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21021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2.10.21
圖畫書之必要(上)
  前文指出,要讓不閱讀的孩子讀書,圖畫書是最佳的選擇,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為甚麼圖畫書最合適?這跟孩子的閱讀意願和圖畫書的表現形式──圖文結合來述說故事──有莫大關係。 「學會閱讀」向來是學校教育的一大重點,然而學生的閱讀意願卻不見得上升,不論西方或本地,反見到愈來愈多「不情願的讀者」(reluctant reader)。這些「不情願的讀者」的共通處是:他們有能力閱讀,卻不情願閱讀。在香港,受過教育的孩子基本都能閱讀(理解力當然有高低),但在有限的、可以自主的閒暇裡,他們往往不會把時間花在讀書上(尤其是面對著電子遊戲機、電腦或智能手機時)。由此可知,孩子不讀書,並非「不能」,而是「不為」。跟學會跑步而不主動跑步、學會彈琴而不主動彈琴一樣,這樣的「會」很難帶來「會」的益處,也不容易由「會」轉「精」。因此,要培養兒童閱讀,關鍵其實不是教導他們「學會閱讀」,而是引領他們「愛上閱讀」。 圖畫書正符合這樣一個要求。 圖畫書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文字簡潔,兒童容易閱讀並且能一口氣讀完;加上有精美的圖畫配合,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方便理解。因此,即使是最不情願的讀者,也能輕易讀畢圖畫書,並獲得閱讀的滿足感。 事實上,學者林奇-布朗(Lynch-Brown)及湯林森(Tomlinson)在談及西方閱讀趨勢時就曾表示,由於電影、電視、遊戲機、網絡等視像媒介的影響,催生了愈來愈多「視覺型」的孩子,他們習慣了豐富的感官刺激,當面對文字讀物時,往往會感到沒趣和不耐煩。圖畫書因為富於圖像,能夠對應當代兒童此一特性,所以較易讓兒童受落,亦較受兒童喜愛。 可見,圖畫書是引導兒童走進閱讀世界的金鑰匙,也是關注孩子閱讀的家長最不可忽視的童書類型。 然而,聽見圖畫書三字,許多人想到的只是他們記憶中的「公仔書」,並因為它富於圖像而視之為「小兒科」,或者僅把它當作過渡性的讀物看待。 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過時和落伍的想法,並完全脫離了現今圖畫書的發展。 圖畫書一語譯自英文的picture book,它在西方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已成為兒童文學中最為獨特的類屬。圖畫書原為不懂文字的幼小兒童提供早期文學經驗而設,但隨著愈來愈多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參與創作,它在內涵和形式、深度和廣度,以及讀者層面上,都大大擴充了。今天的圖畫書,已是一種深具文學、藝術價值的出版物,而它的讀者,亦早已不限於兒童。日本作家柳田邦男就曾提出「圖畫書的人生三讀」論,並在日本推動「大人應該看圖畫書」運動。 事實上,圖畫書中有不少經典作品,其藝術水平絕不比任何成年人的文學作品遜色。以下向各位推介幾位個人十分喜愛的圖畫書大師: 一、蘇斯博士(Dr. Seuss) 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童書作家,在美國可謂家喻戶曉。他的作品經常使用繞口令般的語言,諧趣而富有節奏感;圖畫和故事內容同樣誇張怪誕,但瘋狂和嬉鬧背後卻往往飽含深意。建議讀蘇斯博士的作品宜讀英文原著。 推薦作品一:《火腿加綠蛋》(Green Eggs and Ham) 本書講述一個孩子努力不懈地向大人推介綠雞蛋和綠火腿的故事。山姆最愛吃綠雞蛋和綠火腿,他向大人推薦,可是大人不感興趣。怎知山姆毫不氣餒,無論大人怎樣嚴詞拒絕,甚至上山下海躲避他,他仍然窮追不捨,堅持要讓大人試試。大人無奈屈服,結果一試之下發現美味之極,山姆的推介最終得到認同。 推薦作品二:《霍頓孵蛋》(Horton Hatches the Egg) 本書講述一隻堅守信用的大象的故事。鳥兒梅吉生性懶惰,不願意整天坐著孵蛋,她又哄又求結果騙得路過的大象霍頓代替牠孵蛋。梅吉自此一去不返,霍頓卻在孵蛋過程中受到其他動物的嘲笑,更遇到可怕的暴風雨、雨雪交加的冬天,甚至獵人槍擊,霍頓始終堅持坐在鳥蛋上,信守他的承諾。就在小鳥孵化的一刻,梅吉卻飛回來領取鳥蛋,還驅趕霍頓。最終鳥兒誕生了,但意想不到的是,初生的鳥兒竟長得跟霍頓一模一樣。 (未完,待續⋯⋯)  
