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10919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09.17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09.19
寶血會思源學校•開學慶典 (本報訊)寶血會思源學校於9月1日舉行開學慶典,並邀請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主持開筆禮。 當天在升旗禮後,學生以虔敬的心向上主禱告。校監游勵明修女教導學生要心存感恩,珍惜天主的恩賜,同時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命的磨難。她又勉勵同學學習成為「大地的管理人」。 思源學校每年都會參加教育局「我的行動承諾」計劃,今年的主題是「感恩珍惜、積極樂觀」,學生在宣誓和簽署約章後,便成為「樂諾大使」,協助教師在校內營造正面的校園氛圍。楊局長在台上訓勉學生,並為同學監誓成為「樂諾大使」,及向代表頒授襟章。 最後,楊局長、校監和校長郭敏儀一起主持開筆禮,見證學生一起動筆寫一個「勤」字,承諾做一個勤力的好學生。(少)  長洲聖心坪洲聖家兩校•校監李惠芳榮休彌撒 (本報訊)坪洲聖家學校和長洲聖心學校暑期內於長洲花地瑪聖母堂舉行感恩彌撒,慶賀兩校校監李惠芳榮休,由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主禮。 陳樞機講道中提到天主是仁慈的,祂曾派遣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的地方;也派遣李惠芳任教師、長洲明愛青少年中心主任等崗位,多年來為教會機構服務。陳樞機勉勵參禮者努力做好人,為教會及社會多作貢獻。 彌撒後,校方播放為李惠芳榮休而製作的短片中,展示她過去的服務,包括政府原來曾打算把現今在坪洲的「聖家路」命名為「聖加路」,可得李惠芳堅持向政府提出,才得保有現名「聖家路」。另外,從聖心學校學生對李校監的專訪中,提到她當年獨自到長洲工作,正是全憑信德和聽命,活出基督徒的榜樣。最後, 陳樞機及辦學團體代表贈送紀念品及禮物給李校監,感謝她多年的付出。(喜)   青山天主教小學•生涯規劃體驗 (本報訊) 青山天主教小學於8月18至20日舉行「生涯規劃體驗日」,讓六年級學生透過模擬人生體驗活動,反思規劃人生的重要性。 為期三天的模擬遊戲,讓學生透過不同學習階段預演十年人生,包括入讀中學、考文憑試、中學放榜、聯招選科及派位,以及畢業求職,讓學生更認識自己及了解社會環境,勇於追尋夢想,為自己的將來定下目標,以裝備今天的自己。 其中,最後一天的活動讓學生投身社會,有些低學歷的學生用心於求職面試表現自己,得以換來四份聘書,體現成功人生不一定要大學畢業,用心付出才能被他人看重。活動讓學生得以認識自己的長短處, 啟發他們對人生的反思。  是次體驗活動後,該校將在生命教育層面上作配合,使學生更認識自己、認清目標及實踐夢想,成就美麗的人生。(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19042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4.26
暢遊離島區發掘寶藏 認識宗教文化與生態
(本報專題)香港不少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我們毋須乘飛機遠行,只要乘船一小時往離島,就能探索有趣而豐富的鄉郊風俗。事實上這些離島不只有大型主題公園,更有盛載海盜歷史的「張保仔洞」,而宗教建築亦結合島民的生活與文化。 「文化葫蘆」最近舉辦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社區藝術計劃,於今起至五月一日假中環九號碼頭等地,展出離島區所保留的傳統文化,即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及坪洲。這項藝術計劃以「百寶圖」為題,說的都是離島的「寶藏」, 從香港著名海盜張保仔的故事開始,透過約一百件藝術品,串連四大離島上的建築、節慶風俗、小店等。主辦亦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參加者在欣賞過程中「尋寶」。 