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3a-20121202

 

過往社會上有一種主流思想,就是兒童不該亂說亂動。兒童若說話不合常理,不符常規,往往會受到嘲笑、責難和禁止。時日一長,兒童心裡想像的火花就會暗滅,幻想的土壤漸趨貧瘠,創造能力因此也無法培養。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要鼓勵兒童敢於想像,敢於提出不合常規的觀點;要為兒童創造一種容忍荒謬和異想天開的環境,以利他們適應多變的未來和多元的世界。

科幻小說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境、多種可能性的未來和從未出現過的世界,有助培育創意。

傳統的科幻小說有兩大流派,即技術派與社會派。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創造了一個大砲飛向月球,名為《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的故事,書中提到用火箭載人到月球,其意念與今日火箭的功用十分相似。美國1969年執行的阿波羅計劃,火箭的名稱、裝載人數、發射地點、飛行軌道等,均與該書雷同。凡爾納的作品舉世聞名,拍成電影的著作還有《八十天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地心探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海底兩萬海哩》(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等等,他的小說成了對科技發展的展望,是未來的預言書。

凡爾納是典型的科技派,英國作家威爾斯(H. G. Wells, 1866-1946)則把注意力集中在描寫科學技術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他的著作十分流行,亦多被拍成電影,例如:《時光機》(The Time Machine)和《宇宙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其作品中的科學成份比凡爾納更「先進」,涉及時空變換、元素與化合物等更深奧的想像;隨著其作品故事的逐步展開,讀者會體會到主角在「科學奇跡下」,產生的狂喜、痛苦和無能為力,寓意深遠,令人嚴肅地思考科技的負面影響。

科幻小說與一般小說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科幻小說都有「奇幻元素」,例如:時光隧道、死光槍、機械人、月球旅行、潛水艇、外星人……等等。藉著這些元素,讓讀者能夠在平淡無奇的現實世界裡,看到另一個多姿多采的科幻世界。

《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是威爾斯借科學家雖然隱身有術,卻帶來悲慘經歷,用以警惕世人。

簡維思同學翻譯了原著首章數段,氣氛凝重,令人有風雨欲來之感。

隱身此一意念甚為有趣,為不少後輩作家引用。著名英國童書作者Dick King Smith,於1933年借用隱身此一幻術,寫出《隱身狗》(The Invisible Dog)一書,描述小女孩珍妮的夢想,她夢寐以求自己有一條大丹狗,經過多番波折,最後夢想成真,雖不屬科幻小說,卻可算作為閱讀科幻小說的前奏。

蘇朗莚同學有翻譯推介,童心童意,躍然紙上,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