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5051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09
認識生命之源 活出主內共融 新教友高佩聰 親子同走信仰路
   去年因著香港圖畫書創作獎的訪問,第一次和高佩聰見面。那時,佩聰剛慕道半年。這次再與她會面, 她已於剛過去的復活慶典夜間禮儀和丈夫一起領受入門聖事,兒子正正亦隨後接受嬰兒領洗,一家三口一同加入天主教的大家庭。高佩聰分享她追尋信仰的歷程,並道出她對兒子的寄望。 (本報專訪)任職自由插畫師的高佩聰,進修兒童文學碩士後創作和研究圖畫書。去年憑著作品《等待》,她在第一屆香港圖畫書創作獎中,獲得佳作獎第一名。她與資深教育工作者張佩斯合作出版的圖畫書《想不到……》四月底更入圍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回想接觸天主教的起點,她表示是媽媽的帶領,「媽媽,還有不少親戚也是教友,小時候媽媽會跟我說天父的事。」 全心交託 賴主引領 推動高佩聰進一步認識天主教的是她的丈夫和夫家,「我們結婚時,丈夫並非教友,但夫家的親人都信奉天主教。看到夫家的家庭凝聚力, 觸動我渴求認識天主,我也希望自己和丈夫能與家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夫婦二人決定參加慕道班時,兒子快滿一歲。「我們搬了新家,鄰近聖堂,兒子正正也長大了不少,我們便參加堂區的慕道班。」未開始上課時,高佩聰亦曾擔心一年半的慕道班「很難捱」,「但上第一課起,我便十分投入慕道班; 除了可以更認識天主,每星期也能和同學們相聚,感覺自從大學畢業已很少類似的機會了。」 高佩聰感謝修女和導師,教授信理,在講授中聯繫信仰與日常生活,並給予靈性上的指引。下課後她又會與丈夫討論課題,互相交流。「聖經的記述不再只是故事,我了解到聖言的涵義非常豐富,值得我們深思。」其中一句特別打動她的聖經金句是「天主自會照料」(創22),「這句話的意思並非信了天主便一帆風順,而是面對困難時,天主會安慰我們,也會給我們啟示。」 揀選聖名瑪加利大(Margaret),高佩聰也是出於對天主的信靠,「聖女矢發永願時承諾『一切只為天主,不為自己;讓天主安排,絕不隨自己的意願』,我希望向她學習。」聖女瑪加利大是堂區的主保,也是高媽媽的主保聖人。 領受入門聖事,高佩聰表示很高興和丈夫一起正式加入天主教的大家庭,姨丈和姨媽更擔任她和丈夫的代父母。加上父母的支持,她更加感動,「以往爸爸對聖堂很抗拒,得到他、媽媽和夫家的支持, 我非常開心。」她表示自己領洗的同時也領受了「小使命」,「我希望培育正正認識天主,並重燃媽媽對信仰的熱誠。」 以愛育兒 保存美善 高佩聰認為,兒子亦是推動他們夫婦倆尋找天主的重要因素。懷孕中期, 她開始要臥床安胎,丈夫悉心照料,親人也不斷為他們和孩子祈禱, 「無論我吃多少寶寶也不太吸收,醫生也告訴我們,人只能盡力,但生命不由人來決定。」從中,他們感受到生命之得來不易和人的渺小,「所以,除了天主的召叫, 正正也是從開始就有份推動我們認識天主。」 雖然需要提早剖腹生產,但孩子出生後一直健康成長,而佩聰夫婦亦恆常帶孩子一起參與彌撒。「正正在彌撒中喜歡聽音樂,也開始認識『耶穌』、『耶穌基督』等詞彙。」接受嬰兒領洗當天,正正因為生病而狀態不太好,「但我們抱他到祭台前領洗時,他十分開心,領洗後更展現非常燦爛的笑容。」佩聰指出孩子已能認出耶穌的肖像,禮儀當天更不停指著聖堂內的耶穌像,「感覺他把我帶到耶穌跟前。」 每天高佩聰都會帶領兒子禱告,又鼓勵他接觸大自然,「希望他懂得欣賞天主創造的美麗世界,學會感恩,常懷善心,並發展至對別人的關懷。」她補充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多了讚嘆世界的奇妙,不再以自己為中心。「但願我能善盡本份,做好身教,期望在教會內認識不同的兄弟姊妹,多了解培育孩子的方法;其他的,我相信天父自會照顧。」   雖然佩聰笑說自己只是「新手媽媽」,趁著母親節,她也為各位媽媽打打氣。「每個媽媽也很幸福,同時都很偉大,都懷著使命,以自己的生命影響生命。在繁囂的香港,但願我們都能保持培育孩子全人發展的心,保存他們的美善,有力量幫助他們成長。」對於小朋友,佩聰亦送上祝福,「希望你們可以多接觸大自然,繼續快樂地成長!」(澄) 