展出離島「百寶」  唱歌遊船體驗文化 離島所流傳的歌謠和民間藝術都是瑰寶,若經過年輕藝術家提煉和重新演繹,會產生甚麼化學作用?大澳「鹹水歌」又稱「嘆歌」,是水上居民的歌謠, 內容講述水上人家出海的日常生活,「百寶圖」展覽主辦單位邀請了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社區工作辦事處的表演小組表演, 呈現大澳的漁村文化。 「張保仔」或「大張保」觀光船亦會帶領參加者由中環出發暢遊維港,船上更有大澳水上人及小朋友為遊人獻唱鹹水歌,亦會有海童軍在船上為大家講述海事的知識,分享海事的發展及船上的趣事。而「縱橫四海 ── 張保仔傳奇」皮影戲表演則利用光與影,透過細膩傳神的皮影和掌中木偶操縱技巧,製作皮影戲紙偶和木偶,再配合新穎的多媒體動畫創作,重現張保仔的故事。 這展覽部份場館位於離島區,例如在大澳,本地藝術家鄭志明參考傳說古時大奚山(今大嶼山及香港島等島嶼古稱) 的半魚半人盧亭一族的形象,搜集大澳街坊衣食住行之物件製成的裝置藝術。 除了這些風俗與歷史外,離島的宗教文化亦是個寶庫。天主教信仰在島上的傳播,與民間信仰和諧並存,也配合島民的生活。   遊覽離島探討文化  體會宗教與島民生活 大會配合「百寶圖」展覽出版書籍,以插畫介紹了各個離島上的著名風景、地標和風俗節慶,同時搜羅離島區讓大眾參與的文化習俗和街坊故事,內容由學者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撰寫,配合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圖像, 呈現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坪洲的簡史, 引領讀者到離島遊覽。當中列出「離島自然觀察選粹」,鼓勵眾人尊重大自然環境。 大嶼山宗教建築林立  清靜地尋找歷史足跡 「百寶圖」說:一二二七年宋人編寫的《輿地紀勝》, 大嶼山居民「以魚鹽為生」,即捕魚和曬鹽,當時大嶼山稱為「大奚山」,意為大批奴隸居住的荒山。今天, 大嶼山再沒有奴隸,卻多了很多新市鎮和高樓大廈,但裡面原來有不少天主教和佛教的建築,人們到來尋求心靈的平安。 這些「清靜地」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朝聖行程亦饒有趣味。在大嶼山的隱修院「聖母神樂院」,隱修士一直為我們祈禱,透過工作與祈禱光榮天主。 大嶼山一九五一年建立之初,中外友好建議隱修士種菜、種薑、培植冬菇或養雞, 院長李神父決定養牛,於是添置乳牛,開山築路,墾荒種草,很多年長一輩的教會人士可能嘗過當年的美味牛奶。現在隱修士已不再養牛,改為生產曲奇,也為天主教徒帶領退省。 從愉景灣或稔樹灣步行約大半個小時, 便可直到神樂園樸實無華的聖堂。聖堂向海的一面,有TM兩個大字,若是從坪洲乘船過來,便可以看見「Trappist Monastery」這兩個英文字的縮寫。 長洲五月敬禮聖母  兒童飄色融和東西文化 《百寶圖》一書介紹長洲花地瑪聖母堂五月聖母月的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當中加插島上獨特的「飄色」,由小朋友扮演長洲、香港和中國的守護天使,他們穿上中式服裝,背上雙翼。飄色原是長洲太平清醮的一環,讓小朋友扮演歷史、政治或虛構人物。花地瑪聖母堂借用此文化, 化為到長洲的祝福美意。 踏上長洲亦可以認識當地的漁業文化。昔日香港漁農業興盛,近年不少漁民已上岸轉行,明愛社區發展服務與村民成立「長洲西灣文化村」讓大眾考察漁民文化,漁民會示範傳統的捕漁方式,如搖櫓、放泥籠及打網仔,而西灣亦設有展覽館,介紹長洲漁民生活文化及變遷。 南丫島與坪洲  信仰小團體多姿釆 雖然南丫島和坪洲面積較小,但仍有豐富的宗教文化與生態面貌。據《百寶圖》指出,方濟大家庭不時於「四旬期到南丫島拜苦路,默想基督苦難之際也為生態祈禱;島上的聖嘉勒隱修會寶尊隱修院亦會與露德聖母小堂的信仰團體一起慶祝瞻禮。坪洲昔日則是漁民聚居之地,目前當地堂區團體從不同地區遷來,形成滿有活力的信仰團體。(鄧)  (資料取自:百寶圖、神樂院網站)   
kjy02_2015120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2.05
