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a-20130602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6.02
想像力和感覺
   小說和散文,如果缺乏了想像力和感覺的細膩描述,那就大大失去了吸引力,就跟一部死板照錄的紀錄片或會議記錄一樣,讀了令人發悶,味同嚼蠟。 有不少朋友問我,散文可不可以虛構?原則上,散文較小說真實,最好不要虛構,要虛構不如就去寫小說吧!  散文和小說的主要區別,卻不在於真或假;最關鍵的區別,倒在散文寫得比較直率主觀,小說則比較含蓄客觀。在我們當學生的時期,作文堂上,老師經常提出一些「我的父親、母親、家庭」等題目。老師不妨再出點自由的命題。有時,寫作的時間太緊逼,一時間,學生想不出親人值得寫的事蹟,難免就虛構一番。問題是,虛構時又寫得很詳細和具體,好像真的一樣,還評上高分。因此,散文中可以不可以有虛構成份,還真難說。 所謂虛構,就是「想像力」—— 它未必就要天馬行空、上天入地才叫「想像力」,把未曾發生的事情繪聲繪影、寫得生動、調動了所有感覺, 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就很能征服讀者了。還是要引用莫言對大人或小朋友寫作都大有啟發的教導吧——「我們在初學寫作時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即許多在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本身已經十分曲折、感人,但當我們如實地把它們寫成小說後,讀起來卻感到十分虛假,絲毫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而許多優秀的小說,我們明明知道是作家的虛構,但卻能使我們深深地受到感動。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在記述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時,忘記了我們是創造者,沒有把我們的嗅覺、視覺、聽覺等全部的感覺調動起來。而那些偉大作家的虛構作品,之所以讓我們感到真實, 就在於他們寫作時調動了自己的全部感覺,並且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許多奇異的感覺。這就是我們明明知道人不可能變成甲蟲,但我們卻被卡夫卡的《變形記》中人變成了甲蟲的故事打動的根本原因。」(莫言《小說的氣味》)    這位文學大師說得太好了! 
kjy10a-20130526
icon22
綠滿窗前
2013.05.26
徐復觀的寫作經驗
徐復觀是新儒家學者,也是國學大師,寫過學術文章、政論文章凡數百萬言,受人稱譽為自梁啟超後的一枝健筆。本文嘗試介紹他學習作文的經驗,供有意提高寫作能力的同學參考。 徐復觀在〈我的讀書生活〉一文中,曾提及他學習作文的經過。他十五歲進武昌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當時改作文的是李希哲先生,兩星期作一次文,星期六下午出題,下星期一交卷,讓學生有充分的構思時間。發作文時,總是按好壞的次序發。當時他對旁的功課無所謂,獨對作文非常認真,並且對自己的能力也非常自負。但每一次都是發在倒二三名。他覺得這位李先生,大概沒有看懂他的文章;等到把其他同學的文章看過,又確實比他做得好,令他不明所以,好多次偷流著眼淚,總是想不通。 有一次,他在一位同學桌子上看見一部《荀子》,打開一看,原來過去所讀的教科書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一段話,就出自這裡。這件事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便借去書本,還一口氣看完,覺得很有意思,由此知道所謂「先秦諸子」,於是新開闢了一個讀書的天地,日以繼夜的看諸子書。等到諸子看完後,對其他書籍的選擇,也自和以前不同。有過去覺得好的,此時覺得一錢不值;許多過去不感興趣的,此時卻特別感到興趣。到了第三學年,李先生有一次發作文,突然把他的文章發第一,此後他便常常是第一第二。他並且知道校長和幾位老先生,開始在背後誇獎自己。他才慢慢知道:文章的好壞,不僅僅是靠開闔跌宕的那一套技巧,而是要有內容。就一般的文章說,有思想才有內容,而思想要在有價值的古典中姙育啟發出來,並且要在時代的氣氛中開花結果。   同學們,如果覺得自己的作文言之無物,缺乏深度,不妨熟讀一些名著,或許可令你脫胎換骨。不妨試試。
kjy04a-20130512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5.12
創作的三要素
