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710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10.28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開心下午開心上學
(本報專題)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於上學年,落實個人化時間表,讓學生按各自的專長、興趣,在下午時段參與不同的活動,務求做到「輕鬆學習」。 個人化時間表 學生在「開心下午」時段,各自擁有富靈活性的時間表,學生可參與不多於三項活動,其餘時間則在自學課上做功課及溫習。另放學後有課外活動時間,學生能更彈性地挑選喜愛的活動,而不重疊時間。 周麗雄校長稱,現今學生很忙,但卻不知道自己學了甚麼。在推行計劃前,家長反映孩子需要做功課及溫習,故不讓他參加校內的課外活動。周校長認為:「這是剝削小朋友參與活動的機會;學校可以做多一步, 調動時間表,讓學生發展學科外的才能。」她續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如何讓各人按天主給予的『塔冷通』去發展才能,需要借助學校的力量。」 周校長表示,「開心下午」針對學生多樣性, 配合成長需要,並實踐所學,「時間表因人制宜,效果自然是好,學生也享受」。郭錦俊主任以STEM作例子,學生需要上網搜尋科學理論,當中更包括中學知識,例如物理等,從中建立自學。  吳景謙主任認為,學生期待下午的活動能令他們更有動力去學習,並有助成績較弱的學生找到上學的價值和樂趣。郭主任舉例說,一位在學校紀律不太好的學生,透過出外比賽明白到要勝出比賽必先遵守規則,而他的鬥心、自信也感染了其他同學,「過往沒有老師發掘到他的才能,所以他獲獎後很滿足,到處跟同學分享;我看到他的轉化」。他還見證學生在活動中從吵鬧變成隊友, 「互相合作都是一種學習」。 老師要統籌全校學生的時間表,需要花很多時間,周校長笑言:「看到學生既開心又有得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而師生關係上亦有改善,吳主任說:「以往做訓輔工作的關係,學生會覺得我很惡;但現在他們會主動跟我聊天,亦師亦友。」 除了參與活動,學生上自學課也有得益。周校長認為學生教導同學功課也是一種才能;而成績較弱的學生亦因老師即日教導不明白的地方,從而收窄學習差距。不但如此,學校在星期三是「無功課日」。「學生不應依靠操練功課來理解知識,他們可在當天專注溫習及跟家人進行親子活動。」周校長說。 周校長表示,家長均支持推行「開心下午」,「他們看到小朋友增強了自信,輕鬆面對學習」。她認為計劃建立到學校的特色──陽光氣息,「要有陽光自然要走出課室,這特色也很適合該區小朋友」。在培育學生全人發展的同時,周校長構思每月用一個下午進行聖化心靈的活動,讓學生透過聖言,健康成長。(妤)  來看看學生們的感受吧!  張汶健(四年級): 我曾代表學校到日本參加跆拳道比賽,在學校除了學到體育知識,還能汲取經驗。星期三雖然是無功課日,但我當天要參與很多體育活動,有點忙。 楊凱晴(五年級):  在電子音樂活動中,老師教我們把電線接駁到電腦,再利用水果發聲。我學到利用不同物件製造音樂,由於只有學校才有儀器,所以我在家做不到,我很開心能跟同學一起製作音樂。 鍾曉峯(六年級):  下午不用上課,我便可以在學校做功課及溫習,回家後便有更多時間跟家人聊天。我參加了STEM拔尖,需要編寫程式令機械人活動, 這些知識幫助我達成工程師的夢想。 蘇寶怡(四年級):  我很喜歡上學,因為學校給予我們空間發揮創意能力。同時,我的強項是運動,學校提供了田徑和芭蕾舞讓我發揮才能。在田徑練習中, 同學會跟我討論跑步姿勢, 我們慢慢成為好朋友。更有朋友跟我說,很羨慕我的學校有自學課。 李采怡(四年級):  我喜歡「開心下午」,可以自己做功課,放學後便能跟家人聊天,爸爸媽媽也喜歡這計劃,因為我能有多些時間與他們聊聊學校的事。我亦可以早點休息,有充足精神上學。 譚鈞元(五年級):  我只有星期三才參加活動,其他時間可趁著自學課溫習和做功課。我上年曾參加「機關王」,學到科學機關的知識。 鄧佩婷(三年級):  我在下午課中學到課堂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做科學實驗,有一次我製造了降落傘,學到如何令它慢慢降落。另外,在自學課可以先做完功課,在補習社便可集中溫習,比較輕鬆。 陳嘉泓(二年級):  我很喜歡上學,因為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學校亦提供很多活動,例如壁球、籃球。而我今天下午要參加小童軍,我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導師講解上山裝備, 還帶我們在斜坡練習呢!  陳保寶(二年級):  我參加了小童軍,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手工和玩遊戲,我感到很開心。 孫悠(二年級):  我最喜歡的日子是星期三,因為是無功課日,當天還有運動樂園,讓我可以做運動、玩呼拉圈。 張珀僖(二年級):  我認為在課堂學習的知識不太難,所以上學沒有壓力,我下午還可以參加壁球訓練班呢! 
