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20130310
icon89
校園隨筆
2013.03.10
天倫樂
「這個星期六,我要開會,不能和你們玩啦!」 「星期日,要改試卷呢!下星期才和你們去公園啦!」 一天下午,我正在家中埋首工作時,聽到這些對話。 這兩句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我太太說的,而是我的小女兒對著毛公仔在說話。仔細一聽,我感到自己的心沉下去, 反問自己: 現在,我正在做甚麼呢?我有沒有在生活上,選擇與親人共聚享受快樂呢? 工作的日子, 我埋首於工作。時光就這樣過去,重新看一看兒女的相片,我與他們相聚玩樂的日子寥寥可數。是我沒有時間?不是。工作並不會耗盡所有時間,只是我沒有用心去選擇, 選擇將時間放在子女身上。 這是一幅出自我女兒手筆的圖畫。那天,她拿這幅畫給我看,圖畫裡繪畫了我們一家人。我感到高興,那是一幅充滿色彩的圖畫,更高興她在畫中照顧著弟弟。然而, 再看一看圖畫裡的我,我永遠是穿著西裝,結領帶。啊,這正是我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天倫」指自然的倫常關係, 如父子、兄弟,他們是天主賞賜給我們的家人;「樂」是可選擇的。在生活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令自己快樂的活動。「天倫樂」正是與親人共聚享受快樂的時刻。我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樂也融融, 理應對「天倫樂」並不陌生。其實,要享受天倫樂並不困難,不需要花費太多,也不需要太大的體力負荷, 需要的只是時間。簡單一點,與子女下棋、閱讀、塗鴉、走走跳跳,也是一種樂趣。我的兒子喜歡砌積木,與他一起將積木左拼右砌,嘻嘻哈哈又是半天;女兒喜愛繪畫,與她一起填顏色,聽她解釋自己的畫作,也是一件樂事。閒時與他們出外走走,漫無目的,四處逛逛,到郊野公園、博物館,在遊逛過程中多與他們建立溝通,這不就是最美的天倫樂嗎?  繁忙的都巿生活令我們分秒必爭,成年人忙於工作, 學生忙於學習,連星期六、日都參加課餘班。有空閒時,我們只會希望休息一下,根本沒有考慮享受天倫樂。可是,「天倫樂」是我們生活中的動力,在節奏緊迫的生活裡,父母辛苦工作的背後,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給予子女幸福快樂的生活。 很多時候,你會否在假期時,只顧選擇自己喜好的活動,獨自在電腦前上網,或與自己的朋友外出玩耍, 卻忽略了父母呢?能否享受天倫樂, 一切在乎選擇。讓我們停下來,與家人共聚歡樂,讓身體、精神及心靈都會得到休息。家庭永遠是我們最安全,能夠放下重擔的地方。 作者為福德學校校長
kjy02_2013011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13
福德學校樹人60載 紮根龍城 風雨冋路 2
   重視成長 培育潛能 近年,該校積極推廣演藝教育,將舞蹈、戲劇,甚至聲樂訓練(高年級)納入常規課程,旨在給予每個學生發展潛能的機會。劉校長認為演藝教育不單能提升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更可提升自我形象和建立團隊精神。「我以往曾帶領籃球隊出賽,同學們得到區際亞軍佳績,卻始終覺得自己輸了;但藝術表演不同,只要你在台上有表現,便必定會有掌聲,可以享受努力換來的讚賞」,劉校長解釋。「起初也有男生表示不喜歡跳舞」,但最後由二十多名男生參賽的群舞《青蛙仔》得到全港比賽的獎項,劉續道,「這證明每個人雖能力不同,都有成功可能,而學業成績並不是唯一量度成就的尺。」 為慶祝60周年校慶,該校早前舉行攝影及標誌設計比賽,就讀六年級的鄧子珊在標誌設計比賽中結合六十、校徽和花草植物的元素,作品得到優異獎。六年級的蕭漪澄補充,「校內有很多植物,我們都習慣了蝴蝶、蜜蜂飛入教室,它們就像是福德的一份子。」子珊表示老師十分親切,可以聊心事,不同於她昔日就讀的學校,「希望學校有更多60周年,他日我有了孩子也可讓他到這裡讀書!」同級的林頌恩亦表示老師不會給他們壓力,很享受校園生活,「我哥哥也是福德的舊生,他經常回來探訪;畢業禮上總看見有些師姐流淚,我想我畢業時也會一樣。」 該校亦藉此機會,在有60年歷史的第一期校舍成立校史室,設相關展板及展品。劉校長強調:「我們希望學生透過了解母校歷史得到歸屬感,也希望他們以涂神父及福德主教作榜樣。」