年起,與康文署合作,主持「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音樂講座,深受市民歡迎。      
kjy01_20120122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1.22
專訪郵票設計師高天龍 方塊郵票滿載奇妙心思
  世界上首批郵票誕生於十九世紀初的英國,郵票除了是供寄遞郵件的郵資憑證外,它也是郵票收藏家的寶貝。同一個世紀,香港郵政成立於一八四一年,為本港市民服務。小讀者,原來在香港發行的特別郵票,生產過程絕不簡單,需要經歷約十八個月的籌備和印刷工序!   (本報專訪)本報記者走訪郵票設計師高天龍(Colin Tillyer),他設計的「中國香港 —— 羅馬尼亞聯合發行:手工藝品」特別郵票剛於去年年底發行。辦公室牆壁上,張貼了與郵票設計有關的單張和剪報,桌上擺放了他的郵票設計作品和郵集。高天龍露出親切的笑容,準備接受本報的訪問。   定居香港逾三十年的高天龍來自英國,談吐風趣幽默,他是一位平面設計師,除了主要的設計工作外,他也參與設計郵票:「早於一九八四年,我應香港郵政的邀請參與設計項目。我的郵票設計作品首次獲選是在一九九一年發行的『香港交通百年發展』特別郵票。」按一般程序,香港郵政邀請數位設計師就所提供的主題設計郵票初稿,經由郵票設計諮詢委員會甄選後,交予民政事務局長審批,再經招標程序決定承印郵票的印刷商。   高天龍自小喜愛藝術,他對印刷的手藝特別感興趣:「年輕時,我曾在印刷公司工作了數年,學習活版印刷。那時我的雙手常是沾滿了油墨!這個經驗也使我對字體和版面設計的觸覺,特別敏感。」高天龍自言熱愛設計郵票,並視為興趣,每年均參與郵票設計項目:「不同方面的設計,目的是增加人與人的溝通。我認為在設計郵票的過程中,既充滿挑戰,又有趣。」   是次「手工藝品」特別郵票,就是高天龍首次參與的聯合郵票設計項目:「設計過程較複雜,卻是難得的經驗。我習慣把構思和靈感,以圖像方式,繪畫在畫紙簿上。二○一○年三月中旬,我開始繪畫草圖,中國傳統手工藝麪塑使我產生聯想,那些以麪糰捏成的不同形象的塑像,別具中國特色。最初,我找來了麪塑師傅,製作了多個塑像,如《西遊記》的主角、龍和獅頭等,並拍攝造型照,最終,我選定了獅頭為設計題材。」配合羅馬尼亞郵政所選定的彩蛋傳統藝術,高天龍埋首於郵票及郵品的平面設計,例如加入郵票面值、字體、設計套摺等。   由於郵票是附有現金價值的票據,須交由保密印刷商印製,這些印刷商來自世界各地。高天龍笑說製作郵票的程序有如製作鈔票一樣:「不論在設計或印製過程,每一個步驟均十分準確,不容有失。特別為郵票收藏家而言,他們對郵品上特別郵戳的位置和設計都十分考究。」   至今,香港郵政發行、出自高天龍手筆的郵票及相關集郵品,超過二十套。小讀者,如果你也有集郵的習慣,翻開你的郵集,可能你已擁有他所設計的郵票呢!(仨)    
kjy13b_20111113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1.11.13
未完成的樂章--舒伯特的第十二號絃樂四重奏
  長久以來,作曲家的創作手稿都是音樂歷史研究的重要線索。因為古典作曲家已不在世,現今學者為推斷作曲家創作特定歌曲時候的動機,都會倚靠研究手稿、作曲家日記、書信往來等第一首資料(Primary Sources)。例如研究奧地利古典派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的作品時,學者都會根據當時舒伯特寫作目的,如為誰創作,及透過其與友人間書信往來,重組特定歌曲於配器、速度等方面的真正演繹(authentic performance)。尤其是一些於作曲家在生時仍未出版甚至首演的音樂,學者都很費勁去了解作曲家創作理念,務求能給與觀眾「真正」演出。 未完成的絃樂四重奏與交響曲 舒伯特的音樂經常成為被研究對象,主要因為他有部份作品於創作過程中「半途而廢」,留下一堆未完成手稿。如第十二號絃樂四重奏,只有一個完成樂章,及第二個樂章首四十小節。當時普遍絃樂四重奏作品都為四個樂章,並以富對比性的速度編排:快 – 慢 – 舞曲 – 快(或更快的終章)。舒伯特於一八二○年動筆,雖然從未完成整套作品,但第一樂章裡強烈的調性對比,及脫離傳統的結構與佈局,使此樂章成為第十二號絃樂四重奏惟一樂章,並於他死後三十九年於維也納首演。 他另外一首廣為人知的未完成作品 – B小調第八交響曲,始寫於一八二二年。當中只完成了第一及二樂章,還有一個詼諧版樂章的鋼琴草稿。以前大部份作曲家於編寫大型管絃作品時,都習慣先用鋼琴版作藍圖,其後再配管絃器化(orchestration)。所以,後來有些音樂家及於紀念舒伯特的音樂活動中,把舒伯特未完成的部份,以其風格續寫,可見他的吸引力於逝世後,仍存在於古典音樂界別中。 流傳後世的經典創作 素有藝術歌曲王子稱號的舒伯特,於短暫生命中創作超過六百首藝術歌曲。他十七歲開始作曲,至三十一歲離開人間,平均每年創作約四十首聲樂作品。此數目仍未把他其他樂器作品計算在內。雖然有大量靈感實現於音樂創作上,而且作品均展現無比的藝術性,可是他在世時的音樂履歷並不如意。他曾失意於申請教堂音樂總監職位,畢業後到父親任教的學校當老師。當時十七歲的舒伯特主要負責教導校內幼年學童。其藝術歌曲亦主要為友人創作,及於自己的社交圈子內流傳,所以生活並不算太充裕。舒伯特逝世後,他的作品日漸流行,並成為古典音樂中殿堂級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