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1111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1.13
聖博德天小(蒲崗村道) 推廣學生校內讀報心得
  微涼的十一月,《喜樂少年》工作室內,本報工作團隊如常埋首工作,每天與學校、教育工作者緊密聯絡。文字工作常是卑微無聲的心與心的交流,這支小小的工作團隊感謝默默支持本報的師長們,他們努力讓天主教學校裡更多公教和非公教學生接觸《喜樂少年》,使本報工作團隊的工作更具意義。   (採訪實錄)自二○○二年始,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四至六年級全體學生訂閱《喜樂少年》,並把《喜樂少年》應用於高小年級的課堂。此計劃進行至今,即將踏入第十個年頭,本報記者在新學年初,相約該校廖慕賢校長、李美玲副校長及眾位主任,與教育界同工分享閱讀《喜樂少年》的感想及在課堂應用本報的經驗。 關懷兒童身心靈 甫入校長室,看到小桌子上擺放著近數期的《喜樂少年》,廖校長與受訪老師早已在等候。廖校長認為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建立穩健的語文基礎,該校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老師推薦不同報刊,學生可以自由訂閱,而《喜樂少年》則是唯一一份全體高小學生集體訂閱的報刊。廖校長翻開《喜樂少年》免費贈閱版(新學年初,本報送贈全港天主教小學的禮物),她微笑道:「我尤其欣賞《喜樂少年》的內容豐富,文字優美,這是一份質素優良的兒童刊物。本校全體高小學生訂閱貴報的計劃獲家長教師會的支持,我們亦讓家長了解訂閱計劃的目的。」 《喜樂少年》本著天主教教育理想,堅持以愛關懷每個小朋友,除注重語文知識,福音喜訊的元素更是不可或缺。聖經科主席楊藹儀主任說:「為配合天主教禮儀年,我們把貴報相關主題的聖經漫畫張貼在壁布板上,讓學生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加深認識天主教信仰。」靈性培育組組長梁靄雯主任負責帶領基督小先鋒,在聚會中,她也選用本報關於聖人生平的專欄及聖經漫畫。梁主任又指出:上一個學年,在該校學與教發展小組的會議中,各學科主任一同商議學年的計劃時,他們參考本報「創作天地」的創作主題,發揮創意,如配合本年三月份的創作主題「音樂」,該校為高小年級舉行了「舊曲新詞」活動等。 啟發文字創作力 兩位普教中科主席蔡曼暉主任和朱奕主任,讚賞本報的「創作天地」版面,在閱讀課時,學生一起閱讀獲刊登的佳作。蔡主任說:「學生藉此學習欣賞別人的作品,並完成隨筆及仿作的寫作練習。我們鼓勵學生多投稿,這樣也推動寫作的氣氛。」朱主任指出近年《喜樂少年》設定創作主題,不但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刺激他們以不同的寫作形式,思考題目。她說:「除了閱讀小學生的作品外,部份學生更自發性閱讀為中學生而設的『青苗天地』,欣賞中學生的作品,這延伸學習的態度值得加許。」英文科主席劉美美主任補充說:「本校英文科屬校本課程,在準備教學材料上,靈活度更大。由於所有高小學生訂閱《喜樂少年》,在課堂上以貴報作參考資料,十分方便,例如關於英文文法和詞彙的專欄。我也鼓勵學生從『創作天地』中被選載的英文作品學習,學生也可嘗試配合主題投稿。」 該校邀請部份投稿獲選載的學生,於早會上分享作品及獲選載的感受,李美玲副校長難忘一位學生的分享:「這位學生以四川地震為題,寫作新詩。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關懷有需要的人,令我感欣慰!其實,這樣的分享也是品德教育的一部份。」(仨)   臨別前,廖校長和受訪師長問候和鼓勵本報工作團隊,這份心意實在令人感動,更可喜的是每週該校學生們都期待派發《喜樂少年》的一刻。廖校長高興地說:「學生們積極投稿,並樂在其中。優良的學生報刊能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擴闊學生的閱讀領域,有益身心。透過學生,我願家長都能認識《喜樂少年》。」  
kjy16a_20111113
icon29
校園 FaceBook
2011.11.13
星光伴孩童,天主在心中
