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2030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4
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賢師言傳身教 溫暖人間 2
  教育理想:展現孩子潛能 黃校長指出天主教教育理想的中心,就是耶穌的愛和犧牲:「本校老師們以言行,活生生地發揮基督的愛的精神。本校學生來自基層家庭,學生未能有機會參加課外活動,老師們以小朋友的利益為先,寧可將教師發展津貼的資源外聘導師,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該校於1998年正式遷入現今的校舍(原為魚類統營處鴨脷洲小學的校舍),王副校長回想當年學校的情況:「本校接收此校舍時,校舍設施殘舊,校方多次進行維修校舍及添置設備,為學生提供優良的環境。校舍面積雖小,當年學生人數眾多。記得在操場集隊或小息時,到處都是學生,非常熱鬧。」負責體育科的王副校長無奈地說:「當年,我校學生擅長於運動項目,成績彪炳,每年運動會的氣氛熱烈,可惜,近年學生人數減少,運動會已暫停舉辦了。」 懷緬過去,一幅幅莘莘學子流露快樂笑容的影像,重現眼前,林主任微笑說:「有一年,本校參加了教區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傳教節,負責福音話劇的表演項目,當年我校還未組成話劇組,但學生用心排練,表現優異。自此,學校發展話劇組,發掘不少學生演戲的天份,現在由於資源不足,話劇組已結束。在去年本區聯校畢業禮中,當中幾位中學生表演話劇,演出精采,原來他們都是我校校友,看到學生能發揮個人的天份,我感到欣慰!」   愛的教育:無悔始終堅愛 該校即將穿越歷史的長廊,光榮地完成教育任務,計劃於2012-2013學年結束後停辦。三位家長形容學校好像一個大家庭,師長、家長和學生的關係密切如至親。對於學校將停辦,三位家長均感婉惜,更替老師們的工作前景憂心。張張嘉露激動地說:「學校盡心為本社區的學童和家長服務,我們無言感激!在這個階段,學校的師生人數遞減,老師們仍緊守崗位,無私奉獻,如常照顧學生各方面的需要,我雖然不捨老師們,但更願他們能盡快覓得合適的教學工作。」 林主任坦言學校在不同時期經歷艱難的關口,幸得同事們互相鼓勵和扶持:「大部份的老師們都在這裡任教了十多年,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樣。」在該校任教踏入第六個年頭的公教老師廖韻文感觸良多:「這所學校滿載著愛,不論是家長、學生或是同事間,我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我懷孕時,不少家長主動問候我,關心我的健康狀況。」師長們心繫學生,特別是本學年三至四年級、將要轉讀其他小學的學生。訪問結束前,四位師長叮嚀該校學生克盡本分,努力學習,為未來作好準備,更盼望孩子們在愛裡愉快地成長!(仨)  
kjy13a-20120304
icon89
校園隨筆
2012.03.04
我的信仰育與成長
  五十年代的家庭,普遍是子女眾多,家境貧困,我的家庭也不例外。成長在生活艱苦的環境,那時沒有電子遊戲機,電視機是富有家庭的設備,每天就是上學和自製玩意,跑跑跳跳,開開心心地度過成長每一天;很簡單,但很值得回味。我的雙親都不是教友,在中國人的特別日子,例如「初一」、「十五」、「盂蘭節」、「謝灶」等,都會「拜神」或「燒街衣」,我們兄弟姊妹都要幫忙摺「元寶」作拜祭之用。奇怪的是:父母堅持要把我們九兄弟姊妹,安排在天主教學校念書。他們常把「在天主教學校讀書的孩子壞不了」這句話掛在口邊,現在,我們的成長印證他們所言是真的,因為我們都沒有學壞。當我們兄弟姊妹坐在一起,回想童年,感到我們的父母真是很矛盾亦很聰明。他們一方面「拜神」,另一方面將自己的子女放在天主教學校讀書,交給天主親自來教導⋯⋯。  讀書時期,我們在學校每天因著神父、修女和老師們的悉心教導,身教言教,在宗教薰陶和潛移默化下,家兄家姊率先在學校慕道、領洗和擔任聖母軍。小時候,我和弟妹不大清楚聖母軍是做些甚麼,只看見他們回家講述聖母軍活動的喜樂,真是羡慕不已。後來,我們兄弟姊妹都分別在不同時候、不同地方,全都領洗了,而父親因病關係在醫院五年內,更領受了兩次臨終聖事,天主的安排真是奇妙!回憶起來, 從小在學校接受天主教培育,從神長、修女和老師們以「基督是愛」的活生生榜樣中學習,對我們日後尋找信仰很有幫助,這與「兒時播種,長大收割」的道理很脗合。 今天的社會,獨生子女或家裡很少兄弟姊妹的孩子佔大多數。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物質供應和享受多不匱乏;反之,他們未能重視常祈禱、懂珍惜、重感恩、愛分享和樂於幫忙等高尚情操。有一個現象尤為嚴重,就是當他們要面對困難、考驗和逆境時,他們及其父母都會頓感徬徨失措,軟弱無力。我在想,今天的孩子所需要和得到的,跟我們兒時擁有的,分別在哪裡?我們可以如何補足?真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kjy02_2012022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3
