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7012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1.21
天主教香港教區幼稚園 不一樣的音樂課堂
(本報專題)上課時,學生總會呵欠連連。但上月初,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及天主教聖安德肋幼稚園(下稱聖安德肋),卻充滿著音樂與歡笑聲,這是甚麼回事呢?原來是教區幼稚園舉辦「教區幼稚園音樂活動培訓工作坊」,由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施孟琪(Miki老師),為幼稚園教師進行一天的培訓日及五天的示範教學,參加者約一百六十名。培訓課程目的,是加深老師對音樂範疇的理解,及提升「奧福音樂」教學的技巧和實踐。 最重要開心 天主教甘霖幼稚園溫佩芬老師表示,Miki 老師透過不同活動、遊戲,加上肢體動作和音樂,增強了老師們對「奧福音樂」的認識。示範教學當日,Miki老師戴上動物耳朵形狀的頭箍,向幼稚園學生介紹有關蚯蚓的繪本, 然後播放音樂及扮演蚯蚓,跳著有趣的舞步,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剛開始時,學生不太願意跳出舞步,但漸漸地便投入音樂,一邊笑、一邊跳。熱身過後,Miki老師利用手偶公仔說故事,她抽取故事中的一部份情節,與學生玩「不浪費」遊戲,包括一位學生丟物品,另一位學生負責收拾;最後把豆袋、襪子等物品組成圖案,如機械人、城堡、太陽等,並互相分享成果。他們還利用膠袋和膠樽,配合音樂,發出不同的聲響,學生玩得樂而忘返,從遊戲中也能學習不浪費的概念。 就讀聖安德肋的馬芯怡、陳恩童和林言量表示十分喜歡「奧福音樂」的形式上課,芯怡喜歡Miki老師戴著耳朵頭箍,並認為「樣樣都好玩,最喜歡『不浪費』遊戲」。言量笑著說自己最喜歡拿著膠樽滾來滾去發出聲響,還能跟老師一起用物品拼出機械人。他表示雖然上課時間長,但是遊戲很好玩。恩童則最喜歡手偶公仔浸溫泉,扮演蚯蚓跳舞時也感到很有趣。 恩童表示,平時上課只是做功課和畫圖畫,比較沉悶,可是這課堂的遊戲很好玩。言量補充:「這些遊戲比動感王國(校內音樂室)更好玩,平時音樂課只是一邊唱歌,一邊圍著圈走;但這課堂十分特別, 希望以後上課都是這樣。」 Miki 老師表示, 「奧福音樂」的宗旨, 就是要孩子開心玩音樂, 使課堂裡充滿喜樂。溫老師發現,學生上課充滿歡笑聲,享受過程,甚至會利用言語和肢體表達。即使較文靜的學生,到後期也樂意表達自己,舉手分享。 由簡到繁 「奧福音樂」除了讓孩子利用音樂帶來歡樂外,也是綜合性的音樂課程,會配合節奏、樂器等方式,由簡單到困難、由模仿到創造、由個人學習到多人學習,即是「由簡到繁」,都是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Miki老師有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她在設計課程前,必先從故事出發,並找出與故事相呼應的律動,再配合兒歌, 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這些都是以「由簡到繁」的方法設計課程。 天主教露德聖母幼稚園陳家意老師認為,在培訓中最大的啟發就是學習「由簡到繁」,原來音樂課中的每一環節,都可以讓學生發揮創作的機會。她說:「在示範教學中觀察到學生反應很好,他們扮蚯蚓跳舞時,也扮著鬼臉,對他們的自信心有很大幫助,也能提升觀察力和創造力。」溫老師補充,學生開始時是模仿老師的動作,但到後期透過繪本和故事遊戲,他們開始創造各式各樣的動作。 溫老師最欣賞分享環節,「 開始時,學生由個人參與,到互動活動及共同分享中,同學們關係融洽。」陳老師舉出一個例子,有兩組同學都是用物品組成機械人,但學生之間沒有鬥爭,還會互相欣賞:「你真是很棒。」,「對呀,你也能做得好好。」他們透過觀察,得到啟發,從而學習怎樣做得更好,也能增加溝通機會。 我們對上課的印象大多是因為沉悶,而產生抗拒。但Miki老師分享,「奧福音樂」能配合任何科目,例如利用音樂,以歌唱形式學習語文;除學習外,「『好玩』也是教學重點,『好玩』才能令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妤/ 馮) 
