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031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11
東京小學生的故事--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
  本報專題 日本「311」大地震一周年前,本報與《日本天主教週報》聯手計劃專題採訪,以「大震災後的生活續篇」為題,從小學生、家庭及社會的角度作回顧及反思。該報編輯松隈康史先生向本報表示:「衷心感謝香港的小朋友!去年,你們為東日本大震災的災民祈禱,又施予援助。」日本天主教會願意與所有日本同胞,在艱苦中同行。本報幸蒙《日本天主教週報》提供協助,協調是次專題採訪報導。(睿)   學校防災訓練 福島縣的外祖父母與東京三個小兄弟 今年二月上旬,住在東京東部的小兄弟:道明(Michiaki, 小學三年級)和光啟(Mitsuhiro, 小學一年級),第一次到外祖父母的新居玩了。外祖父母本來住在福島市內,可是去年秋天,外祖父往福島縣南相馬市的海邊追悼海嘯殉難者時,不慎從防波堤掉下來,弄傷了肩膀。以後,他的右手不太靈活,每天的生活頓感不便和困難。去年年底,他們決定了搬家。新的家在橫濱市內,離東京很近。 去年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以後,道明和光啟等東京的小學生,每天上學時都要戴防災兜帽,暑假結束以後才不用配戴。東京的生活也好像恢復震災以前的樣子,但輕微的地震仍是常發生的。 道明和光啟的學校,舉行定期防災訓練,可是現時已跟以往不一樣了。以前的訓練都只會假設發生火災和地震,東日本大震災以後,附加了預防海嘯的對策。他們的小學離開東京灣只有五公里,而且,電視最近經常報導在這四年內,首都將會發生直下型大地震的可能性,變得愈來愈大了。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後,電力不足的情況也很明顯。學校、百貨商場、車站等所有的地方都要省電。這次「311」震災,災區主要在日本東北部,這些地方冬天非常寒冷。道明和光啟每個星期日在聖堂為災民祈禱,彌撒結束後,又抱著募捐箱,向教友們呼籲募捐。   緊急用品應變箱 為災民早日康復祈禱的清香 清香(Sayaka)在東京一家天主教小學念四年級。每天,她跟別的同學一樣,乘搭電車上學。清香跟父母和外祖母住在一起。大地震發生那天,東京的交通很混亂,清香只好跟著校內差不多五百位同學一起,在學校度宿。修女們很忙地照顧他們,安慰那些受驚的學生。清香的父母也迫於無奈,惟有留在工作的場所,只有外祖母獨自留在家裡。大地震發生後第二天,清香的母親轉乘了好幾次電車,才能到達學校。清香終於見到母親了,母女二人痛哭流淚,緊緊地互相擁抱。 最近,清香回望過去一年,她這樣說:「東日本大震災是『地震、海嘯、核電站』的三個不幸,它們又同時碰在一起。災難發生以後,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地震。我不希望再次從核電廠管理人員的口裡,聽到『設定外』的說話!」(本報編按:日文「設定外」,意思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語意含有不負責任的意思。) 清香家裡的地板下,設置了一套新出產的「緊急用品應變箱」。她的學校也引入了利用 IC tag的新安全系統,學生們通過校門時,有關他們動向的信息,便會馬上傳達到父母的手機。雖然家庭和學校已經開始種種準備,清香認為具體裝備以外,更需要心理上的準備:「我想,至今沒有人度過完整無缺的生活,人類也不能完全預料自然的活動。所以,我們要在天主面前謙卑。」 清香所就讀的學校,聖歌隊表現突出,深為人們熟悉,常獲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這聖歌隊曾在今年二月下旬,到災區去為災民舉行慰問活動。這是清香感到很難忘的一天:「衷心希望日本人,早日恢復充滿笑容的臉孔!盼望日本,像震災以前一樣!」 大震災發生至今快一周年了。日本天主教十七位主教和教廷大使,於二月十五日,在東京主教座堂舉行共祭彌撒,為地震災民祈禱,祝褔他們早日康復。清香也這樣祈禱: 「我們要關心那些為我們在核電廠附近拼命工作的人。同時,盼望在東日本大震災喪失了家人、朋友、親戚的人,請你們不要自殺,充滿希望地繼續生活下去。」    
kjy08_20120311
icon47
創作天地
2012.03.11
20120311B
kjy07_20120311
icon47
創作天地
2012.03.11
20120311A
kjy10b_20120311
icon19
青苗天地
2012.03.11
201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