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1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20
無懼歷史洪流 香港仔工業學校77載育人靈
與宋雲龍執事(香港教區終身執事)一同步上樓梯,前往進行訪問的會議室。宋執事為該校舊生,他憶想當年說:「這些樓梯是經過『意大利批盪』的,過了這些年,還是同一個模樣!」七十七年來,港島南區變化甚多,由昔日的漁港成為人口密集的市鎮;香港仔工業學校亦由當年的工藝院,發展為今天主要提供科學和科技相關課程的中學。創校至今,該校致力秉承慈幼會精神,經過近八十年的歲月仍屹立不倒,為香港寫下歷史見證。      (本報專題)上世紀初,有見本港基層孩童缺乏教育,一群社會賢達斥資設立一所工藝院,讓孩童學得一技之長謀生,遂成立香港仔工業學校(舊稱香港仔兒童工藝院),於1935年開課,由慈幼會會士擔任管理和教育工作。當時該區尚未發展,交通不便,故以寄宿學校模式運作,所有學生一律於校內住宿。在規律生活和會士的關愛下,學生茁壯成長。 愛的教育 轉化生命 年幼喪父,母親出外工作謀生持家,宋執事表示自己在缺乏監管下,小時候甚為頑劣, 成績亦差。幸得班主任鼓勵,考入該校小學六年級(小學部於1978年結束)。他是1959年畢業生,在校內寄宿,他補充,嚴格紀律下他學到分辨善惡。當年即使週六日學生也須留校,只有暑假和年假才回家,在校內過著規律的生活。每天六時半起床、七時參與彌撒、放學後參與晚禱、院長訓話、九時多睡覺,學生過著儼如修院的生活,故該校得到「小修院」的別稱。 慈幼會會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宋執事表示在校六年,已將同住的神父和修士當作爸爸和哥哥看待。「當年我們每個寢室有四十張睡床,神長的睡床在四個角落;晚上我們踢被子,他們總會半夜起床給我們重新蓋好。」會士的關懷改變了宋執事的生命,從沒有信仰到認識耶穌,他於中二時領洗;在學期間,他甚至考慮司鐸聖召。雖然最後因照顧家庭的責任而未有成為修道人,天主卻一直在宋執事身上工作;九年前他領受終身執事職務,只因服務和奉獻的心從未間斷,「天主揀選了你,你就必定能到達(祂計劃的)目的地」,宋執事堅信。 愛的延續 因時制宜 七、八十年代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南區不斷發展,人口增加、交通改善,學生對寄宿的需求大減,故該校於八十年代取消寄宿部。加上香港經濟轉型,工業及相應的工業教育式微,該校課程亦由當年每天下午安排學生到工房學習木工、電工或金工,逐漸轉為今天配合新高中學制的課程。 該校余立勳校長表示即使學校運作模式一直因應時代轉變,但教育方針始終如一,堅持鮑思高神父的教導。「雖然各人的恩賜不同, 發展的路向亦因而有所不同,但我校希望學生在這裡能夠覓到自己的價值。」余校長亦是該校舊生,於1978年畢業,「青年時期是人成長發展的黃金時間,學校希望裝備學生成為好的成年人,讓他們持守基督徒的價值觀,才踏入社會。」 面對今日貧富懸殊的香港社會,家庭面對的問題愈趨複雜。該校於本學年恢復寄宿部, 期望支援家庭的需要,並透過規律和團體生活,充實孩子的心靈,培育人靈。 現時該校寄宿部分別設四人和六人房間,備有冷氣及熱水等設備,但仍位於校舍二樓,宿生同樣須參加早禱和晚禱,神父亦會於每晚晚禱後給予教導。「晚飯後的活動時間多姿多采,打鼓、唱歌、繪畫、吹口琴都有!」中一生卓展鏵表示,「我最享受的是團體生活,還有畫畫。」展鏵亦於去年十一月開始慕道,「神父的教導讓我開始認識天主教信仰,相信天主!」同級的梁昊生亦表示十分享受宿舍生活,「住在學校很特別,和同學關係變得更密切。」 目前港鐵南港島線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期望落成後改善南區交通,除了封路等帶來不便,對學校亦有影響。「我們每個學期也有兩、三次跑橋訓練,是我校傳統」,就讀中五的總領袖生蔡俊杰表示,「但因施工關係, 我們要改到海濱公園跑步,每年一度的跑橋大賽亦要延期舉行。」中四的曾耀均亦認同工程為師生帶來不便,「但我相信南港島線建成後會增加南區的人流,有助更多人認識學校和本區。」該校舊翼校舍已被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歷史價值以外,它更是一眾學生成長、生活的家。(澄)   
kjy04b-20121118
icon06
童年@北京
2012.11.18
一修街的風景
