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a-20130915
喜樂書房
2013.09.15
2013.09.15(中小)
1. 《一百件洋裝》(東方) 艾蓮諾.艾斯提斯  每天都穿著同一件藍色舊洋裝上學的汪妲,居然說她的衣櫥裡有一百件美麗的洋裝。同學們非但不相信她,更開始取笑她。汪妲畫的漂亮圖畫讓同學們對她徹底改觀,這時卻突然傳來汪妲要搬到大城市的消息。同學們到底來得及補救嗎?  2. 《躲貓貓大王》(信誼) 張曉玲 / 文,潘堅 / 圖  小勇玩躲貓貓時,總是第一個被找到的,因為他只會躲兩個地方。他不用上學,整天待在家裡;他也分不清楚一塊錢和十塊錢,沒法幫助爺爺賣魚。最後,當小勇要離開村莊時,卻得到大家送他「躲貓貓大王」的美譽。由躲貓貓這平凡的遊戲,這群小孩子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從輸家到大王,小勇身邊的一群好朋友沒有離棄過他。 3. 《吸墨鬼來了》(遠流 / 小天下) 艾力克.尚瓦桑  在爸爸的書店中,奧迪發現了吸吮書中墨水維生的吸墨鬼。好奇心更驅使他跟蹤吸墨鬼到地下墓穴……法國暢銷童書的作者透過恐怖小說的橋段、懸疑的情節,帶領我們走進吸墨鬼的世界,體會墨水的好滋味。 4. 《11個小紅帽》(聯經) 林世仁  小紅帽的故事大家早是耳熟能詳。可是,如果小紅帽不再戴紅色的帽子,如果打算吃掉祖母的也不再是大野狼,連森林之神也來參上一腳 ⋯⋯這個格林童話的經典故事又將會如何發展呢?  5. 《又醜又高的莎拉》(三之三) 佩特莉霞.麥拉克倫 6. 《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小魯文化)小林豐 / 文、圖 7. Amazing Grace ( Frances Lincoln, 1991 )  Grace是個想像力豐富的黑人小女孩。學校戲劇表演時,她的班級將要演出《小飛俠》(Peter Pan)。Grace勇於嘗試,試演成功,終於在舞台上扮演小飛俠。這本書是英國女作家Mary Hoffman的感人之作,作者描寫黑人女孩戰勝種族和性別的歧視,揭示一個尊重孩子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有父母的正面鼓勵,才會孕育出自信心;有父母的正向期望,才會培養出成就感。 8. The Witch's Dog series ( Puffin, 1998 )  The Worst Witch series ( Puffin, 1980 )    兒童經典系列,The Witch's Dog 系列屬圖多字少類;The Worst Witch系列則屬字多圖少類。作為過渡階段的讀物,小三或小四學生仍會看得津津有味。
kjy13b-20130602
互動閱讀
2013.06.02
Skylark 雲雀
  「嘉勒,站在那樹墩上。安娜,你站在他旁邊。這會是一張美好的家庭照呢!」 約書亞是攝影師,他從他那大大的相機看著我們站在陽台上,在陽光下瞇著眼睛。嘉勒穿了一件白色的襯衣,頭髮貼服。莎拉穿上一條白色長裙,而爸爸因穿起西裝的緣故,看起來滿頭大汗,不太舒適。我頸上的花邊,因炎熱的天氣使我發癢。 由於我們需要在一段頗長的時間留在原地不動,嘉勒開始吹起口哨,這使莎拉笑了起來。 在遠處,我們的兩條狗——力克和羅娣正慢慢地走過牧場上乾爽的草地,然後經過給牛飲用而幾乎乾涸的水池,走過馬車和院子裡的小雞,力克先看到我們,然後是羅娣,他們開始奔跑起來。 嘉勒轉側望向我,那時牠們剛跳起來,跨過圍欄,朝著我們跑過來,站到爸爸與莎娃中間,好像希望跟我們一起拍照似的。我們試圖不笑,可是莎拉失敗了,往上望向爸爸,而爸爸則對她笑了起來。 當我們笑得開懷的時候,約書亞給我們照了相,爸爸正向著莎拉展露出笑容。 約書亞也笑了起來。 「你的姨姨們一定會喜歡這張照片的。」約書亞對莎拉說。 「他們可能不再記得我是甚麼樣子的了!」她輕聲說道:「我也快忘記他們的樣子了。」 我望著嘉勒,我知道他不想莎拉想起她的姨姨們和她的兄弟,以及她遠離了的海洋。 「你是來自緬因州的, 是嗎?」約書亞說。 「是啊。」莎拉答道。 「可她現在是住在這裡!」 嘉勒大聲喊道。 爸爸把手放在嘉勒的頭上。 「對!她現在是住在這裡。」約書亞一邊微笑一邊說。 約書亞轉身望向那小麥田,那些小麥乾了,在微風下發出咯咯聲。 「我想⋯⋯緬因州應該是青綠色的!」約書亞低聲說道。他用恍惚的眼神望向遠方,就像是已處身其他地方。   黎浚翹 香港真光中學 中四