   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劉再復總結得很好,他說,創作最重要的是以下要素, 即「心靈、想像力、審美形式」。他用了比較文雅的語言來概括,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心靈」就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和感情;「想像力」就是在現實基礎上的虛構、構想:「審美形式」就是一篇作品的表現形式、藝術技巧或特點。這三項很重要,如果有人問,寫一篇東西,要怎樣才能寫好?可以說,都包括在劉再復說的這三要素了。 所謂「心靈」就是好心靈吧!一位作家有著偉大、善良、美好的心靈,他才可能寫出感人的作品。譬如安徒生,要是他沒有偉大的同情心,他如何寫得出《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予即將凍死的窮苦女孩那幸福的祝福?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者莫言如果沒有向天下母親致敬的偉大心靈,如何能夠寫得出《糧食》這樣令人讀之熱淚盈眶的小說?《糧食》中的母親,在極度飢餓的年代,為了養活一家大小,每天將豆啊、米啊大量吞進肚腹內。到了家裡, 面對一盆清水,然後用筷子將那些糧食從喉嚨裡摳出來。那種難受的感覺非言能道!  所謂「想像力」是一個寫作人的基本本領。一部作品,假如都那麼如實地平鋪直敘,肯定很悶,缺乏了其吸引人的魅力。試看今天的電影,有幾部不是靠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莫言得獎,最重要的文學因素就是他超凡的文學想像力。 所謂「審美形式」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寫作的技巧或藝術的特徵。就像一個人講故事,不能老是「話說從前」,總會每次不同。莫言每一部長篇表現形式都不同,香港的劉以鬯也是,有傑出成就的作家都將創作當作一種藝術,充滿了個人的獨創性。唯有如此,文學的價值才能永恆、跨越時空、超越國界,獲得其恆久的生命力。 在學的小朋友雖然還沒有到達書寫大部長篇小說的地步,但我們完全可以將每一篇作文認真來寫、寫得特別,與眾不同啊。
kjy07a-20130505
文圃新苗
2013.05.05
電梯和樓梯
  夜深了,一切都進入了甜美的夢,可是電梯和樓梯卻爭論不休。 電梯高傲地對樓梯說:「現在人們都用我上下樓,樓梯,像你這沒用的東西,人們怎麼不拆了你,建多一座我的兄弟呢!」 「哼,電梯你別那麼神氣,你本來是靠電發動的,一旦停了電, 你就是個甚麼都不是的廢物。」樓梯反駁電梯道。 「切,你沒比我舒適,人們按我上下樓,根本不需要一丁點體力,而你呢,人們如果用你的話,還不得累死。」電梯自以為是地說道。 樓梯又說:「人們本來是喜歡運動的,因為你的出現,人們變得懶惰,所以你是個禍害。」 「那又怎麼樣?我外表比你好看,你就是個爛泥巴。」 「你有沒有聽過『虛有其表』這個詞?啊,我看你就是一堆廢鐵。」 「廢鐵也比你好啊,爛泥巴!」 他們兩個的爭論,吵醒了窗戶大哥。 窗戶大哥了解他們爭吵的原因後,便對電梯說:「電梯,你別那麼驕傲,以後或許有比你好的工具代替你。」說完,電梯低下了頭。 窗戶大哥也對樓梯說:「舊者是會被淘汰的,別那麼頑固,你的親戚木梯不也被淘汰了嗎?」 窗戶大哥的一番話,使電梯和樓梯改變了很多。電梯變得不像以前那麼驕傲,樓梯也不像以前那樣頑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一天始終會消失在這世上。與其等著被淘汰,還不如在淘汰之前,努力為人們服務。 顏崢明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六B      顏崢明的《電梯和樓梯》寫得很精采,我非常喜歡!甚麼叫寓言呢?這就是了。把沒生命的物件擬人化,將寫實的素材加了幻想,都是小說、寓言、童話等等此類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崢明同學只是平鋪直敘地介紹電梯和樓梯的功能,或自己與它們的接觸、感情,那和一般作文沒甚麼不同了。這篇文章精采的是小作者肯動腦筋,僅用八句對話,就把它們的優勢、不足,寫成了飽含深意的現代寓言。說「現代」,因為電梯、樓梯都是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產物。崢明不但把兩者的「性格」寫出來,而且告誡我們:新的不可驕傲,舊的不可頑固,因為新的還會被更新的代替,舊的很快就會被新的淘汰。這樣的看法,不是通過作者跳出來解說,而是借助了文中的「窗戶大哥」,它身為每天聽慣、看慣樓梯跟電梯吵架和奚落的「仲裁人」,站在中立的立場,比我們動筆的人跳出來判斷和發言好得多,也有說服力得多了!  這樣的「小說化」(或寓言化)的論說文章非常好讀,勝過單純列出對「電梯」或「樓梯」的彈讚或說明!只要在表達技巧上潛挖創意,小作者不斷努力,長大後,極有希望成為作家!  黃東濤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