kjy05_20170917sa
storybehind
Stories behind famous saysings
2017.09.16
Eager Beaver
Your school headteacher is planning to run a house system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in the school. Each of you will be allocated to one of the four new houses and take part in inter-house sports and music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You are asked to suggest some English names for these houses.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name?  Eager Beaver House  The expression “eager beaver” describes someone who is tireless, diligent and works more enthusiastically than others. A beaver is an amphibious, furry animal and uses its sharp teeth skilfully to cut wood and build dams across rivers. The dams can protect beavers against predators such as wolves, bears and hawks. Since beavers are well-known as hardworking builders and spend most of the time constructing dams, there are some famous sayings like:  John is as busy as a beaver (像河貍一樣忙碌).  Mary works like a beaver (拚命工作).  Tom is a real eager beaver(工作特別賣力的人), always willing to work overtime.  While the phrase “to work like a beaver” dates back to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expression “eager beaver” appeared much lat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near-rhyming expression originated from the Canadian arm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00s. The beaver is Canada’s national symbol. It can be found on the Canadian five-cent coin.  Can you suggest some more house names? Remember that a good house name can enhance the spirit of loyalty and commitment to your own house.  Glossary House 社 Identity 認同感 Belonging 歸屬感 Enthusiastically 熱心地 Amphibious 兩棲 Dams 水壩 Rhyming 押韻 Commitment 投入;承擔
kjy01_2017061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6.10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科圃校園 魚菜共生
(本報專題)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為了提高學生及家長對環境保育的意識,並為區內人士提供示範作用,故於二〇一五年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撥款,在校內魚池旁邊興建魚菜共生系統(下稱系統),以配合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發展。 整個魚菜共生系統十分美觀,黎健文老師說: 「魚池可供觀賞,只要把魚池裡的水運到種植區,已經能運作系統。」他從網上構思設計,考慮了種植區的高度,方便街外途人觀看;他亦在種植區設置沙網,讓植物不需受風吹雨打。 同時,六年級學生以此系統為基礎,配合常識科下學期課題, 進行「科圃校園計劃——魚菜共生校本專題研習課程」,學習全球農業發展的利弊、都市農業與有機農業等課題。學生在專題研習中,測試了魚池及種植池的水質和溫度。學生從實驗中發現,系統最重要的是陶粒,丘汶琛說:「陶粒能淨化水,若果沒有陶粒,水內的亞硝酸鹽會很高,會令魚窒息。」施柏懃補充,植物最重要的生長元素是水、陽光和養份,陶粒有助補充植物的養份。他表示,他們是第一次做實驗,過程感到十分新奇, 亦能增加學習興趣,「六年級學生升讀中學後,學校會提供更多實驗,現在我們先嘗試,有助更快適應中學生活。」葉介君校長表示,學校重視學生通過「做」去學習,有助他們的記憶力。 除此以外,學生曾吃由此系統種植的車厘茄,發現「雖然車厘茄未曾熟透,有點酸,但較在市面上買的蕃茄甜;而且比較脆。」汶琛說。柏懃更表示他們在課上種植了九層塔。葉校長也曾被學生邀請吃車厘茄,看到學生的熱情邀請,也令他心裡感到特別好吃。不過,黎老師認為在泥土中種植的植物會較有營養; 而系統中的營養基於魚的數量,因此他也會按需要施肥料和加入營養素,如紫菜等,補充養份。 善用科技 另外,校方提到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所以是次課程加強資訊科技元素,例如透過雲端技術,在學生的實體書內加入二維條碼(QR Code)作為延伸學習的教材。