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10411_s1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4.09
德望近 150 學生與神長及修女 《逆境.相連》帶出正能量
聖神修院三月中的一個下午,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在小聖堂內拉起小提琴,譚永明神父與德望學校校監阮嫣玲修女吹起長笛,另外八位德望女生以中樂及管弦樂合奏,夏志誠輔理主教則與神父修女合唱,共同奏出由本地信徒創作的《逆境.相連》這首歌,期望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傳揚正面的信息,與社會人士一起渡過難關。 今次合奏,德望學校的中樂團、管樂團以及弦樂團有近150名學生參與,因應疫情除了八位同學到聖神修院與神長和修女合奏外, 其餘140多名學生會自行演奏及錄影,校方再把百多條影片剪輯成線上虛擬合奏版。 在修院拍攝當天,中三生陳祉允與湯漢樞機一起演奏小提琴,兩人不時以眼神與姿勢交流展現弓法,她說:「大家也陶醉在音樂之中,享受著演奏的過程。」另外,音樂科主任梁綺明透露,湯樞機事前更請學生幫他在樂譜上標記每個音部的弓法,以求整體演奏更齊整。 無分年齡追求和諧境界  有份參與其中負責吹笙的中五信徒學生溫善瑩,是中樂團內唯一到修院演奏的樂手。這是她首次參與中西樂器合奏,吹奏樂器時要顧及整體效果,好讓不同樂器和諧地奏出樂曲。 學生努力演出,學校修女也不懈惰。與學生一起到修院錄影的阮嫣玲修女負責吹奏長笛,她說幸好有學生相伴,讓她演奏時更為安心。阮修女修習長笛近20年,但已有一段長時間沒有練習,從今次合奏中她領悟到,「音樂無分年齡,也是彼此學習一起追求和諧與美麗的境界。」 多次重拍為求完美  修院拍攝以外的百多名學生,則要各自找一個寧靜的地方錄影,其中吹奏長笛的高衍衡便請媽媽幫忙負責錄影,她需事先整理家居,好騰出白色牆身作背景,也要安排她至愛的貓兒入房「迴避」,「但試過拍片時貓兒上廁所後傳出抓沙的聲音。我只好重頭再錄」,這樣先後拍了三次才能完成。然而,她算順利了,因為有學生為了錄下最佳效果,竟重拍50次。 以大帶小發揮互助力量 疫情下學習模式有很大轉變,該校的音樂教育卻沒有停止,學年內該校邀請學生拍攝幾首網上樂曲,學生也珍惜每次排練及演奏的機會。 當有機會回校練習,校方要先做好防疫措施:設膠幕,保持距離,單行面對背地坐等等。梁綺明說,疫情下練習同學固然要作出適應,可幸音樂訓練也讓學生自律和堅毅不屈。「學生透過網上演奏,去感受合奏的氣氛,以音樂向其他同學打氣。」 為了讓師妹回校時有更多時間練習,舊生也會在前一天回校準備場地。疫情時練習改在網上進行,高年級生關心師妹的進度,當師妹在網上示範演奏時,其他人便安靜聆聽,再給予意見。陳祉允說同學互相提醒,以彌補沒有實體練習的缺失。 「有著祢同步去,縱在這長夜裡,教我勇敢飛去。」《逆境.相連》歌詞中的最後三句,令三位受訪學生感受最深:無論現在面對甚麼難題,也可以合力面對並跨過難關,在逆境中要勉勵自己。 阮嫣玲修女指出,德望學校的核心價值是:愛、希望、喜樂、感恩,與辦學團體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重視喜樂與感恩的精神一致,校方重視學生在音樂及美的追求, 「這首歌帶給人希望、勇氣、勇毅,因著這份心連心而一起攜手向前的力量。」(高)  德望學校《逆境.相連》 bit.ly/3wy1mqf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2a_20210110_s
歲月輕狂