  上周六是學校圖書館開幕及祝福日,圖書館以太空宇宙為主題,喻意知識就如無窮無盡的宇宙一樣,我們需要畢生尋求知識,豐富智慧,對學問要追求若渴,所謂探索太空,始於閱讀,希望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個開幕和祝福禮真是簡單不隆重,但又別具意義的。參與的嘉賓都是「自己人」,包括老師、家長、學生等,數十人跟著校監陳神父,進入如夢的世界,天花板上滿是閃爍的星宿。然後,神父朗誦聖經,帶領祈禱。我們靜靜地圍著神父身邊,接受他的祝福。平時活潑的小孩也乖乖的跟著師長,靜聽禮儀進行,認真地了解祝福的意義。 這時,鬼馬的子謙走到我身旁,拉住我的衣衫,好奇地問:「校長,為甚麼太空圖書館要掛十字架?」 「為甚麼不掛呢?」我反問。 子謙抓抓頭髮說:「太空和宇宙都是很科學,天主那麼抽象,好像有點不對勁,是否有問題呢?」 「原來如此!你的擔心有點過慮,讓我先問你,你信天主創造萬物天地嗎?」子謙又抓抓頭髮答:「我也信,不過……太空人啦、飛船啦、行星、恆星、 太陽、月亮、星星也是天主所創造嗎?」 我指指圖書館上的星空,努力地解答:「但我們活在小宇宙,要解決的問題相當多,許多事情都無分科學或文學、具體或抽象,因為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不信靠天主如何自處?沒有祂的啟示,如何成就各種大事?」 聰明的子謙繼續追問:「那麼天主在太空哪裡?」 我拍拍他黑黠的臂膀,然後順勢拉起他的手,把它放在子謙的胸口,說:「天主就在你這裡!」 子謙似懂非懂的回應:「校長,我知道了,天主也在星光中!」 我想星光伴孩童,天主在心中,但願孩子一生幸福常存不離!  
kjy02_2011103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28
東方聖像畫初探 中小學生與主相遇
  小朋友,你曾參觀位於香港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嗎?這是香港現存面積最大、最古老的天主教聖堂。主教座堂內設有主教座椅——象徵主教職務的有形標記。十月中旬的兩天下午,三十多位中、小學生懷著興奮的心情,首次踏足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下文簡稱為主教座堂),參加「主降人間——美蔭天下」聖像畫展覽導賞團,當中的五位中、小學生接受本報訪問,分享對天主教信仰和聖像畫的感受。   採訪實錄:學生們的腳步聲劃破了主教座堂的寧靜,他們的目光被聖堂內的玻璃彩繪、聖像、尖塔等吸引著。負責老師安排學生坐下,導賞員帶領大家祈禱,準備心神,展開導賞之旅。四十五分鐘的導賞團中,學生們好奇地細看二十六幅聖像畫,並用心聆聽導賞員的介紹。這些聖像畫擺放在主教座堂內不同的小祭台,每到一處,導賞員詠唱聖詩,祈求聖神帶領參加者,透過聖像畫,進入祈禱,與天主共融。   來自瑪利灣學校的宗教科老師莫翠嫺曾在聖地以色列看到許多東方聖像畫,她自言十分喜愛聖像畫:「是次參觀,原屬新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程的部份。後來,我們收到教區禮儀委員會寄來的教材套,內容豐富,於是,我們在校內為學生安排關於聖像畫的講座及製作和平念珠,全校參與,這是意外收穫!」   
該校兩位中四學生蔡秀麗和鍾穎希,均對聖像畫感興趣。秀麗認真地說:「聖像畫的風格十分特別,與我一般接觸的美術畫不同。在校內講座中,我認識到聖像畫中的符號、顏色及文字都有特別的意思,這吸引我細心欣賞。我看到許多關於聖母和耶穌的聖像畫,當中,我十分喜歡〈示道之母〉。(編按:這畫中的聖母指著懷抱中的耶穌,祂就是人類救恩的根源。)」穎希點頭認同:「我較著重留意畫中的顏色配搭,不同的顏色代表特定的意思。我對聖像畫〈復活〉印象深刻,主耶穌雙腳踏在陰府之門上,右手提起亞當(人類的原祖父親),這幅畫帶給我神聖的感覺。」莫老師認為是次參觀的經驗難能可貴,除了讓參加的學生擴闊視野外,也讓非教友學生加深認識天主教信仰。     白田天主教小學的牧民助理呂毅恩與視藝科主任,帶領十七位六年級學生參觀主教座堂,這些學生參加了學校的「數碼藝術家」聯課計劃,藉著是次導賞團,他們學習欣賞聖像畫。三位基督小先鋒楊咏嫻、張雅詩和黃棨然有份參與計劃,這是他們首次接觸聖像畫。 
