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_20240428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4.28
設計可以這樣棒
你是不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會否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這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主角女孩雖然個子小小,對世界卻充滿好奇心,而且志向宏大, 長大後設計和發明了許多東西,對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Sara Little 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她個子小小,卻有豐富的想像力,對世界充滿無限的疑問。她特別喜歡看漂亮的事物,經常到博物館看心愛的藝術作品。在家裡,她和媽媽會細心觀察細小的東西,像是雞蛋的形狀和紫色洋蔥皮上幻變的色彩。只要細心觀察,處處皆有驚喜。因著她的好奇心和對美的追求,長大以後她修讀設計,畢業後受聘於家居設計雜誌任職編輯,也成為了出色的產品設計師。她為自己設計了倒掛在衣襟上的時鐘和特別適合細小家居的隱藏式儲物空間。她還設計了放在禮物盒上的預製裝飾絲帶花、蛋糕預拌粉、對孩子有益的糖果和輕巧的太空衣。她還喜歡周遊列國,接觸新鮮的人、事、物,從中獲得靈感, 啟發全新的設計,例如她在日本看到放置醃製食物的小盒子叠起來,啟發她想出全新的城市設計概念。她在馬來西亞看見當地的織布機,便設計出新的布料製作過程。她在肯雅看見獵豹抓住獵物,得到靈感設計出便利易用的鍋蓋。Sara看似充滿靈感,手到拿來,事實上她也遇上很多難以解決的難題,但她並沒有放棄,常常提醒自己在錯誤中進步成長。後來,她在醫院陪伴生病的家人時, 留意到醫生配戴的口罩累贅又難以佩戴,於是著手設計一款新口罩,具有彎曲貼面的線條,且易於配戴。口罩在日後被多番改良,直到今日保護了無數人的生命。Sara繼續不斷設計, 希望透過設計改善人們的生活,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共讀指引   繪本《A Curious Mind and A Very Big Hea rt》講述著名產品設計師 Sara Little Turnbull 的故事,當中提及她發明的眾多產品,而且種類大相逕庭,從家品到食物、口罩,甚至連太空衣也有,不禁使人心生疑問,世上真有這樣的通才嗎?回溯她的成長,媽媽鼓勵她留意身邊的事物,欣賞美好的東西,觀察、提問、找答案已成了她的習慣。有時候在書中找不到答案,她就走進生活,接觸異國文化,看看其他人怎樣與物件互動,從而獲得設計靈感。除了好奇心,她對人的關懷也使她的設計既貼心又實用,造就了產品的成功和影響力。當一切融會貫通,設計就是一把鑰匙,解開生活上的各種難題,產品類別再廣泛,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家長和孩子共讀繪本以後,可與孩子一起觀察身邊的事物,再發揮創意想像,也許能得出一些新穎有趣的設計。   繪本看世界   Sara Little Turnbull 後來到大學教授設計知識和經驗心得。她其中一個主張是"Why- Why-Why-Why-How" 技巧,即不斷重複提問為甚麼要設計這產品, 最後思索如何實踐。她堅持產品必須切合用家需要,解決用家面對的問題,從而改善生活質素,甚至令世界更美好。她的想法如今已被奉為設計界的準則,並逐步確立成特定的設計思考流程。「設計思考」強調以人為本,從人的需求出發, 以創新和多樣化的設計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A Curious Mind and a Very Big Heart: The Story of Designer and Innovator Sara Little Turnbull》   作者/ 繪者: Aura Lewis 出版社: Beach Lane Books ISBN : 978-1665904452  
kjy05_20240421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4.21
身體對我說甚麼?
