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_20230402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04.02
好兄弟
你有沒有兄弟姊妹?在現今社會中的家庭,大多也是核心家庭,即使有兄弟姊妹,也不會太多,但今次我們共讀的繪本中的家庭卻有十兄弟,而且各有異能,究竟會發生甚麼有趣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家庭,共生了十個兒子,他們各有異能。大兒子的耳朵特別靈敏,人稱順風耳;老二眼睛很好,是千里眼;老三的力氣大;老四有一個鋼鐵般堅硬的腦袋;老五是鐵骨頭,一點也不怕痛;老六有一對長腿;老七的頭很大;老八是個大腳丫;老九有個大嘴巴;老么則有一雙大眼睛。一天,十兄弟在田裡幹活時,老大用順風耳聽到有人在哭, 老二用千里眼一看,看見有些平民為國王修建城牆,卻因為太飢餓而大哭。老三便自告奮勇去幫忙,因為他力氣很大,不消一會兒便把城牆修好了。國王大驚,擔心這個大力士會造反,於是動了壞心腸,想除掉他。老四聽到老三呼喊,便趕去頂替他。老四有個鋼腦袋,國王用了幾十把鋼刀也沒法傷害他, 於是便改用鞭子打他,嚇得老四哭了。老五知道便前來頂替,老五有一身銅皮鐵骨,才不怕鞭打呢。國王打斷了幾十根鞭子,老五還是好端端的,於是國王生氣了,把老五扔到海裡去。這時候老六便出場,他有一雙長腿,他站在海中,海水只不過淹到他的小腿,他還輕鬆地撈魚呢。他撈了上百斤魚卻沒處放,於是老七出現。老七的頭很大, 他戴在頭上的斗笠也特別大,那上百斤魚倒進去還填不滿呢。兄弟二人高高興興地回家去,打算把魚煮來吃,可是家裡沒柴生火。老八是個大腳丫,他把腳上的一根刺拔出來,已有一棵樹幹那麼大,足夠生火把全部魚燒好。老九的嘴巴大,他一口便把所有魚吃掉了。老么看到不禁生氣地哭了,老么的眼睛大,落下淚來像傾盆大雨,甚至引發水災,一下子把城牆推倒了,國王被沖到海裡去。   共讀指引   這繪本改編自中國民間故事,相信不少家長也有聽過十兄弟的故事。一些耳熟能詳的稱號像是「高腳七」和「大喊十」也是出自電影版本。香港的影視版本跟這繪本的有點出入,十兄弟的異能也有所分別,但不變的是那股團結友愛的精神。十兄弟各有長處,但在危急關頭,都能互相幫助,發揮自己的功用,最後克服困難。故事的設定誇張,卻帶來趣味,家長跟孩子共讀時,不但可以分享樂趣笑作一團,也可以跟他們探討每個人的獨特性,正如現實中每人也有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只要找到對的環境, 也能好好發揮,發光發熱。此外,家長亦可以跟孩子們談及兄弟姊妹間的互動和相處。兄弟姊妹個性各有不同, 但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明珠。父母也希望他們能互相幫助,共同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   《十兄弟》   作者: 沙永玲 繪者: 鄭明進 出版社: 小魯文化 ISBN : 9789865566913  
kjy01_201912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11.29
「浮遊之樂」藝術節 利用海洋塑膠垃圾創作
