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70326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7.03.25
青苗天地 2017.03.26
震夏情── 難忘的校園趣情 梁智鴻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二A  我的校園生活豐富多采,我的學校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這裡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許多令人難忘的事情。 去年中一試後活動,我們一甲班到了桂林,四日三夜的歡樂時光,至今我仍歷歷在目。那次我們除了參觀桂林的著名景點外, 還跟小組隊員一起完成不少任務。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在這次外遊中交了兩個知心朋友,我們住在同一房間,每晚我們都很晚才睡,有時玩手機,有時講鬼故事,有時一起聊天,玩著、說著,說著又玩著,每晚都這樣糊裡糊塗地入睡,和同學們度過的日子是格外開心的。自此,我們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了。 大概一個多月前,學校剛剛舉辦了陸運會。陸運會上,有許多精彩賽事,如賽跑、擲鐵餅、跳遠等,而最別具意義的比賽,就是師生接力賽了。在這個比賽中,老師與學生們一起合作,共同努力,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又可讓老師看到學生的另一面。比賽進行期間,同學們戮力同心地為健兒打氣;一看見老師跑步,同學們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不停吶喊歡呼。 前幾天,我們二甲班發生了一件令我十分感動的事情,就是為兩位班主任慶祝生日。同學們主動幫忙購買生日會所需的各樣物品,購買生日蛋糕、生日卡……甚至有同學犧牲了自己遊玩的時間,悉心安排生日會的活動。在生日會那天,當我們看到兩位老師的驚喜表情後,內心也感到無比激動,令我愈來愈覺得二甲班是一個溫馨洋溢的大家庭,同學們和老師就好像一家人一樣!我相信以後無論我們是否在同一個班,我們都會互相幫助,友誼永固的。 學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不僅給予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送給我許多如親人般的朋友和師長。今年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三十周年,我祝願學校愈來愈美好!  我在刺激中找到快樂 黃善慈 藍田聖保祿中學 四丙 所謂的刺激,就是做出一些不合乎某些規則(不管是明文或不明文)或法律 、挑戰身心或權威中,得到的感覺,稱為刺激感, 此感令人又愛又恨。古代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只有被禁止的樂事才深為人愛,一旦合法,樂事就沒有刺激性了。有些人被它逗得樂不可支,有些人卻聽到它的名字就膽顫心驚。對我而言,是前者。我不僅享受它的過程,更享受的是結果。 回想起舊時的種種刺激,至今嘴角還是會泛起絲絲笑意⋯⋯ 那年四月,我在網絡上看到前往烏干達的義工團,心想:機會如此難逢,一定不能錯過,於是便跟家人商討。父母當然反對, 他們覺得非洲太危險,怕我沒有足夠的抗逆能力而被嚇得患精神病,更怕我身葬異鄉。欠缺世界觀的我,當然被他們的說話嚇得有半點卻步,但固執的我認為,我應該毋忘初衷,接受刺激,為人生添加新一頁。於是, 我偷偷地報名。 直到面試成功被取錄,我才戰戰兢兢地告訴媽媽,同時帶著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此刻母親的瞳孔,是由憤怒、深切的擔憂及幾分自豪所組成的。 上機那天,媽媽哭了,我的感覺很難受,又同時擔心在那邊的機場會遇到恐襲, 辜負母親十五年的養育之恩。到了那邊後, 的確,困難重重,不論是夜半敲門 、窗聲, 還是在生理期間,足足一星期沒有熱水洗澡⋯⋯都為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只因它們全都是「刺激」。