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_20230924f
400 400 喜樂遊蹤
喜樂遊蹤
2023.09.24
高雄 萬金聖母聖殿
kjy01_2020062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6.26
聖若瑟英文小學攝影組 走訪兩岸 拍攝情與境
(本報專題)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攝影呈現不同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呢?聖若瑟英文小學資優小組的「數碼特工」(攝影小組),於過去兩年到訪澳門和台灣等地,透過鏡頭拍下小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情感。 數碼特工約有十七年根基,見證著學生由使用菲林相機,轉到數碼相機。創立該小組的教師鄭德明說,早年不能與學生即時看到拍攝成品,但現在使用數碼相機,學生可即時檢討作品,容易掌握拍攝技巧。他說,坊間有許多款式新穎的相機,但小組不強調相機的功能,主要教授學生構圖及表達主題。 鄭老師與另一位創組教師陳倩芝均教授視藝科,他希望像畫畫般,讓學生透過相片表達感受;故此在每週的聚會中教授拍攝與構圖技巧外,他亦會與學生一同欣賞作品,學習表達自我。  遠赴台灣拍攝  培養學生耐性 數碼特工每月都會到戶外拍攝,例如是拍攝聖誕燈飾與花展, 讓學生應用拍攝技巧。去年六月,五位成員參加第三屆遊學台灣行程設計比賽,獲得初級組冠軍;約四十位學生、家長及教師前往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地,走訪彩虹眷村、玻璃媽祖廟,鹽水橋南老街,又到了富中華特式的天主教堂等,拍攝台灣的「光與影」。 台灣行程中,參加者在台中國家歌劇院聆聽導遊簡介後,便開始拍攝。四年級的潘承晉說,最滿意的照片就是在歌劇院前,「用快快門,像凍結畫面般;再把 white balance(白平衡)轉為鎢絲燈,使後面的背景偏黑」,而拍攝出來的噴水池。承晉說從小喜歡欣賞細微的事物,如昆蟲,所以他在去年加入數碼特工,希望學習用相機拍下它們。 在台灣,參加者亦拍攝了日出、日落及星空;其中一天,他們清晨約四時起身,乘坐阿里山火車到祝山觀景台看日出。六年級的陳侃言說,曾在家中看過日出,但當時不覺得有特別之處, 未曾用相機拍下。但在觀景台上看日出感受特別深刻,「我們在山腳時,天空還全黑,但當太陽一升上來,整個天空一下子便光了。」 陳倩芝老師說,學生藉攝影看到世界美麗的一面,「等待日落、日出、鳥兒出來」,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耐性。她說,有學生學習數學時容易灰心,但當看到自己努力後所拍攝的成果,便明白到只要堅持和有毅力,便會成功。 文化中心舉辦相展  與公眾分享攝影作品 從二○○九年起,小組每隔兩年便會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相展,本年一月舉行的第六屆相展「A Journey of Light光與影」,便展出學生在過去兩年於香港、澳門以及台灣等地看到的「光與影」。 學生在展覽中擔當導賞員,陳倩芝老師指參觀者當中也有遊客,可以藉此訓練學生的語文及會話能力。 在家長日中,小組在校內亦有舉行小型相展;小組成員也會在陸運會及水運會的時候擔任攝影師。停課的數過個月來,小組雖然同樣暫停活動,但四年級的陳亮宇說,他有與家人到萬宜水庫行山,其中看見六角形岩柱、岩石等,都有取出相機,拍下大自然美麗的風景。 雖然三位受訪學生都說,暫不打算以攝影作為職業目標,但陳老師說,小組第一屆的一位成員便成為了專業的攝影師,把興趣轉變為職業,並開設了影樓。(吳) 