kjy01_2015050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02
認識主訓 傳揚主愛 認識主訓 傳揚主愛 教職員慕道團
天主教學校的大家庭裡,在老師的春風化雨下,莘莘學子增長知識,發展潛能,並認識天主,在他們心中植下信仰的種子。不少教職員在學校濃厚的宗教氛圍下,亦燃起追尋信仰的心火,渴望認識天主。在剛過去的復活慶典夜間禮儀,十位小學III 區教職員慕道團的學員於聖博德堂領受入門聖事,加入教會,其中四位接受本報訪問,分享他們領洗的喜悅。   (本報專題)該慕道團於2011年成立,由龔偉南神父、孫英峰神父及盧伯榮神父擔任神師,導師為包括林社鈴終身執事及劉惠蘭修女等七名聖神修院宗教學部畢業生。慕道團以聚集尚未真正認識耶穌基督的教育工作者為目標, 期望在神長和導師帶領下,讓他們一同探索福音,並分享天主教教育的精神。新領洗教職員為第二屆學員,十一月將開辦第三屆慕道團。 效法基督 以愛待人 王永和主任和黃玉娟主任同任教於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回顧一年半年前參加慕道團的原由,二人均表示受學校神長和同工影響,有意進一步認識天主教信仰。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前身為石籬天主教小學下午校,2009年時學校轉為全日制,遷至新校舍繼續營辦,兩位老師在下午校年代已是學校的一份子。 主要任教中文科和音樂科,王永和主任認為前校監劉玉亭神父是對他影響甚深的其中一人。「劉神父很有愛心, 而且為人風趣幽默,他的言行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劉神父的說話使王主任記在心中,「『你不是教友但耶穌也愛你』、『頑皮的小朋友更需要愛錫』等教誨,我一直都銘記著。」除了神長, 王主任表示學校的教友同工,例如牧民助理,亦十分熱心,「在學校的氛圍中,我逐漸累積對天主教信仰的興趣, 最後在黃主任的邀請下,一同參加小學III區教職員慕道團。」 慕道團讓王主任感到平和、自在, 「在良好的氣氛下,我們聆聽、探討、討論, 慢慢累積對天主教信仰的認識」,他分享。漸漸,他以耶穌基督作生活的榜樣,「面對門徒不理解他的教導,耶穌仍然以耐性和愛心,不斷講解,指導他們,我也願意效法耶穌,以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教導學生和與別人相處。」 「主為我牧,我一無所缺」,領受入門聖事,王主任指出自己在主內成為新人,接受了恩寵亦負起了基督徒的責任。取了聖名額我略(Gregory),身為音樂老師的他期望自己能透過音樂福傳,「聖額我略一世是音樂主保,希望我能透過音樂傳揚主愛, 讓更多人領受天主的恩寵。」 以言以行 實踐信仰 任教圖書科的黃玉娟主任因校內宣傳,得知教職員慕道團招生而報名參加,「最近數年有親人因病離世,面對死亡,我有很多疑問,於是開始追尋信仰。」她感謝學校接納同工有不同的信仰,在開放的氣氛和同工的鼓勵下,她嘗試認識基督。 黃主任亦享受慕道的過程,「學員都在學校工作,有共同經歷,神師和導師又會因應我們的工作環境和實況舉例說明, 能回應我們的實際生活。」課堂以外,慕道團亦有安排參觀思高聖經學會、避靜等活動,「參觀後,我明白到手上的中文聖經得來不易,每次拿起來都會想起前人的努力和付出。」經過一年半的慕道,黃主任表示自己比以往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亦多了一份交託,「相信天主自有安排。」 除了黃主任領受入門聖事,她的一對子女亦於今年復活節接受嬰兒領洗, 並由學校的牧民助理擔任孩子的代母。「我希望從小培育他們的信仰,讓他們信靠和認識天主,將來也會讓他們上主日學。」展望未來, 她期望自己盡善基督徒的責任,以言行感染學生, 「今天我所做的未必對學生有很大影響, 但或許未來他們會因為我而發現基督的愛。」      (轉下頁) 
kjy13b-20140316
icon89
校園隨筆
2014.03.16
親近天主