偶爾回想,一定很掛念那段時光,感恩那時的決定,為人生留下了璀璨、光輝的一頁。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愛追求刺激的我,又再一次不理會這句話,去做一件母親極力反對的事──溜冰,就是因為她曾在溜冰場上狠狠跌過。而我,卻狠狠仰慕那些花式溜冰員,很想一嘗在溜冰場上翩翩起舞的滋味。 一穿起溜冰鞋,我便後悔莫及,怎可能靠兩塊刀片站穩?可是,錢也付了,就去摔一次吧!結果,我摔了三次,過程有刺激, 有快樂,有痛苦,我卻因有新嘗試,而感到快樂,人生嘗試過,挑戰過不同事物,是多姿多彩的。 人生中,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刺激,例如快將遲到、沒有帶功課、犯校規等。這些都是不合家長、老師及學校的規定。我不是鼓勵人多做不合校規和法律的事,而是偶爾的刺激,會為你乏味的人生添上色彩,加上味道。 刺激能帶來快樂的過程,也許之後會感到少許後悔,只要那份刺激是符合道義的話,往後,你一定會因這件事而快樂。 到了人生的最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 一定是那些「刺激」。你會感恩以往的勇氣。畢竟,人生將逝,甚麼也帶不走,能陪著你走進墳墓的,就只有你的回憶。 難道有人會想在遲暮之年時,回憶舊事怎樣想也想不到,只得出一句結論:我甚麼也記不起了,我一生循規蹈矩⋯⋯
kjy01_2017031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3.18
海怡寶血小學 微電影比賽奪亞 守護者溫暖生命
你可曾在街道上、港鐵上、商場裡看見過導盲犬?導盲犬看似只是一隻寵物,實際上卻是盡忠職守的工作犬,被稱為盲人的眼睛。早前,導盲犬引領視障人士被喝罵的新聞,引起市民對導盲犬的廣泛關注。為讓社會大眾加深對導盲犬服務的認識,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舉辦「導盲犬── 我的眼」微電影創作比賽,海怡寶血小學的學生成功在眾多參賽者中,奪得亞軍。 (本報專題)合共十九位來自不同年級的海怡寶血小學學生參與「導盲犬── 我的眼」微電影創作比賽,其短片內容講述:由於主角在進行一次實驗中疏忽,導致其雙目失明,後來因小天使導盲犬的出現,以及重獲工作機會,使他明白就算遇到任何挫折,身邊仍有很多天使願意作出幫助。撰寫劇本的鄭麗麗老師喜歡觀察身邊的人與事,亦熱愛拍攝短片,因此收到比賽單張後,便決定報名,希望啟發學生學會關顧身邊人。 鄭老師任教多年,對學生的性格十分熟悉,因此在寫劇本的時候,很自然便想到,哪些學生配合微電影角色中的性格特點。飾演修路工人的馮迪朗笑說:「或許是我說話大聲,比較惡,所以適合演這角色吧。」 拍攝微電影過程約四天,需要在學校的不同地點拍攝,若拍得不理想便需要重拍,其中一天劇組更約了導盲犬Rally 和失明人士到校拍攝。冼仲言及蔡倩瑩在劇中都是飾演學生,他們認為拍攝時雖與平日上課差不多,但要忍著笑和不談話,才可順利完成,這令他們很難忘。而身為主角,飾演失明人士的徐志軒因為沒有失明的經驗,所以他為了揣摩角色,便上網搜尋資料學習。鄭老師十分欣賞眾人,即使需要重拍,也從沒有表露不悅,而是充滿毅力地激勵大家,去演得更真實。 小學生進入決賽 比賽最終有八隊成功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有一項評分標準是參賽者介紹作品,其中一位負責介紹的學生周言信憶起當時十分緊張, 「進入決賽的有成人和中學生,作為小學生的我們相對較輸蝕;當我看到評審的樣貌便更緊張,但也要繼續介紹。」 另一學生冼祐希在過程中擔演學生,她認為獲獎固然開心,但參賽最主要目的還是汲取經驗,到將來參加其他比賽也不會緊張。鄭老師更看到學生們在拍攝過程中的變化,「他們互相提點,即使愛玩, 亦知道要先完成拍攝才能玩樂;看到他們的成長,我很高興。」 導盲犬初體驗 雖然奪得獎項,但眾人由於碰著測驗,故在比賽單位提供的工作坊也沒有參加,因此在拍攝前對導盲犬的認識亦不多,甚至很少機會接觸狗隻。當中,只有湯芷晴的親戚飼養狗隻,她想起寵物犬會亂走,聽到開門聲便會吠;對導盲犬的認知也只是停留在性格較乖巧的層面。在片中飾演失明人士妻子的羅美鳳在拍攝前,害怕導盲犬會以為她想傷害牠, 便先搜尋資料,學習怎樣給導盲犬感覺善意。 可是,當Rally真正出現在眼前,他們卻發現牠跟寵物犬並不一樣。