學生亦能利用網上平台,與全級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進行課堂小測、專題報告及完成網上電子課業,讓學生的學習更具彈性、互動性及延展性。 王緯晴認為利用雲端科技,便不用遷就眾人的時間來討論報告, 只要各自在家工作便可以。柏懃同意:「當上學與同學見面時,就會詢問他們對我在網上所做部份的意見,大家也會作出面對面的交流。」他續說,老師能在網上看到報告進展,並協助他們。同時, 黎老師認為網上討論區有助學生踴躍回應;學生亦能在網上課室隨時隨地備課及預習。 學生還能透過虛擬實境(VR),體驗植物身處的生活環境。黎老師說:「虛擬實境讓學生從植物角度出發,如同置身在自然環境中,感受整個系統;這不同於泥土裡,植物不用日灑雨淋,可以穩定生長。」汶琛認為雖然體驗時看得有點暈,但看到自己能像植物般被植物生長燈照著,感覺很有趣。 未來發展 完成課堂後,學生們均認為魚菜共生系統對環保有幫助,例如汶琛提到魚池不用經常換水,可減少浪費食水。故此,他們認為未來可繼續發展都市種植。緯晴認為學校可擴展魚菜共生系統的範圍,並向社會帶出都市種植的可行性。柏懃則認為利用都市種植的植物能自給自足,不需使用農藥,減少對植物的傷害。他提到若從其他地方運送糧食,不但增加運輸費,蔬菜也不新鮮;若是都市種植,可由政府監管, 價錢便減低,也不需要使用農藥。 他亦提議政府多推廣都市種植,讓更多人受惠,及讓大眾知道農藥的壞處和都市種植的好處。 葉校長期望此計劃能讓學生親身體驗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並親身接觸環保科技,反思與他們生活的關係;透過觀察、實驗驗證及反思,配以應用雲端技術,發展學生解難及科研能力。學校亦會繼續把課程應用到不同年級的課堂及專題內容上,如微生物、動植物的認識、水循環等課題 。同時,學校亦會設計應用程式,把成果分享予其他學校,以便一同推動環保及科技教學。(妤)
kjy05_20170521sa
storybehind
Stories behind famous saysings
2017.05.20
Go Dutch
When you go to a fast food restaurant with your friends, do you pay for them or do you go Dutch? To “go Dutch” has two meanings:(1)Each person pays his or her own expenses;(2)Split the entire bill equally among all participants. Strictly speaking, the first meaning is more accurate in its original sense. However, in practice, when people are with a big group, they prefer to split the bill evenly among themselves to avoid complicated mathematics.  The word “Dutch” means relating to the people of the Netherlands(informally called “Holland”). Some scholars said that the idiom dates back to the 17th century when England and the Netherlands(荷蘭)were enemies over control of trade routes and overseas colonies. Because of these hostilities, the word “Dutch” was used by British people negatively. For example, “Dutch courage” (酒後之勇)refers to the courage which people get after drinking wine.  However, some scholars disagreed and suggested that “go Dutch” was related to an American phrase “Dutch treat”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first use of “Dutch treat”(自費的聚餐;各付各的)meant that each person would contribute his or her own share of the bill.  A lot of Hong Kong people use “AA system”(AA 制)to refer to this social practice. However, this is not a proper expression in English.  Normally, going Dutch(各自付帳;平均分攤聚餐費用)is common among students and friends rather than on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a birthday party and dating. However, the trend might have changed in Hong Kong nowadays. You may try to find this out by doing a survey among your family, relatives and friends.  Glossary Expenses 支出 Equally 平均地 Hostilities 敵意 Social practice 社交習慣 Proper 適當 Special occasions 特殊場合 Dating (異性間的)約會 Trend 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