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b-20120520
互動閱讀
2012.05.18
The Wrinkle in Time 時間的皺紋
   學校,又是學校的問題。梅格的成績跌入全級最低組別。那天早上,一位老師生氣地跟她說:「梅格,真的不明白你的父母如此聰明絕頂,你的成績卻如此差勁。如果不作出改善,你明年一定要留級了。」 梅格在午膳時間四處胡鬧,希望能驅除心中的鬱悶,一位女同學輕蔑地對她說:「梅格,我們已不是小孩了,為甚麼你還要表現得這麼幼稚呢?」 放學時,梅格抱著厚厚的課本,慢慢走回家。一位男同學取笑她弟弟是個「小笨蛋」。梅格一聽到此,冒火三丈,把書本扔在路邊,使盡全力和他扭打。一輪打鬥過後,回家時梅格的襯衣爛了,眼睛附近也青瘀一片。 她十歲的雙胞胎弟弟——辛迪和丹尼斯,已在一小時前到達家中。他們看到梅格狼狽的樣子,都感到非常生氣,對梅格說:「有需要打架的話,就讓我們出手好了!」 「壞孩子,我就是個壞孩子。」一個悲觀的想法在梅格的腦海中浮現:「他們接下來定會這樣說。我媽媽不會,但其他人會。真希望我的爸爸……」 然而,當梅格想起父親,總會不由自主地泛起淚光。只有她的母親能夠若無其事的談論丈夫。她總會說:「當你的父親回來時……」 從哪裡回來?何時回來?梅格的母親一定知道別人是怎麼說的,也一定聽過別人惡毒的流言。別人的流言蜚語對母親的傷害,應該不亞於梅格所承受的。但是,母親外表沒有顯露出來。沒有甚麼東西能擾亂她臉上的平靜表情。 「為甚麼我不能隱藏自己的感情?」梅格問自己:「為甚麼我必須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露無遺?」 強風將窗戶吹得嘎嘎作響,梅格把綿被裹得更緊,蜷伏在梅格枕頭下的灰色小貓,打了一個呵欠,露出粉紅色的舌頭,然後把頭縮回去,再蜷成一團,進入夢鄉。 翻譯推介   簡維思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中三
kjy02_2012042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4.22
坪洲島上引航道 聖家學校動感薰陶 手舞足蹈 2
  童心追隨 耶穌基督足跡   自1959年,和平之后小堂建於坪洲,服務當地天主教信徒至今。雖然坪洲的天主教信徒人數不多,聖家學校裡卻孕育了一群願意認識天主、肖似基督的小學生。 和平之后小堂剛於去年九月成立兒童慕道班,十多位小學生參加。該校宗教科科主任張靜嫻負責教授兒童慕道班,她感謝天主的眷顧和堂區神父的支持,讓島上的小朋友有機會加深認識天主:「由於人手不足,聖堂未能開辦中文兒童慕道班。去年八月,一個剛搬到坪洲的中法籍家庭,詢問有關兒童慕道班的事宜,於是我跟當時的助理司鐸范進峰神父(Rev. Jay Francis Flandez, SVD)商量,范神父委派我教授中文兒童慕道班。剛巧,我在教理中心完成了兒童教理講授法(主日學組)的課程,沒想到能以此服務聖堂,這真是天主巧妙的安排!」范神父提供教理參考材料,張主任便著手編排課程:「兒童慕道班與校內的宗教課相比,內容更深化參加者的信仰。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獲益良多,更重新思考作為天主教信徒的身份和使命!」 給人印象開朗活潑的六年級學生鍾嘉穎,熱切渴望認識天主:「從前的我經常發脾氣,但我看到張主任為人和善,並耐心教導我,我想跟張主任學習,認識天主。雖然爸爸不支持我參加慕道班,但我真的想傳揚福音,將天主放在我的心裡,常常思念著祂。」就讀六年級的郭炤渢,家人是天主教信徒,他雖還未接受領洗,卻期待這一天的來臨:「在慕道班,我們一同祈禱、唱聖詠、進行遊戲和觀看關於信仰的動畫。我發現自己改變了不少,我向耶穌學習,做個好孩子。」文靜的朱映同坦言希望增加認識天主教信仰,她並不急著接受聖洗聖事。 為三位學生來說,剛過去的四旬期和復活節別具意義。嘉穎說:「這是我參加慕道班後首個復活節,相當期待呢!四旬期內,我努力地實踐福音精神。」張主任指出兒童慕道班的學生每個星期日自發性參與彌撒:「他們主動尋找天主,四旬期中,我們一起拜苦路,我選了《環保苦路》,這適合坪洲的大自然環境,由高年級學生領禱。他們投入禮儀中,令我感動不已。」三位學生在校內擔任宗教大使,訪問中,這群學生流露對堂區的歸屬感。最近,為了歡送范神父,他們提議讓學校每一位同學在祝福卡上簽上名字,然後送給范神父。張主任欣慰地說:「數天內,他們在小息和午飯時段,走到不同的課室,協助學生在卡上簽名,全校學生一起祝福范神父。」   童手創作 發揮藝術天份 翻看手上以小學生製作的陶瓷作品為主題的書簽和明信片,可以聯想製作過程中,兒童的一雙雙小手沾滿陶泥、搓捏陶泥的畫面。該校三位受訪的學生剛完成本學期的陶藝學習班,她們高興地跟本報記者分享學習製作陶瓷的感受。當中,年紀最輕的一年級生蔡昕曈首次參加學校舉辦的陶藝學習班,她感到樂在其中:「我十分喜歡自己做的陶瓷作品。製作陶瓷使我的專注力也增強了。」 自四年前始,鄭校長有見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難有機會參加興趣班,於是構思開辦陶藝學習班,資助這些學生學習這項手工藝。對小學生來說,製作陶瓷的過程並不容易,兩位四年級生梁嫡媛和鄭凱琳感謝校外導師的鼓勵和幫助,促使她們不斷嘗試和改良作品。已學習陶瓷一年多的嫡媛說:「我曾做一條陶瓷海豚,花了很多心思才做成像海豚的模樣呢!」去年,陶瓷班學生隨導師在中環碼頭舉行展覽,跟遊人介紹陶瓷作品,學生們興奮不已。 該校家長教師會亦曾舉辦親子陶瓷班,親子一同分享製作陶瓷的樂趣。熱愛製作陶瓷的鄭校長讚賞學生的投入參與:「同學的出席率十分高,我感到他們相當享受學習的過程。同學們透過活動認識自己,啟發內在的藝術潛能,提升自信心,並學習欣賞自己和別人。我相信從小培養兒童有益身心的興趣,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充實。陶藝學習班現有八位學生,最初,我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開辦陶藝學習班,後來,也讓本校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參與。」(仨)   後 記 匆匆到訪坪洲的幾小時,走過了島上最繁忙的坪洲永安街和寧靜的小巷子,小導遊除了介紹旅遊景點外,也主動帶領記者參觀校園每一個角落,興奮地談到學校環保園和他們最愛流連的操場。訪問結束了,鄭校長和幾位小導遊與本報記者在碼頭揮手道別。溫馨的導賞、不捨的再見聲,他們極盡地主之誼,這情景仍歷歷在目。深信小導遊將不負鄭校長所望,擁抱著兒童的純真和熱情,把坪洲島的生活特色和學校的訓育精神,帶給到來參觀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