kjy04a-20121021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2.10.21
寫作的步驟
寫作需要準備甚麼?要通過甚麼步驟,才能完成一篇文章呢?有的家長、同學非常焦急,問:寫不出來怎麼辦?沒有靈感怎麼辦?其實,這些問題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寫不出來時就不要硬寫;沒有靈感時就去睡覺、休息、讀書或做其他事情。等到「靈感」來到時才坐在寫字枱邊,打開電腦或攤開稿子。 各種運動或技藝都有步驟,甚至旅行都有「行程」。跑步比賽,並非亂跑一通,而是有步驟的,包括熱身、起跑姿態、留前鬥後、最後衝刺等等。寫作也有步驟,掌握了這步驟,所有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其步驟如下,不妨參考: 一. 把要寫的題目記在筆記本或電腦裡。 有些靈感突然在腦中一閃,如不及時記下,很快一閃而過。記下來的好處是它可令我們念念不忘,記住有這麼一篇文章還沒寫出來,方便我們在一個長時期內構思 二. 在平常的時間內,將已經擬定的題目不斷構思(寫法)和充實(內容)。 三. 考慮比較成熟了,選擇一個較充裕的時間,試試把它寫出來。如果文章較長,請列下內容次序,可以分幾天來完成。 四. 在三兩天內將寫好的文章,讀兩三遍,每讀一遍,就修改一次。在修改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 改掉所有錯別字; 2 刪去所有可說可不說,或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囉嗦的話); 3 將彆扭的長句盡量改短一些; 4 回過頭來看看原先的題目是否和內容相符、切合;如果不合,就改一改題目。 5 最後才考慮發表。 以上是我幾十年來寫稿的經驗;近年來我的寫作狀況更是按照上述步驟,結果效果極好。閃過腦際的靈感、題目,沒有一次落空,而是幾乎老老實實被我全部捕捉,從一個題目或靈感變成一篇小小說(我的作品《小站》裡51篇小小說就是按這些步驟寫出來的)。 那些閃過的靈感(題目)有的在短期內無法變成小說或散文,沒關係,就那麼放著,終有一天會出現奇跡。
kjy10a-20120916
icon22
綠滿窗前
2012.09.14
感情教育
有沒有想過,人的感情也需要教育呢?不斷吸收知識,學識日漸豐富,這是智育﹔不停的鍛鍊,時刻運動,使體格愈來愈強壯,這是體育。然而,把一個感情冷漠,缺乏同情心的人,教育得懂得關懷,滿有愛心,這就是感情的教育了。 推行感情教育的方法很多,我們以為從閱讀優良的文學作品下手,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孔子在《論語》談論到詩的功用時,曾說「詩可以興」。興是振奮的意思,讀詩可以振奮人的感情。一般而言,詩人的思想是純正的,感情是真摯的、強烈的。讀者通過作品,接觸作者的感情,而引起共鳴時,很自然的會受到激動和感染,久而久之,會變化了氣質而不自知。 不僅是詩,一切好的文學作品,都應有振奮感情的功效。有一位著名的小說家(印象中是白先勇)在別人問他讀小說有甚麼用時回答:讀小說,希望能令讀者增加一點同情心。曾看過一段這樣的新聞:澳洲某地,為使醫生和護士不因工作忙碌,經常目睹死亡,而變得感情麻木,要求他們在醫院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返回校園,修讀一些能增進愛心的科目。科目的內容,主要是閱讀經典的文學名著。 現在要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其中一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愛國心。我們認為要求學生愛國,必先要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富有感情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所以,加強文學的教育,是對症的良方。而且,人畢竟是人,人的能力有限,愛也只能有親疏先後之分,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合乎情理之言。因此,我們應教導學生,先愛父母,再而兄弟、近人⋯⋯國家、世界,最後一切生靈。 不懂孝順父母,友愛同學,而能熱愛國家,這愛也必定是虛假的。