   我本身不是出生受洗的教友,小時候不認識天主。直到升讀一所天主教中學,我才開始認識天主。修女們在宗教課堂上講述很多聖經故事,教我們唱很多動聽的聖詠,讓我認識主。 記得中學的校園有一個細小的祈禱室,那裡佈置簡潔,有一個十字架,一尊聖母像和幾排跪椅。聖堂在彩窗微微透進來的陽光襯托下,氣氛柔和。每次在那裡祈禱,感到主是那麼接近我,為我帶來內心的寧靜與平安。就是這樣, 我認識了主,加入教會。 離開了中學,讀預科和教育學院時,我只是主日教友,更多次因為人性的軟弱、疏懶,有時會不參加主日感恩祭。天主卻總是像慈父般向我招手,把我拉回頭,使我有幸成為主的工具,在天主教學校服務,為主作證。 我自己是因接受天主教教育而受洗的,這經驗使我深深感受天主教教育的福傳力量。當我成為老師,亦將傳福音成為己任,教小朋友祈禱,學習天主的道理,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天主的愛。在天主教學校裡,只有小部分學生是公教徒,但原來在這些非公教生中,有很多都在天主教教育的薰陶下,培養出對主的信賴和依靠。他們告訴我在重要的事情上,如測驗、考試前,甚至學校旅行前,都會自己向天父祈禱。其實,福音的種子早已播在他們的心田中,等待天主去收成。在教師的工作崗位上,我不但多親近天主,亦帶引著小孩子們去認識耶穌,親近天父。 在現時的工作崗位上,雖然我不在課堂裡教授有關天主的道理,但能帶領小朋友祈禱,跟他們講故事,亦讓我看到天主在每個小朋友當中。 回想與天主的關係,由初期的認識、敬畏、體會到祂對我的大愛,到現在的惜福和感恩,一切都是主對我的恩賜。因此,我在每日的生活中常懷感激之情、感恩的心。除了主日到聖堂參與彌撒,每天的讀經,及在學校裡的工作中,帶領學生祈禱、透過各種的禮儀、生活的見證、與學生講故事,以及在小息和午膳時與學生的交流,都是在親近天主,因為在當中感受到主與我同在。   作者為深井天主教小學校長  
icon19
青苗天地
2014.03.09
2014.03.09 : 文章
  恩 賜 王景軒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三丙 小時候上幼稚園,吃茶點前,老師也許會要我們誦唸:「感謝天父賜我飲食……」那時候, 我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唸甚麼,又明白了多少句子裡的意義?現在看來,終究是老師們要求我們從小就懂得時時刻刻感恩,感謝上天的恩賜。 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把目光從電子屏幕上移開,看看天底下的風景。湛藍湛藍的大海、古老翠綠的大樹、無垠的藍天與白雲,它們的姿態都那麼美麗。簡單如窗外的景色,那怕污煙瘴氣,也有一梱樹、一小片天空能讓我們透透氣, 這也是上天的恩賜。「感謝天主,為祂莫可名言的恩賜。」(格後9:15)  如果上面的文字,讓我們驚覺自己沒有好好體察自己的生活,那我們就要稍稍回過神來,整理一下生活的軌跡。生活上的急速節奏、無形壓力都麻醉了我們的神經,一直營營役役。於是, 我們失去了感受恩賜,以及感謝恩賜的能力。 要感受恩賜,先要拋開自己,意思是把自己看得卑微一點,像把自己比作茫茫宇宙裡的一顆塵粒。然而,這顆塵粒會呼吸、會思考、會走動,還會表達,不神奇嗎?再想像下去,這塵粒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與自己一脈相承的下一代,還落戶在太陽系裡,不太冷又不太熱,又有空氣和水的地球,不幸運嗎?然後,這塵粒又在繁榮升平的城市裡,用著地球富裕資源,在二十一世紀裡享受高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這樣的我們不幸福嗎?是天主賜下了生命給我們這些塵粒。「是你將生命的恩惠賜給了我,細心照顧維持了我的氣息。」(約10:12)    如是這般,感應到上天賜給的恩典,我們要持謙卑的心,多多感謝。常常覺得自己受到眷顧,讓我們不因為比較而覺得自己有所匱乏,不因為自以為有所匱乏而產生負面想法,走上歪路,就如同聖詠119:29裡說:「求你不要使我走錯誤的道路,求你恩賜我常遵守你的法度。」   敬師日與我   羅淑媚 德貞女子中學 四信 每年九月十日,香港不少學校都會舉行「敬師日」活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敬師日。我一早回到學校,驟眼看過去,門口已有幾位同學,背著書包,包圍著一位女老師高聲談話,並不時傳出笑聲。