在各聖像畫中,聖母的姿態和神韻都不同,吸引了咏嫻的注意:「在導賞員的介紹下,我透過聖像畫增加對聖經的認識。」雅詩補充說:「我喜愛聖母抱著小耶穌的聖像畫,尤其小耶穌親近聖母的臉頰,我感受到那份母愛的溫暖。」棨然較喜歡簡單的構圖,這樣,他更能明白畫中的信息。他說:「聖像畫上的金色給人與別不同和神聖的感覺,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採用金箔製成的呢!」   
聖像畫的構圖豐富,採用高度的象徵手法,表達深遠的含意。呂姑娘被聖像畫〈耶穌降生成人〉所感動:「畫中呈現出耶穌將為救贖人類而死的景象,祂對我們的愛十分偉大!我真的感謝導賞員,她用心講解,深入淺出,令學生們投入參與,在聖堂內,我們一同感受天主的愛。」(可)  
kjy16b_20111030
窄門
2011.10.28
窄 門 20111030
  不論環境順逆      何正彥

在生活上,人除了依靠自己和別人,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天主。作為一名教友,我們可以信賴上主所說的一切,透過聖經和彌撒,明白天主需要我們做甚麼。可是,人生並不是時時順境,當魔鬼以利益誘惑來攻擊我們時,我們該如何是好呢?而且,人生的道路既漫長又崎嶇,怎樣才能使我們站穩腳步,衝破難關呢?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居住在上主的殿內。只要我們時常祈禱,研讀聖經,願意把自己呈奉給天主,就能夠讓我們克服所要面對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朋友和親人都可以在我們身邊協助我們。不過,當要獨自面對困難時,天主就是你最值得信靠的人。就如耶穌在山園祈禱,當時祂十分害怕自己將要死亡,但祂沒有以自己疼愛的門徒作為傾訴的對象,而是找了自己最依靠的天主,祈求天父免去祂的苦杯。 
從以上的例子,的確反映出上主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我們遇到任何困難,只要天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便自然有力量去解決所有問題。相反地,在開心愉快的同時,也要為此而感恩,感謝天主賜予的一切。 
「使我一生的歲月,常居住在上主的殿裡」(聖詠27篇)這句話提醒了我,無論順境或是逆境,只要把我們的一生交給天主,時刻把天主放在首位,跟隨天主的說話,祂必定保守我們在祂的殿內,直到永遠。 

作者為香港鄧鏡波書院中七學生   
有主同行的歷程      陳子良

生活得失、環境順逆,都多變無常。我們面對的態度,則決定一切。 
根據二○○四年初報章報導,香港樂壇新晉歌手周永恒被控藏毒,判處十八個月的感化令。其實,他十七歲進入樂壇,三年間已頗負盛名。為甚麼他任意妄為呢?作為新秀,他須依從公司為他設計的市場形象。這樣,愈成功,他愈感迷失,壓力也愈大。在壓力有增無減下,他選擇了吸毒減壓,以酒精麻醉自己。 
由他向傳媒的自我剖白,我們可知他在社會上無法建立真正的自己。他於犯事後走入了虛擬的網上遊戲世界中找尋,沉迷其中,與外界隔絕。對他而言,那網上世界是真實的;因在打機之餘,他和對手也有真情對話的時間,可建立友誼。 
他有幸地遇上一位網上天使朋友,這朋友更提醒他:「當人被內心罪咎感困擾時,必須真誠認錯悔改,才可面對自己、重新做人。」他隨即嘗試面向窗外,跪下禱告說:「亞爸?!耶穌啊?!我要與你相認,對不起!我自小許多事都做錯過,請原諒,我以後跟你啦!」此刻,他自小無數錯誤行徑的畫像,如講粗口、與黑社會往來、殘害小動物等,似快鏡般在腦海閃過。他立刻意識到原來主一直陪伴著他,他明認主、求原諒!他旋即情不自禁地不停痛哭。及後,他感到內心罪疚全消、重新被愛、被接納,並重拾信心,有力重新做人。 
去年,周永恆婚後正當感到幸福滿盈之際,卻因交通意外入院檢查,發現腦有腫瘤。驚愕之餘,他很快感到有平安、有勇氣去面對當下的一切,因為他覺察到有主與他同行。他深信上主的話:『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令你們有前途,有希望。』(參考耶肋米亞先知書29:11) 
正彥同學所提及的,也正是只要讓自己與主同行,必得祂永恆的保守。你也願意嘗試嗎? 

作者為資深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