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91110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08
認識自己
我們每天在學校裡學習不同的知識,閱讀各類型的書籍。有沒有想過,人其實也好像一本書,內裡蘊涵著很多內容和奧秘。也就是說,你自己也是一本書,你又有沒有看懂你自己這本書?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小健討厭每天都要寫作業、做家事、打掃房間,他決定找一個機器人來代替自己做這些瑣事。為了不被發現,必須先讓機器人了解自己。於是小健開始介紹自己,由身體特徵、喜好、擅長和不擅長的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也一一談到。了解自己,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而且蠻有趣呢! 究竟假裝小健的機器人,能否騙過媽媽的法眼?  你有沒有嘗試像小健般,靜下來好好想一下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你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專長嗎?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定。有些決定無傷大雅,像是午餐吃甚麼,即使決定錯了, 也沒有大不了。有些決定卻有著深遠的影響,像是在高中或大學時選修甚麼科目,長大以後結織怎樣的對象等⋯⋯要做正確的決定,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性格、喜好和專長,還有自己重視的核心價值。當你懂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人生的路徑便會隨之清晰起來。  《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 當媽媽給了我一個吻時,外面的我閉上眼睛在微笑,裡面的我好像插上了翅膀,像鳥一樣飛上天空,歡喜得心花怒放;當我生氣的時候,外面的我噘起嘴巴不說話,看起來有點不快,原來裡面的我像一枚火箭,正以最快的速度發射出去,不滿的情緒熾熱得很。原來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有時候很不一樣。 你有沒有留意到,嬰兒和幼兒愛哭便哭,愛笑便笑,總是隨心表達情緒,絲毫沒有掩飾。隨著年紀漸長,我們學會了做事說話要看場合,明白情緒爆發的後果,也不希望別人擔心自己,往往把自己真實的感受掩藏起來,盡量表現得平和有禮,這便形成了表裡不一的情況。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也要當心,如果裡面的真我感受常常受到抑壓,長遠會影響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嘗試與你信任的人分享感受,再慢慢摸索出適宜的表達方式,那才是長久之計。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每個人也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獨特的身體特徵、性格和喜好。即使是孿生兄弟,也有所不同,我們根本無法假扮另一個人。我就是我,別人就是別人,我不需跟別人肖似,他人也無需來扮演我。只要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已經夠好了。如果有一個機器人完全做了我要做的事情,取代了我,那麼他變成了我,我又是誰?  《外面的我和裡面的我》—— 不要只看別人表面的情緒表達,要多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有時對方看起來好像很憤怒,可能其實內在真正的感覺是害怕、覺得被誤解或受到不公平對待。了解對方真正的感受,才能有效溝通。我們也不應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分享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得到釋放,讓別人了解我們。
kjy03_20191103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1.01
文字有力量
