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160515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5.14
用心聆聽
二十五年教學生涯中,與學生交往無數,對我來說,孩子的每張面容、每項需要、每個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 偉業是一名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他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他是家中獨子,極受父母和長輩的疼愛。有一次,我請他幫忙將一疊宗教作業放在地下的簿櫃內。他立即回答:「我甚麼也不懂!不要請我做,好嗎?」「偉業,工作很簡單,你一定可以完成。我請多一位同學陪同你吧!」久而久之,他便成為了宗教科的科長了。第二年,他憑著甜美的聲線被選為聖詠領唱團之團員。每天早會祈禱時,他便與其他團員一起領唱聖詠。有一天早上,正當我找領禱員時,剛巧碰見偉業。我邀請他幫忙,今次,他竟然一口答應。雖然,他第一次領禱確實有點緊張,總算表現不俗。隨後,偉業每天早上也自動自覺來找我,看看他可否有機會在禮儀上作出幫忙的地方。現在,偉業已成為一位領禱小天使。 另一位小天使庭欣,害羞怕事,對一切陌生的環境感到膽怯。眼睛無時無刻也流露著渴望鼓勵和機會。可惜,她從來不敢說出半句的要求和期望。在老師的安排下,她被選為聖詠領唱團的團員。每天早上,庭欣提前到校參與聖詠領唱團練習,從不間斷。每逢考試前夕,她便偕同團員以歌聲為同學打氣加油。 在老師的眼中,若我們多給予孩子學習機會,定展現他們的能力和進步。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疼愛小孩子。「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見了,就生了氣,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馬爾谷福音)10:13-14)老師從批改一疊又一疊學生簿冊開始,策劃及執行一項又一項繁瑣學校行政工作,找出了傳揚福音的路——就是以一顆真誠的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和需要,並利用不同形式學習活動,諸如組織聖詠領唱團、福傳先鋒、領禱大使等,帶領孩子走到耶穌的跟前。 老師,孩子需要你細心的關顧,感謝你!願與老師一起尋覓那遺失的羊,一起領他到羊棧裡去。 作者為寶血會培靈學校校長  
kjy01_2016032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3.19
寶血會培靈學校 體會慈悲 善度四旬期
 (本報專題)祈禱、悔改、更新、行善工、守克己,四旬期是一個重新反思生命的意義,尋找、發現和回歸天父慈愛懷抱的重要時期。教宗方濟各去年宣布展開「慈悲特殊禧年」,以天主的慈悲為特殊禧年的中心。「四旬期拜苦路很能體會天主的慈悲。」寶血會培靈學校宗教科主任黃美娟老師指「慈悲禧年」啟發她在今年四旬期,深思拜苦路的意義。 寬恕力量 赤心體悟 寶血會培靈學校每年四旬期均舉行拜苦路,初小(小一至小三)學生留在課室進行,高小(小四至小六)學生則圍繞分布於地下操場一帶的位置,朝拜十四處苦路。馮敏兒校長和黃主任因應「慈悲禧年」,今年特別在四旬期設計了不同的宗教活動,讓學生體驗天主的慈悲,默想內容更與生活緊扣。同時兼教二年級宗教科的馮校長舉例說明,「如在第九處『被釘架上』,耶穌被侮辱、衣服也被瓜分了,我會問學生如果他們是耶穌,他們會有甚麼感受和怎樣做?日常生活中,他們又有過寬恕別人的例子可以分享嗎?」她又會結合校園裡日常的情況去帶默想,例如有學生平時不甚守規矩,卻獲得同學之間的接納,此時她會藉此說明寬恕之道。 「天主因為愛世人,派遣獨生子來到世上受苦致死。受難前三年,耶穌四出傳教,教導人改過做好,因而得罪一些人,招致殺身之禍;但耶穌不懼怕,甚至甘願這樣做。他沒有依仗行過眾多奇蹟的大能去享樂,而是不斷勸人悔改,可見天父和耶穌多麼愛世人。」