你平常有沒有留意自己身體的反應?有時候身體會出現一些特別的狀況,連我們自己也無法理解箇中原因,可能是身體向我們發出訊號,叫我們保護自己。今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女孩,漸漸學會從身體反應理解自己的情緒。   在學校門前,媽媽給得嘉一個擁抱後便離開。得嘉的手微微發抖,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到了遊玩的時間,得嘉覺得自己的腳已準備好往外跑,她最喜歡戶外活動。她和同學傑克森玩鬼抓人遊戲,傑克森當鬼,對得嘉窮追不捨。開始的時候是嬉笑聲,但當傑克森愈跑愈近,得嘉的心跳也越快,即使她臉上還有笑容,眼角卻泛起淚來,手臂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當傑克森抓到得嘉的瞬間,她不自覺地轉身一手把他推開,大家倒在地上,哭個不停。畢老師看見了便過來,得嘉擔心老師怪責她。畢老師觀察入微,他留意到雖然得嘉臉上保持笑容,但表情卻顯示她被嚇壞了,明白她心裡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於是引導她說出身體的感覺,聽聽身體向她說的話。得嘉最初不明白,身體根本不會說話,但經老師的解說後,她明白到發抖或哭是身體在告訴自己事情不太對勁,代表我們有所需求,或是遇到危險。至於確切的訊息是甚麼,我們可以請教身邊信任的大人。回到教室後,同學各自帶來自己喜歡的物品作分享,一位同學拿出閃閃發亮的高跟鞋,她覺得穿起來就像會跳舞一樣。得嘉說她不喜歡這種鞋子,因為覺得穿上後很容易會跌倒。原來對於同一件事物,兩個身體可以告訴我們完全不同的訊息,這是很正常的。當我們感覺開心和安全的時候,身體也會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是放鬆的。如果時間太緊湊,行程太匆忙,我們就沒法注意到自己身體的反應了。   共讀指引   《了解自己身體的反應,才能保護自己》主要是教導孩子察覺和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設立身體界線,也讓成人明白孩子有權說「不」,這樣才能好好保護孩子,免受不良的身體接觸,甚至侵害。除此之外,我認為這繪本的內容有更深層的意義。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可能無法深入認識自己。例如一個內向者身處喧鬧派對,可能會感覺身體被虛耗甚至有點暈眩,事實是喧鬧環境和頻繁社交活動會讓他們感覺疲倦,他們比較喜歡寧靜和獨處。又例如自覺身體不適或煩躁不安時,應避免做決定,並減少不必要的對話,以免與人爭執。待身體的需要獲滿足後,如睡覺和吃飽後,情況通常會得到改善。如果孩子能察覺和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從而了解自己的狀態和性格,便能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發展方向,減少情緒上的虛耗,也能在自己感覺良好的環境中盡量發揮潛能。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以跟孩子探討,他們在緊張和不安時會有怎樣的身體反應。   《了解自己身體的反應,才能保護自己》   作者: 莉迪亞.鮑爾斯 繪者伊莎貝.慕紐茲 譯者張家葳 出版社: 大穎文化 ISBN : 9786269672721  
kjy05_20240414new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4.14
姊妹情與科學魂
你聽過居禮夫人(Marie Curie)的故事嗎?她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家, 曾兩度獲頒諾貝爾獎。她獲得如此非凡的成就,除了得到丈夫的幫助外,還要感謝她的姊姊。今次我們共讀的繪本,就是關於她和姊姊的故事。   Marie 和姊姊Bronia在波蘭華沙居住。她們的父母都是老師,家裡充滿了音樂、故事和科學,可惜好景不常,她們的媽媽不久便病逝了,Marie和Bronia因此立志長大後要幫助別人,Bronia希望成為醫生,Marie則想成為研究員。當時華沙不讓女孩上大學,只能自學。後來一所秘密大學誕生了,讓上千名波蘭女孩子可以學習科學和數學,但她們仍必須進入真正的大學才能實現夢想。那時巴黎有一所大學接受女子入讀,但姊妹倆無法同時繳交學費,於是她們想到解決方法,首先由Marie當補習老師來應付學費,待Bronia完成學業後再負責Marie的學費。到Bronia回來時,Marie 卻改變了心意,她希望留在波蘭,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Bronia努力使Marie憶起自己的夢想, 她終於踏上前往大學的路。她在大學修讀物理、化學和數學,感到非常開心。畢業後,Bronia介紹妹妹認識了另一位科學家–Pierre Curie。他們不久便墮入愛河,可是Marie承諾要回波蘭照顧父親,又怎能留在法國與Pierre結婚呢?這時Bronia再次伸出援手,跟同為醫生的丈夫雙雙回到波蘭,開設醫院並照顧父親。Marie和Pierre Curie結婚了,他們開始研究放射物質,找出能產生輻射的元素,並研究出它們的運作模式。Marie, Pierre和另一位科學家憑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Marie更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他們把獎金捐到Bronia的醫院去。其後,Pierre突然離世,Bronia立刻趕來陪伴Marie。Marie後來成為了大學教授,接連發現兩種新元素,因而第二度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Marie發明了以電池啟動的可攜式X光機,帶到戰場上去,幫助醫生判斷過百萬傷兵體內的彈頭位置。