kjy01_201206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6.23
聖博德學校女子籃球隊 跳躍投籃 顯英姿
  (本報專訪)下課的鐘聲響起了,聖博德學校女子籃球隊隊員穿著深紫色的球衣,齊集校內籃球場,準備展開訓練。雖然天氣炎熱,女孩子的魄力卻絕不比男孩子遜色。她們列隊輪流練習投籃,全情投入。當中四位應屆畢業生陳綽婷、池雨虹、林凱婷和馬穎怡接受訪問,向記者描述本年度九龍北區小學校際籃球比賽決賽當日,獲勝的一刻,至今仍難掩激動和興奮的心情。   揮灑汗水 珍惜努力成果 自2009年至本年度,聖博德學校連續四年奪得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舉辦的「九龍北區小學校際籃球比賽」(女子組)冠軍。該校黃灌濠主任帶領女子籃球隊已十年,籃球隊現有成員60人:「學校自五年前開始聘請校外籃球教練陳永明,陳教練經驗豐富,為隊員安排精密的訓練。本校籃球隊分為簡易班(一至三年級)和校隊班(四至六年級),校隊隊員主要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為了提升技巧和能力,部份校隊隊員自費參加香港籃球總會主辦的各項訓練,若訓練安排在傍晚時段,我會陪伴學生練習,確保她們安全。」黃主任更安排校隊隊員與不同的友校進行友誼賽,增加隊員的比賽經驗,藉此互相觀摩和學習。 四位小妮子熱愛籃球,在球隊中擔當不同的位置。她們提及訓練的艱苦和樂趣,七情上面,手舞足蹈。隊長陳綽婷擔任中鋒,在攻在守,是球隊的樞紐;馬穎怡和林凱婷分別是控球後衛和得分後衛,穎怡負責帶球從後場到前場,再傳球給其他隊友,促成隊友進攻得分的機會,凱婷則以得分為主要任務。身為前鋒的池雨虹負責搶籃板、防守等工作。去年,穎怡以後備球員的身份,跟隨學姊們參賽,印象深刻:「當時,我的心情較輕鬆,校隊獲得冠軍,全憑學姊們的努力。今年,我以正選球員的身份參賽,那種緊張的心情難以形容!我們在過往一年的訓練裡,付出的汗水並沒有白費,我感到奪冠的喜悅更是加倍的呢!」 籃球是一項講求速度、體力和身體對抗性的運動。黃主任尤其欣賞隊員的堅毅精神:「為女孩子而言,體能訓練是非常艱辛的。每次兩個多小時的訓練,體能訓練約佔一小時,隊員必需堅持完成各式各樣的項目,如掌上壓、折返跑、跳繩等,這實在不容易。」炎夏盛暑,烈日當空,隊員如常接受訓練;暑期過後,大家的肌膚都變得黝黑了。黃主任看到隊員積極參與訓練,仍不忘分配時間溫習,爭取理想的學業成績,因而感到十分安慰。   共嘗苦樂 珍重隊友情誼 是次賽事中,穎怡與凱婷一同獲選為傑出運動員。凱婷自言非常喜歡打籃球,每星期投放不少時間進行練習:「除了校隊訓練外,我也參加香港籃球總會主辦的訓練班。下課後,我們也會要求黃主任讓我們自行練習。特別是即將離開母校了,我更把握與隊友一起打籃球的機會!優秀的籃球員應具備勤奮的學習態度,不斷改進和提升個人的技術和體能。」對綽婷來說,籃球不但能舒展身心,磨練意志,也能培養團隊精神,建立友誼和默契:「在進行比賽中,我親身感受到那份戰戰兢兢的心情!真的感謝已升讀中學的學姊們抽空前來比賽場地,為隊員打氣。」雨虹感觸地說:「因為訓練的緣故,我們經常在一起,同甘共苦,互相勉勵。」 六年的小學學習階段快將完成,四位隊員均表示在畢業前能為學校奪冠爭光,為她們的小學階段增添難忘的回憶。黃主任說:「這次獲獎的經驗讓同學肯定自我,此外,在訓練中鍛煉的堅毅精神,有助她們面對在成長路上遇到的不同處境。」四位同學更寄望學妹們能為學校爭取五連冠的佳績,穎怡認真地說:「無論結果是怎樣,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盡力而為。」四位小妮子雖不捨母校、老師和同學,但十分期待迎接中學的學習生活,特別是加入中學的籃球隊。她們更期望能入讀與學姊們同一所的中學,延續籃球夢。(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