2021.01.08
逆境樂園
自去年6月起,因為社會運動,很多演出或活動製作已被暫停,所以可以說是為今年的工作方向,作了一個熱身。但熱身過後, 便要打真軍!一個接一個場地在疫情中需要繼續關閉,這代表「搵食」的地方也沒有了,所有音響燈光LED屏幕器材、活動統籌技術、鋼琴音樂造詣都全沒有用武之地。還好是十年前開始,每一次旅行我都會拿起攝錄機,把整個旅程拍攝下來、並剪輯成短片, 作個紀錄或將來用來回味。於是近幾年開始,有客戶找我拍攝紀錄片、公司介紹短片、甚至微電影,無形中多了一門技術學問。於是疫情中便拿起攝影機,專注為各類型客戶負責拍攝工作,居然拍出一片天。 有了拍攝技術,便開始鑽研直播技術, 先把公司清出一個空間,再把無用武之地的器材,堆砌出一個小型錄影廠,供客戶做直播。然後自己亦會參與各類型大小的網上音樂節目,負責演奏鋼琴,實行幕前幕後雙管齊下,把網上直播的技巧,盡能力吸收, 務求成為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網上直播顧問。直至今個月,終於得到我最夢寐以求的一個工作。香港管弦樂團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大型戶外音樂會《S y m p h o n y U n d e r T h e Stars》,去年已因為社會運動而取消,今年又有疫情,於是便邀請我擔任創作總監,籌辦這個音樂會於網上直播。能夠把我的籌辦活動技術、音樂知識、拍攝藝術和最新領悟的直播經驗結合在一起,創作一場給觀眾有全新體會的音樂會,我當然雀躍無比。 專心製作這個音樂會外,同時亦要不斷做網上宣傳,務求要吸引最多的觀眾欣賞。這時自己的社交媒體便要發揮最大作用,因此,多了不同大小的藝術團體透過社交媒體向我查詢外,更重要是改變了環境:以這場音樂會證明網上演出的可能性、並帶領藝團嘗試作出轉型。音樂會完結後得到很好的迴響, 我更應該「打蛇隨棍上」,繼續好好利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帶領藝團走出困局、帶給他們希望。卻偏偏在這一刻,我的社交媒體被黑客入侵,戶口被鎖了。 正想發光發熱之際,卻遭一盤冷水倒過來,媽媽致電慰問,我跟她說:「唉!不知為何天主永遠不會給我一條平坦的路。」媽媽卻說:「我每天祈禱,就是祈求天主可以給你一些我供給不到的。感謝天主,你聽到了。」我不明白,但既然沒有社交媒體,晚上在家便在書架上找些書本來看。居然讓我找到兩本書籍: 一本散文集叫《逆境樂園》,其中一篇原來是爸爸寫的,內裡寫的故事正正就是我中小學時的故事!另一本是《我的起跑線》,居然第一篇已經是寫關於我選擇音樂路時的經歷!細閱後才明白,全靠逆境,才激發我的創意、我的生命力。父母給予不到的,就是挫折。一晚之內打通我腦袋的經脈,領悟到我該如何帶領著兩個女兒成長。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2a_20201213_s
歲月輕狂
2020.12.11
琴瑟和諧
新一輪抗疫措施,有觀眾的實體演出全部取消,還好有過去一整年的經驗,已不斷做網上直播演出。除了幕前演出外,亦因為不斷把公司出租給客戶做各式各樣的直播或拍攝,站在控制台後監督、有時候更當上攝影師,於是突然被行家、客戶、朋友等,當正我是網上直播達人,顧問工作源源不絕。 以往最頻密的工作是彈鋼琴,初期是每逢週末,在商場演奏,沙士亦無間斷,之後演變到各類型的商業演出、音樂會總監、至代表香港出國巡迴。每當做一件事做得頻密和定期,傳媒朋友便會對你感興趣,接二連三相約做訪問。做訪問最頻密的時期,要算是在商場演奏的那個階段,每週一個,「鋼琴王子」這個稱號,就是那段時間得來的。 