   王府井大街自東安市場向北,是另一番風景,少了份商業味道,多了些人文藝術風情。 東堂在新千年以全景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北京的第二座天主教堂,第一座是位於宣武門的南堂。修復一新的東堂出現在王府井大街上,玫瑰園更是讓路人眼前一亮。 走出東堂,經過商務印書館,就是首都劇場。上個世紀80年代初,高行健與林兆華首先發動了小劇場的試驗戲劇。首都劇場演出了高行健編劇、林兆華導演的作品《絕對信號》和《車站》,在戲劇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後,這裡上演了許多有爭議的戲劇;並不是每一個戲都是成功的,卻從這裡走出了一批戲劇創作的優秀人才。 今年香港藝術節,由高行健編劇的《山海經傳》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上演,林兆華任導演,二人若干年後再度合作。主辦方特意在演出前安排了二人的對談,高行健已是白髮蒼蒼,林兆華依舊特立獨行。今年也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六十周年紀念,「人藝」老藝術家和年輕演員齊聚一堂,在首都劇場演出原創大戲《甲子園》。常聽「人藝」的老演員說「戲比天大」,我想,正是有了這些在藝術的旅途中上下求索的藝術家,才有了「比天大」的戲。 首都劇場往北,穿過五四大街,來到隆福寺街。小時候喜歡去隆福寺,難忘白魁老號的燒羊肉,也愛北京小吃糖卷果,卻始終沒有愛上焦圈和豆汁。隆福寺街蕭條已久,街坊老人說,很久以前,隆福寺的廟會是小孩子的開心地呢:手裡舉著糖葫蘆,一會兒看捏泥人兒的,一會兒看吹糖人兒的,這邊還有抖空竹的,眼睛都不夠用了。 出隆福寺街右轉,是三聯書店。因為外婆家和書店離的近,每逢寒暑假來外婆家,便走去三聯書店看書,倘若外婆到隆福大廈買東西,回家時就順道叫上我一起走。而今,書店還在,只是身旁不再有陪伴的外婆。一條街的風景,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改變,街上的人和物也隨之變了模樣,要說有甚麽沒有變,那就是我對這條街的感情吧。
kjy01_2012102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21
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台灣生態遊學團
  (本報專題)早上,踏上鬱鬱蔥蔥的草原,走近成群的綿羊;晚上,抬頭望向夜空,滿目盡是星羅棋佈的閃爍星斗。他們又穿梭於參天巨木之間,探訪珍稀的昆蟲。他們是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的五、六年級生,剛過去的暑假,一行二十七人參加學校舉辦的台灣生態遊學團。從此,他們眼中的台灣不再只有夜市和書店,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更深入認識寶島台灣及其保育工作。   難忘自然之美 七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由台中到台北,二十七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到訪清境農場,漫步溪頭森林保育區,體驗台北防災教育館和成功高中昆蟲館,甚至參觀北投焚化爐,忙得不亦樂乎。五位剛升上六年級的男同學接受訪問,七嘴八舌,踴躍地分享他們在台灣的所見所聞,記者也能想像這次旅程,實在為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一的行程,五人卻各有不同體會。在清境的晚上,黃俊德因遲遲未入睡,遂成為少數跟老師到室外看星星的同學之一。「那是凌晨十二時多,山上多麼冷」,黃俊德回想,「但看著滿天星星,我驚訝得合不上口!」除了第一次看見數不清的星宿,這次旅程中,黃俊德還經歷了很多第一次。「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接觸馬和羊,第一次餵飼牠們」,他笑道,「我的手都沾上牠們的唾液,卻很開心。」而在溪頭森林保育區,除了見到很多香港沒有的植物,黃俊德還有另一個獨特經驗,「我看見有兩隻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他笑著說。 梁浚希和李俊賢則最愛參觀昆蟲館,「那兒有不同品種的蝴蝶、有漂亮的金色甲蟲;有標本,也有真的……簡直是眼花繚亂」,他們如數家珍地分享他們在館內的見聞。