吉光片羽 城市回憶
  香港社會的發展與電影有著微妙的關係,近一個世紀,不少本港製作的電影透過各種表達方式和題材,反映香港不同年代的社會和民生的面貌。本報記者走訪位於西灣河的香港電影資料館(下文稱電影資料館),參觀現正舉行的「時間巨輪 —— 光影香江百年情」展覽(展覽期至三月四日),該館節目策劃(文化交流)王麗明帶領本報讀者走進時光隧道,回顧香港電影的發展,重溫香港社會的變遷。 (本報專訪)穿過展館入口的時光隧道後,六個不同主題和設計的展區,順時針方向排列眼前。第一展區內,播放著黑白紀錄片,王麗明解釋說:「整個展覽以香港電影發展里程為主軸,從關於香港的第一部紀錄片《愛廸生短片》(1898)開始,這部黑白短片紀錄了從前香港的街景、普羅百姓的生活。1898至1949年是香港電影工業的起步階段,戰爭影響了電影工業的發展。直至戰後(1950年代),一群內地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南下,為本港電影工業貢獻不少,製作許多粵語片和國語片。」她指出本港的社會發展,為電影工作者提供不少拍攝題材,如70年代政府推行一連串社會福利政策、1984年中英兩國在北京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等。 香港電影資料館於2001年開幕。每年,該館均舉辦三至四個大型展覽。籌備展覽的過程中,王麗明(圖1)與另外一位同事整理大量資料,編寫六個展區的內容:「我們花了不少精神和時間,了解香港歷史和社會發展;從社會角度出發,選取與展區主題相關的電影。」1970年代,香港政府在港督麥理浩的帶領下,推行一連串社會福利計劃,加上本港經濟復甦;在電影工業方面,也有不少新轉機。王麗明對「1976-1984存叛逆.謀突破」展區感受較深,她形容這是一個火紅的時期,展區設計也以紅色為主調:「一群年輕導演離開電視台,投身拍攝電影,醞釀香港電影新浪潮,為八十年代的電影黃金期奠下基礎。這群導演擺脫過往在片廠拍攝的模式,他們勇於創新,作多方面嘗試,如在真實場景拍攝,對香港電影的發展帶來衝擊。」這個時期的電影,王麗明尤其欣賞導演許鞍華:「許鞍華是一位膽大心細的導演,她首次執導的電影《瘋劫》(圖2),以西環餘樂里為場景,帶出小社區的風味,又選取轟動一時的命案為題材。此外,她的另一套作品《胡越的故事》(圖3),回應當時的社會現況,細緻刻畫越南船民的境況。」 王麗明自初中起,對電影產生濃厚的興趣,經常閱讀電影雜誌《電影雙週刊》,從中認識更多本地以外的電影:「中三那年,我已購票觀看香港電影節的節目。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字幕翻譯員,及後,我更有機會在《電影雙週刊》和《香港電影》工作。香港素有『東方荷里活』之稱,電影產量眾多,亦獲不少國際獎項,可是關於電影的雜誌寥寥可數,實在可惜!」年少時的王麗明漫遊電影的世界,她藉著欣賞不同的電影擴闊個人的眼界。她不忘提醒青少年:「不要只留意主流電影,嘗試擴闊電影選擇的範圍,學習欣賞不同種類的電影,這樣,電影的世界將會比你想像中更大、更廣闊。」該館為培養學生對電影的文化素質,增進有關電影的知識,舉行不同的活動,包括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學校文化日計劃及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仨)   獨立想/新創格 (記者手記)除了主流電影外,你有興趣認識和了解獨立影像媒體嗎? 第十七屆ifva節將於3月13至28日舉行,除放映各組別比賽作品外, 特別舉辦「紀錄片工房」。剪接大師陳博文從台灣遠道而來,主持大師班和講座,在茶敍時段,和與會者交流切磋;此外,安排放映德國紀錄片大導荷索的短片選映,及ifva 歷年得獎的紀錄片代表作系列。 ifva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旨在推廣香港及亞洲獨立影像媒體創作,成為創作人的搖籃及推手。ifva始於1995年,前名為「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以比賽為平台,歷年造就不少本地及國際上舉足輕重的電影及媒體創作人 。第十七屆ifva比賽以「獨立想.新創格」(Think Independent, Frame New)為口號,比賽組別包括互動媒體組、公開組、動畫組、青少年組、亞洲新力量組。