kjy10_2018102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8.10.26
青苗天地 2018.10.28
2018台灣朝聖團 鄭碧瑤 聖貞德中學 中四望 「朝聖團」以前在我心目中就像旅行,但去年我參加學校舉辦的澳門朝聖團後,卻讓我知道聖堂不是一個景點,而是一個讓我們朝拜天主的聖殿、一個讓我們反思、認罪、悔改的「靜思室」,也是一個見證教會發展的「博物館」。 今年我在三月領洗,六月份參加了學校舉辦的高雄台南朝聖團。起初我也只是抱著認識天主和看看歷史的心態參加,但今次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首先是菁寮聖十字架堂,它的設計比香港的聖堂簡單,給我一種簡樸純潔的感覺,聖堂內的擺設並不華麗,最特別的是,聖堂內的座位居然附有摺疊式的書桌,義工告訴我們因為住在附近的小孩子比較貧窮,書桌是給他們平日做功課用的,這份心思令我感動,因為幫助最小的弟兄才是與天主親近的方法,也是我們基督徒重要的使命。 今次也讓我確實認識到甚麼是宗教在地化。我們到訪的平安天主堂,外型與其他聖堂無異,但內裡的布置卻令我印象深刻, 聖堂內掛有很多中國書法寫成的經文和教誨,法國籍的神父更在祭台前的香爐上香。不過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鹽水聖神天主堂, 聖堂的建築類似一般廟宇,但聖堂外卻寫上「天主堂」三個字, 下車那一刻我心想:我們是否到錯地方?走進聖堂,內裡的布置與中國的廟宇一模一樣,壁畫中的耶穌基督也穿了中國古代的服裝,令我嘆為觀止,大開眼界。上述的兩間聖堂令我真切感受到何謂天主教信仰在地化—天主教信仰完全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 要數這趟旅程中,我最喜歡的地方,一定是二空聖母升天天主堂,我在聖德蘭修女的聖髑前跪下祈禱的短短一兩分鐘,我感到放鬆,將一切事情交給天主,確信祂自會教我走將來我要走的路。 在這次旅程中,我認識了不同國籍的神父、修女及傳教士, 讓我明白到他們為了福傳,離鄉別井,到一個文化完全與自己祖國不同的地方生活,默默無私地奉獻,在祈禱中留下無形的足印。我也體會到「聖而公教會」的意思,雖然大家說不同的語言,用不同的語言舉行彌撒,以不同的方式敬拜天主,但我們同樣是天主的子民,耶穌的門徒。  探訪老人院 鄭司直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一B 我在六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個由學校舉辦的探訪老人院 的活動,我們在活動之前的一週有義工來教我們照顧長者的技巧,令我更加了解這一次探訪老人院所需注意的重點。 到了探訪當天,我抱著認真和好奇的心來做這一次活動。 我們一進去老人院,我們與那裡的老人家不太相熟,我們也沒有甚麼交流,所以老師便請我們每人找一位長者聊天,我找了一位婆婆聊天,我問她喜歡做甚麼,原來她喜歡做運動的。當我們聊天的時候,那裡的工作人員宣布活動開始,首先是第一組的遊戲,他們的遊戲十分有趣,他們用一些圖像組成一個四字成語,然後要猜是甚麼成語,但「老友記」的語文能力十分高,差不多全部都答對了,只是錯了兩題,比我們在預演時的成績更好。 終於,我們要帶領遊戲了,我們的遊戲是過三關,玩法是要分成兩隊,每隊輪流把迷你呼拉圈扔進雪糕筒,最快連成直、橫、斜線的組別就勝出。 我們是最後一組跟「老友記」玩遊戲,然後我們一起唱了 《紅日》。我在這一次體驗到老人家是十分喜歡聊天的。我希望能再一次參加這些活動。   