(澄)         福德主教(Bishop Francis Xavier Ford, 1892-1952)  已故福德主教屬美國天主教傳教會,於1918年抵達中國傳教,在廣東陽江及嘉應渡過34年,為該會首三名海外傳教神父之一。1935年,教宗庇護十一世任命他擔任嘉應教區第一任主教。福主教熱愛中國人民,生活方式盡量本地化。他尤其愛護青年,除教導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也不斷把天主的喜訊傳給他們,更為培育和訓練中國年輕司鐸成立一所神學院。 1949年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福主教和其他瑪利諾會的神父和修女, 被視為美國間諜。美國加入韓戰後,情況更每況愈下。經過中方四個月的調查和審問後,1951年四月,福主教被捕,被判從事間諜活動,判處終身監禁。獄中,他的健康急轉直下,1952年於獄中逝世。瑪利諾會涂挽靈神父與福主教在嘉應傳教時甚為熟稔,涂神父為記念他,創校時以福主教名字命名。福德學校於1975年轉交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   
kjy01_2013011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13
福德學校樹人60載 紮根龍城 風雨冋路
由花灰色花崗岩建築的校舍,在培民村山頭上,見證著九龍城、樂富一帶60年來的歷史變遷。從前山上可遙望獅子山、遠眺維多利亞港;今天高樓林立,景物不再。座落山上的福德學校亦經歷難民潮、新移民潮和「殺校年代」的轉變,時至今日因應教育需要的改變,將教學方向聚焦在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多年來,該校秉承天主教教育理念,服務社區,與社區互為影響。       (本報專題)一切源於一場大火。1951年,東頭邨難民區發生大火,來自美國的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在未建福德學校前,於現址向災民派發麪粉及救濟品,並開展福傳工作。其後修會察覺該區的教育需要,開始辦學。起初教授成年人裁縫、編織藤籃等技能,讓他們自力更新;及後為照顧區內孩童的教育需要,在現址興建小學,即福德學校,為該修會在港成立之第一所學校;後來更成立幼稚園(已於1993年結束)。 化育慈懷 改變生命 黃君南1971年畢業,現為該校舊生會主席。他表示年幼時家中資源匱乏,學校就像他的另一個家,讓他不受外界影響,在安全的環境成長。黃表示當年住所和學校鄰近九龍城寨,城寨經營黃、賭、毒事業,該區孩子一不小心便會誤入歧途,「沒有入讀福德學校的話,我想當年我和很多同學都已成為『飛仔』。」該校創校校監涂挽靈神父(Fr. Howard D. Trub e, M.M., 1913- 95)則於校內積極推行青年工作,吸引學生課餘時間多留在校內。涂神父常於校內播放電影,又提供麪包、麪條等食物,更安排學生參加舞會、參觀軍艦等。 小學階段的愉快時光,一直深深地刻印在黃君南的腦海中,「校舍地方大,我們可以四處跑;環境也很好,下午兩、三時總是陽光充沛,而在安靜的操場上就能看見蜜蜂採蜜;我們還曾在校內砍柴、露營。」事隔多年,一切記憶猶新,「最難忘的是每天等待學校在小息提供麪包,熱騰騰的,總覺得特別香,那是幸福的滋味;還有上課時聽到校外鑿石碑『叮叮、叮叮』的聲音」,黃憶述,「學校給我『根』的感覺。」 同心合意 情繫校園 90年代的新移民潮繼續為該區帶來大量新生,福德學校一直蓬勃發展。但隨著九龍城寨清拆、該區人口下降及老化,以及面對同區學校的競爭,該校2007 至2008年度因收生不足,面臨殺校的危機。該校校長劉偉傑,於1999年開始在該校執教鞭,任教十年、擔任校長三年。在他眼中,學校最獨特的地方,是持份者關係密切及重視學生成長。 劉校長將學校比喻為桌子、將舊生會和家長比喻為桌腳,強調它們是學校的支柱。「政府殺校時舊生和家長們自發遊行和請願;又為學校籌款,使學校得以自資形式運作一年,繼續收生教學,最後渡過難關,一年後繼續以津貼學校形式運作至今。」基於愛和歸屬感,該校舊生不遺餘力地回饋母校,除財政上支持,亦協助學校活動、舉辦補習班等。黃君南表示這一切都是由師生間的愛開始,因愛上學校的生活而延續。   
kjy02_20120610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6.10
兒童初領聖體專訪 基督體血 滋養生命 感恩 共融 分享