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 聖言常伴我成長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若望福音》15:5) 若要讓主住在「我內」並結出常存的果實,勤讀聖言是必不可少。眼見時下學子在學海汲汲營營,忙得沒時間看聖經,有父母善用身邊機會,譬如像張諾堯和張諾研的媽媽(王燕碧)般,鼓勵兩個女兒參加玫瑰堂聖言宣讀會早前舉辦的「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下稱「讀經比賽」),讓她們多接觸天主聖言。    (本報專題)現於嘉諾撒聖心書院分別唸中四及中二的諾堯和諾研,在今次的讀經比賽中分別奪得青少年高級組(中四至中六)和青少年初級組(中一至中三)冠軍。在張太(小圖)悉心栽培下,她倆自小便參加朗誦班,於校際朗誦比賽中常名列三甲,但參加讀經比賽卻是首趟。「讀經和朗誦不大相同,朗誦講究情感、眼神和抑揚頓挫,但讀經卻不能太誇張,表現要較含蓄。」諾堯說。張太透露,起初諾堯曾擔心自己會將慣性的朗誦方式套用在讀經中, 然而賽後發現疑慮不存在。 雖說由媽媽邀請參賽,但報名後的細則包括挑選誦材與安排訓練,均由兩姊妹自己處理。諾堯選了《羅馬書》8:35-39,諾研則選了稅吏匝凱的故事(《路加福音》19:2-8),都是她們較有信心可拿捏得宜的經文。諾研曾在主日彌撒中聽過這段福音,但直至賽前準備才細嚼內容,她對當中談及的寬恕之道甚有同感,「人人都有機會犯錯,但無論之前犯了甚麼錯,如果有心改過,就要給他機會,不要歧視他。」 連結生活 諾堯對自己所選讀的保祿書信中談及甚麼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時,更有切身的體會,「人生這麼長,不會都一帆風順,總有些事情會讓我們疏遠天主。」她試過在考試前盡力溫習,成績卻不如理想,因而質疑是否已被天主所離棄。張太便以〈足印〉這個信仰小故事開導和鼓勵她,「我跟她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經歷不同的困難,當下或會不知如何處理,但日子總會過去,主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就像故事中耶穌在沙灘上背起了主角一樣。」 她們表示,日常媽媽都愛以聖經故事和比喻教導她們待人處世之道。張太則坦言,她著重身教多於言教,「怎樣愛一個人不是空談, 還要有實際行動。我希望我和女兒都可以活出聖言。」張太年輕時曾在長洲花地瑪聖母堂讀經和加入聖詠團,後來雖已搬遷而轉換了其他堂區,但至今她仍是該堂的善會會員。她看重信仰的氛圍,早幾年一家人一直都參與一個由神父或修士主持、在某個相熟教友家中舉行的晚餐廳祈禱聚會,誦讀和聆聽聖言、唸《玫瑰經》、作信仰生活分享和自發性祈禱等。雖然其時女兒尚小,還不太懂,但張太認為至少都給她們多些機會去接觸,這就像撒種般,何時發芽、生長的時間表則在天主。 諾研直指她也受媽媽的信仰熱誠所感染,例如眼見不少教友在彌撒中的歌聲較柔弱,但媽媽即使喉嚨痛,卻仍大聲詠唱,讓她知道無論甚麼時候也要善盡教友本份去讚美天主。她知道自己的強項是在讀經方面,因此樂於在學校定期舉行的彌撒中讀經,而姐姐諾堯則正考慮會否加入堂區的讀經組,「始終加入善會比較好。」她曾任堂區的輔祭,後來因變動而離開了,從中她明白善會對一個教友的重要性,而其母的信仰歷程則是對她這個想法的另一佐證。 活出聖言 在孩子的信仰培育上,諾堯和諾研都說家庭和學校同樣重要,兩者對她們的影響參半,有時前者的影響甚至遠較後者為甚。這情形在讀經比賽中的另一得獎者—兒童高級組(小五至小六)冠軍、於聖母無玷聖心學校就讀五年級的吳俊軒身上亦然。已連續三年摘冠的俊軒,賽前訓練大部分在家中進行,但其母(余德儀)謙稱其實他們沒甚特別準備,一切都是平常心,「我們不當這個是比賽,而是藉此將聖言的喜訊傳給其他人。」她說。 有時吳太也會和俊軒一起看聖經,當中蕩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俊軒最深刻,「無論那個小兒子怎樣頑劣、潦倒,他爸爸仍然很照顧他,這份愛很大。」他微笑著說他相信媽媽也會這樣愛他。對於兩母子來說, 聖言很生活化,吳太會以此引發兒子的思考。今次比賽中俊軒自行挑選的《聖詠》37:3-9,讀到當中要控制憤恨的部分,讓他感到舒服, 化解了他對其他同學的憤怒。   吳太指,孩子的信仰培育最重要是身教,「如果想孩子多參與彌撒,至少父母自己也要去, 不要因為考試或其他活動而缺席。」為促進學生的信仰成長,該校還特別印製了《我的信仰歷程》,為公教學生的信仰經歷和成長做紀錄,當中包括要求學生於每個月的主日找神父在這本小冊子上簽名等。俊軒指,這樣對他確有幫助,而吳太則指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信仰生活是要靠自己生活出來的。(敏) 
