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_20160424s
女兒,媽媽愛你
2016.04.23
你們應當慈悲
去年「救主慈悲主日」前夕,教宗方濟各頒佈《慈悲特殊禧年詔書》,並宣布聖年於同年十二月八日聖母無玷始胎節開始。時間過得很快,今年「救主慈悲主日」前夕,湊巧我們一家四口途經大埔,無心插柳成為朝聖者。既然來到香港教區訂定七個「慈悲特殊禧年」朝聖地點之一的聖母無玷之心堂(鄰近大埔火車站),跨過聖門,一家人同心祈禱。這樣的機會,事後回想起來,也感覺太奇妙。 在聖母無玷之心堂的門前,女兒駐足抬頭看著那塊印上「慈悲禧年」徽號的牌匾,然後跟我說:「媽媽,是這徽號! 你記得嗎?」前陣子,她在聖堂拿了簡介「慈悲禧年」的單張,嚷著要我跟她解釋這徽號的含意。 小孩子對圖畫特別敏銳,引發一大堆問題:「為甚麼兩個人有三隻眼睛?」「為甚麼耶穌背著這個人?他是誰?⋯⋯」 我得感謝女兒的好奇心,讓我也仔細地看看這特別的徽號, 默想慈悲禧年的重要訊息。當天,聖堂內很寧靜,只有我們和幾位教友,我們在聖堂後方,跪著祈禱,女兒定神看著遠遠前方的聖體櫃,她說:「耶穌在那兒啊!」我刻意問她:「你怎麼知道?」她滿有自信的說:「因為那盞燈亮著啊!即是聖體就在那兒。」 女兒的話令我想起了教宗在《慈悲特殊禧年詔書》寫道: 「耶穌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納匝肋人耶穌,以祂的言行和祂整個人來啟示天主的慈悲。」 教宗曾說,慈悲的訊息是送給每一個人。這當然包括小孩子和青年,他們雖然未能遠赴羅馬或其他地方朝聖,但他們是被邀請到本地教會的朝聖地點,跨過聖門,慶祝慈悲禧年。我認為朝聖就是走出自我,與主相遇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正如教宗在《詔書》中所說:「願朝聖成為一股悔改的動力:跨過聖門,尋獲力量,去擁抱天主的慈悲,並奉獻自己,以慈悲待人,正如天父慈悲地看顧了我們。」朝聖旅程後,我們回到日常生活中,成為慈悲的工具,把所得的力量和恩寵,跟身邊的人分享,為建立一個友愛、正義與和平的世界盡一分力。 「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加福音》6:36) 
kjy12_20160424_fade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4.23
青苗天地〔2016.04.24〕:文章
永遠懷念貝照良神父 俞俊誠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二B  貝照良神父(Rev. Francesco Pezzola, S.D.B.)是慈幼會士,出生於意大利。他懂得多種語言,1940年來香港,之後分別到上海和澳門服務, 還到不同學校工作。1979至1985年期間,貝神父來香港鄧鏡波書院工作, 曾是我校的院長。雖然他並沒有教過我,但我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可是相知恨晚。我們的相遇經歷,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 記得第一次跟貝神見面,是參加學校的探訪活動,我的代母邀請我一同參與。第一眼看到貝神父,他的笑容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是你將我生命的恩惠賜給了我,細心照顧維持了我的氣息。」(《約伯傳》10:12)天主在每個人的身上工作,當我第一眼看見貝神父,我感到天主已在他身上行了奇事。貝神父是天主的代言人,他讓我感受到天主的愛是何等偉大。 探訪期間,我和校長、老師、同學們在他旁邊一起唱聖詠和校歌,喚起他對往事的記憶,將這些零碎的片段拼在一起,就是一幅很美麗的畫; 天主透過平平無奇的服務,將喜樂、平安帶給我們。 這短短的一小時探訪,面對著一位服務我校多年的神父,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一份溫暖。看見他的嘴巴開開合合,眼淚從眼眶中流出來,似乎是向我們表達感激。雖然他不能以言語表達出來,但我們還是能感受得到的。 天主的安排非常奇妙,第二次探望貝神父,竟然是我堂區的活動。聖誕節時,我堂區到聖瑪利安老院舉辦探訪活動。活動後,我就特別來到貝神父的房間,為他誦念《玫瑰經》,第二次的探訪使我和他的感情變得更深厚。 不幸地,一月時,我聽到貝神父的身體情況變差,我的心情突然變得十分沉重,好像被大石壓住了一樣,更到聖堂中大聲痛哭。