  (本報專訪)成長需要汲取食物中的營養;兒童在信仰的成長路上,同樣需要來自天主聖三共融的食糧 —— 基督聖體。基督聖體聖血節前,本報記者走訪不同的地區,訪問來自香港仔聖伯多祿堂、葵涌聖斯德望堂和聖吳國盛小堂的小學生。他們均就讀於天主教學校,並將於本年六月十日(基督聖體聖血節)初次領受聖體聖事。言談間,六位純真可愛的小朋友,對即將踏入信仰路上的新里程,難掩期待和興奮之情。   感恩聖祭 更新心靈 星期六的下午,聖伯多祿堂的禮堂內,該堂參加「小耶穌之友」(主日學)的兒童正在祈禱,結束這天的信仰課堂。兩位表兄妹何承穎(聖名:Matthew)和劉藹儀(聖名:Joyce)小時候一同接受嬰兒洗禮,本年又一同初領聖體。就讀聖若瑟小學三年級的承穎告訴記者,媽媽為他準備新的白色衣服參與當日禮儀,他說:「好期待領受耶穌的聖體聖血啊!我每星期都與家人參與彌撒,彌撒中,神父祝聖麪餅和葡萄酒,並同時說:『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藹儀現就讀聖保祿天主教小學三年級,她即時補充說:「對,神父又說:『這一杯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小時候,我曾詢問媽媽和姊姊,她們在彌撒中排隊接受甚麼?現在,主日學導師教導我們,使我增加認識聖體聖事了。」 該堂「小耶穌之友」導師梁素行指出:兒童為準備領受聖體聖事,在課堂中透過聆聽耶穌的事跡,如「五餅二魚」,明白耶穌關心所有人;耶穌更願意寬恕人的罪過,藉修和聖事讓兒童體驗耶穌的愛,並準備心靈,接受基督的體血。她又說:「彌撒(感恩祭)與聖體聖事關係密切,初領聖體班的兒童不但在課堂中認識彌撒的意義和內容,我們亦鼓勵他們多參與彌撒,每位『小耶穌之友』的兒童均擁有彌撒卡,他們需要盡量參與每個主日的彌撒。為初領聖體班的兒童來說,這項任務更具意義。」 四旬期內,兩表兄妹和初領聖體班同學已經辦妥首次的修和聖事,承穎回想起那次的經驗:「進入告解亭前,我先祈禱。我跟神父告明過錯後,神父教導和勉勵我如何改善生活中的壞習慣和行為。」藹儀表示首次辦修和聖事,雖然心情十分緊張,但她明白與天主和好,準備自己的心靈,才能夠領受基督的體血。   領受基督 團結共融 星期天,主的日子,彌撒後,四位受訪的四年級學生齊集聖斯德望堂,分享即將領受聖體聖血的心情。楊啟賢(聖名:John)和孫可晴(聖名:Alicia)在聖吳國盛小堂參與主日學,兩人就讀喜樂班(初領聖體班)。來自福德學校的啟賢在小堂擔當輔祭,他說:「從前,我看到教友們領受聖體聖血,感到好奇。現在,我明白藉聖體聖事,天主將祂的愛傳送給我。」可晴就讀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她點頭回應:「為迎接耶穌到我的心裡,我會勤辦告解(修和聖事)。若你知道一位貴賓將到訪你的家,你怎會不打掃乾淨,迎接這位貴賓呢?所以我也會經常清潔我的心靈。」 分別來自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和荃灣天主教小學的陳思汶(聖名:Teresa)和黎己瑜(聖名:Lucy),一起參與聖斯德望堂的主日學。對於己瑜來說,領受聖體聖血代表耶穌與她合而為一,她微笑說:「真的期待這一天的來臨!初領聖體後,主日學導師將與我們一同慶祝呢!」思汶坦言在一年級的時候,曾向學校牧民助理查詢聖體聖事的道理:「我現參與聖堂的共融班,即初領聖體班。原來這是一份來自天主的祝福!耶穌將居住在我的心裡,帶給我平安和喜樂。」 訪問中,四位兒童互相分享參與校內宗教活動的經驗,大家談得興高采烈。思汶表示她的同學均知道她即將初領聖體:「宗教科老師在課堂裡曾詢問有沒有同學於本年初領聖體,我發現還有其他同學與我一樣,即將領受聖體聖事呢。」個性直率的啟賢嚷著說:「我最想把初領聖體的個人感受,寫成文章,投稿到《喜樂少年》!」(蕾)   耶穌說:「我就是從天降下的生命之糧;誰若吃了,必要活到永遠。」 (若望福音6:51)   基督聖體:「共融的聖事」   感恩祭是紀念耶穌基督親臨我們的團體,他把自己的聖體聖血賜給我們作永生的食糧。當我們領受「基督聖體」時,耶穌使我們在他內共融合一。所有領受基督聖體的人,都在基督內成為一個「基督的奧體」。   我們領受基督聖體時,要先準備好自己的心靈,學習福音裡那位謙虛的百夫長說:「主,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裡來」,懷著信德、尊敬和愛慕之情。耶穌不單治癒人的心靈,他更要居住在我們的心裡,幫助我們實踐共融友愛的精神。 (參考《喜樂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