經過黃老師的啟迪,幾位五年級生立即領略耶穌基督為世人受苦受難的事跡,確實與自己有密切的關連——那不再是一段發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歷史。 為讓學生對寬恕以至修和聖事(又稱告解聖事、和好聖事)有所了解,該校特別透過宗教遊戲,讓學生從中有所領會。有關的課堂設計分初小和高小兩個組別。初小的學生在課堂中,透過「換心手術」遊戲,反省自己的過錯,然後與天主修和。老師先派發工作紙,紙上有一個心型的表格列出十項不良行為,包括「打架」、「只顧玩耍沒有溫習」、「貪心」等。老師逐一讀出這些行為,學生如有犯下,便自行將該格塗黑,再從反思中挑選兩項,繼而訂下具體的改善行動;最後,學生像做手術般,將塗黑的心換上紅色。至於高小學生在宗教科課堂上,老師先派發「還我真面目」工作紙,學生與好朋友組成一組,將紙上的人形臉譜掛在對方的臉上,在雙方都被紙張遮擋視線的情況下,畫出對方的容貌。跟著,老師再派發「天父DNA」工作紙,從「寬恕」、「憐憫」、「關愛」、「耐心」、「尊重」五項特質中,挑選兩項作深入反省,並訂下具體改善行動。 就讀三年級的呂嘉恩以「說謊」和「對長輩無禮」為改善目標,同級的鄧學謙也同樣以改善「說謊」行為作為目標。就讀六年級的張芷汝則選擇「耐心」和「尊重」作改善,同級的司徒卓曦亦選取了「尊重」。芷汝說:「壞習慣及小毛病,就像我們為好朋友畫肖像畫時,那張遮蔽雙眼的臉譜工作紙般,令我們的心目蒙蔽了,看不到天主本來美善的真面目,愈來愈遠離天主的慈悲。」同學們大多對自己過往曾對家中長者和媽媽發脾氣,或不夠用心做功課、溫習而感懊悔,並立下決心改過。他們都說要面對和承認自己的過犯,頗為困難。當學謙看到自己在心型表格裡的十項中有三項塗黑了,對自己感到很失望,而嘉恩和芷汝也從反思中,對自己屢犯仍未能完全改正的不良行為,感到不開心。(敏 / 睿) 仁愛生活 力行慈悲 芷汝在領洗後曾接受修和聖事,當她向聽告解的神父說出早已準備好並寫在紙上的過犯內容,她感受到神父給予由天父而來的寬恕,從而感到有改過的動力和希望。嘉恩雖非教友,在日常生活中也經驗過相類似的情形:當她告訴媽媽關於自己對婆婆不夠尊重的事而感到難過時,媽媽的耐心聆聽和鼓勵讓她願意再次改過遷善。可見,同學們都對自己能做好有一定的期望,並願意拿出勇氣反省和面對。 寬恕的慈悲力量使人有能力繼續前行。一如既往,該校在四旬期內小息時間仍會進行「愛的骰子」遊戲和饑饉小息。前者取材自普世博愛運動培育兒童的意念,學生投擲一顆大骰子,上面印有「第一個去愛」、「愛人如己」、「彼此相愛」、「愛別人身上的耶穌」、「愛仇人」及「愛所有的人」等話語,他們會在一整天裡,就按擲到那一面的話語去生活。饑饉小息則是學生將用來買零食的金錢投進巴斯卦羊捐款箱,並可取走該攤位上一些味道清淡的餅乾作零食。 愛的骰子 福音精神 馮校長表示該校舉行兩項活動已十年,「今年,我們想學生更深入反思『愛的骰子』的內容及訂立具體行動,於是在課堂中玩了一次。全班學生輪流發言,之後會送給他們一張印有其中一句話語的卡片作為提醒。六張卡的圖畫是由一位四年級生及家長一起繪畫,很有意思。」馮校長指有學生分享他早上主動跟一個平時對他不好的同學說早晨。但對一些家庭環境沒太多被愛經驗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反思怎樣去愛,有一定難度。 黃主任稱該校由四旬期開始向學生介紹「慈悲禧年」,復活節假期後,會分級研讀《路加福音》選段,包括二年級看「蕩子的比喻」(15章)、五年級看「惡園戶的比喻」(20章)等,並於稍後六月在校內舉行《聖經》朗讀比賽,藉此鼓勵學生多在家人面前練習,以收福傳之效。學期末,還舉行分級朝聖,除一年級前往學校附近的聖若瑟堂(粉嶺)外,其餘各級分別前往五個「慈悲禧年」特定的朝聖點,包括聖母無玷之心堂(大埔)、聖神修院小堂(香港仔)等。馮校長指屆時亦會邀請非公教老師一同前往,「我們提供多個渠道,讓師生尋求天主的慈悲。」天主的愛無處不在,就像該校的校牧丘淑儀修女常在校內祈禱室,等待學生上門來給他們講《聖經》故事、與他們聊天,或在午飯時間上課室陪他們用膳,讓學生從日常細微的關心中感受天主的慈悲;這對於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生活壓力的兒童來說,彌足珍貴。