我繼續舉步向教室前進,在上樓梯期間,遇到一位相熟的老師。平時,我一定會低下頭,微微點頭或當作看不見老師;因為我知道即使打招呼,老師都是經常不回應我。想起今天是敬師日,我不應該因失敗而不在這個本應尊敬老師的日子,沒有向老師打招呼或問候,反而,我更應該向他們打招呼。無論失敗與成功,至少,我在這天向老師表達了我應有的尊重。 於是,我強裝鎮定,表現出和平常一樣的走路姿勢。其實,只有我才會知道自己的心跳得有多快, 小腿是如何在打顫。我揮著手,向著這位老師說了聲:「早安!」意料之外,那位老師也回了我一聲: 「早安呀!」隨後,老師就走了,我也轉身繼續走向課室。我的心依然跳動不已,摸了摸臉,原來臉頰早已滾燙。 不久,「敬師日」活動開始了,我們部份學生由教室前往禮堂,其餘則在課室觀看直播。我是在禮堂觀禮的其中一員,在觀禮的過程中,我留意到和同學坐在一起的老師,會和同學談話;最後的活動是唱《良師頌》,唱完後可以自行放學了。這時,大家將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並說出祝福語。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老師,並感激他們對自己的教導。   我希望以後每天都是敬師日。大家能尊敬老師, 將來回到母校,看望一下那些曾教導過你的老師。   成為謙遜的僕人   陳瑤玲 聖安當女書院 四A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我一向很喜歡當義工,聽到學校宗教組招募義工,為少數族裔與單親家庭學童補習,我立即聯同好友向老師報名。 在開始服務前,老師先為我們講解是次活動之目的,除了服務他人外,也是回應天主愛的召叫,仿傚學校主保聖人聖安當捨己為人的精神。 聖安當生於埃及一個富有的基督徒家庭。有一天,他在聖堂裡聽到福音:「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瑪19:21)他聽了這番話後,便將自己所繼承父母的大筆遺產變賣,他去救濟窮人,然後踏上了獨修的生活。附近的人被他吸引過來,聽他說道理,這讓更多的人認識天主。聖安當捨棄了榮華富貴,甘願將財產分給有需要的人,無私奉獻。 我雖然沒有錢,但我可以用我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後,我們便參與四次的工作坊,學習與學童溝通的方法,掌握成為小老師的技巧。及後的每個星期四放學後,我和同學揹著書包,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向社區中心走去。經過一天上課, 加上堆積如山的功課,在教導學童時,我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但在那小小的房間中,見到一張張天真的臉龐,每人都緊緊地握著鉛筆,一筆筆笨拙但認真的字跡,令我的疲勞頃刻消失,他們專心學習的態度讓我又恢復了衝勁。我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內斂的初小學生。我翻開他的練習簿,把他不懂的地方逐點解說。可是,他聽後依然一臉懊惱。我們面面相覷,我想:我說錯了話麼?幸好中心的社工為我們解圍,原來那孩子聽不懂我那中英夾雜的說話,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平時說話有這樣的毛病。     這次的義工活動令我可以幫助那些弱勢學童,還讓我明白聖經的道理:「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 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3-45)要懷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求回報地去幫助其他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樂。我要以基督為榜樣,實踐愛德,成為謙遜的僕人。儘管自己的力量有限,但總有一日,這個社會將充滿愛,變得更和諧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