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160612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6.11
校長也上課
四月中旬, 我暫別了校園一星期,與六十多位中小學校長到北京進行交流,考察學校、文化和社企,並參訪北京師範大學和清華大學,出席專題講座。 其中一個專題講座的主題為「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視覺因素分析」, 講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的錢志亮副教授。他指出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有系統地把教學內容的資訊傳遞給學生,而學生接收資訊的通道有75%來自視覺,故此建議教師可從課室環境、教師自身和學生層面,了解影響視覺接收效果的因素,好使能「把最美好的給學生」。 錢教授並不是空談,當天他就用了生動有趣的手法,給我們上了一節難忘的好課, 把最美好給我們這群學生。一個偌大的演講廳中,他沒有選擇站在講台上演說,也沒有選擇借助擴音器,他選擇了走近聽眾及營造互動,他的言詞真摰,見解精闢,充滿對教育的熱誠,觸動了現場每一位學生。 他仔細分析每一個視覺因素。在環境因素方面,色彩要備受「接納」,光線要「適合」以免引起睡意、座位佈局要配合「因需」,教室佈置則要注重「和諧」。在教師因素方面,職業的氣質外表首重「精神」, 容貌須注重温馨「盡美」,衣著裝扮以「端莊」為宜,目光交流則須重「關懷」好讓同學知道老師的心中有我,面部表情著重「和諧」,體態語言要顯示「真誠」,手勢語言要顯示「平等」尊重,師生距離則需要顯示「親愛」。至於學生因素方面,如何透過提問及互動提昇同學的視覺動機、如何關顧同學的視力狀况、如何拓展同學的視覺以促進學習,他都娓娓道來,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 總結時, 他強調書本的知識是「死」的,但受眾卻是「活生生」的學生,故此教學必須是活的。要提昇學生的視覺感知從而促進課堂學習, 他認為課堂教學該是生命氣息的傳遞,老師必須讓同學感受到飽滿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熱情的關注、親切的語言、豐富的體語、和諧的互動和出神入化的演示,那才是一節好課!  「生命影響生命」,願以此講座的得著與教育路上的同行者共勉,路上不要忽略一些看似普通的小處;原來稍為著力經營,便會事半功倍。願上主開啟我們的心眼及降福我們的努力!  作者為白田天主教小學校長
kjy10_20131020
icon19
青苗天地
2013.10.20
2013.10.20
     新希望 白俊麒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一甲  我從沒有想到會獲派心儀學校,一方面很開心,另一方面又很擔心,怕自己跟不上。第一天上學,真的很害怕,害怕被別的同學比下去。但既然都已經成了事實,我就要面對了。 我很感恩,多謝天父給我恩賜,賜我一間非常好的學校,為我帶來新希望。我愛我的學校,也愛我的家人,我不想讀得不好而令家人失望。雖然起步可能有點困難,但我會努力學習,各個科目得到好成績,這是我在新學年的新希望。 放學後,我也會到補習社去進修,我知道天父也會為我打氣和支持我。我最弱的一科算是英文科了,這裡有很多來自不同學校的升中生,他們的成績都是很好的,所以我要加倍努力才可以成功。聽媽媽說,上學要帶著輕鬆心情,才不會覺辛苦,我也希望如此。 小學的時候,老師送了一本袖珍的福音書給我。空閒的時候,我也會拿來看看。雖然那是小學的書本,但每次看完,心裡都感覺快樂。福音內容有些句子,是我特別喜愛的,就是「魔鬼,從他身上出去」、「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因為可能成年人思想很多已經被污染了吧。其實,這本袖珍小冊子還有很多「金句」,也是用來提醒我,日後遇到困難都不要害怕,要勇敢去面對。 同行者 陳麗琪 聖安當女書院 六E 復活節假期前,我在老師的推薦下,參加了由賽馬會長洲鮑思高青年中心舉辦的「2+2公教領袖訓練營」。活動中,我認識了來自不同學校的公教青年,我們都是天主教同學會的幹事,可謂志同道合。營會結束後,我們繼續參與中心的活動,還著手籌劃另一個福傳活動「同行者慶典」。 「同行者慶典」於九月十四日舉行,由我們一眾公教學生領袖全盤籌備,目的是邀請各學校的同學參與,一起透過遊戲了解自己,訂下人生目標,在基督的引導下向前邁進。在籌備的過程中,我們遇上許多難題:首先是遊戲的設計如何帶出福傳主題;其次,我們需顧及不同學校參加者的宗教經驗;再者,對於不善辭令的我,宣傳更是一大挑戰。眼見活動的日子將近,但我仍找不到同學參加,實在令人氣餒。 我不斷祈禱,求主幫助我、引領我。