(敏 / 睿)       教宗方濟各在動畫《教宗跟你說說慈悲禧年》中指出,教會獲授命向世人更強烈地宣示天主臨在的使命,使每個人都能體驗慈愛的天主所給予的寬恕、安慰和希望。 「慈悲,是把天與人連結起來的橋樑,它打開我們的心,朝向一個永遠都會被愛的希望,縱使我們有罪在身。」(《慈悲特殊禧年詔書》2)修和聖事的目的和效果是與天主和好,神父是天主所揀選的人,神父在施行修和聖事時,以祈禱將懺悔者託付給仁慈的天主,「讓基督治愈我們,在聖神的生命中不斷進步。」(《天主教教理》1458, 1466)    
kjy01_201509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19
專訪寶血會劉燕棠修女 追隨基督以愛育靈
(本報專訪)中學時期的劉修女就讀寶血會開辦的德貞女子中學,她認識信仰時亦由寶血會修女講授要理,中學畢業後領洗入教。「我在中學才接觸信仰,感謝學校的良師益友,讓我認識天主。」畢業時,她已立下投身教育界的志向, 並升讀教育學院;教育學院畢業後,她亦順理成章,擔任教師。 德智並重 全人教育 1980年,劉修女加入寶血會,1989年宣發永願,「修女透過傳教生活,可以愛更多的人。」她表示度奉獻生活是源於對天主的愛,一路走來,她滿懷感恩和喜樂;而她進行教育工作時, 亦是懷著同一的心。除了三年的初學培育和三年修讀神哲學,畢業後,她從未離開教育工作。 接受修會的派遣,劉修女先在寶血會培靈學校擔任教師,後來擔任該校校長。經過五年的光陰,她到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上午校)擔任了一年教師,其後升任校長,直至上午校2009年遷至現址,轉為全日制小學(即寶血會思源學校);劉修女繼續擔任校長。 多年來的教育工作中,劉修女一直秉持寶血會的教育精神:「犧牲修和」。「我希望學生實踐校訓『愛主愛人』,亦期望他們樂於服務,願意與人和好。」此外,她亦著重在智育、德育方面培養學生,「知識創造未來,但品德教育和信仰培育同樣重要;像小鳥要兩翼平衡才能飛翔, 學生也需要德智的平衡發展。」 關懷弱小 心繫福傳 劉修女認為不論是教師或是修道人,教授知識以外,以身作則亦非常重要。「我很認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句說話,身教言教,作為教師和修女,我的行為也是學生的模範。」她強調修會亦十分重視與弱小者同行,「學生中亦不乏弱小者,可能是資質方面,也有的是行為甚或家庭背景方面比較弱勢,但我們更加應該疼錫這些學生。」她補充,學生成材便是老師的驕傲。 對於學校,劉修女有更深的一份情,「學校是家以外的另一個家,老師、家長、學生都是一家人,大家也有責任愛護學校。」服務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上午校)及寶血會思源學校二十多年,劉修女見證學生畢業後回來母校執教,又難忘當年聘請的新老師現在已成家立室,更曾有老師借用學校的禮堂舉行婚禮,「在學校裡,大家就是一家人。」她感謝天主,給她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老師間友愛共融,互相幫忙,他們以言行身教培育學生,並對學校富有歸屬感。」 服務學校以外,劉修女亦關心國內的教育需要。她參與1991年成立的慈善團體川彥社,該社關注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重點關注山區少數民族,籌款助學及建校。「長假期時,我會和其他成員親身到山區考察、落實建校等,我認為這樣的工作亦能實現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   卸下學校的工作,劉修女表示自己當然對學校有不捨之情,但她是開心、放心地離開。「因為學校的教學團隊成熟了,我不擔心,也不掛心。」未來一年,修會安排她進行靈修年,讓她反思修道生活,可以在修道旅途上有更多力量繼續向前行。她指尚未知道修會將安排她未來進行甚麼工作,「我懷著待命和服從的精神,等待修會派遣,但我對到中國福傳有一團火,我渴望到中國內地服務。」(澄) 