然後,我馬上到安老院,心中打著最壞的打算。幸好看見他安然地睡在床上休息,總算放下了心頭大石。可是,修女說,貝神父快要回到天鄉了。 自此以後,我每天放學後都會到安老院陪伴貝神父,為他祈禱,思考一下他多年來曾為社會作的貢獻。在他身上,我得到很多的啟發。鮑思高神父曾說:「上主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別人。必須愛別人,才能受人愛。」在貝神父身上,我看到天主的美,學習到關懷身邊的人、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日子,常常感恩。 雖然貝照良神父最後離開了世上,我相信他已與天主在一起;因為有貝神父的出現,我的信仰和祈禱生活才變得更堅固,更有意義。讓我們永遠懷念貝照良神父。 信心 李家樑 聖言中學 二A  小學的生活好像眨眼間就過去了。回想小學一年級時,我戰戰兢兢地踏進校園,仍記起校園的一個角落,校園的一顆榕樹⋯⋯而最令我難忘的是校園的操場。在那裡,我可以休息,還能聽到同學的說話聲。歡笑聲、歡呼聲⋯⋯可惜,我已經離開了母校,踏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踏上中學。 對很多人來說,中學生活是極大的挑戰。很多人都說中學的生活很繁忙,但我不相信。我相信只要我能夠把時間安排適宜,我能應付自如。但能夠入讀一間天主教學校,那已是很滿足和幸福了。因為對我來說,如果一間中學有天主教信仰,我會比較開心;因為我除了有父母的支持外,還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天父。祂能給予我很多力量。 曾遇到一個親身經歷,小學時,我知道要把成績呈交教育局。那時候, 我在考試時根本不能集中精神。我十分擔憂。因為我知道要是我的成績考得不好,我就無法入讀一間理想的中學。所以,我並沒有十足的信心。可是,那時候,天主在我心裡好像加強我的信心。我努力學習。天主告訴我:「你不要灰心,盡你的努力去做。」我聽了那番話後,振作精神,恢復信心,我的精神也集中了。所以,如果不是那次的經歷,我也不會有感恩之心。   我對天主的帶領和祂給我的信心,銘記心中,一點也不懷疑呢!一如聖經上所記載的:「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馬爾谷福音》9:23)     
kjy06_20160424s
icon46
大小眼睛看聖經 : 路加福音篇
2016.04.23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參考《路加福音》10:25-37
跟隨耶穌   「你去,也照樣做吧!」 如果你是那個肋未人, 今天,你會怎樣做?    悄話兒 法學士是一個精通法律的人,從小就學習猶太人的法律。猶太人往往拘泥於法律的字面意思而變得眼光狹窄,只愛屬於自己的民族而排斥別的民族。天父派遣耶穌來到世上,正是為了滿全猶太法律的真正意義:猶太法律原是幫助人認識天主,從而愛主愛人;透過猶太人對天父的愛,向其他人展示天父的慈愛。耶穌為使這位法學士打開心靈的目光,於是說了這個流芳後世的比喻。 由耶路撒冷往耶里哥,離開城市,穿過郊野,山路上往往危機四伏,更有強盜藏身;就像耶穌這比喻的情況:遭遇強盜,還受重傷。 那司祭剛從耶路撒冷聖殿下來,他雖然看見傷者,但想到自己剛在聖殿獻祭,滿身馨香、身心潔淨 —— 他又怎能觸碰傷者的血, 令自己不潔呢?於是,他選擇不顧而去。肋未人是司祭的助手,也從耶路撒冷下來,他也不願接觸不潔之物。或者,他又會想到:司祭既沒有幫助傷者,自己的身份遜於司祭,就更不該多管閒事了。然而,一個途經的撒瑪黎雅人  —— 一個猶太人視為不潔的外邦民族,他妥善地包紮傷者,完全沒有顧慮傷者的血會沾污自己的手,甚至把傷者送到客店,更預付費用, 請求店主幫忙。這個撒瑪黎雅人所做的,才是真正的「愛近人,如你自己」。原來,天主的法律絕不令人變得麻木不仁,反而促使我們以愛德行動,幫助有需要的人。耶穌就是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小德蘭姐姐   一起祈禱 耶穌啊,在你身上, 我們看見天父慈愛的面容。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慈善撒瑪黎雅人!你背負我們的罪過,又以生命為我們付了贖價。請指引我們效法你,以愛的眼光看到別人的需要。  
kjy03_20160417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6.04.16
有用的書,還是無用的書?