kjy11b_20160612s
藝文知趣
2016.06.11
【生活雜錦】梁先生與梁爸爸
若問: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有何重要性?按網上資料,佛光寺正殿是現存第二最古的中國木結構建築,而發現它是唐代建築的,是梁思成先生與夫人林徽因。 大家或許知道,傳統中國建築工匠的社會地位低微,建築物的建築師是誰,往往不被記錄,至於蓋建年份或建築圖樣等資料,也得視乎情況。梁先生在二十世紀初開展中國古建築之研究,殊不容易。 在初始階段,得要具備決心與毅力,例如: 當要到偏僻的地方進行考察,得坐毛驢或大車等相對落後的交通工具;在林徽因的家書中, 就曾記述:「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車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處亂抓,結果混身是皰」。至於其他困難,更是各式各樣的。據載,當研究隊為佛光寺進行仔細搜索,而其建造年代仍茫無頭緒之際,就冒著生命危險, 攀爬上那既高且髒的屋頂,才能找到點蛛絲螞跡。 說到這裡,大家可會想像梁先生擁有一副嚴肅與古板的樣子?原來,梁先生就讀中學時, 是一名活躍份子,不但投入體育活動,對美術及音樂也感興趣。按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生的憶述,梁先生更是甚有修養的,就是在爭取保育北京古城牆而承受無比壓力之際,也只是把別人取笑他的稱號,拿來自嘲一下而已。 我想,梁先生的性格與成就,或許跟梁爸爸有關。大家可知梁爸爸是誰?「飲冰室主人」是也。 若大家對梁啓超的認識,僅限於其中國歷史上的角色,即戊戌政變的重要人物,則或不知他對子女的成長與學習,是挺用心的,例如: 對於子女「英文不及格」,他在家書中既說不要氣餒,卻也以英語句式重申「汝等都會自己用功,我所深信」,語調頗有點「怪獸爸爸」的模樣。可是,對於身體不甚強壯的思成先生,他在家書中卻表現慈愛的一面,建議做學問既要「猛火熬」,也要「慢火燉」,就是勤力學習之餘,也得作休息,好以把學問消化; 至於休息方法之一,他建議培養個人興趣,好使學習與生活有所平衡,並由此「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 大家認識梁先生後,可也會從梁爸爸的囑咐有所領會?   
kjy03_20160320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6.03.19
原來大象是這樣
大象是童書中常常出現的角色,很多小讀者透過閱讀看到「擬人化」可愛又可親的大象主角。不過,如果有一天一隻活生生、真實的大象站在我們面前,那又會是怎麼一種景況呢? 故事中的大象和真實世界的大象對照,常常引發創作者很多有趣的聯想。日本知名的童書作家五味太郎,就曾經寫過一本帶點戲謔和反思的圖畫書《我是大象》(上誼)來提醒大小讀者們。對生活中很少見到真實大象的人們,我們透過電視、書本、照片、圖鑑來認識大象,可是不管電視再怎麼大尺寸,都沒辦法展現大象的巨大;那被框在電視螢幕裡的大象,有時甚至比趴在電視上的貓看來還小呢!五味太郎為了讓讀者們省思實際的大象和透過影視傳媒看的大象其中的差異,他試著用各樣的比較和對照,讓我們更貼切的了解這個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有多麼雄壯高大。不過,不管再怎麼對照,想要感受到大象的真實,五味太郎提醒讀者們,還是走一趟動物園實際觀察才行。 到了動物園,又該如何看呢?前一陣子出版的圖畫書《花子小姐是誰呀?》(阿爾發)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故事一開始,爺爺帶著兩個小孫子回到家,媽媽在家門口迎接他們,媽媽問說:「花子小姐長得怎麼樣呀?」小哥哥邊脫鞋子邊回答說:「很圓哦!」妹妹在一旁跟著說:「圓圓的」。