Bronia和她的丈夫則在波蘭的醫院裡治理傷兵。和平以後,兩姊妹終於團聚。Marie成立了兩所研究所, 一所在巴黎,另一所則在華沙,交由Bronia負責管理。研究所不但進行科學研究,也提供醫學訓練和為癌症病患者治療。這對熱愛科學的姊妹一生互相扶持,致力研究更好的方法來治療疾病。   共讀指引   居禮夫人的故事我們大都耳熟能詳, 但可能讀了這繪本《Sisters in Science》後,才知道她的偉大科學成就也要歸功於姊姊 Bronia的充分支持。如果姊姊沒有遵守承諾, 供Marie到大學讀書,她就不能對物理和化學有深入和紮實的知識。假如姊姊不願意回到波蘭去照顧父親,Marie就不能跟Pierre結婚,留在法國專注研究。這些背後的小故事,讓我們能更人性化地認識居禮夫人這位科學家,從而對她的研究產生更大興趣。家長跟孩子共讀後,也可以探討與放射性物質有關的科學知識。   繪本看世界   繪本中描述了Marie和丈夫Pierre共同工作的實驗室。位於巴黎的實驗室現已被改建成為居禮博物館,裡面不但展示科學儀器,也有檔案文件、圖片、相片和書籍展覽,還有導賞和表演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物館網站預約參觀,如未能親身到訪,也可以瀏覽網上資料。 https://musee.curie.fr/     《Sisters in Science : Marie Curie,Bronia Dluska, and the Atomic Power of Sisterhood》   作者: Linda Elovitz Marshall 繪者: Anna and Elena Balbusso 出版社: 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ISBN : 978-0593377581  
kjy05_20240407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4.07
遇見史前動物
你聽過度度鳥、猛獁象和劍齒虎嗎?這些史前動物都已經絕種了。試想想,如果這些物種仍然存在,我們可以在哪裡看見牠們?這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主角,便是一隻度度鳥,原來牠仍然活在我們中間,且聽聽牠娓娓道出這個天大的祕密。   故事由一隻鳥兒講述: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是一隻度度鳥(Dodo),只是偽裝成其他雀鳥,度度鳥還沒有絕種,我們只是四處匿藏。當你變得稀有又知名,便有很多人前來索取照片和簽名,我們不喜歡這種名人的生活,所以只好偽裝過活。有時候我們會溜進企鵝群裡,我有一個叔叔甚至會扮成鴕鳥。除了度度鳥,還有很多「已絕種」的動物其實還在外面溜達。你有聽過猛獁象(Mammoth),即長毛象嗎?他們只是把自己的長毛剃掉,混雜在普通大象中。相反,劍齒虎(Saber-toothed tiger╱Smilodon)則要蓄起長長的鬍鬚,遮蓋長又尖的牙齒。同學們都以為他不苟言笑, 他從來不會在合照中露出笑容,其實是因為他怕會露出馬腳。類似的動物還有很多,你聽過斑驢(Quagga)這個名字嗎?他們的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則像一匹馬。所以他們有時會穿上黑白條子長褲來裝成斑馬, 或是穿上褐色的毛衣來扮馬。翼手龍(Pterodactyl)有時會戴上大鳥嘴裝成鵜鶘。仔細看看,你還可以看到巨齒鯊(Megalodon)、摩亞鳥(Moa)、塔斯曼尼亞袋狼(Tasmanian Tiger)、旅鴿(Passenger Pigeon)、大海燕(Great Auk)和愛爾蘭大角鹿(Giant Irish Elk)等。不要忘了,恐龍才是最佳的偽裝高手,他們已不知不覺融入了人類世界,他們有的是車長,有的是醫生和工程師,有的甚至扮成起重機和挖土機。只要仔細觀察,或許你也會發現這些史前動物,就在你的眼前。   共讀指引   《Dodos Are Not Extinct》是結合科學知識與幻想的繪本。史前生物早已滅絕,是不爭的事實,作者卻以「度度鳥還沒有滅絕」的相反論調為題,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吸引注意力,再以豐富的想像力,猜想若然這些動物仍然存在,會怎樣偽裝自己,活在現今的世界裡。光是想想長毛象剃掉長毛扮成普通大象,劍齒虎用長鬍鬚遮蓋長牙裝成普通老虎,已讓人忍俊不禁。這種愉快的想像對孩子來說是種樂事,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可以增加生活樂趣。以輕鬆手法引起興趣,再探究有關史前動物的科學知識,也肯定事半工倍。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以後,既可以探索科學知識,也可以拓展想像,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件像是動物的「偽裝」,你又希望哪些動物能參與人類的活動。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我對這些動物不大感興趣,既然牠們已經絕種了,我又不是古生物學家,也沒有必要認識牠們了。不過,我留意到有一個同學的樣子跟猴子很相像,難道他是由猴子裝成的?   以幽默想像引發讀者對史前生物的興趣,的確是聰明的方法。我對巨齒鯊最感興趣,牠的身型比鯨魚更巨大,咬合力高達三十多噸,是古今動物之最。我不希望史前動物復活,如果牠們復活,隨時會帶來災難。   《Dodos Are Not Extinct》   作者/ 繪者: Paddy Donnelly 出版社: Yeehoo Press ISBN : 978-195345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