「我們還看見了幼蟲,是真的、會動的,香港大概沒機會看到吧!」文靜的何思朗則最難忘在防災教育館的經驗,透過模擬天災的環境,參加者可以學到發生自然災害時能怎樣保護自己,避免受傷。「教育館以水蒸氣模擬火災時濃煙瀰漫的情況、在感受強勁颱風的展館內我們渾身濕透,我們還體驗了地震的情況」,思朗表示。同學們更為記者即時示範發生地震時該到牆角抱頭蹲下的姿勢。隨團出發的黃詠思老師見狀說道: 「同學們有親身經歷,才會記得這麼清楚。」 反思環保之要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相信此話不假,行程為同學帶來豐富收穫,行程以外他們也有不少觀察。「台灣空氣質素很好,街道也很整潔」,俊德和廖銘希不加思索答道。「當局也有制定不少環保政策,例如鼓勵市民舉報亂拋垃圾者、限制家居廢物重量等」,俊賢和思朗補充,浚希更總結說:「台灣人的環保意識比香港人強得多。」反思這次旅程,他們明白到要保護美麗的大自然需由自己做起,最應該做的便是減少廢物,「不好好處理的話,廢物只會愈來愈多。」 黃老師表示學校每年也會舉辦遊學團,以往多以語文學習為主題,今年到台灣則希望學生透過親身接觸,可以更認識生態和環境保護。她表示很高興見到學生有所得著,「我們到一所紙寮參觀時,看見那些婆婆付出很多勞力造紙,明白到每一張紙也得來不易,在場有同學當下便自我反省,承諾以後會珍惜用紙。」 黃老師亦十分珍惜和同學參加遊學團的經驗,認為可以更認識他們,「和同學在課室以外相處了一週,有更多了解他們的機會,期間發掘到他們不少的優點,有些很樂於助人,有些很有幽默感」,她續道,「這些是平日在課堂上不容易了解到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親身感受,得到的卻是另一番體會;走進世界,看到的,更多。(澄)    
kjy16a-20121014
icon42
書包.背包
2012.10.14
兩種90後
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我在家中吃過月餅,百無聊賴,便登上社交網站,看看朋友們的動態。隨著網站的捲動,我看見有很多祝賀中秋快樂的近況,但卻沒有甚麼特別值得注意的貼文。一幅圖片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張宣傳海報,標題為「9.30 終極尋狼。月圓之夜晚會」。 這個活動的內容是召集人民在中秋節晚上,遊行到特首的大宅外,表達希望撤回國民教育科的訴求。看著電腦熒幕,我不禁想到了一群人…… 他們不過是一群中學生,一個民間組織 —— 學民思潮的召集人。這個組織只有一個目的:阻止政府推行「洗腦教育」。從2011年創立到現在,學民思潮以不同的方式去反對國民教育的實行,包括遊行、請願、集會、甚至是絕食。直至八月三十日,學民思潮發起了佔領政總的行動,參加者高達十二萬人。最終,政府把原定的「三年開展期」撤回,並表示各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辦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雖然有人認為這不過是把責任推給各學校,但是我認為學民思潮所追求的目標,已經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雖然我與學民思潮的召集人年齡相若,但自問沒有他們的膽量和氣魄:去成立和統領一個組織、接受傳媒的訪問、和政府高官對話……看著學民思潮的各個召集人,我不得不反思:何謂長大?何謂成熟?驀地,我想起了另一群人…… 還記得暑假時,我和朋友們走在街上,一群穿著相同顏色的汗衫的人在身旁跑過,期間一邊煞有介事地看著他們手上的地圖。他們時而放聲大叫,時而裝作內地遊客用普通話問路……定睛一看他們的汗衫,才知道原來是某間大學正在舉辦迎新活動。他們正在玩的遊戲到底有甚麼益處、對他們有甚麼啟發?我和友人不禁納悶。既然即將升讀大學,應該也是十九到二十歲左右的年齡了。為甚麼他們玩的所謂「迎新遊戲」,竟是一些浮誇幼稚的舉動,無外於胡鬧嬉戲?聽聞這種迎新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做一些丟臉的任務去鍛鍊自信心和表現勇氣」云云。 我想,同為90後,倘若在鬧市高聲叫囂的一群就是有勇氣的表現;那麼另一群在政府總部外高叫口號,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又叫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