kjy01_201306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6.02
綠色生活 由心出發 寶血會教育事務處 台灣環保教育訪問團
四天的異地旅程中,五十位參加者到訪的不是名勝古跡,亦非湖光山色,而是一個又一個的環保設施,以及當地學校。他們遠赴寶島台灣,尋找當地的綠色寶藏,希望透過親身經驗、交流分享,學習台灣的環保教育,貢獻所任教的學校。 (本報專題)該交流團由耶穌寶血女修會(寶血會)教育事務處舉辦,安排五十名來自屬會三所中學、八所小學及三所幼稚園的校監、校長和老師,於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三日期間,到台灣交流。在該修會副會長李秀芝修女和該修會教育事務處主任黃美美修女帶領下,這群懷著同一教育理念的教育同工,一起踏上環保之旅 。 感恩之心 推動環保 「到訪慈濟八德回收站給我帶來震撼」,六位接受訪問的參加者之一,寶血會培靈學校馮敏兒校長形容,「在那兒服務、當講解的志工都上了年紀,為甚麼他們退休後,還願意在回收站義務工作?」她認為這是環保心靈化、生活化的表現,讓志工們持之以恆地為環保出一分力。她續道,「天主給予我們管理大地的職責,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融合,以感恩的心,將綠色生活付諸實行。」 給該校吳于寧主任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台灣人民感恩的心,「在慈濟八德回收站裡,志工們不單常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從那兒的二手貨場,可以看到他們延續物命,珍惜所有;不是丟棄不再適用的東西,而是送到二手貨場,讓有需要的人用較低價格買下來,物盡其用。」 該校朱慧珍副校長亦十分欣賞台灣的環保教育三步曲,「首先以情打動心靈,讓公眾感受到有需要為自己、為下一代犧牲;然後學懂惜福感恩、欣賞世界;最後採取實際行動。」她期望日後亦能以此模式教育學生,「除了在生命教育的課程中讓學生體驗大自然之美,亦希望可以將學校午膳的廚餘發酵成有機肥料,在校園結合課程和實踐,從經驗向孩子推廣環保。」 體驗自然 保護大地 「修會在台灣也有修院和屬校,我留意到當地不論家居抑或學校的垃圾分類,也做得很仔細」,寶血會思源學校校長劉燕棠修女以此與香港作比較,「香港雖有環保基金資助學校的相關設施和政策推動,但學生回家後,可能就是用另一套處理方法。」她表示最重要是從心出發, 「我們需要熱情和投入,並為孩子製造氛圍,培養他們的綠色習慣。」 旅程中,他們亦有到訪當地學校,包括寶血會的屬校台南市天主教私立寶仁國民小學及寶仁幼稚園。劉修女表示兩地屬校同樣秉持修會的辦學精神,「我們堅持犧牲與修和的精神,與弱小者同行,所以到訪台灣屬校,也感覺很親切。」該校陳志恒主任指出當地屬校幼稚園設有蝴蝶生態園,內裡有不同品種的蝴蝶翩翩起舞,而參觀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小時,他亦有不少體會。「該校每個學生也要下田種稻,學校善用大自然教育學生,讓他們在生活的地方享受大自然,從而學會珍惜和保護它。」 「龍肚國小將學校視為大自然一部份」,同校的梁應揚老師舉例說明,指出其與香港學校理念不同之處。「他們不會視地上落葉為垃圾,將它們掃走;沙地就是他們的運動場……」學生就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環境中成長。陳主任亦期望將來能在學校舉行主題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他們的角度,分析香港的廢物處理,從小養成環保的生活態度。   劉修女補充,「我們將學校飯堂的洗米水儲起,它營養豐富,用以澆花,花兒都長得更漂亮。」實踐由細節開始,綠色生活由你我做起!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