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4031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3.17
香港仔工業學校
愛德服務中團結成長
(本報專題)「配合『希望』這個大會主題,我們就利用大發泡膠剪裁,製成一間間小屋,在屋的中央放置感應器,外面有個類似投石機的裝置用來投擲小星星。當你把星星成功投進小屋裡,便會觸動感應器,令貼在屋外的燈條亮起光來,象徵將希望投進每個人的家。」就讀香港仔工業學校中四的洪庭聰詳細地解說。他的同學賴天賜則充當美術指導,設計好小屋的雛型,再由一眾同學們合力填上不同顏色。為了這項製成品,他們連續數天趕工至晚上八、九時。   如此賣力認真,他們可不是在趕STEAM習作, 而是作為學校義工隊「Caring Youth and Ambitious Servant」(CYNAS)的成員,幫忙籌備2023年明愛慈善賣物會的攤位遊戲。CYNAS自2010年成立以來,連續11次參加明愛賣物會(2019-2021年期間沒有舉行),有10次奪得攤位遊戲設計或佈置的三甲獎項,成績驕人。   第一年參與製作攤位遊戲便獲獎的洪庭聰表示,雖然知道義工隊有得獎的「傳統」,卻沒想過自己能獲獎,感到有點驚訝。他說之前沒接觸過義工服務,「看到同學好像玩得幾開心,便試試看。」同是第一年參加的中二學生劉嘉鏗直言:「當初老師邀請我加入時,我還以為是很無聊的活動,進來後卻發現是很有意義的,既能幫助很多人,又能維繫友誼。」   積極參與社區服務   CYNAS現時有十多位成員,大部分都是中一、二的時候被老師邀請加入。除了明愛賣物會,他們還會參加區內各種社會服務及活動,例如教導小朋友打籃球,協助派發單張介紹區內傳統地方,體驗失明人士生活等。   去年一個傷健共融跑活動,CYNAS的成員要分成五至六人的小隊,每隊合力把載有傷殘人士的越野人力車推上山坡再折返,全程3.5 公里,藉此加強團隊合作、溝通技巧和同理心。中四的陳耀星憶述,他的隊員們推車推得很快,令車上的傷殘人士很緊張,他便沿路安慰他,跟他談話,分散其注意力。   活動當日天氣炎熱,大家都汗流浹背、渾身濕透;被活動主持人問及是否辛苦時, 中四的劉逸博說:「我願意用我們的汗水去換他們的微笑,這是值得的。」已加入義工隊數年,他說會繼續參與, 因為CYNAS是大家一起創造、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集體回憶,又可以一起在不同活動中把這些成果分享給別人,讓他很有滿足感。   以團體為家   回望過去數年的義工生活,中四的陳祥裕說CYNAS給他「家」的感覺,幫助他成長:「我本身是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入來服務之後,他們推介我做隊長,便要經常找他們談話、教他們做事。」曾是義工隊員、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教的老師朱汶進亦認同「家」的說法:「大家很團結地做一件事、一齊捱,直到當天製成品面世,得了獎項,很有成就感。見到別人來玩,玩得很開心,亦很有滿足感。」   創立CYNAS的老師李偉平說,當時剛加入學校不久,校長請他幫忙在明愛賣物會負責攤位遊戲,因他認識不少學生,便凝聚了一班同學組成團隊,並帶領他們走出社區,做其他愛德服務。幾年後,成員均認為這事情值得繼續,於是幫忙找師弟加入,開始建立這條傳承之路。   CYNAS的隊名和隊徽也是李偉平老師的創作:「當年明愛的主題是『關愛青年』,便譯成『caring youth』,那我們想同學做甚麼呢?就是有目標地去當服務者, 便想出『ambitious servant』(有抱負的僕人)。」至於隊徽,則是參考日系戰隊的造型,再加入天主教和學校的元素設計而成, 例如頭盔上的「M」字和火舌分別代表聖母瑪利亞和聖神的帶領,腰帶上的記號象徵耶穌基督,兩臂的盾牌及齒輪則是學校的標記。   李偉平老師說,經過數年的洗禮,義工隊成員的自信增加了不少:「他們中二時,真的要像褓姆般照顧他們,替他們想點子、提點他們,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到現在中四,已放心把責任交給他們,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不用我們理會。」他期望繼續充當陪伴者的角色,支持一眾成員,令他們繼續勇於嘗試。(黎)  