你試過下筆寫作講稿,卻搜索枯腸也找不到合適的用詞嗎?你想要感謝朋友的幫忙,卻好像怎樣也說不到心坎裡。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分別,在於人類擁有文明,會以語言和文字表達和記錄所思所想。文字的力量可真大,問題只在我們能否好好掌握語言。 《文字工廠》  在一個奇特的國度裡,人們必須先購買文字,吞嚥後才有言語表達的能力,因此富人可以清楚表達自己,但窮人只能在大拍賣的時候用平價買些冷門的字、用網來捕抓飄浮在空中的字,或是在垃圾桶裡翻撿尋找別人棄而不用的字。小男孩菲雷想要向夢中情人西貝兒表達愛意,但他沒能力買合用的字,只好用捕撈到的幾個毫不相關又平凡的語詞來傳達愛意。沒想到,這幾個字卻勝過富有男孩奧斯卡的甜言蜜語⋯⋯。 如果像故事中的男孩,沒有社經地位便無法以語言來表達自己,感覺就好像被人捏著喉嚨,有話說不得,連向心儀女孩示愛的自由也失去了,很是可惜。幸好女孩心領神會,才沒有錯過良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非常珍惜表達的自由和能力。我們不用以真金白銀把字句買回來,只要好好學習,提升文字能力,就能把字詞化為傳情達意的文章、感動別人的對話,甚至是激勵心靈的講辭。文字有力量,真摯的交流和身體語言也是無可替代的,它們能使溝通更有效和更準確。好好發展這些能力,讓你的表達更有力量。 《在自動販賣機,買我要說的話》 一直以來,村莊裡的磨坊主人研磨文字成為有趣又生動的句子,分發給不同職業的村民和小孩子。但有一天,村裡出現了一台「文字自動販賣機」,只要投入硬幣,就能在選單上選購自己要說的話,村民覺得新奇又方便,都紛紛改為光顧自動販賣機。久而久之,大家說來說去也是固定的幾句話,再也聽不到孩子們的古怪詞句和笑聲,煞是沉悶。於是,孩子們決定策劃一項秘密計劃,恢復文字磨坊⋯⋯  自助販賣機售賣的會是怎樣的文字?應該都是千篇一律、欠缺新意和獨特性的預製組件。使用這些乏味、一致的語言來寫作和談話,你說會有多單調呢!我們在文章中使用成語和諺語,無可厚非,且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倘若過量使用,通篇也是「預製組件」,欠缺真情實感,那就得不償失了。嘗試利用自己的語言,把所思所想呈現出來,你也會是文字磨坊的主人。  繪本小寶庫 為甚麼你和朋友都在讀同一本繪本,大家理解的涵意卻有天淵之別?事實上,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有所不同,是因為我們每人也擁有不同的文學資料庫。所謂文學資料庫 (repertoire),就是一些有關文學作品的先備知識和人生經驗。假如你是個科技迷,你在閱讀《在自動販賣機,買我要說的話》時,可能會讀出另一個含意—— 如果將來機器全然替代人類,還會容許人類有獨立思考嗎?如果你關注寫作技巧,便會看出千篇一律的文字有多枯燥乏味⋯⋯同一本繪本,不同人卻能讀出不同層次的意義,實在有趣! 
kjy03_20191027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0.25
甩不掉的功課
你喜歡做功課嗎?你認為功課能幫助你學習嗎?有些小朋友比較自律,下課回家後便自動自覺拿出作業來寫,過程也不會太費時,完成功課後尚有一些自由時間。但有些孩子也許不太明白內容,又或是從心不喜歡做功課,總是無法坐定定完成功課,時間就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到大功告成的時候已達夜深,再沒有餘暇玩樂了。  《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 老師問小男孩:「你為甚麼沒有做你的家庭作業?」 小男孩發揮創意回答說:「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一個不聽指揮的機器人,毀掉我們的房子;小矮人把我所有的鉛筆都藏起來了; 我被飛碟綁架;超級大蜥蜴入侵我的社區;我把鉛筆都送給羅賓漢了⋯⋯」 小男孩的理由一個比一個誇張有趣。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相信嗎?  繪本中充滿童趣的幽默藉口,容易得到讀者的共鳴,也表達了孩子逃避做作業的心態。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如果你不喜歡做作業, 原因是甚麼?是功課量太多?內容太艱深?還是你不夠自律,把做功課的時間延長?你可以和同學談談,看看他們是否遇到同樣的問題?他們又會如何解決?完成功課畢竟是學生的責任,過程中也能深化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花點功夫與耐性把它好好完成,總比找藉口逃避來得積極有效。  《不要放手喔 ! 》 小女孩要求爸爸教她騎腳踏車,女孩曾在練習中受傷,因此欠缺信心不敢嘗試。爸爸沒有焦躁,他耐心的等待,並承諾會一直陪伴在女兒旁邊,直到她說可以,他才會放開手。