(本報專題)美麗的海洋佈滿塑膠垃圾、鯨魚屍體胃部被發現有逾五公斤的塑膠廢棄物⋯⋯看到這些新聞時,你有甚麼感受呢?使用塑膠製品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但你有否想過這一時三刻的方便,會為環境、或同住在地球上的動物,帶來多大的破壞及影響?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廢塑膠在二○一七年仍然是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第三大成份,每日有二千一百二十四公噸,佔了都市固體廢物中的兩成。若要從源頭減少塑膠垃圾,實有賴各人改變生活習慣,除了自備購物袋外,自備餐具、餐盒、杯子和不鏽鋼飲管等,代替即棄的外賣用品,也能減少製造廢物。 為了讓公眾更親近大自然,思考個人與水之間的關係,藝術團體「誇啦啦藝術集匯」剛於十一月初,一連兩個週末在大嶼山的沙螺灣村,舉行第二屆大型戶外藝術節「浮遊之樂」,以「水」為主題在海邊演出互動體驗劇場、展出裝置藝術、舉辦故事及手工藝工作坊等,與參加者探討水的主題和「浮游」的意義。雖然展覽經已結束,但當中的環保信息值得繼續細味。  英國藝術家 作品反思極端天氣 藝術節中,其中一件高達七米、由藤和棄置膠樽等製成的海龍王裝置藝術《龍王》豎立在沙灘上。創作這個作品的藝術家,是來自英國的兩姊弟Sue Hill和Pete Hill;他們去年亦為第一屆的大型戶外藝術節,在沙螺灣製作地標雕塑作品《千里眼》。 本年,這兩位藝術家徒手使用藤和棄置膠樽,製作這海龍王裝置藝術。Sue透過大會網站指出,在與村民討論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決定創作主題時,曾構思過使用「十兄弟」、「孫悟空」和「美人魚」等,但後來當他們知道有關龍王的傳說後,紛紛認為海龍王象徵「權力、力量、運氣」,而最終嘗試製作代表面對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塑膠污染的廿一世紀海龍王。 Pete是跨界別視覺藝術家及極地科學家,他指出在沙螺灣逗留期間,看到海面上飄浮著許多膠樽、零食包裝等塑膠廢物,所以最終決定加入海面上撿到的塑膠,來製作這藝術品。 細小塑膠微珠 構成海洋污染威脅 沙螺灣三面環山,每到秋冬,北風便會把大量沙石隨海浪帶到沙螺灣,而傳說這裡一帶盛產海螺而得此命名。 第二件裝置藝術「海的控塑」便於村內的一條小溪展出,該小溪的上流放著一塊大膠片,然後隨著溪流展示出塑膠的分裂。這個裝置的藝術家及設計師李樹勳指出,這跟人平常看到在小溪的塑膠產品一樣,在上流時大多完好無缺,但隨著水流至下流時便會逐漸分成微小的碎片,散落在不同角落。 李樹勳並指出,雖然海洋裡的微塑膠小得幾乎看不到,但它們卻是會影響著新生魚類的發育,甚至是影響著整個生態的發展。因此,他便藉這個藝術品,呈現出放大一百、一千倍的微塑膠,讓參加者反思塑膠與大自然。 事實上,海水除了滿佈膠樽、膠袋等塑膠垃圾,去年香港大學一個關於地球科學的研究便顯示,香港超過六成的海水樣本,都含有塑膠微珠;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微膠塑珠是來自磨砂膏和牙膏等個人護理或美容產品。研究指因為塑膠微粒十分細小,在污水處理過後,仍然會有大量流入海洋,而去年在香港沿岸每平方公里的海域便找到約三十八萬粒微珠,反映海洋遭受污染。 藉展品感受與水關係 反思水資源浪費問題 除了以上兩個展品,藝術節上亦有一個外表如水滴般的《水濂洞》。這作品以竹為製作材料,由本地裝置藝術家及建築師陳建國和譚偉霖共同創作,以美學方式呈現不同國家的用水量,讓參加者感受人與水的關係,反思水如何以有限的生命為人類奉獻,及水資源浪費的問題。 「誇啦啦藝術集匯」是一個雙語學習劇場及非牟利藝術組織, 致力於培育年輕人,而是次大型戶外藝術節為小朋友舉行工作坊, 如「小船工房」,讓參加者以木造螺旋槳及橡皮圈製作及發動小船;亦有「精靈藍藍大冒險」尋寶之旅,讓參加者與家人一同在村內探索,利用自然環境為遊戲增添樂趣。(吳) 
kjy01_201510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24
天主教領島學校鑽禧校慶 教育完人 協力同心