kjy01_201302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2.24
童書同走成長路 陳致元 擁抱孩子心
  小魚出發去買雞蛋,路上拾到一顆彈珠,透過彈珠看景物,所有東西都是藍藍的。她又拾到一副眼鏡,戴著眼鏡看,又是另一個世界。小魚是台灣童書繪本畫家陳致元作品《小魚散步》的主角。當小朋友拿起陳致元的作品時,他們也像小魚一樣,透過他的故事、他的圖畫,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本報專訪)這天和小朋友一起聽陳致元說故事。樣子有點酷的他染上感冒,加上遠道從台灣而來,舟車勞頓而行程緊密,有點疲態。但剛開始說故事,他便精神百倍。他先說《Guji Guji》的故事,時而模仿鱷魚的叫聲、時而模仿鋒利牙齒咬石頭「卡啦卡啦」的聲音,逗得孩子們咯咯笑。 經歷打造故事 「十八、九歲的時候第一次看童書,一看就覺得很適合自己」,陳致元從小就愛畫畫,夢想過當作家、當漫畫家,但一遇上童書便愛上了。經過刻苦努力,他終於出版第一本作品《想念》,寫的是姊姊對已經過世媽媽的愛。由那時開展的十二年童書工作中,陳致元在國內海外獲獎無數,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但他看重的不是名利,是孩子。「童書是給孩子看的,當然孩子比較重要!」他說。對他來說,孩子的支持給他充電,讓他有力量繼續創作。 陳致元的作品題材多變,他表示不少靈感都來自兒時回憶。他於1975年在台南屏東出生, 在鄉村成長, 十分接近大自然。「小時候家中也有狗,狗一養就幾代,感情很要好」, 或許是這個關係,他的一些作品中都有小狗的出現, 他亦有不少以動物作主角的作品。他認為以親身經驗作題材,故事更加感人,「那些都是你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更加魔法,讀者更容易感受得到。」他的圖畫亦充滿童趣,《Guji Guji》中的主角,總拉著一只鴨子玩具到處跑。他不假思索地解釋:「這就是小孩會做的事呀!」然後記者明白,他本著孩子心去創作。 他還想讓孩子看更多,「我想讓孩子看不一樣的事情,關於社會的、家庭的、成年人的,這不一定不好,甚至可以讓他們更了解家人和社會,帶給他們正向思考。」就像陳致元2010年的作品《熊爸爸去另一個城市工作》,「不少家長都會出差,正如熊爸爸也一樣。」但孩子會寂寞,爸爸也會想家,消解孤單的是家人對他的支持。「透過故事,孩子可以知道家人支持的重要,並明白父親也同樣需要照顧。」 想像成就理想 逛書店時,以下的對話不時出現:「媽媽, 我想要這本書!」「裡面都是圖畫,你很快便看完,然後丟在一旁,買別的吧!」陳致元斷不認同,「童書不是看一次的,每一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不同心情看感覺不一樣,長大後再看又不一樣;外國很多人甚至會把童書留給自己的孩子,非常珍惜。」他補充:「而且親子同讀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能拉近爸媽與孩子間的距離。」 記者和陳致元的對答中,他的想像力可見一斑。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語言,通行世界,當中《Guji Guji》一書亦有譯成泰文版。他雖不諳泰語,但介紹封面時笑道,「字是橙色的,而且彎彎曲曲的像蝦子,不是很有冬蔭公湯的感覺嗎?」他鼓勵孩子們發揮想像力,成就夢想,「不想像很可惜呢!」他強調想像力十分寶貴,「火箭也是從想像而來,未發明前已在小說中出現了!」 