kjy08_20151206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12.05
創作天地〔2015.12.06〕:文章
記一次參觀 今天,我和爺爺參觀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這是「香港是我家」系列的活動之一,義工哥哥姐姐們幫助新來港的兒童,認識香港。 這個創意藝術中心原本是一座工廠大廈,共有九層樓。首先,我們參觀了畫展,那些畫很抽象,色彩豐富。然後,我們參觀了攝影展,最難忘的作品是《橋下》,作者站在橋底拍攝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景象。最後,我們參觀了雕塑展。有一隻金屬的小鳥很特別,它穿著很大很大的的黑白婚紗。我最喜愛的雕塑是《融合》,它的形狀像山洞裡的石鐘乳,大約有三至四米高,是由一個個一寸高的金屬圈組成的。這需要多大的耐心才可以完成啊!那位藝術家和我們分享,他說:「實現夢想是需要自己努力和虛心聽取別人意見。」 雖然今天我和爺爺都很累,但是我們玩得很開心。 鄒瑞元 聖嘉祿學校 三B 公園的一角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有人在公園裡悠閑地散步,有人在長椅上跟朋友聊天,有人在跑步,有人在做體操,還有人推著嬰兒車。這時候, 有兩個違反公園規則的男孩卻騎著自行車闖進了公園。 這兩個男孩橫衝直撞,打破了公園的寧靜。他們邊騎著自行車邊叫囂,四周的路人都被嚇倒了。一個男孩被嚇得摔倒了,還有一個小女孩被嚇到連握在手中的冰淇淋也掉到了地上。此外,他們還把一名嬰兒嚇得呱呱大哭起來。剛巧,一位老伯伯更差點被他們撞倒,幸好保安人員及時扶住了老伯伯。 「你們知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啊?」保安人員問道。那兩個男孩聽到後,立時停了下來,並下了自行車。之後,那位保安人員走到他們面前,生氣地訓斥了他們一頓。 最後,他們向所有人說了聲對不起。那位老伯伯還說:「你們只顧著玩,一定要注意路人和自己的安全。」說完,兩個小男孩點了點頭。 郭繼鴻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四C   我喜歡  我喜歡的事物有很多,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天主為我們所創造的宇宙萬物,便能發現它們的奧妙。 我喜歡大雨過後的陽光,它無聲無色地變出一道七色的彩虹橋,彷彿能通往天國,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 我喜歡夏天的小河。在悶熱難忍的天氣,把手伸進小河中,清涼的河水讓我感到一絲涼意。 我喜歡躺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抬頭看著天上像棉花糖般的白雲, 它們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形狀,讓我有無限的遐想。 我喜歡冬天的雪。那晶瑩剔透的雪花像一個個天真純潔的小精靈飄落在地上,給大地換上一件白色的衣裳。 我喜歡清爽美好的秋天,觀賞那片金燦燦、黃澄澄的麥田,這是樸素的農夫所辛勤耕耘的成果,帶給人們溫飽和喜悅。 我喜歡花,不管是哪一種類。我喜歡黃澄澄的向日葵,它總是這麼活潑開朗,每天仰望著高高的太陽,展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喜歡粉紫色澤的薰衣草,它總是這麼高貴大方,身上掛滿數不清的紫水晶。我更喜歡雪白的蒲公英,它總是這麼純潔無瑕,隨著微風在空中飛舞,像一個個白衣天使,帶給人們無數的喜悅。你又會喜歡哪種花呢?  我喜歡所有美好的事物,我會把它們深深地記在心坎裡。 