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160626a_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06.25
跑馬地為何叫快活谷?
跑馬地位於灣仔區中南部,原稱黃泥涌谷。得此名,是因為此地原有一灣從黃泥涌峽道流下的黃色泥水積聚。後來港府開鑿了寶靈頓運河, 把水引到鵝頸澗出海,其上的橋便叫鵝頸橋。石渠雖封成路,但地名仍在。 這兒北面可看到海灣,被兩個小山圍隴,形成一個谷地,西邊的名為摩理臣山,東邊的名為禮頓山。開埠初,這谷原是一片沼澤地,填平後,英國軍隊在上面蓋了一座軍營。由於環境惡劣,加上英國軍人不適應本地的濕熱氣候,許多人患了瘧疾( 當時的人只知道是一種「熱病」),很多軍人染病身亡,被埋葬就在這山谷一帶,時人稱為「紅毛墳場」。聖經說人間是涕泣之谷,基督徒認為死亡是安息,安息是才可往天鄉,於是稱這墳場一帶為Happy Valley。歐洲人取此名是為了紀念死去的同胞,安慰他們遠在英國本土的親人。中文把此地直譯為「快活谷」,也很傳神。 英國軍營搬走後,港府開始清理和改善這兒的環境衛生,在原有的平地上建了一條賽馬跑道。於1844年12月舉行首次賽馬活動。至1846 年12月,跑馬地馬場啟用,但當時賽馬純粹業餘性質。後來,賽馬及博彩於華人社區風行起來, 至1931年,馬場才建成首兩座三層高的永久看台。1957年,看台被改建為兩座樓高七層的看台,至1969年,再度擴建。 跑馬地馬場原由一條草地跑道和一條沙地跑道(後為安妥膠)組成,但安妥膠跑道於1995年的重建工程期間拆除。重建後的跑馬地馬場除了擁有一條闊30米的草地跑道外,還重建的馬場看台、香港賽馬博物館、新馬會總部大樓等建築, 成為世界級的全草地馬場。 初期的馬場很有趣,跑道圈就是今天的黃泥涌道,圈內依然有人耕種。有說英國人覺得賽馬很快活,才將跑馬地命名為happy valley。但馬場是在開埠七年後的1848年才正式落成, happy valley 這個字卻一早於地圖出現,足見這說法是誤會。  
kjy01_2016061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6.18
慈幼學校 公教家長聚會
(本報專題)慈幼會中華會省的教育價值宣言,提出以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及會祖聖鮑思高預防教育法的「理智、宗教、仁愛」,實踐慈幼會學校的使命。慈幼學校校監馮定華神父表示:宗教教育能鞏固人性教育,使人的成長變得立體、有方向。公教家長應以身作則,身教比言教重要,為孩子提供基督徒生活的榜樣,例如在每件事情上談論天主的愛。 培育德行 始於親情 「父母首要為子女創立一個家,溫柔、寬恕、尊敬、忠實和無私的服務便是家規。」(《天主教教理》2223)自2006年起,慈幼學校每年均在校內舉辦公教家長聚會,負責統籌聚會的宗教科伍小玲老師說:聚會是為凝聚公教家長,每年一次,讓他們可以在神師的帶領下互勵互勉。踏入第十年,今年的聚會在年初舉行,由馮神父擔任神師。兩位父親家長趙善揚和鍾志雄參加了公教家長聚會。 馮神父指出沒有一位父母從開始就懂得當爸媽,公教家長亦然,他們也需要學習如何做好爸媽。趙善揚的長子汝承就讀該校二年級,趙爸爸表示珍惜參加聚會的機會,相信定能從中獲益。他認為馮神父談及的寬恕,對他來說甚具啟發。他坦承以往很少向太太和三個兒子講「對不起」,「我同意身教很重要,以後我也會多留意,以身作則。在有需要時,我會向他們道歉和多鼓勵他們,而不是只管責怪他們,讓孩子可從中學習做個懂得寬恕的人。」馮神父提供了一個良策:一家人可以養成每晚臨睡前一起跪下祈禱的習慣,如當天做了傷害家人的事,可藉著此時向天父訴說,讓身旁的伴侶及孩子也同時聽到,向他們道歉。 