畫畫以外,陳致元愛閱讀、愛慢活,也愛靜。來到香港,他最喜歡慢慢地喝茶吃廣東點心。「就如《很慢很慢的蝸牛》這故事,慢不代表不好,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太快。」他每天到工作室工作,但絕不熬夜,每天離開工作室便回家與太太和兩個女兒天倫樂,過規律的生活。沒有宗教信仰,但陳致元總喜歡到聖堂去。住在台北時,他常到市中心的聖家堂去,有時候參與彌撒,有時候只是坐坐,「我喜歡聖堂的那種平靜。」 陳致元的作品讓你看到事情不一樣的一面, 你也有讓事情變得不一樣的能力,別忘記欣賞自己、抓緊自己的長處、堅持自己的理想呢! (澄) 
kjy13a-20130106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3.01.06
聖誕夢想,新年許願
  西方小朋友得天獨厚,一年有兩次許願的機會:一在聖誕節,一在新年,但情況各異。 在聖誕節,父母往往扮演了聖誕老人的角色,所以孩子都能夢想成真。但在除夕新年, 卻是兒童少年自己許願( N e w Y e a r Resolution),並需要自己付出努力,以達成心願。 四千年前,巴比倫人的新年願望是歸還鄰居或親友所借的農耕工具或家用工具。十九世紀後期,女孩子則以摒除私心,幫助別人;勤奮工作,作為新年志願。時至今日,孩子的新年志願,往往是學業進步。 聰明的華人家長應藉新年,鼓勵子女新年許願。 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塞利曼(Martin Seligman)提倡「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華人於農曆新年祝願親友「心想事成」,都在揭示先要正向思考,心有所想,然後方能事成的道理。 推而廣之,舉凡日曆上「紅色的日子」(red - letter days ),除聖誕節、新年、農曆新年外,親人生日,父、母親節等均屬「吉日」, 可鼓勵孩子許願,然後致力達成心願,培養正向積極的態度。 過往迷倒西方女孩子的文學名著《小婦人》,書中開始,四姊妹就一邊抱怨自己的生活,一邊夢想自己的聖誕禮物。此時正在外作戰的父親信報平安,還要四姊妹在家乖乖聽話,各盡所能。四姊妹性格各異,也各有自己的夢想, 故事的發展因而引人入勝。 影響孩子負面思考還是正向思考,與父母對孩子的成就如何做出反應有關。正向積極的態度,且可以由父母在生活中示範,並在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時,傳遞給孩子。 《小婦人》中一段「媽媽的話」:  Oh, Jo, Jo, you have so many extraordinary gifts; how can you expect to lead an ordinary life? You're ready to go out and——and find a good use for your talent.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 shall do without my Jo. Go and embrace your liberty, and see what wonderful things come of it.  媽媽用歡悅欣賞的態度,認同、肯定和鼓勵女兒Jo,有如千古妙唱,是最佳的「正向教育」示範,難怪在英語世界,不少女孩因為看了這段「媽媽的話」,一口氣把Lousia Alcott的原著《小婦人》讀完。 《小婦人》開章伊始,節日氣氛正濃,四姊妹正在興奮討論,並為媽媽籌措聖誕禮物。 陳宜皓同學翻譯了簡易本此段,值得一讀。 狄更司《聖誕述異》的孤寒財主和三個精靈的故事,擴闊了人們願望成真的視野,鼓勵人們在聖誕節樂善好施,讓聖誕節成為普天同慶的節日。 關曉駿同學翻譯了簡易本首章數段,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