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91201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29
你好煩!
「我不睏,幹嘛一定要我晚上十時去睡?」 「怎麼不可以多打一會兒電玩?」 「根本不冷,為甚麼要我穿外套?」 以上這些話你說過嗎?說完以後是否通常加上一句「你好煩!」?爸媽的嘮叨有時候真的很煩,兄弟姐妹有時也是煩惱的源頭。以下兩本繪本,都關於這份「甜蜜的負擔」。   《消失吧!》 夏洛特很愛爸爸和媽媽,但她不喜歡爸媽老是管她:「吃飯前要洗手!」「別忘了寫功課!」「去整理房間!」⋯⋯爸媽總是在指揮她做這做那。怎樣才可以不用再聽到爸媽的碎碎念?她何時才可以隨心所欲,想做就做?有一天,夏洛特收到一份夢寐以求的生日禮物 —— 一個魔法盒,她揮動裡面的魔杖,向著爸媽大叫「消失吧」,終於沒人管她了。她吃下所有零食、穿著衣服去洗澡、濕著身子看了三個小時卡通片。然後她很不舒服,開始想起爸媽⋯⋯  你有沒有幻想過自己擁有完全的自由?完全的自由是否就等於完整的快樂?睡懶覺、打電玩當然是樂事,但如果毫無節制地放縱玩樂,搞亂生活規律,到頭來只會影響你的身心健康。那把整天在嘮叨你的聲音固然煩擾,但想深一層,誰想當這種惹人討厭的「醜人」?爸媽常常聽你說「你好煩」,心裡也不太好受。其實, 快樂就像一個硬幣,正面是自由, 翻過來是自律。如果你能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相信爸媽也希望不再當「煩」人。  《我的姊姊怎麼了?》 小女孩翻閱著一張張照片,想起跟姊姊一起的美好回憶。以前姊姊會跟她一起裝扮成仙女、一起蹲在地上看小蟲、手牽手去海灘,但眼前這個很像姊姊的「姊姊」,卻像有滿腹秘密,總是關在房裡,而且變得喜歡和男孩子在一起⋯⋯小女孩心裡想:「我的姊姊怎麼了?她變得完全不一樣。」 這書從妹妹的角度,觀察進入青春期的姊姊的行為舉止,一切都陌生奇怪。青春期是個特別的時期,腦袋和身體內的荷爾蒙有著巨大的變化,你透過這些轉變,由稚童蛻變成大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變得重視私隱和私人空間,也較易有情緒波動,常不自覺地把「你好煩!」這句話掛在嘴邊。但無論你的身心怎樣轉變,你仍然是家人心中的寶貝。你和家人會爭吵,但情緒的風暴總會過去。千萬不要忘記:家人愛你!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消失吧!》—— 我有時也覺得爸爸媽媽很煩,想他們消失。他們不讓我擁有自己的智能電話,又限制我打電玩的時間,也許他們消失了我便會有自由。其實,我心底裡也是喜歡他們的,只是希望他們可以檢討一下手機的問題,讓我早點擁有自己的手機。 《我的姊姊怎麼了?》—— 哥哥有時候不理睬我,不跟我玩,又說我煩。他時常自己畫畫,或用WhatsApp跟朋友談天,連玩線上遊戲也只顧跟朋友玩,不和我組隊,這使我感到很生氣,但其實我的心裡知道哥哥是疼我的,我希望他可以多點理睬我,和我玩耍。  
kjy03_20191124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22
時間是甚麼?
