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11023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23
回顧辛亥革命一百年 方蘇木刻版畫系列
  (本報專題)一百年前,農曆辛亥年,中國民間發起改革運動——「辛亥革命」在武昌起義成功,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來的皇朝帝制,開始了現代中國。香港大學於九月至十月中旬期間,舉辦「辛亥百年現代路:方蘇繪畫及木刻版畫」展覽。二○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本報記者約晤作畫人方蘇先生,以他的三幅木刻作品,回顧這段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歷史與香港的密切關係。 談及辛亥革命,自然離不開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十九世紀下葉開始,孫中山(1866 -1925)在美國檀香山、故鄉香山縣、香港、廣州等地間不斷往來。他在香港度過少年至青年的成長期,香港的學校教育為他日後的思想奠定重要的基礎。他曾這樣說:「此次返香港,如返自己家鄉一式,因為從前在香港大學讀書,⋯⋯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   啟蒙良師 方蘇的木刻作品〈師長〉以多種顏色,烘托求學時期的孫逸仙,畫面上突顯這時期三位對他栽培有加的師長。方蘇指出設計構圖的心思是以時序安排人物的次序:「孫中山十三歲到夏威夷接受教育,四年後來香港;當時,他的中文程度比較弱。區鳳墀是他在拔萃書室求學時的中文老師,也是基督教會的長老。孫中山從入學到領洗,區鳳墀是其中一位對他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人。後來,孫中山接受洗禮時,區鳳墀為他起名『逸仙』。」 〈師長〉可說是這系列作品的開端,它是第一件木刻,也是這系列水墨與民間木刻兩種不同的媒介素材的第一件作品。方蘇花了一年多時間,自去年初開始至今年七月,籌備和繪製這系列水墨與木刻版畫,整個系列共有二十三幅水墨畫及十二幅版畫。他表示當初想到木刻版畫可以一版數印,方便在不同的展覽場地作同期展出,水墨畫則視乎展覽場地的規模作陳設安排。   無名墓碑 另一幅以白黑反製的木刻,勾勒楊衢雲的頭像設計。「過去一百年很少人提及楊衢雲,也沒有對他有恰當的肯定,至少我在學時不認識這名字。近十多年,我們才知道他在辛亥革命事件中的重要角色。」方蘇分享這系列的創作是個很龐大的工程,過程中獲得很多人幫忙,能夠閱讀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邊讀邊構思:「過往在這方面看的書比較少,沒有深究當時的事件,文獻上也較少提及楊衢雲。 」版畫裡,墓號6348前以一朵黃菊獻給楊衢雲。方蘇語帶傷感:「根據早期文獻所知,楊衢雲在一八九五年謀襲廣州前,已獲選為興中會的會長。惠州起事失敗後,清廷派人到香港暗殺他。楊的遺體葬在香港,墳墓卻是個無名字的墓碑。」   仍須努力 方蘇認為同盟會成立時,孫中山身旁的支持者不算多。孫中山可能受時代的限制,但他為改變國家和民族而作出的選擇和付出,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致力開創歷史,值得敬佩。清末積弱難返,一擊即潰;國家衰弱的背後,中國人在國際上所遭受的待遇使孫中山在「國事遺囑」留下心跡,反映中國當時的處境。 辛亥革命已過了百年,香港一般的中、小學生可能對這段歷史認識尚淺。方蘇坦言即使自己在這個歷史階段已活了一半日子,認識仍很有限。「學生年紀輕,可以用直觀方式認識這段近代史,例如照片、手稿等第一手資料。」他又表示過往年輕時上歷史課,課堂上所認識的僅至鴉片戰爭。「對六、七十年代的教師而言,那段時期的歷史與他們有關係,卻又感到資料不足,只能夠說個人經驗的故事。反之,現時的教師有更多材料可掌握,談話也可以較坦率和直接,資料較準確,更能帶引學生作全面的認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