kjy16_20220327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25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成立劇社推動英語音樂劇
(本報專題)在天主教郭得勝中學的校園設有黑盒劇場(屬小型及實驗性戲劇的表演場地),參與劇社的學生每個週末也會在劇場排練,由寫劇本、台前演出,製作道具、燈光、音響等也由學生負責。即使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年, 學生斷斷續續暫停回校上課,劇社成員由劇場轉到網上繼續創作與學習。劇社顧問梁家寶副校長說:「The show must go on(戲還得要演下去)! 人生正是這樣,當遇到逆境,無論是怎樣的環境也要走下去,想盡方法去解決。」 梁家寶副校長指出,劇社成立已20年,劇社成員近日在排練《Big》英語音樂劇,原定於七月演出, 因疫情將計劃延期至九月。而他們在疫情期間,先後在去年四月演出自創英語音樂劇《Washroom Wonderland》,九月上演了另一音樂劇《Singing in The Rain》,劇社導師張狄鳴說,學生沒有因疫情而停止學習戲劇,更有學生在這期間主動提議創作戲劇, 其中作品《Washroom Wonderland》便是由學生創作。 《Washroom Wonderland》結集了10多首經典百老滙歌曲串連而成,靈感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劇中主角走進洗手間內的鏡子進入了夢幻世界,遇到連串的趣事。 戲劇提升自信心 劇社主席中五生陳智炫是《Washroom Wonderland》的男主角米高,他說當站在舞台, 很自然會收起平日內向的個性,自信地琅琅上口唸出英語對白,「在台上我希望能夠讓觀眾見到我演出的一面。」 智炫表示劇社的吸引力,與自己平日愛看電影和戲劇有關,當年他準備升中時,已留意該校設有劇社,吸引他報讀該校。他中一加入劇社,認為學習過程提升自信心,每一齣劇也有其意義,「能夠透過演戲學習劇中的人生道理,從中讓我學習並有所成長。當我站在台上演戲時,每次也投入劇中的角色,讓我放膽展現自己的另一面。」 劇社副主席鄭婧霖在《Washroom Wonderland》飾演幫助主角改造自己的其中一個精靈,擔當主角的「感情顧問」, 「藉此幫助他重拾信心,鼓勵他要懷著希望。」 婧霖自言個性內向,雖然她有兩位姊姊,由於年齡差距大約十年, 因而較少一起遊玩,小時候她喜歡趁家中無人時在洗手間唱歌,或為玩具配音,「當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放膽唱歌。」她形容劇社有如第二個家,「我由中一參與至現在,性格上的確改變很多,我個性本身膽小怕羞,但是參與劇社後,每次在台上向著觀眾說出台詞時也不會怯場。」 網上排戲 在家練習 縱使學生因疫情無法回校排劇,也可以在網上練習,劇社善用可即時共同合作和通訊、開會、分享檔案通訊的網上應用程式,又召集過去20多屆的劇社舊生,透過短片示範舞步、走位或出入舞台的位置等,讓學生在家中練習。 《Washroom Wonderland》劇長1小時20分鐘,原本預計約六個月時間完成創作,最後花上14個月才可以演出,當中又不斷更新劇本,前後共修改了30次,張狄鳴說:「台上一分鐘的演出,台下要用上二十多小時去排練。」學生演出後所得的滿足感,成為各人努力學習的動力。他認為,戲劇藝術屬體驗式學習,學生在排練中找尋答案,在老師、導師及舊生的指導下,協助他們如何做得更好,「當學生在排練時有人幫助他們,最終讓他們在台上發光發亮,學生會感到有人支持自己,便會有家的感覺, 對學校愈來愈有歸屬感。」 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導師張狄鳴是該校舊生,回想他在該校就讀時,初中學業成績全級包尾,被當年教他的家寶 Sir (梁家寶副校長)批評他英文差勁,直到中二參與劇社後,戲劇培訓驅使他努力學習,他後來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更使他決心在劇團發展英語音樂劇,現在他以師兄身份指導師弟師妹戲劇技巧,其經歷也成為學生的奮鬥目標。 