時間是甚麼?是用時計量出的一分一秒?是用來束縛你自由的枷鎖?是助你建立生活規律的指標?讀讀以下兩本繪本,想想時間的意義。  《時鐘國王》 在時鐘國裡,人民都必須按照國王臉上的時鐘作息,不遵守的人會被抓進牢裡。事實是國王也好想多睡一會兒,也好想一直玩耍。到底怎樣才能不用遵守時間的規定呢?國王於是決定把身上的時針藏起來。沒了時鐘,國王自由做喜歡的事,開心得不得了。可是人民沒有時間可依循,失了方寸,很多事也做不成。最後國王重新裝上時針,不過也改變了規定,即使不能遵從時間規定,也不用坐牢。 有沒有幻想過有一天你不再受時間束縛,可以任意揮霍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趕上學,不用定時食飯,隨時打電玩、看動畫、吃零食⋯⋯甚麼都可以。這樣的日子,過上幾天,甚至幾星期也還不錯的。要是一直下去,你肯定要變成大懶蟲,且要養出一個大肚腩。沒錯,時間的規定有時候讓人感到壓力,但有規律的生活模式使人產生安全感,更容易專注在要應付的事情上。好好分配和規劃時間也讓你掌握學習進度,保持健康的體魄。不過,時間表始終只是用作參考,跟不上也不用「坐牢」,壓力太大反而會有反效果呢!  《巨人的時間》 巨人覺得每天也沒有甚麼事情發生,甚至可以說這裡從來都不會有事發生。或許,只是有隻蚊子飛過罷了。巨人就這樣無所事事,隨遇而安的過著平常日子。直到一天,終於發生了一件事。一隻奶牛被大風吹得飛起來,幸好巨人把牠接住了。然後,巨人還是覺得甚麼事都沒有發生⋯⋯  以計時器客觀量度的時間,有時跟我們主觀感覺的時間有很大差別。當你感覺沉悶、恐懼、驚慌的時候,短短幾分鐘也很漫長。要是你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時光又恍如飛逝。巨人不被外在事物影響,千年如一天。他懷著善念,幫助別人,欣賞身邊的事物,日子過得靜謐而美好。如果你因接收太多煩雜紛亂的資訊而感覺時間冗長難捱,心緒繚亂,嘗試暫時遠離這些信息,重拾寧靜的心境。日子也許沒你想像中的難過。 繪本小寶庫 繪本的篇幅短小,一般為32頁,即15個跨頁。要在如此有限的空間裡說故事,並非易事。試想想,若故事要描繪主人翁的一生,如何把一生的歲月濃縮精煉於15個跨頁中,是對作者繪者的極大考驗。此外還有一個難題:用圖像來表達時間,不像用文字那樣方便。「一個小時過去了。」文字輕易就把時間道出,但繪者總不成每次也畫出一個時鐘或日曆來說明時間吧!於是繪者想到用「固定攝影機」的方式, 以同一視角「鏡位」,呈現同一景物於不同時刻的狀態。例如在無字繪本《家園》(《Belonging》)裡,從女孩家中的窗戶往外看,景觀不斷在變,窗台上的物品和擺設也隨著女孩年紀增長而轉變,顯示時光流逝; 《森林裡的橡樹》也以「固定鏡位」比對森林四季的景色;《愛心樹》則見證著大樹從枝葉茂密,到老去凋零的過程。原來只需利用適當的技法,圖像也可以是描述時間的高手。
kjy03_20191117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15
別人眼中的你
我們認識自己之餘,有否想過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個怎樣的人?如果別人覺得你與眾不同,你會接受自己的獨特,還是希望裝作跟別人一樣呢?這次我們來讀兩本繪本,分別關於一隻貓和一條狗,牠們也面臨身份認同的煩惱啊!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 故事的開場白是這樣的:「這隻貓帶著他的鬍鬚、耳朵和爪子,在世界行走……」同一隻貓,在不同的人╱動物的眼中,長相型態完全不同:孩子看見的是乖巧可愛的貓;狗看到的是瘦骨嶙峋的貓;狐狸看到的是肥美的大餐;老鼠看到的是窮兇極惡的巨獸……沒錯, 大家都看見同一隻貓,大家都認得牠。牠又會看到怎樣的自己呢?  別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大概說不準。 除非是知心好友,否則很少人會坦白直率地說出自己對另一個人的看法。但無可否認的是, 每人也會帶著自己的「濾鏡」去看別人。那濾鏡可能是個人情感、過往經歷、利益關係,也可能是價值觀使然。帶著不同的濾鏡,看出來的那個人自然大有不同。所以別人怎樣看你,那都未必是真正的你。嘗試在乎天主對你的看法,多於其他人的看法,你便會獲得心靈的自由,安心豁達地做自己。 《一隻與眾不同的狗》 這個城市裡的所有狗都很忙碌,他們看起來都一樣,沒有誰最特別,但當中有一隻狗,她在忙碌的群眾中與眾不同,跟其他的狗格格不入。她很難過,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於是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面闖闖。她來到一個新地方,那裡的狗跟她很相似,很有親切感。後來她留意到群眾裡有一隻與眾不同的狗,哼著自創的歌曲。她想對方一定也很寂寞難過,於是上前慰問他。豈料這隻狗沒有一絲憂傷,他很快樂,還說:「與眾不同很好啊!妳也應該抬頭挺胸,為自己驕傲。」 與眾不同,是祝福還是詛咒?那要視乎你的心態。要是你害怕孤獨離群,介意別人的目光,與眾不同會使你渾身不自在,你甚至會勉強自己跟別人一樣,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務求得到認同。但如果你認同天主創造我們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不一樣也可以很美好,你自能寬心活出自我。引用書中的最後一句說話:「別怕與眾不同,放心做自己吧!」 繪本看世界 在《他們都看見一隻貓》裡,作者嘗試從不同動物的視角看貓,看出來的形象也有所不同。原來在現實中,動物看到的世界和人類看到的真是大不同。不同的動物在視野、顏色感應和視角敏銳度也有差別,這些都是物種適應生存的進化結果。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閱讀繪本《動物眼中的世界》,了解不同動物的眼睛構造和視覺效果。