馮神父笑稱他可以分享不少相關的教導和理論,但家長們的實踐經驗也很寶貴,因此亟需要有公教家長聚會這些平台來讓各人交流和互相支持。「今年是教會的『慈悲禧年』,父母是否可讓孩子在他們身上多體驗寬恕呢?例如爸爸駕駛時,突然被其他車輛超越了,他第一時間會說甚麼呢?」 活潑信仰 父愛明燈 兩位父親均認同學校的辦學團體抱持「理智、宗教、仁愛」的教育價值觀。鍾志雄的長子柏翹也在該校念小二。「成績不代表成就,在教育孩子方面,人格品德的培育比學業成績更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陪伴尤其重要,這是建立關係的要素。」鍾爸爸謙稱當初只抱著嘗試的心態去多陪伴孩子成長,實踐多年後回看,他慶幸自己選對了路。因從事輪班工作,他可安排時間接送柏翹往返學校,從而增加了二人共處的機會。每逢週末或假期,鍾爸爸總與家人在一起,毫不計較因而減少了睡眠及與朋友共聚的時間,他認為為了家庭而付出是值得的,還帶同柏翹一起參加堂區家庭牧民組的服務。兩父子每天一起誦讀《聖經》簡短的經文,及分享相關的經文賞析文章,讓孩子可在充滿父愛和信仰氛圍中成長。 趙爸爸也與兒子一起參與堂區的服務,兩父子在堂區的幼兒主日學中分別擔任導師和小導師。他期望透過多讓兒子參加堂區活動,有助兒子融入教會的團體生活。上學途中,趙爸爸把握時間,經常教導和提醒兒子,「汝承的性格比較緊張,尤其每逢測驗或考試期間,我會提醒他入課室前到校內的聖母像前祈禱。日常遺失了物件,就請失物主保聖安多尼轉求。指導他洗澡時,我會給他說一些聖經故事。」趙爸爸期望三個兒子長大後會成為神父,他總善用機會跟兒子們談信仰。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相信是每個爸爸的願望,不管付出多少精神與心血也在所不惜。兩位爸爸在訪問期間不時露出的滿足笑容,便已說明一切了。(敏 / 睿)  
kjy10_20160612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6.11
青苗天地〔2016.06.12〕:文章
探訪孤兒院 張君睿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一B  幾個月前,我從家中出門,只知道心裡有一絲的恐懼——老師強迫我到孤兒院探訪,卻說不出有任何原因,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道當中有甚麼意義。況且,始終是第一次,又要與陌生人接觸,令我不由得感到戰慄。 到了孤兒院,拖著沉重的身子和腳步,忐忑不安。我走進去,只看見一些成人在一些孩子身旁, 有說有笑,他們沒注意我這不合群的「羊」。一個導師走過來,說:「你要與其中一個孩子聊天嗎?」我走過去,那孩子立刻伸出手來,笑容可掬地說出自己的名字,表示歡迎我。我感到慚愧,因為那導師曾略說那小孩的背景,他自小被父母遺棄,自此便流浪街頭,幸好被孤兒院的人員發現, 並讓他進入孤兒院。我卻因一些小事就會沮喪,真是慚愧。那小孩在惡劣的環境下,培養出樂觀的性格,我不由得佩服他。 然後,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大家都十分投入。只見他們微笑,想到他們自小的背景,我不由得格外悲傷。他們能這樣樂觀地面對,我十分敬佩。我生長在幸福的家庭,卻不懂珍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樣的一天改變了我,我的態度變得樂觀,也是由這天開始。珍惜人生,才是生命中一定的道理。   慈悲的力量   陳穎希 聖安當女書院 五B  教宗方濟各於去年底宣佈「慈悲禧年」,呼籲人們應當像天父那樣慈悲。「禧年」又稱為聖年, 通常大多相隔二十五年,近年社會上發生太多暴動和不愉快的事件,教宗方濟各特別開啟特殊禧年, 呼籲人們重拾慈悲之心,實踐天主的寬恕與慈悲的美德。