驀然,我想起在領袖訓練營中,導師利用多個具挑戰性的活動,使我更加了解自己,認識自身的不足,明白我在面對困難時會感軟弱、害怕,欠缺勇氣闖過去。到最後,我克服了懦弱,當時我為自己肯踏出一步而覺得高興。此外,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我與五湖四海的同學由不相識到相交,大家一起笑,一起舉辦活動,變成福傳路上的親密戰友。大家為此活動付出了不少心血,我又怎能辜負他們呢?想到這裡,我便充滿力量重新上路了。 在老師的鼓勵下,我於校內逐班宣傳,強調活動的吸引之處。最後,竟然有多位初中同學報名參加,確實令我喜出望外。活動當天,我們一早到張振興伉儷書院集合,大家認真地綵排。活動開始時,熱身遊戲令各參加者很快便投入其中,現場氣氛熱烈。我能從主題遊戲中感受到他們的團隊精神,各人臉上洋溢著無比的快樂。那一刻,我十分滿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樂,在融洽的氣氛下,活動順利結束了。 這幾個月以來,我發現在信仰路上有許多人與我同行:一直與我並肩作戰的公教朋友、熱心指導我們的中心導師、鼓勵我要常存盼望的老師、投入參與活動的同學;更重要的是一直與我同行的主耶穌基督,祂讓我真切地體會到「獨自漫步在世上,將不感孤與單;過遍世旅與主偕行,與基督共往還。」  
kjy01_1509201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9.15
讓孩子閃亮 育靈四十載 蘇蘊珩校長 榮休
(本報專訪)畢業後,蘇校長一直在修會學校任教,主要教授中、英文科。一九八九年她原獲教區聘任為校長,但她拒絕該次聘用。「我出身於基層家庭,希望服務一所能進一步發展的學校」,她擁有這樣強烈的使命感。後來,她獲聘擔任天主教博智小學下午校校長;七年後調職,任天水圍天主教小學校長。於二〇〇二年,她獲調派至聖若翰學校(上午校)(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前身)出任校長,該校於翌年遷至現址新校舍。 無懼困難挑戰 教區於一九九五年開辦天水圍天小,經面試篩選後,由蘇校長擔任創校校長。當時學校位置偏遠,沒有公共交通直達,四周都還是工地。起初,學校人手不足,蘇校長要兼任教學、出卷、清潔等工作,「這讓我接觸學校各個層面,得著很多,也讓我強化自己。」蘇校長離校時,學校已由開校時的四班增至三十一班,「學校關愛學生,給他們最好的學習和經驗,讓他們閃亮。」 這份信念延續到她在九龍灣聖若翰天小擔任校長的日子,她希望學校成為同學溫馨的家、學習的樂園,為同學提供不同學科外的學習經歷。「他們觀察、體驗、思考,從而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建立自己的價值判斷,作自身利益以外的考慮。」 二〇〇七年起,該校參加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推行的「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在每級設共融班,聾健學生一起上課。「我相信雙方學生從中都有得益,健聽同學亦學會關心和配合別人的需要,人與人之間該互相幫助。」 堅信上主同行 總結四十年的教學生涯,蘇校長形容信仰對她非常重要,「天主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祂的愛永遠常在」,她認為遇上困難時要以信德和愛德面對。「懷著信德,相信我能夠完成天主交給我的使命;滿懷望德,明白天主會為我安排前路,並會給我守護天使般的同行者。」有同事、學生和家長同行,蘇校長說她並不孤單,「而是充滿愛和喜樂。」 退休前,蘇校長鼓勵九龍灣聖若翰天小的學生實踐校訓「剛毅求真」, 「期望他們繼續向前,擇善固執,學業和待人處事上也要真誠。」她亦勉勵同學從心出發,付出無償的愛,「每個人都多做一點,便能成就更多。」 蘇校長打趣說自己也「畢業」了, 退下教育最前線,邁進一個新階段。「我希望安樂自在地生活, 給自己和家人更多空間」,她續道,「我打算繼續進修,也樂意在教育範疇擔任義工,充實自己。」(澄)       一個小故事      一天早上,蘇校長跟學生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次在公園中遇到有人受傷跌倒,我連忙報警求助,卻難以表達所在位置,於是警察教我留意附近燈柱上代表位置的編碼。」然後,在當天的第一堂, 蘇校長帶領同學在學校附近, 觀察燈柱的編碼。後來,她收到一個校友的家長來信,告知她孩子一直記住這次經驗。「我希望給學生全面的學習經歷,擴闊他們的眼界」,蘇校長微笑道。
kjy02_201301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20
我們都是傳教士 周考忠神父 心懷基督 手牽青年