(本報專題)開學首星期,天主教領島學校趁星期日下午,舉辦「鑽禧校慶開放日暨嘉年華」,同時為校史室揭幕。連串的鑽禧慶祝項目早於去學年開始籌備,第一步是徵集學校的歷史文物,成立校史館,同時舉辦鑽禧校慶徽標設計比賽,邀請學生及校友參與創作。本學年升讀二年級的黃穎彤獲得鑽禧徽標設計比賽冠軍,年紀小小的她喜歡填色和繪畫,「初時,我的創作靈感來自雲和彩虹。」穎彤獲獎的作品以雙手奉獻鑽石(圖1),她的創作意念呈現了她心底裡對學校的一份欣賞,「這代表學校為社區服務六十年」。 上世紀五十年代,大批難民由中國各省市湧入香港,香港社會百廢待興。有見於黃大仙地區無數兒童失學,天主教香港教區急切尋求人力物力,在竹園平房區第一段(即現時沙田坳道)建設平房式的校舍。1955年五月,時任白英奇主教為學校主持奠基,訂名為竹園小學。創校初年上午班十一班,下午班七班,教師二十三人。翌年,學校獲熱心教友馮聘逑女士慷慨捐款,延續學校教育完人的理想。馮聘逑為領島中學(已結校)校長,學校於1956年易名為領島學校,以誌紀念。1980年竹園平房區拆卸重建,舊校遷至何文田俊民苑新校舍。1997年,正名為天主教領島學校。 鑽禧校慶活動凝聚新舊領島人,穎彤的母親是家長教師會的委員,開放日當天,穎彤陪伴母親充當家長教師會攤位的義工,透過擲豆袋活動,宣揚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和校訓。獲獎為穎彤帶來喜悅,透過參與,她為學校跨過六十個年頭而感到驚訝:「原來學校的歷史是這麼悠久。」在開放日的舞獅表演中手執芭蕉扇、頭戴笑臉佛面具的五年級生陳子銘,為觀眾帶來不少歡笑。「我感到特別緊張,擔心表演時有誤失。」暑假期間,子銘和隊員多次回校,加緊練習,「這是我第一次上台表演,幸好開放日那天演出成功。」 隨著開放日結束,學校於本月二十二日假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的鑽禧感恩祭,標誌著跨越兩個學年的慶祝活動將達至高峰。穎彤和子銘不約而同,希望感恩祭當天有機會跟神父們多接觸,並樂於捐出零用錢、邀請親友贊助他們參加學校於十一月底與校友會合辦的鑽禧步行籌款。「我期待與神父交談,獲得神父的降福,順利升讀中學,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老師。」子銘感受到前輩校友間深厚的領島情。該校洪美華校長對校友間的熱情更是別有感受:「在成立校史室及籌備過程中,學校獲得各方面的支持,合力完成。我深深地體會校友們對母校的情懷,感謝校友積極參與,回饋母校。」本學年到任第二年的洪校長表示:「鑽禧校慶以『傳承.感恩』為主題,傳承是以愛主愛人為目標,將領島人的特質傳承下去。」    「我們和畢業同學,雖然祗是相處了短短一個年頭,但彼此的關係已很密切,大家的感情已很深遠……我們有甚麼困難,他們也很樂意幫助解決, 簡直是我們親愛的哥哥和姊姊。他們現在一旦離開我們,怎不令我們依依不捨呢!」——〈歡送畢業同學〉 赤子情可待  1956年出版厚三十六頁的《竹園領島學校校刊》上,當時念上午班五年級的萬德徽以文章〈歡送畢業同學〉留下他懷念師兄師姐們的心情。這份深厚的領島情在萬德徽小學畢業(1957年)後,更是形影不離。1964年,他回到母校執起教鞭,延續校訓(「明辨篤行」)的教導,實踐創校師長的教育理想。2002 年,萬德徽升任校長直到退休。1976年校友會成立,萬德徽擔任第一屆校友會副會長至今,「領島學校陪著我的成長」。校史室陳列的展品大部份由校友捐贈,這些充滿歲月情懷的報名證、學費單、助學獎勵證明信件、學生成績表⋯⋯不乏萬校長童年的校園印記。「能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物品,全賴母親,這也表示她對領島學校栽培我的感恩之情。」 因應創校初年的社會需要,學校曾辦短期的夜校。