梁副校長說,過去劇社的表演劇目大多是按百老匯劇目演出,為學生提供英語演出的平台提升英語水平,戲劇培訓提升學生對表演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讓學生自主學習, 「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便會投入,花時間用心做好。」(高)  Washroom Wonderland 故事大綱 米高是一位內向但善於編寫電腦程式的少年,他的高中生活只有兩個跟他投契的朋友。雖然他富於才華卻缺乏自信心,不懂表達自己,尤其向他的心上人——姫絲汀。在一次學校舞會上他誤會好友離棄了他,令米高終於受不了。他只好獨自去了洗手間自怨自艾,突然鏡子中出現了一隻兔子並將他帶入一個夢幻世界。在那裡,他認識了另外四隻精靈。靠著他們的幫助,米高終於建立了自信心,相信人間有愛,最後返回現實與友人重聚。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2_20180114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8.01.13
德國科隆︰兩個家( 三 ) 法國男子的房間
  回講到,在離開科隆前兩週,我被迫遷出生活半年的家,那麼,最後這兩週我應何以為棲?想過入住青年旅舍,卻須分秒看管財物安全;想過投靠住在市郊的同事,但每次外出需要他接載, 還是不太方便。 最後,我選擇了當沙發客(Couchsurfer)。 沙發衝浪(Couchsurfing),並不只是讓旅行者找免費住宿的網上平台,而是透過與當地人交流,從而建立關係及增加對彼此國家認識的非營利網絡。以我當過數十次沙發客的經驗之談,當沙發客並沒有傳媒渲染的那麼危險,因為在平台內每人皆有公開的個人檔案,讓過往的沙發主或沙發客留言,無論是正評或負評,除非經過網站管理員的同意,誰也不能隨意刪去,在尋找沙發主前先細閱對方的個人檔案便更有保障了。 我的沙發主是位離鄉工作的法國男,在我到達科隆不久,便已在每週一次的沙發衝浪聚會認識,也許因為我們同樣只是純粹為交朋友而參與聚會,而且大家年齡相若,還不時互相有瘋狂的點子,所以我倆很快便成為朋友了。我和大伙兒閒時會一起遊覽附近城鎮,有時亦會在他家開派對。當我問他是否能暫住兩週時,雖然他須於某幾天到別處工幹,但還是馬上答應了。 他家沒有房間,進大門後,穿過玄關及開放式廚房,便是大廳,也就是整間房子。他的睡床在大廳一角,而我的睡床則在對角。我的床其實就是從第一個家搬過來的沙發床墊,雖然只能放在地上睡覺,但厚厚的墊褥還是能讓我安枕。我倆的「空間」隔著書桌、茶几和飯桌,雖然沒有獨立的房間,但房子整齊舒服,而且我們互相尊重各自的作息時間,所以這兩週的生活很舒適,並沒寄人籬下的壓力。 在離開科隆的倒數日子裡,我跟不同的朋友道別,常常夜歸,但他卻很了解離別的心情,不但沒有介懷,更給我門匙,好讓我能在他工幹時自由進出。 最後一夜,他做了一頓簡單的餃子麪作晚餐,我們互相分享家鄉的故事,又在網上的街景圖介紹自己的家。他在法國的家是綠草中的一所屋子,而我在香港的家則是大樓間的幾格窗戶,他本來沒有因這個反差而吃驚,但當他發現原來我們的密集民居也竟有大樹時,這才讓他驚訝起來!啊!原來他是看到大樓前的公園罷了。 喝了幾口甜酒,我們用對方教的當地語說了晚安後,便各自進入夢鄉,不知道我們在夢中有否回到各自的家鄉呢?  「早抖!」 「Bonne nuit !」 一個城市能否帶給我家的感覺,讓我戀上, 在乎當地遇上的人和事。科隆除了一座大教堂外,其實不怎麼吸引。她跟其他萊茵河的沿河城市差不多,就是在大火車站旁有一座二戰前遺留下來的聖堂,聖堂前保留了老城區的小店、酒吧和石板街巷,街巷總會引領你的腳步來到萊茵河河畔,扶著兩岸的就是一道鐵橋和成千上萬的鐵鎖。 當吃得太多相近的景色時,  肚子便很容易患上審美疲勞 而發脹。 可是,我在科隆卻因為遇上的人和事帶來更廣的視野、更豐盛的日子。 在那次離別科隆時,剛好過了農曆新年,法國男教曉我說「Bonne année」(即新年快樂),讓我在2018年的首篇文章跟大家說聲「Bonne année」吧!  