接下來的翻頁就照著這樣的節奏,讀者們會在左頁看到兄妹倆人陸續跟媽媽描述花子小姐的特色:「皺皺的、頭上都是毛、睫毛很長、耳朵啪啦啪啦的搧動⋯⋯」,右邊的頁面則是用筆觸有力的線條畫出小兄妹們描寫的圖像,隨著頁面翻動,讀者們就慢慢拼湊出這位花子小姐的形象。最後真相大白,原來花子小姐是一隻大象呢!作者沒有一開始就講明答案,反而透過每個部分的描述拼湊出這隻巨大動物的形體,讓整本書有邊猜邊解謎的樂趣。另外,當小兄妹在描述的時候,他們一邊說,一邊完成換穿衣服、吃飯、洗澡、上床睡覺等等的動作,作者透過生活化的互動談話,表現孩子遊逛動物園之後,迫不及待想和媽媽互動的過程,這樣的情節相當的鮮活。這本書不但對孩子是非常有趣的閱讀經驗,對家長也是一種很實際的提醒:下次到動物園,可以帶孩子更細膩的觀察大象身上各個部分,讓遊逛動物園變得更豐富,更多些驚喜。 如果想要了解大象,甚至更靠近一些觀看,那麼,有本橋樑讀物可以當作延伸閱讀,這是知名的科普讀物作者張東君所寫的故事《象什麼⋯⋯》(親子天下),作者曾經和朋友到泰國清邁體驗一趟大象保育生態之旅,並且參加「業餘象伕」的活動,用幾天的時間學習照顧大象。她將照顧大象過程中看到的見聞分享給讀者們,讓我們也彷彿成為象伕,可以更仔細了解牠們各種不為人知的細節,例如:象伕們每天早上都要記得幫大象清理背上不時黏著的土層,免得累積在身上的土會長出植物來。還有,大象的大便竟然可以回收再利用,大象還可以用鼻子來作畫……。這些讓人眼界大開的見聞,是遊逛動物園也看不到的場景! 閱讀這三本以不同角度切入的童書,讓我們用更多元的方式了解大象,相信經過這樣的閱讀體驗之後,下次再和真正的大象面對面,我們不但可以觀察得更仔細,也可以滔滔不絕的述說各種關於大象的奇聞趣事了。  
kjy11b_20160313s
sealist_logo
這海那海
2016.03.12
我們說,小店
所謂的小店,究竟是甚麼? 我們總是抗拒歷史,時代的洪流也不斷沖刷舊事舊物。香港到處高樓迭起,我們能在樓與樓之間的縫隙中呼吸已是萬幸。偏偏台灣總是留著一些人們不以為然的事物,比如小店,比如傳統小吃,比如說,一份食物的真實味道。 最近走進一家攤子,位於萬隆附近,是一家不起眼的台式小吃店。所謂的小吃,並不是旅客夜市裡所看見的大腸包小腸、臭豆腐等,而是傳統的鮮魚湯、魚粥與炒飯、炒麪。小吃店在巷子轉角處,很容易讓路人忽略而走過,但往往坐下來吃的人,都是尋常百姓家,一位老伯伯、一位大嬸或一對夫妻。店裡的幾位阿姨開口也是開口講台語,他們上菜速度奇快,寫完菜單五分鐘左右,菜已經陸續捧來。「綜合炒飯」色澤亮麗,金黃金黃的飯粒與臘腸、蝦仁、高麗菜等作配料,乍看材料十分豐富,聞起來也香氣撲鼻。至於「高麗菜封」、「豆腐封」,都是台灣傳統的滷菜與滷豆腐,吃起來不太鹹;對於我這個外地人來說,味道十分特殊。 小店的特色就是極具性格,菜式不多,每天賣出的份量有限,賣完就是賣完,不多做也不少做,每一份食物都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很多人欣賞台灣人的人情味,但我更欣賞台灣這些傳統小吃店的「風骨」,目的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用心做好每一份食物的味道。 香港近年來似乎也很流行復古,不少人提倡維護本土文化。但在所謂的提倡之中,好像不再是這麼純粹的展示與販售。我們看見「荷里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元創方)的修復與經營,進駐的小店當中有一兩家銷售港式點心、小吃,但價格令人匪夷所思。這些被包裝過的傳統小店,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文化保育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議題。我常常想,文化應該是以一直被重視的姿態傳承下來,而且是一代傳一代,經由一種生活習俗而得以千古流傳。我肉眼所看見,就是台灣人會用心保留傳統制法,不把食物以批量的做法製造出來。有心與無心,便是其中分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