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說:「你們應當慈悲, 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6:36)對於這句說話,大家認為又有多少人做得到?隨著時代變遷, 社會愈趨自私自利,人們變得冷漠無情,很多人認為社會已經溫情不再。可幸的是,仍有人能貫徹地實踐慈悲─「她」只是一個瘦小的修女,但「她」卻用自己的一雙手關愛他人,化解社會的冷漠,溫暖萬千個冰冷的心靈, 堪稱慈愛的化身─「她」就是即將列入聖品的真福德蘭修女。 德蘭修女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是慈悲待人的典範, 衣著樸素,常手握《聖經》, 藉此提醒自己時刻實踐天主聖言。她一生簡單卻不平凡,用自己的雙手感化和溫暖他人,服務被社會遺棄的人,包括:老年人、失業者、窮苦者、無家可歸者、臨終病人等。德蘭修女在印度創立了「垂死之家」,拯救命途坎坷的垂死者,令他們能在生前感到受尊重,安詳地離開人世,彰顯生命的價值。德蘭修女以充滿憐愛的一雙手,去觸摸「窮人遍體鱗傷的身體」,如同在觸摸「基督的肢體」。這份慈悲的力量,不但能安撫人們身上的傷痛,同時亦能帶來心靈上的慰藉。 數年前在廣東省發生的「小悅悅事件」不禁令人嘆息,現今社會竟會變得如此冷漠,冷漠得令人懼怕—十八個路人經過撞車倒地的小悅悅身邊, 竟沒有人伸出援手,任由躺在血泊中的孩子痛苦地呻吟。之後,一位年紀老邁的清潔工婆婆經過,見狀立即放下手上的垃圾剷,伸出雙手來溫暖這具冰冷的小身軀,抱著小悅悅送往醫院急救。這件事敲響了人性的警號:在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我們竟漠視了世間人情,被利益和金錢蒙蔽雙眼, 漸漸磨滅了寬容關愛的心。 縱使世間溫暖不再,深信社會上仍有人願意伸出雙手溫暖他人。一人的力量雖少,只要積少成多,便可化為一份傳遞的力量,重燃社會的溫暖。所以,不要吝嗇自己,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助人,那怕只有一雙手。 但願我們能像天主一樣待人慈悲,溫暖他人,令慈悲之心芳香洋溢,傳播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讓社會回到喜樂滿盈的日子。   離島   潘雪盈 嘉諾撒書院 四A  午後踏上坪洲,一輛輛的單車毫無秩序地泊在路邊,附近的樓房都不超過五層樓高,人煙稀少。這個島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簡樸丶毫無城市化的痕跡。 往前走,看見一些老人坐在榕樹下拿著葵扇乘涼,閒話家常。在這裡,歲月彷彿靜止了,即使現在的香港人如何繁忙,腳步變得如何快,這裡的居民還是悠然自得,像從前般做每一件事。 島上許多戶人家毫不忌憚地敞開大門, 好像在迎接隨時光臨的賓客,對鄰里毫無防範之心。如今的市區裡,這種鄰里之間的信任恐怕已經蕩然無存了。 我們經過一家糕點鋪,買了兩個蛋糕。雖沒有用甚麼名貴的食材,那些蛋糕鬆軟香糯,吃一口便能感受到製造者的用心。蛋糕裡裝的是單純快樂的人心丶而它的味道是濃濃的人情味,又豈是市區中某家名牌商店裡的法式甜點可比擬?  夕陽西下,我們漫步於東灣。闖入眼簾的是一位父親騎自行車載著一個女孩,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小女孩抱住父親,他們的臉上都蕩漾著最溫馨的笑。他們的剪影消失於路的盡頭,正如在都市人的臉上幸福淳樸的笑容也隨之消失。 在城市看得到的繁華,在這裡毫無蹤影;在這裡看到的人情味,城市裡卻已銷聲匿跡。真正的快樂是如同坪洲居民般單純簡單的,不需要物資,卻需要真心!     