kjy12_20171210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7.12.09
德國科隆︰兩個家(一) 男人味的房間
在德國,做房地產生意不會豬籠入水,因為房租受政府監控,房東不能任意加租,因此,租客權益得到保障,加上德國的退休保障制度完善,很多德國人會選擇租屋,而不會像大部份香港人般,要窮大半生為置業苦惱。 我曾在科隆生活了半年,擁有兩個家,一個是合租的,另一個是免費的。 在科隆安頓前,我還在西歐到處順遊,幸運地在旅途中已於網上找到一所房子,跟兩位中國男生合租,而起租期剛好在我開始正式上班的前幾天。為了確保到埗時有個容身之所,我只在網上看了房間的照片,便馬上拍板了。別人問我,怎麼會願意跟兩位男生同住,也許我因自小便與哥哥共睡一室而習慣了,但我倒認為男室友會比我更多不便,因為他們要開始在家中穿上上衣和久等女士用浴室了!  當我把大門打開後,便馬上心知不妙︰「果然是所男生的房子!」除滿眼都是塵埃捲成的毛球外,大門旁的鞋架堆著一大疊沒開封的信,信件之間,被交錯的電線纏繞著的網絡數據機,正在發出求救信號。儲物房的雜物堆,好像都急著要把房門推開,湧出來透透氣似的。衛生間更是極品,還沒進去,便傳出男人的氣味,發黃發黑的瓷磚、四個天花角落被兩隻大小蜘蛛共享、浴缸上的防滑膠,已不知何時變成滑得不再防滑……然而,廚房才是這房子的重點,實用面積實在不算小,空間足以多放一張睡床,但一眼便能分辨出這是中國人的廚房,因它擁有中式廚房的特徵︰油漬。 油漬斑斑的灶頭旁,放滿各種中式醬油瓶,用指尖抽起黏黏的瓶子一看,不是過期,便是已清空良久。灶頭左方的開放式高櫃,蓋著一塊筆直的花布,裡面的器皿該較潔淨吧?怎料,由於長期沒人打理,器皿都被油煙封印, 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包漿(這是室友教懂我的新詞),高櫃對著一張放滿過期果醬、麪包和沒蓋上碟子的隔夜飯菜的木桌(後來才發現,他們是故意不把飯菜放進雪櫃的,因為他們認為德國的乾燥天氣,是不會讓食物變壞的)。 終於,我在木桌旁發現這裡僅餘沒包漿的地方,就是兩張站不穩的木椅!而最讓人不明所以的,就是木椅下的大地毯, 看 !污漬都被吸進毛茸茸的地毯去了。注意,以上的都不是博物館內讓人大開眼界的東西 !最吸引視線的,就是天花低空吊著的蒼蠅膠紙卷,上面每寸空位幾乎都黏滿已進天國的蒼蠅兄弟,假若一個不留神,頭髮便會跟這些舊住客親吻了!然而,能稍為點綴一下廚房的,可算是白牆上的大紅心,聽說,這是從前一位修讀藝術的租客留下來的。 走進自己的房間,終於找到早前在照片上的房間原貌了,因為家具不多(連一張桌子也沒有,上一位男租客竟以一張椅子當作電腦桌,用了整整一年!),除了窗戶和櫃子都佈滿塵埃外,這裡還算整齊。 我想過再找別的住處,但實在不容易。想到要在這裡住半年,我便馬上動身,把儲物房、衛生間和廚房認真打理。先把儲物房的雜物分類,把有用的移進我的房間,沒用的搬至地庫,半天後,堆積如山的儲物房,竟被騰出一個床位的空間來!然後,便是充斥著男人味的衛生間,先添了空氣清新劑,又清走了牆角的蜘蛛網,把牆、座廁和所有潔具都反覆沖洗一遍,不得不對用過的水說聲抱歉。再來便是包漿的廚房,這裡只能盡人事處理,把東西分類排好,丟掉廢物,但那千年油漬可真無能為力!意外的是,儘管我整天在廢墟裡,卻連一隻蟑螂的蹤影也沒有,這全因德國的天氣太乾,小強生存不了。後來有德國朋友來港發現牠們時,還感到很新奇呢!  最後,當然要把心思放在自己的房間吧!職業病地把家具重新調配,衛生間那半塊已鬆脫的鏡子和廚房的小桌子,被我收歸私有, 算是我對室友們的清潔費也嫌太少吧!另外,也在儲物房找來了窗簾、桌布、燭台等飾品,讓房間變得開始有家的感覺。 苦幹兩天後,終於能安心地休息,我躺在牀上,望著這間將會陪伴我半年的家,心想︰ 「很滿足!這房間的面積,比香港家的客廳還要大呢!」從安頓了家中一切的那天起, 我沒有再到處打探別的房子了。 當我這兩天在整理房子時,兩位室友在做甚麼呢? 下回分曉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