女兒終於鼓起勇氣騎著她的腳踏車,探索未知的前路,後來她告訴爸爸可以放手了。怎料這回是爸爸感到傷感,擔心放手以後女兒不再回來……  這繪本說的是爸爸教導女兒學習踏單車的過程,其實和爸媽協助孩子完成功課和溫習的過程也很相似。你們還在初小的時候,爸媽通常盯得比較緊,在你做功課時相伴在側。在爸媽的幫助下,過程似乎都很順利,功課的質素也不錯。但你有否養成了依賴的心態?到你升上了高小或中學,爸媽能參與的部份愈來愈少,也就要逐漸放手了。也許爸媽仍在擔心你是否能夠自律地完成作業,你又是否有充足的信心呢?放手從來不容易,但那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好功課,自律地溫習,爸媽便有信心漸漸放手。  繪本看世界 究竟是何許人發明了功課這門子事? 據說一位意大利老師 Roberto Nevilis 在1905年發明了功課,原意是用來懲罰他的學生。自此之後,家課便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實行,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kjy03_20191020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10.18
以貌取名
想一下,你的班裡是否有個高個子,有個胖小妹,也有個膚色黝黑的小子?事實是我們每人也有獨特的身體特徵,有些更會成為我們的「註冊商標」,使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同學們以此來為你起「花名」,甚至對你加以欺凌,你會怎樣?  《特別的瑪利亞》 小女孩搬了家,到新的學校上課。校內的同學不太喜歡她,鄰座的同學莉莉更說她像蟑螂。故事前段的圖像中一直沒有顯露小女孩的外貌,讓讀者為女孩被討厭的原因生了懸念。直到中段才揭曉,原來小女孩是一名黑人,種族決定了她的膚色。聖誕節臨近了,小女孩在聖誕劇中演小黑羊,但她心裡還是最想演聖母瑪利亞,她時常禱告希望願望成真。平安夜到了,老師焦急地叫女孩換上瑪利亞的戲服,因為原來的演員莉莉病了。戲終後大家起立鼓掌,小女孩知道自己不再是醜小鴨!  書中的主角因為一身黝黑的皮膚被嘲笑被杯葛,其實我們的膚色和身體特徵都無從選擇,是天主賜予的,與其執著於這些無可改變的事情上,倒不如學習喜愛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因同學的身體特徵而標籤和取笑他們。一句「大肥婆」、「矮冬瓜」和「黑炭頭」說起來好像很逗笑,但聽的人卻非常難受。設身處地想想,你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你嗎?   《是誰搶走了我的名字?》 一位男生在學校裡屢被欺凌,上課專心聽課卻被叫「書呆子」; 被欺負不還手因而被笑是「膽小鬼」,就好像他是沒有名字的。有些同學對他比較友善,馬上就會被其他人帶走⋯⋯對他來說,學校就像一座監獄,甚至是個地獄。男孩受夠了,他決定到天台去⋯⋯幸好在關鍵時刻他遇上了願意關心他的人。 主角男孩和他的同學在圖像中一直都沒有露臉,每人頸上也頂著一個蘋果,唯一露臉的一幕是在更衣室裡。一天回家的時候,他在電梯裡看到鏡中的自己,鏡中顯示的不再是蘋果,而是個梨子。這顯示負面的想法已影響了他的判斷力。他決定爬樓梯到頂樓。幸好這裡有人及時關心他,才使他回心轉意。其實,一些無傷大雅的「花名」有時也是聯繫友誼的方式,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日後也會成為有趣的青春回憶。但如果對方介意或覺得難受的話,那便是欺凌,必須停止。在欺凌的事情上,有人是欺凌者,有人是受害者,有人是旁觀者。但旁觀者其實也可以伸出援手。有時只是一句關心的說話,一個擁抱,也可以使人心情轉換過來,感到人間仍有溫暖。你也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特別的瑪利亞》—— 我認為人的膚色只代表他的種族,即使同一種族的人,也有不同的膚色。膚色並不會告訴我們有關這個人的更多事情。如果我要選擇朋友的話,我不會在乎他的膚色、外貌和身體特徵。不管他是高矮肥瘦,膚色深或淺,只要他心地善良,跟我談得來,和我有共同志趣,我們也可以成為朋友。 《是誰搶走了我的名字?》—— 如果同學為我改一些我不喜歡的「花名」,我會選擇不回應他們,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在叫我。還有,他們以「花名」來呼喚我的話,那事情應不是甚麼重要的事。如果是重要的事情,他們自會說出我的名字。久而久之,他們知道我的態度,就不會再喚我的「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