kjy16_20160612s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6.06.11
瑪利亞的事業—— 盧嘉勒
福音的作者記錄耶穌曾這樣訓誨門徒:「在你們中間⋯⋯該彼此和平相處。」(《馬爾谷福音》9:50) 和平包含一切美善,2016年六月, 普世博愛運動再次引用這句聖經, 作為每月生活聖言,邀請所有基督徒和善心的人以這意向作為整個月的生活指針。「盧嘉勒曾說:『那裡有合一和互愛,那裡就有和平, 且是真正的和平。因為那裡有互愛, 一定會有耶穌臨在我們中間。』」普世博愛運動由成立初期開始,即以紮根於天主聖言的生活方式,努力在生活中實踐福音的勸勉。耶穌曾為所有跟隨他的人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 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望福音》17:21)盧嘉勒致力實踐合一的理想,1967年,盧嘉勒在伊斯坦堡獲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雅典納哥一世(Athenagoras I)首次接見,透過這次在基督內愛的交流,展開了東正教與天主教持續的接觸,運動在東正教會內蓬勃發展(尤其中東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造成無可估計的破壞力——因著民族、膚色、文化、宗教、政見的差異,人與人之間似乎已失去互愛、共融、合一的信心和力量。耶穌在福音中要求人們和平相處的訊息,對處於戰後恐慌的人有甚麼意義?『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瑪竇福音》27:46)耶穌在十字架上痛苦呼喊,被捨棄的一刻是他最大的痛苦。1944年,盧嘉勒與初期的女核心成員找到一個細小的房子,在那兒開始了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Focolare)。當她們把殘舊的傢具搬走後,房間裡只有舖在地板上的床墊;除了一幅耶穌的畫像,牆壁上空無一物。她們捨棄了別的,選擇了以「被捨棄的基督」作為徹底地愛的對象。她們努力地生活,在互愛、合一中,獲得平安與喜樂;「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竇福音》18:20)。雖然當時她們非常年輕,經驗尚淺,在天主聖神的光照下,她們在祈禱中學習互愛和合一,在讀聖經、領受聖體聖事、以聖母瑪利亞作為生活模範中,一步步地接受聖神的帶領,活出運動的神恩。 1948年9月17日盧嘉勒以聖方濟第三會成員的身份,陪同方濟會大家庭不同身份的成員到意大利國會大樓,跟一位很出色的新聞工作者、剛獲選為國會議員的左丹尼(Igino Giordani)見面;沒想到她熱誠地分享運動的理想和她堅定的信念,為左丹尼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左丹尼獨特的身份也開啟了她的眼光,促使普世博愛運動的門開放給已婚人士。左丹尼是戰後天主教青年的模範,也是天主教徒參政的先驅,尤其關注信徒間的合一。他已婚,並育有子女。他認為修道生活和平信徒的生活方式,在天主前是在同一的愛的軌道上。在他的參與和推動下,普世博愛運動凝聚了廣大的群眾,他們形成了不同組合而有活力的運動:「新家庭夫婦運動」、「新人類運動」(藝術界、醫療界、政界、勞工界) 。左丹尼實現了運動的理想,盧嘉勒稱他為普世博愛運動其中一位共同創辦人。1954年,一位青年的核心成員傅理斯(Pasquale Foresi)被祝聖為神父,他帶領運動發展出版事業和培育工作,同時成為了「瑪利亞的事業」的共同創辦人。 這正是盧嘉勒在聖家小屋祈禱後得到的靈感,雖然她當時只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仍不知道如何實現聖家的理想——運動成為「教會中的第四條路」:不同身份的成員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共同像聖家一樣,為追求聖德和奉獻生活而圍在壁爐(Focolare),為同一目標而屬於同一團體。1970年普世博愛運動為青少年成立第三代新青;1984年為兒童成立第四代新青運動。歷任教宗信任普世博愛運動的神恩,1984年8月19日,若望保祿二世突然造訪運動在羅馬的羅卡帕(Rocca di Papa)中心,為當時在場參與活動的三千多名不同年齡的成員帶來無限的驚喜和激勵。「瑪利亞的事業」逾七十年的發展,普世博愛運動目前已遍及182個國家,約有兩百萬附屬成員和支持者,他們大部份是天主教徒,也有隸屬於350個基督教派與教會團體的信友和許多屬於不同宗教的信徒(猶太教、回教、佛教、印度教、鍚克教等),甚至沒有任何特定宗教信仰的人。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