鄧明慧發現,導盲犬十分服從指令,「牠很有方向感,會避開障礙物,也能帶著主人抵達目的地。」意想不到的是,導盲犬連排泄也會聽從命令,拍攝當天,他們看見導盲犬排便。徐志軒笑言:「即使Rally要去大便,只要主人不在地上放膠袋,牠就不敢隨處便溺。」鄭老師提到拍攝上比較困難,因為若導盲犬做對了動作,便不能重拍,不然牠會自責。不過,雖然Rally當天有點疲倦,但牠也像個小朋友,只要主人給牠糧食,便馬上活潑起來了。 對社會上看待失明人士及導盲犬的感想 A.鄧明慧:即使是失明人士亦不用灰心,與其每天過著不開心的生活,不如樂觀面對,像拍攝當天的主人一樣,樂觀微笑。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用特別眼光看待他們,應該把他們當成普通人,因為如果他們聽到閒言閒語, 心理會有創傷。 B.羅美鳳:看到失明人士,應盡量幫助他們; 若我有空而熟悉他們想到的地方,就會帶他們去。 C.湯芷晴:我們應該感恩天主賜予我們一雙眼睛,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東西。 D.徐志軒:食肆不應拒絕導盲犬入內,牠真的很乖巧,又不影響營業;而視障人士亦要有導盲犬的協助,才能活動自如。 E.黃凱晴:老師曾教導,若拒絕導盲犬進入餐廳或其他公眾地方,便有可能犯法,因為這是歧視。我希望將來做寄養家庭,既能滿足自己喜愛動物的意慾,又能訓練導盲犬,幫助有需要的人。 生命中的天使 歸根究底,故事中最重要是傳揚「生命中的天使」這信息。談到身邊的天使,學生們都想起父母,黃凱晴說:「不要等到父親節、母親節才為父母做些甚麼,平時就應該孝順父母。」馮迪朗更想到他的妹妹,「她在我補習後,看到我累便倒杯水給我喝;見我不太開心亦會安慰我。」 鄭老師期望學生在短片中想到,面對困難時,身邊亦有很多人幫助自己;而自己小小的幫忙,也可能成為別人的天使。她在學校播放短片時,希望讓讀書成績不太強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重拾自信,甚至互相感染,參與演出,在台上得到肯定。(妤) 齊來欣賞 請到海怡寶血小學網頁(最新消息一欄)觀看得獎微電影「生命中的天使」 http://www.pbpssh.edu.hk 
kjy13_20170319sb
icon89
校園隨筆
2017.03.18
信天主在科學之上
「老師,我認為世界上是沒有天主的,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祂,亦感覺不到祂的存在,所以我認為天主是假的。」 三年前,一位六年級的女學生每次上宗教課時,都表現得極不情願,經常伏在桌上或故意與鄰座的同學聊天。但那一天,就在我要向他們講述基督的苦難時,她竟然主動發表上述的意見,我相信這是已存在她心中良久的一個難點。我心想:這是一個切入點,如果能解答到這個難點,她或許會因此而信主。於是,我問她有沒有到過或見過火星? 她當然答沒有。我追問她信不信有火星的存在。她說因為科學家證實了宇宙中有火星,而且有探測器拍到火星的照片,因此她相信。 「科學家都沒有踏足過火星,你為何這麼堅信他們的話呢?」我問。她說:「不只一個科學家說的,是有許多科學家及天文學家有同樣的研究, 得出同樣的說法。老師,我經常看有關天文及科學的書籍,亦會上網搜尋資料,這方面,我很熟悉的。」我說:「你真的很厲害啊!其實你也可以從書本上或很多人的見證中,找到有關天主是否存在的答案啊!你有沒有看過聖經?」她答道:「老師,無論你怎樣說,我也不會相信的。」我知道這不是說服她的時機,只好衷心祝福她說:「或許你將來入讀一間天主教中學,那就有機會繼續探索了。」 她竟然在眾同學面前斬釘截鐵地回答說: 「老師,我一定不會讀天主教學校;在升中的三十間學校中,我都不會選天主教中學的。」聽到她如此決絕的回應,我只好把事情交托給天主,相信祂自會照料。 幾個月之後,一班中一生回母校探望老師。我在人群中看到那位女生,我幾乎「哇」的一聲大叫起來,這種感覺有如看見天主在我眼前出現,跟我扮個鬼臉一樣。我看到那女生穿的校服正是一間天主教學校的校服。我走過去跟她傾談,好奇地問:「你不是說三十間都不選天主教學校的嗎?為甚麼竟然讀了這間天主教中學?」那女生也記得自己說過的話,她尷尬地答說: 「老師,我也不知是甚麼一回事,我真的沒有選天主教學校,但竟然攪珠入了這間中學。」我笑瞇瞇地對她說:「這是天主的安排!你現在感覺到祂的存在嗎?祂是科學解釋不到的,但每天都實實在在地與我們同在的天主。」