kjy03_20191110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08
認識自己
我們每天在學校裡學習不同的知識,閱讀各類型的書籍。有沒有想過,人其實也好像一本書,內裡蘊涵著很多內容和奧秘。也就是說,你自己也是一本書,你又有沒有看懂你自己這本書?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小健討厭每天都要寫作業、做家事、打掃房間,他決定找一個機器人來代替自己做這些瑣事。為了不被發現,必須先讓機器人了解自己。於是小健開始介紹自己,由身體特徵、喜好、擅長和不擅長的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也一一談到。了解自己,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而且蠻有趣呢! 究竟假裝小健的機器人,能否騙過媽媽的法眼?  你有沒有嘗試像小健般,靜下來好好想一下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你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專長嗎?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定。有些決定無傷大雅,像是午餐吃甚麼,即使決定錯了, 也沒有大不了。有些決定卻有著深遠的影響,像是在高中或大學時選修甚麼科目,長大以後結織怎樣的對象等⋯⋯要做正確的決定,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性格、喜好和專長,還有自己重視的核心價值。當你懂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人生的路徑便會隨之清晰起來。  《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 當媽媽給了我一個吻時,外面的我閉上眼睛在微笑,裡面的我好像插上了翅膀,像鳥一樣飛上天空,歡喜得心花怒放;當我生氣的時候,外面的我噘起嘴巴不說話,看起來有點不快,原來裡面的我像一枚火箭,正以最快的速度發射出去,不滿的情緒熾熱得很。原來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有時候很不一樣。 你有沒有留意到,嬰兒和幼兒愛哭便哭,愛笑便笑,總是隨心表達情緒,絲毫沒有掩飾。隨著年紀漸長,我們學會了做事說話要看場合,明白情緒爆發的後果,也不希望別人擔心自己,往往把自己真實的感受掩藏起來,盡量表現得平和有禮,這便形成了表裡不一的情況。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也要當心,如果裡面的真我感受常常受到抑壓,長遠會影響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嘗試與你信任的人分享感受,再慢慢摸索出適宜的表達方式,那才是長久之計。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每個人也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獨特的身體特徵、性格和喜好。即使是孿生兄弟,也有所不同,我們根本無法假扮另一個人。我就是我,別人就是別人,我不需跟別人肖似,他人也無需來扮演我。只要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已經夠好了。如果有一個機器人完全做了我要做的事情,取代了我,那麼他變成了我,我又是誰?  《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 不要只看別人表面的情緒表達,要多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有時對方看起來好像很憤怒,可能其實內在真正的感覺是害怕、覺得被誤解或受到不公平對待。了解對方真正的感受,才能有效溝通。我們也不應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分享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得到釋放,讓別人了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