如今又突然在各類型的網上直播,不論幕前幕後都看見我的蹤影,加上這星期又為一年一度香港管弦樂團的太古《港樂.星夜.交響曲》網上音樂會擔任創作總監,於是這兩星期突然來了人生頻密訪問的第二波。不過可能年紀大了、成熟了,被問及的問題與之前商場演奏階段,截然不同。「你那麼喜歡彈鋼琴,那麼你一定有聽過『琴瑟和諧』這個傳統說法,你有甚麼看法?」以往只是多數問我甚麼年紀開始學鋼琴、鋼琴對我來說有多重要等問題,突然來個中國文學,唯有用另一個話題方向回應:「琴是指古琴,不是一種用來表演的樂器,而是把琴者的內心、所想抒發的情感,利用這五條弦演奏出來,內斂、文靜。瑟則是相反,25條弦,聲量大,用於演奏宮庭雅樂。至於和諧就是指琴、瑟各有獨特,各有用途,一個凹、一個凸,正正就是比喻一對夫妻的感情。至於西洋樂器鋼琴,便沒有中華文化的那種美,因為彈鋼琴就好像打電腦鍵盤一樣,每敲一下,錘仔便會敲擊弦線製造聲音。因此鋼琴其實是敲擊樂,並不是弦樂。不過放在家也挺和諧,因為永遠是家中最高貴、最漂亮、和最實用的桌子!」 記者便突然把問題聚焦在家庭和愛情。「因為我的父母也是在聖瑪加利大堂結婚, 於是我也選擇了這裡。當日天朗氣清,同場還有我合作多年的彌撒歌詠團獻唱,親朋戚友皆在見證,簡直完美到不得了。唯一是太太的爸爸當時身患重病,做了各類治療令身體更虛弱,但仍親自步上祭台,為女兒簽紙證婚。可惜簽完那一刻,體力不支,即場暈倒在地上!我弟弟立刻攙扶他、並召喚救護車到教堂,隨救護車送他到醫院。那一刻與我在祭台前的太太淚流滿面,想幫爸爸但又不知所措,一時間擔心、哀傷排山倒海衝湧著她。我就在那一刻正面雙手搭著她的肩膊,望著她的眼,點了點頭。這個,就是我在天主面前、在神父見證下、不用一言一語、作出了人生最大的承諾。」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1b_20160508s
藝文知趣
2016.05.07
紙與音樂
若說音樂,大家可能會想及鋼琴、二胡或牧童笛等樂器,又或是貝多芬、蕭邦、海頓等音樂家的名字,甚而是《綠袖子》、《紅彩妹妹》、《賽龍奪錦》等熟悉的樂章⋯⋯ 在香港,每所學校均會為學生安排音樂課,很多青少年朋友也會於課餘時間學習彈奏不同類型的樂器,或參與不同形式的合唱團。 大家對音樂該不會感到陌生吧。這回,且與大家談談「非一般」的音樂。 若說「非一般」,大家或會看過以下電視廣告片段:小孩子在數個玻璃杯子裡注入不同分量的清水,再以木棒敲打,由是發出高低有致的清脆聲響,而簡單的曲調也由此組成。 在「韓流」熾熱的情況下,大家也許曾聽聞或曾欣賞「亂打」演出:四個廚師打扮的演員,在廚房模樣的舞臺上,或用刀子在砧板上切菜,或把筷子在鐵鍋裡滾動,透過發出一連串節奏明快的聲響,以及有趣的身體動作,為觀眾上演一套輕鬆愉快的音樂劇。 大家或許懷疑:敲打玻璃杯或在砧板上切菜而發出的聲音,是音樂嗎? 若按《音樂知識詞典》,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而《中國音樂詞典》形容「音」是「相對於噪音而言,有一定音高,和諧悅耳的聲音」。由此可見,聲音是音樂的重要組成元素,只是它不能是「噪音」,只可以是和諧悅耳的聲音。 音樂家譚盾或許就是抱有同樣的想法,於是創作「紙樂」(Paper Concerto):舞臺中央雖然安坐有管弦樂團的樂師與樂器,但演奏的主角是掛在舞臺旁的長紙條;演奏者運用木棒敲打長紙條而發出具節奏感的「紙樂」,其間或輔以撕碎與弄皺紙張的聲音,或輔以震動紙筒而發出的迴鳴聲音,使演奏場內滿佈極具創意的旋律,另再加入時而高揚、時而輕轉的樂器聲,讓觀眾陶醉不已。 這時,可能,跟大家分享一點「紙樂」,那會是很有意思的。 只是,也許,世上最美的聲音,是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