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a-20130113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3.01.13
科幻小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科幻小說」原本是不入主流的文學,自一九五三年希加斯(Mack R. Hillegas)在美國紐約社區學院首次開授「科幻小說課程」以來,科幻文學一直飽受文學界白眼。惟到了一九七六年,美國已有二千所大學院校開設這門課程。換言之,平均每所美國大學都有學生上科幻小說課,科幻小說終於進入文學殿堂。 科幻小說課程不但在文學系開設,更被利用為引導學生進入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或心理學的材料。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弗里曼(Roger A. Freedman)和生物系教授李陶(W. A. Little)利用科幻小說所開設的「物理——13號課程」最為成功,也是最佳通識教育示範。 蓋「非物理系」學生要掌握「當代物理」知識,本來困難重重,但兩位教授巧妙地利用趣味盎然,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說,去讓學生閱讀、並藉以推動學生討論和探討三大物理論題:  1. 時間的結構(Structure of time)  2. 外太空的生命(Extraterrestrial life)  3. 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s)  兩位教授又刺激學生思考幾個「物理能量」(物理常數),例如光速等所起的作用,讓學生嘗試像科幻小說作家一樣,想出點子去改變這些常數,使物理世界產生巨大的變化。 寓「科學認知」於「科幻小說」。期末考核,教授還要求學生嘗試創造新的物理規律、物理現像或物理學體系。此一課程既富刺激又有創意,難怪大受學生歡迎。 著有科幻小說《我,機械人》(I, Robot)的著名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認為:閱讀科幻小說要在很小的時候(九歲或十歲)開始,不能晚至十二歲。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人楊振寧也建議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中的少年大學生要閱讀科幻小說。 對少年讀者來說,科幻小說是一種動腦筋文學。首先,科幻故事首重創意,必須有奇幻元素,例如時光隧道、死光槍、月球旅行、機械人、潛水艇、外星人等,這些元素最初均出自作者的想像,日後有些已經成為事實,有些仍待證實或製造。 故事中種種奇幻元素,會幫助少年讀者啟動「如果……然後」(If ……then)的思考模式,例如:  如果有人隱身有術,然後會怎樣?  如果人類能夠到過去或未來旅行,然後會怎樣?  如果再次出現恐龍,然後會怎樣?  其次,科幻小說作者往往會在故事中提出新異的問題,然後在故事發展中提出假設,最終在驚心動魄的情節中檢驗假設。 少年讀者透過閱讀科幻小說「發現問題、分析閱題、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的故事歷程,有助形成「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觀念,這將會是另一重大收穫。 一九七五年迪士尼把少年科幻小說作家Alexander Key同名小說《巫山大逃亡》( E s c a p e t o W i t c h Mountain)改編成電影,一九七八年又拍出續集《巫山歸來》( R e t u r n f r o m W i t c h Mountain),及二○○九年再推出《超異能冒險》(Race to Witch Mountain),合成三部曲,值得一家大小欣賞。 本期余倚華同學對巫山大逃亡,特作影評推介,陳樂曦同學則翻譯了首章,均值得細讀。  
kjy13a-20121202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12.02
多元多變,科學幻想
  過往社會上有一種主流思想,就是兒童不該亂說亂動。兒童若說話不合常理,不符常規,往往會受到嘲笑、責難和禁止。時日一長,兒童心裡想像的火花就會暗滅,幻想的土壤漸趨貧瘠,創造能力因此也無法培養。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要鼓勵兒童敢於想像,敢於提出不合常規的觀點;要為兒童創造一種容忍荒謬和異想天開的環境,以利他們適應多變的未來和多元的世界。 科幻小說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境、多種可能性的未來和從未出現過的世界,有助培育創意。 傳統的科幻小說有兩大流派,即技術派與社會派。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創造了一個大砲飛向月球,名為《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的故事,書中提到用火箭載人到月球,其意念與今日火箭的功用十分相似。美國1969年執行的阿波羅計劃,火箭的名稱、裝載人數、發射地點、飛行軌道等,均與該書雷同。凡爾納的作品舉世聞名,拍成電影的著作還有《八十天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地心探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海底兩萬海哩》(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等等,他的小說成了對科技發展的展望,是未來的預言書。 凡爾納是典型的科技派,英國作家威爾斯(H. G. Wells, 1866-1946)則把注意力集中在描寫科學技術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他的著作十分流行,亦多被拍成電影,例如:《時光機》(The Time Machine)和《宇宙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其作品中的科學成份比凡爾納更「先進」,涉及時空變換、元素與化合物等更深奧的想像;隨著其作品故事的逐步展開,讀者會體會到主角在「科學奇跡下」,產生的狂喜、痛苦和無能為力,寓意深遠,令人嚴肅地思考科技的負面影響。 科幻小說與一般小說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科幻小說都有「奇幻元素」,例如:時光隧道、死光槍、機械人、月球旅行、潛水艇、外星人……等等。藉著這些元素,讓讀者能夠在平淡無奇的現實世界裡,看到另一個多姿多采的科幻世界。 《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是威爾斯借科學家雖然隱身有術,卻帶來悲慘經歷,用以警惕世人。 簡維思同學翻譯了原著首章數段,氣氛凝重,令人有風雨欲來之感。 隱身此一意念甚為有趣,為不少後輩作家引用。著名英國童書作者Dick King Smith,於1933年借用隱身此一幻術,寫出《隱身狗》(The Invisible Dog)一書,描述小女孩珍妮的夢想,她夢寐以求自己有一條大丹狗,經過多番波折,最後夢想成真,雖不屬科幻小說,卻可算作為閱讀科幻小說的前奏。 蘇朗莚同學有翻譯推介,童心童意,躍然紙上,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