「青年的活力和喜樂,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那是足以影響任何人的力量」,周孝忠神父(Fr. Charlton Plateros, SVD)分享,「只要有一個青年願意將基督的光傳給別人,黑暗的世界也能變成光明。」親和、滿面笑容的他是堂區主任司鐸、是青年牧民工作者,也是海外傳教士。周神父強調,「傳教士最重要的並不是學歷,而是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信仰故事,讓他們感受到天主就在他們身邊 。」      (本報專訪)在菲律賓出生、於公教家庭成長, 「天主」、「聖堂」等,對周神父而言,從不是陌生的名詞。聖堂是他每天必經之地、父母積極投入堂區和禮儀生活、村子裡的鄰居不乏神父、修女……「我感覺很接近天主」,周神父形容,「堂區神父很疼錫小孩子,常與我們聊天和分享食物。」 「我該作甚麼?」 十歲加入輔祭會、中學加入青年會,善會生活中,天主埋於周神父心中的聖召種子開始萌芽。「穿上祭衣,我感受到奉獻和服務的喜樂;加上與神父、修士的接觸日增,看見他們的生活見證,我開始有奉獻的心。」他本希望中學畢業後加入修會,但考慮到自己是家中長兄,有照顧六個弟妹的責任,於是決定優先照顧家庭,擱置聖召的念頭。 服務的心火並未因此而熄滅,他本來以掙取生活為目標,考進會計系,但因服務的熱切,他轉系修讀護理。考取護士專業資格,他進入社會工作、談戀愛,但心中始終感覺有所欠缺。「天主從沒有停止召叫我」,周神父續道,「我就像福音中的富少年般,一直在思考我該作甚麼。」 直至1995年,那年,他二十歲出頭,參加了在馬尼拉舉行的第十屆普世青年節(世青)。「我心裡有一團火」,於是他知道時候到了;起初家人並不贊成,「但我知道不加入修會,自己內心不會得到平安。」於是周神父放下一切,跟隨天主,加入聖言會。他懷著感恩之心,希望往普天下去傳福音,「天主讓我這麼幸福,我期望作祂的見證人。」 「是我。不要怕!」 福若瑟神父(1852-1908)是該會第一名海外傳教士,當時他傳教的地方就是中國。「我們形容中國是我們修會的初戀」,周神父笑道,「我也希望跟隨聖福若瑟神父的足跡,到中國作見證。」2000年,當時還是修士的他如願以償,來到香港。「其實當時有擔心,因為我從未試過出國,也未曾乘過飛機,一切都是新事物。」但他相信天主的指引:「不要害怕,只要信。」 香港,一個語言、文化、習俗全然不同的城市。他在香港修讀中文和神學,一切殊不容易,「我也覺得這事不簡單,我自己也意想不到,必定是聖神的引領。」他補充,「當你回應天主時,祂會給你特別的恩寵,而過程中,祈禱和努力不可缺少。」修會的兩年海外訓練計劃結束,周神父決定留在香港,「天主既派遣我來,我便在這裡實踐使命 !」 「和青年一起是我最開心的時間」,因此周神父亦深信天主給他特別的恩寵,作青年的同行者。他擔任青年善會的神師,亦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委員,「但我認為我在他們身上得到的,比我付出的多。」在他眼中,年青人重要、珍貴,「他們就像富少年,渴望真理,在尋找能回答他們疑問和渴求、陪伴他們的人。」 「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 今年七月,周神父將帶領香港教區團,前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第二十八屆世青,他認為每次世青都是甜蜜而美麗的旅程,有辛苦的時候,但「超級開心」。數以百萬計的公教青年從世界各地而來,他們彼此不認識,但他們滿懷喜樂地團聚,以不同方式和語言表達同一信仰。「你能感受教會的普世性、共融和合一」,各國青年亦在世青期間接受教理講授,參與禮儀和靈修活動,周神父表示,「這也鼓勵我們為普世教會做一些事。」 是屆主題為「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參瑪28:19),勉勵青年發揮傳教士精神,使更多人認識耶穌基督。傳教士不一定是神父、修女,你和我也可以。「你經驗到天主的愛和犧牲、天主在你身上的恩賜,從而轉化更新,然後與他人分享耶穌如何改變了你、為甚麼你如此快樂,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天主」。周神父肯定信仰分享和實踐基督徒精神的行動,「這樣你已是一名出色的傳教士!」 經驗今屆世青,巴西並不是唯一選擇。教區同步進行在港世青,由本月開始青年聚會,並將於七月在本港與巴西世青參加者同慶為期一週的會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周神父道,「你能接觸來自不同學校和堂區,但擁有同一信仰的青年,分享彼此的信仰故事。」他續道,「一齣電影也只是一個大約兩小時的故事;分享數百人的故事,你能在哪裡找到?」(澄)        第二十八屆普世青年節及在港世青詳情:  http://dychk.org/wyd2013.asp 或 https://www.facebook.com/WYD2013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