(仨) ++++++++++++++++++++++++++++++++++++ 第十七屆ifva評審推薦(亞洲新力量組) 《畢業旅行》(My Graduation Travel ) 洪伯豪(台灣) 彩色 29分22秒 國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國小六年級的惠美,意外地拾到信封袋,這促使她正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痛,獲得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Peace’s Toys H. Sercan TUNALI(土耳其) 彩色 5分58秒 土耳其語對白,英文字幕 Baris眼看祖父種植的每粒種子,都長成豐盛大樹。他相信任何在土壤裡的,都能茁壯成長。 www.ifva.com  
kjy01_2012022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3
同創綠社區 平等共用設空間
  (本報專訪)一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六上午,華富邨寶血小學和海怡寶血小學的數十位學生,懷著緊張的心情,聚集在赤柱。他們此行的目的並不是遊玩,而是參與「校園同創綠社區」計劃,學習空間規劃設計,一嘗設計社區的滋味。活動後,來自華富邨寶血小學的四位六年級學生,與本報讀者分享這次實地考察的寶貴經驗。 走進社區 關懷傷健 提起在赤柱考察的經驗,四位學生(見下圖,左起)李伊楠、盧慧芯、郭穎恆和趙敬賢熱烈討論,難掩興奮之情。穎恆翻開手上的活動手冊,告訴本報記者當日的活動內容:「我們分組到訪赤柱社區裡不同的地方考察,包括海濱長廊、美利樓一帶、赤柱市政大樓、巴士站、道路交匯處和赤柱正灘。海濱長廊一處,我在組員陪伴下,用眼罩遮蓋著雙眼走路,感受視障人士遇到的困難。我們發現那兒公共廁所門前部份的設計,為視障人士造成不便。」伊楠回味當日旅程,說:「我經常到訪赤柱,卻從沒有注意這個社區的綠化及無障礙設計,如社區裡的引路徑和輪椅斜道。我尤其喜歡市政大樓的天台花園,既環保又舒適呢。」 該校二十一位高年級學生分成小組,在建築師設計事務所的員工帶領下,透過互動的遊戲方式,認識赤柱社區,觀察社區需要和空間設計的關係。該校負責老師陳麗潔主任指出:學生除了接觸建築師設計事務所的員工外,他們更有機會與「再生勇士」傾談,了解傷健人士在日常生活上的需要,學習以社區使用者為本的規劃設計。敬賢點頭回應:「那天,我真的感到很快樂!那些大哥哥很用心為我們介紹建築的概念,『再生勇士』也樂意跟我們分享。」 發揮創意 共建社區 當日下午時段,參加的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工作坊,以赤柱正灘為設計主題,模擬規劃設計為兒童、傷健人士和社區居民,提供公平共享的綠化公共空間。四位受訪學生為本報記者介紹各組的模型設計,他們花盡心思,並分別獲得「最佳綠色設計」、「最具生命氣息」和「人人最LIKE」獎項。穎恆婉惜地說:「原來沙灘並沒有為體障人士而設的設施,他們不能隨意到沙灘玩樂,真可惜!」慧芯說:「對啊!我們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的設計,讓體障人士也可以享用沙灘,我組便設計了一座大橋,從沙灘上一直伸展至海中心,這樣,他們便可以在橋上享受海風,聆聽海浪聲了!」 是次半天的實地考察,的確刺激了小學生們的思維,他們在生活中學以致用。慧芯說:「我留意到在自己的社區裡,為視障人士使用社區設施的指引並不足夠,應加建更多的引路徑。此外,修平行人道的路面,以免傷健人士絆倒。」穎恆又說:「加闊行人道也是必需的,這樣,輪椅人士和行人便可一同安全地使用行人道了。」(蕾) ++++++++++++++++++++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進入或使用公共空間。小朋友,你知道公共空間在哪裡嗎? 廣義來說,城市公共空間意指城市內各建築物之間、公眾可以任意到達的所有外部環境空間的總合,這種空間關係依照不同的規模和層次聯繫在一起。從都市狹窄的街道和市集,至社區花園、廣場、球場等,都屬城市公共空間的範疇。公共空間可分為開放空間和專用空間,開放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公園等;專用公共空間如運動場等。(資料來源:「校園同創綠社區」活動手冊) 「校園同創綠社區」由本地社會企業Community Builders「社建師集」策劃、一所國際建築師設計事務所贊助。計劃自去年十一月至本年二月舉行,以公共綠化空間為主題,讓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了解及學習社區空間綠化創作、以社區使用者為本的規劃設計。共有十三間小學參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