展品中,一張報名證記錄了張靜如入學的一段小插曲。「我在十二月出生,按當時的教育條例七歲才能上學,因而入讀領島夜校小一。」回憶這段往事,張靜如感到愉快又感恩,小學畢業(1968年)後,她回母校任教(1976至2010年),同時由第一屆校友會任幹事至今,曾擔任學術、財政、秘書等多個職位。「舊校的聖堂很美,樓底高。當時我未認識天主,玫瑰月時,老師帶我們到聖堂念玫瑰經,我悄悄地觀看聖堂富傳統特色的設計。」 萬校長和張靜如老師畢業後回校延續前人的努力,他們亦先後領洗, 成為教友。現屆校友會會長黃志雄恰於校友會成立時畢業(第21屆), 「回想放學時,由教室窄窄的走廊到學校大門,沿途有風紀隊帶領,他們領我們過馬路回家,那感覺至今依然很親切。」八兄弟姊妹畢業於領島學校的黃志雄,1983年協助校友會舉辦升中輔導營,「輔導營幫助剛畢業的新校友適應中學課程,由師範畢業的校友擔任導師,當時的小學很少會辦這樣的輔導營。」校友會籌辦的活動曾開創全港先河,現時有會員三千多人,校友年齡由十二歲到七十多歲。黃志雄意識到校友會肩負著時代的重責:「期望重新定位三代校友的活動方向,吸納更多的新校友,維繫年齡跨度大的校友情誼,尤其關注剛畢業十年的學弟學妹。」 甲子情彌堅 六十年來,領島學校孕育了三位校友神父。葉寶林神父(小圖右)憶述他1981年遷入何文田區,成為領島學校小四的插班生,「當時學校是一座簇新的校舍,我四年級入學後,曾在學校參加要理班,五六年級當風紀。」現時服務於大角咀中華聖母堂的葉神父,中學時期領洗,加入教會。「領洗時,我邀請一位公教老師擔任代父,現時我們依然保持聯繫。學校的宗教課有一定的作用,宗教科的老師給學生信仰示範,他們親身示範基督徒是個怎樣的人。」 念小一開始在竹園舊校舍就學至畢業的甘寶維神父(小圖左),是第23屆畢業生(1978年), 「當時堂區沒有主日學,學校在星期六設上、下午班長短週上課,星期六長週最後一堂,校監李若石神父特別為教友學生上課,教授要理。」回憶童年,甘神父感到愉快又感恩,「李若石神父不諳廣東話,上課時,我們不很清楚李神父說話的內容,然而他愛護學生那份殷切的情懷令人很感動。」 在學期間,甘神父曾與多位校監神父接觸,在蔡明通神父的手中初領聖體。全家十兄弟姊妹,他與孿生胞弟排行最幼。「我和弟弟星期六下午到聖堂,聖堂的哥哥姐姐給我們玩球類活動。平日,我和弟弟一起當輔祭,每日輔彌撒,校監陳子殷神父獎勵我們,賞我們香口膠。」彌撒前排隊辦告解的趣事,也是甘神父童年的信仰經驗。成長後聆聽天主的召叫,選擇獻身生活,一份刻骨銘深的師生情為甘神父的抉擇留下永誌不忘的動力。「教中文科的黎鐵良老師是嚴師,舊生都尊敬他,我永遠不會忘記黎老師的教導。」1998年,甘神父晉升鐸職前,黎老師特意由加拿大返港。「他原欲參加晉鐸禮,不幸在航機上感到不適,抵港後無法前來,一直躺病在床至離開。」黎老師從沒有向甘神父道出特意回港參加晉鐸禮的心願,「到探望黎老師時,我才知道他這個心願。後來,我在遺物中看到他妥善地保存著與學生交往的全部信件。」校友會成立, 黎老師是幕後推手;至今仍是校友會活躍份子的甘神父,期望領島校友常緊記學校主保聖人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格言;「『不要怕,只管信。』無論是否教友,願每個領島學生和校友常懷這份精神,面對生活的考驗和改變。」 現時在加拿大服務的校友龍國雄神父,願藉校慶六十週年感謝母校:「老師們作育英才,做福社會,勞苦功高,我們應該隆重慶祝;更該藉此機會向各位校長、各位老師,誠心地說聲『多謝』。」龍神父相信他在老師盡責的教導,及在天主教學校的薰陶下,不單獲取良好的教育基礎,「學校的培育更為我作好修道聖召的準備。」千里傳音,龍神父願誠心祝福母校。「願天主祝福各位老師身體健康,教務繼續蒸蒸日上,校園生活快樂!」(採訪 / 張、睿;撰稿 /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