余雪寧 聖安當小學 六仁   我的祖母  我的祖母今年六十一歲了,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她的笑聲響亮,性格開朗。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但是視力卻很差。 我和弟弟每天放學後,都會到祖母的家做功課。當我們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都會向她請教;雖然她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那些字,卻很耐心地教導我們。 有一次,我看見祖母在看電視,我問她:「你看得到電視嗎?」祖母回答說:「我只能看見一片白矇矇的影像,其他的我一點也看不見, 我只是聽電視吧了!」原來祖母的眼睛已經退化到這個地步。 還有一次,我放學後看見祖母在街上迎面而來,她卻看不見我。我走到她的身邊,拍了她一下,她認真地一看才發現我。我十分擔心祖母以後看不見東西呢。 每逢過節,祖母總會包韮菜豬肉餃子給我們吃,我和弟弟都可以吃下十多隻餃子,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呢。祖母還會包粽子,有辣的、鹹的,也有甜的。我很喜歡吃她包的鹹肉粽,我的祖母真的很能幹,我真的很敬愛她。 劉穎謙 景林天主教小學 六仁   長洲遊 我和家人最近到長洲遊玩。我們都玩得開心,樂而忘返。 那天早上,我們一家到達中環渡海小輪碼頭,乘渡輪到長洲。我們都心情興奮,因為很久沒有一起到長洲遊玩。 到了長洲,一下船,便發覺長洲比以前繁盛了。我看到不同的攤檔, 有賣小食的、賣沙灘用品的、賣玩具的、賣長洲特色紀念品的......還有茶樓和餐廳。那兒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我們沿著海灘散步,一邊在金黃色的沙上行走,一邊感受涼快的海風,非常寫意。我和哥哥在沙灘上拾了許多漂亮的貝殼。我拿起貝殼,放在耳旁,聽到一些令人感到舒服的海浪聲,真是動聽啊!我把貝殼拿給爸媽和哥哥聽聽,他們都讚嘆不已。後來,我們到了長洲花地瑪聖母堂朝聖。那細小的聖堂,佈置簡潔,聖堂內的聖像樣子慈祥,給人平安的感覺。 到吃午飯的時間了。我們到了一間海鮮酒家吃午餐。媽媽特別喜歡吃海鮮,我們點了魚、帶子、魷魚......每樣都很美味,我們很快便吃完了。長洲中午的陽光很猛烈,我們覺得有點熱,所以,我們去了一間甜品店吃長洲有名的雪花球。它是由一層一層的雪疊成,加上朱古力醬汁製成,既好吃又冰涼,很適合夏天吃。吃過甜品後,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乘渡輪回家。 這是快樂的一天,希望我們很快可再到長洲旅遊。 鄭浚良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五B1   蒙古救盲之旅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參加蒙古夏日救盲體察團。我們跟隨慈善機構奧比斯,遠赴蒙古,親身探訪醫護人員和患眼疾的小朋友,了解當地救盲的工作,過了一個非常難忘的旅程。 那幾天,我去當地醫院慰問患了眼疾的小朋友。在醫院的病房裡, 我看見他們的眼睛和目光與平常人有點不一樣,原來他們患了斜視、白內障、青光眼等不同的眼疾,正在檢查眼睛和等待安排做手術。 我上前送了一些糖果給他們,跟他們握握手。我的心裡有點緊張,雖然我不懂蒙古語,沒有跟他們說話,但他們好像明白我們的來意,並微笑點點頭回應。這次醫院採訪,最難忘的是我有機會進入手術室內目睹整個斜視手術過程,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我還跟隨團隊去了偏遠地區,探訪三個患了白內障的小朋友家庭。他們住的地方距離市中心很遠,我們要坐四小時車才能到達。 由於路面不平,一天八小時的來回車程真的很辛苦。這次家訪,我們來到他們住的房子——蒙古包,感覺很新鮮。蒙古包裡的地方真的很細小,家裡的陳設不但很殘舊,而且沒有電源,他們都過著非常原始貧窮的日子, 感覺很可憐。對比我現在的生活,我實在太幸福了。 雖然這不是個輕鬆舒適的旅程,所見所聞卻是令我畢生難忘。  朱澄欣 德望學校暨幼稚園(小學部) 四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