在日本出版兒童繪本、發行各類兒童雜誌超過六十年的福音館書店,給繪本下了一個定義:「繪本是把父母和孩子連繫在一起的一座心靈廣場。」面對不知如何使用繪本的新手家長,他們也給了幾個中肯的建議:  不要有過強的目的性,就讓幼兒單純享受繪本吧。 閱讀的第一步,從大人為孩子唸讀繪本開始。 孩子喜愛的繪本,請反覆唸給他聽。 好好的把繪本唸完就好,不要問東問西,甚至強加價值觀給孩子。但如果是孩子主動提問,當然可以好好的發展後續的討論。 我一次次的想著福音館看待「幼兒」、「成人」、「圖畫書」這三方關係的態度,感到深深的折服。他們重視孩子的主體性,珍惜孩子自然、愉悅的和書本建立關係的那段過程。但是,仔細觀察現在台灣的繪本市場,表面上走出了過去兒童故事必備的道德勸說的窠臼,但事實上,功利主義仍舊掛帥,「道德勸說」只是改了個名字,變成「生命教育」或「品格教育」,繼續向掏錢買書的大人招手。 這種情況下,幽默搞笑或訴求單純美感的書, 經常成為書海中的遺珠。我就曾經在書店現場,聽過家長對著央求購買幽默類繪本的孩子說:「這種書只是搞笑,沒有用處的。」大人如何這樣輕易的界定有用、無用呢?我們倒是一起來看看以下這兩本書,到底有用還是沒用?  《貓咪的數學題》(道聲)講述兩隻待在牆上飢腸轆轆的黑貓和花貓,看見牆下一隻提著水桶、拿著釣竿的老鼠經過。怕分配不均, 兩隻貓決定等老鼠釣魚回程,一隻吃老鼠,另一隻吃老鼠釣到的那條魚。 「可是,如果老鼠釣到2條魚呢?那該怎麼分?」「那我們就等他釣到3條啊!」貓咪遇到的數學題,不管怎麼算,只要老鼠加魚的數量是偶數,兩隻貓就可以平分、相安無事。他們甚至假設,要是這隻老鼠剛好是釣魚高手,釣到好多魚,那麼他們就要把那一大堆魚曬成魚乾, 這樣就每天都有魚吃了。 兩隻貓在自己幻想的曬魚場裡喜孜孜的詭笑著,那個跨頁膨脹著他們倆豐衣足食的夢,令人拍案叫絕。這如意算盤打得精,但是反觀那隻老鼠呢?沒想到人家老鼠爸爸剛剛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回家就說:「今天真可惜,沒釣到半條魚。」當兩隻貓仍在夕陽中苦苦等候時,封底裡的老鼠一家正開心的享用著晚餐呢!  另一個也跟計算有關的故事是《11隻貓和阿呆鳥》(道聲)。11隻貓以製作、販賣可樂餅維生,賣不出去的可樂餅就變成他們的晚餐。但是每天這樣吃,難怪貓咪們說:「真是受夠可樂餅了!」 正當幻想著美味烤雞時,來了一隻信天翁,央求他們分享可樂餅,好撫慰他旅途的疲憊。11隻貓熱情的款待他,但滿腦子想的是烤信天翁的滋味。信天翁一口氣吃了六個可樂餅,滿足的彷彿上了天堂。他還無意間透露了心意,很想讓故鄉的兄弟姐妹也品嚐可樂餅的美味。 一問之下,他們一家兄弟姐妹的數目是:「3隻加3 隻加3隻,然後又加2隻。」那不就11隻嗎?數學不好的信天翁在認真數數的那一頁,11隻貓頭上浮現的卻是11 隻烤鳥的畫面,真是引人發噱。 11隻貓搭乘熱氣球,經過漫長的旅途才和信天翁回到故鄉。他們在房子裡等候其他信天翁出現時,還偷偷嘲笑著信天翁真是「阿呆鳥」呢!  見面的時間終於到了,貓咪們認真又期待的數著一隻隻進門的信天翁,1、2、3、4⋯⋯7、8、9⋯⋯咦! 怎麼一隻比一隻大!最後,第11隻根本是巨無霸阿呆鳥怪了!受到極度驚嚇的貓咪們本想乘坐熱氣球逃離,但是哪躲得過阿呆鳥怪的「挽留」呢?結局是待在島上, 每天不眠不休的為阿呆鳥們製作可樂餅!看著最後一頁,11隻貓無可奈何的蠢模樣,我真是不知道該叫誰阿呆了!  以上這兩本書,不管是黑貓、花貓的「計算」,還是11隻貓的「算計」,結局都好笑到令人噴飯。我看著家裡的兩個孩子一次又一次反覆的去翻閱這兩本書,每翻一回,就大笑一次,那種滿足與解放的模樣,讓我不禁要問:「這樣幽默搞笑的書,到底對孩子的人生有用還是無用?大人啊,你們真算得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