kjy01_2017031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3.11
聖嘉勒小學暨幼稚園90周年校慶 真理必勝傳主愛 嘉勒光耀創未來
聖嘉勒學校創校九十載,校舍先後坐落九龍彌敦道、何文田太平街、旺角亞皆老街、堅尼地城山市街及般含道光景台。不單是校舍的轉變,對於社會發生的事情,如香港淪陷、教育改革,學校也遵循校訓「真理必勝」,無論面對任何轉變,都繼續堅持下去。本報於校慶期間,採訪聖嘉勒小學。 (本報專題)聖嘉勒學校能屹立多年,廣受家長好評,最主要原因是保持良好校風。小學暨幼稚園校長許李敏茵表示,聖嘉勒學校的特色是品德先行,「如果小朋友聽教聽話,學習便會事半功倍。」因此聖嘉勒的學生予人感覺斯文、大方有禮,她們在彌撒前亦會安靜等待。這是因為學校在幼稚園階段,已經訓練她們的行為習慣,所以她認為傳承不是特別做甚麼,而是怎樣維持前人所努力的成果。 老師團隊是維持校風的重要元素,任教中文科的陳何麗貞老師回憶求職時,正是感覺這裡的學生很有教養,令她十分難忘。她表示,學校著重德育發展,強調訓練學生自理能力,平時活動亦要幫忙預備椅桌,使她們能發展健全人格。 鄭劉頴副校長表示,學校的文化就是培育實幹型學生,因此學生的本質在這些年來,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都是謙遜、踏實、不浮誇、認真做事。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若學生協助老師,老師也會說謝謝。」以身作則,讓學生培養良好品德。 充滿愛的校園 除此以外,學生關係融洽,亦很包容及具同理心;同時,老師疼愛學生,當有學生生病時,會打電話詢問她的康復情況,「有些學生即使生病了,仍想回校見老師和同學。」陳何麗貞說。 她坦言,曾協助一位出現偏差行為的學生,她跟學生在談話中也曾一起哭過,看到學生由封閉自己至交代一切,令她十分感動。而某些學生更跟她說,是因為她,才決定畢業後做一位中文老師, 可謂生命影響生命。 鄭劉頴副校長在以往擔任訓輔主任時,已看到學生對她態度上的轉變,「她們現在看到我便打醒十二分精神,知道要嚴肅的時候便會十分正經,以前不會這樣;但是她們適當時會很開心地走過來叫你。」她感覺跟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外,也像她們的媽媽般,互相熟悉對方性格,關係親密。 剛退休的梁靜鑾老師回憶起任教體育科時,曾有學生希望在校際比賽中獲得獎項,便隱瞞自己有傷患,致比賽成績不太理想,那種努力和付出使她深受感動。「這事提醒我要多留意她們,因為我不希望再有小朋友為獎項而使身體受損。」她回想在第一任校長謝琰莊修女身上,學到小朋友也需要得到別人的愛, 她們會在愛內作出轉變,「只要你愛她們,小朋友一定會感受到,我希望跟謝修女一樣,教書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愛的傳遞。」 另外,學校亦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鄭劉頴副校長說:「明白有些學生的強項不是讀書,所以老師會稱讚她讀書以外做得好的地方。因此當老師挑選學生大使、司儀時,亦會讓不同學生發揮及嘗試。」 五年級生沈珮穎分享,最難忘的經歷是於畢業禮擔任司儀, 「學校不是每次都挑選表現最好的人負責,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嘗試面對大眾。」她的媽媽亦認為:「珮穎入讀該校後,認識了不少朋友,學會與人相處;擔任風紀亦提升其領導能力。該校的老師很好,不會過分壓迫學生,很適合珮穎。」 真理必勝 「真理必勝」是該校校訓,梁靜鑾老師認為可在校訓中學會堅持,「如果你覺得值得去做,就盡自己能力達到目標。」退休老師陳佩瑜補充,在教學上面對困難時,亦會以校訓勉勵自己,「耶穌與我一起時,我可以克服困難,每個困難都可以解決得到。」 兩位退休老師期望未來學校繼續以校訓為目標,並要繼續努力堅持,「社會上有很多要求,現在做教育很艱難,希望學校繼續努力讓每一屆學生, 身心健康地成長。」梁老師說。 曾於一九九八至二〇一三年任校監的倪加大利納修女,談到校訓能鼓勵學生不說謊,認真做事,亦讓學生效法主保聖嘉勒依賴天主的精神,生活簡樸,不貪慕虛榮。倪修女笑說: 「不少公司的老闆喜歡聘請聖嘉勒的學生,她們亦能在工作中實踐校訓。」(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