kjy12_20180930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8.09.28
台灣(二)台中 Running Woman
某年,認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背包旅人,大家忽發奇想地希望自我挑戰一番。於是,我們一行八人,分了三小組, 拿起背包便起行到台灣的高雄,目標是於兩天內,以最少的洗費,從高雄到台中,當中需到幾處指定的地標拍照,以證明路線無誤,途中亦可賣藝擺攤以補貼支出,最後每人平均總開支最少的隊伍為贏家。 雖只是短短兩天,但基本的食住行還是要解決,先簡述另外兩組的解決方案,他們是三人組別,食大部份是買便利店的平價品,住則是投靠當地朋友,而往台中的路,他們則嘗試截順風車。記憶中有一隊好像用了數小時,既走馬路,又到公路,但也不太成功,最後還是在入黑前買了火車票。至於賣藝也是圍觀的人居多。 這項挑戰好像不容易吧?這也說不定,不就是計劃與經驗的實踐吧!說實話,我和朋友的二人組自覺也滿順利的。我們的計劃是‥ 因難得來到台灣,覺得該享受旅程,把握時間多遊覽感受,故決定不特意地「節衣縮食」,也選擇乘搭大巴到台中而不截順風車浪費時間,卻用擺攤和以慣用的投宿技倆 Couchsurfing來平行開支。  先說明一下甚麼是Couchsurfing(沙發衝浪),它是一個網上平台,宗旨非只提供免費住宿,而是透過沙發主提供的住宿,給予彼此文化交流的機會,所以如非必要,我們也不應視沙發主的家為青年旅社,早出晚歸而不願與沙發主交談。若能使用恰當,這確是一個很直接地了解當地人生活的方法。只要發出住宿請求前翻閱清楚沙發主與過往沙發客的評語,並於見面前與他溝通清楚,便能認識到善良的沙發主。  出發之初,我便發了幾個住宿請求給合適的沙發主,下午已得到了一位先生的回應,我們晚上從高雄到台中,來到一棟樓房前,一位高瘦帶眼鏡的曲髮先生已在門前等候,把門打開,才發現原來那裡不是他的家......原來他是一位藝術家,與妻子住在對面的樓房,這裡則是他的工作畫室。啊!是同道中人,能有自己的工作畫室實在幸福。那夜, 不只我們有幸能與他的作品同睡,還有兩位分別來自馬來西亞和台北的沙發客,我們五人就這樣談天說地到凌晨三時。 得沙發主的介紹,我們隔天決定到文青市集草悟道擺攤,朋友準備替人看掌相,我則速畫。吃過台式早餐後,我們便與另外兩位沙發客道別了。 在草悟道,的確有許多檔攤,但檔主們都看似已申請了擺檔,若在香港沒有申請便擺檔,必定馬上被按本子辦事的保安驅趕...... 可是,這裡是文青氣息濃厚的台灣呢,最壞也是被人阻止罷,於是便把心一橫蓆地而坐。我攤開了畫布、放了幾張預先塗上底色的卡紙,準備稍後替遊人添上圖案。據過往經驗,最能吸引別人駐足留意的是「免費」二字,透過與駐足的人交談,讓他們感受自己的熱誠,很多人便會於我贈畫後給予代表支持的「回禮」,於是我們打開寫著「『免 費』分享快樂」的紙牌靜待知音。 未幾,向我們走來的卻是一位保安大叔...... 唉,如我們所料,是時候找別處了......然 而,他竟向我們微笑說‥「你們這邊位置不好,到那邊試試吧!」啊,當我們開放多年的旺角表演專區也被清理時,這裡卻是另一個藝術氛圍,是何等幸福的城市。 曾在歐洲擺攤幾次,經驗都很不錯,把經歷出版成遊記分享後,想不到一年後有位曾在德國科隆大教堂前路經攤檔的男生,看見我在專頁貼文後,竟要我寄他一本。其實擺攤賺到的豈只點點金錢?是和別人的交流和看見別人臉上彎月的滿足感。這次,藉著一盒水彩和一枝毛筆,賺到幾分微笑與一些認同,還有一位大叔送贈的一張車票。 這次比賽,最後是能成功擺攤,得到一些收 入的我們獲勝,但別問贏家有何獎品,給自我的挑戰從來都只能換來金錢買不到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