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4_20201122_s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0.11.20
喜樂中學 文章 2020.11.22
正能量的說話 說話可以鼓勵他人,可以讓人重拾信心,可以讓人樂以忘憂;說話也可以令人憤怒,可以誘發仇恨,可以催毀前途,可以很可怕!然而,又有多少人愛說「正能量」的說話呢?  有不少人喜歡論斷別人,不錯,缺點無疑是比優點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更令人難忘。例如某某人的醜聞,誰不會八卦想多知道一點呢?即使是未有證實的傳聞,很多人都愛加油添醋,以滿足自己弄嘴弄舌之欲。更有些人的嗜好是搬弄是非,弄不清楚或者是無中生有的事情,都愛扮作光明的天使去批評別人,一逞口舌之快,他們的確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唉!古人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你可曾想想:不負責任的說話和行為是多麼的醜陋,多麽的令人髮指呢! 歷史告誡我們讒言害人不淺。春秋戰國時期,龐涓自知才能和學識都低於孫臏,他因妒成恨,陷害自己的同窗,向魏王搬弄是非,害得孫臏慘受牢獄和皮肉之苦!險些白白把一個人才徹底埋沒了!唐代李林甫是善言、善辯的人,可惜他「口蜜腹劍」,由於他非常在意自己在朝廷上的地位,因此不斷排除異己,錯用自己的口才,令開元盛世陷入亂局;經過八年慘烈的安史之亂後,唐朝就此一蹶不振。近年有不少有關輕生的新聞,不少當事人都是因為抵受不了惡意言論而走上絕路!喜歡說壞話的人,不管是甚麼原因,都反映了說話者的卑劣行為! 相反,正能量的說話能造就別人,令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美國失明歌手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少年時,有一次老師請他聽聲辨位,找回了從實驗室逃走的老鼠。這位老師對史提夫的讚賞,開啟了他嶄新的人生,使他成為舉世著名的失明歌手、作曲家、音樂製作人。教育心理學家亦指出如果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體驗從長輩語言中傳達的積極評價,小朋友就比較能夠養成樂觀積極的個性,長期對小孩說負面的說話便會培養出他們消極的個性。真誠的讚美,可能勝過一萬次嚴厲的責備,所以當小孩獲得長輩的讚許或認同時,都會感到很鼓舞,或許只是僅僅一次,也會讓他幡然醒悟,找到了奮發的目標。 作為一個職場失意的人,經常被老闆批評和嫌棄,被伙伴排斥,到處碰壁,覺得自己無用,便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有人對他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只要肯努力,便總有成功的一天。」我深信給予他適當的正能量,他必定很「有用」。充滿正能量的說話就像一盞明燈,能照亮前路,讓人重拾希望,重拾對工作的熱情,並且讓人享受努力的過程和成果。正能量的說話能讓人從黑暗走向光明,讓人更喜樂;為何你要壞心腸,老是澆冷水呢?  不論參加甚麼比賽,或是處理一些工作,很多人都希望聽到鼓勵的說話。比賽前期,來自隊友、同伴或自己的鼓勵,都能紓緩不安的情緒,提升信心。比賽時,那一句普通不過的「加油!」便會讓你感到興奮,讓你更加盡力。比賽結束後,他人的讚許會讓你更肯定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目標;即使失敗了,別人的鼓勵或安慰也會減少你的不快,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讓你重燃鬥志! 積極向上的人,會感染你努力前進;樂觀的人,能改變你那負面的心態;正能量的說話,能利己利人;正能量的人,也會給予你正能量。「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朋友:人人都需要正能量,嘴巴多發送正能量吧!  曾瑋楠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6A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181021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0.19
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
(本報特稿)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公教報喜樂少年於九月二十七日假天主教新民書院舉辦講座「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邀請本報《醫社父母心》專欄作者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及資深社工徐邦雄,與家長、老師等分享個案,讓參加者更了解孩童精神健康及行為問題,以及相關處理方法。 徐邦雄回應主持文秀慧提問,談到為何主題是「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他說孩子的眼淚源自家長和學校的期望與壓力, 所以望能透過講座讓家長及教師明白小孩的處境,從個案中留意孩子出現的徵狀,方能協助孩子釋放壓力,度過愉快的童年。   使用手機真的不能嗎?  現今人人手機在身,不自覺長時間使用手機,講座中黃宗顯醫生提及一過度使用手機的個案。案中男孩十歲,常長時間使用電話,影響學習,家中祖母阻止他使用手機, 男孩出現暴力行為以反抗祖母。家人見此情況才帶男孩求診。 徐邦雄表示「這類個案現今常見,請家長留意是否合適向孩子提供手機,因為小學生本來就不需要」;這個案中,家長要注意孩童長期使用電話的同時,有否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及了解孩子使用手機的內容,方能針對問題。 黃宗顯則表示,此類個案初期可以用行為治療介入,「如以獎勵制度,當孩子完成某些特定條件,如:完成功課或學習目標, 方可使用手機一段時間」;但部分人士不適合這方法,就要靠醫生評估再作其他治療。 黃宗顯補充,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出版的精神病診斷指引,加入一種名為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反映出精神健康狀況受使用手機的影響,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應節制地使用手機;但也要留意,小孩長期使用手機可能源自社交焦慮,在日常的社交生活遇有問題,把生活圈移到網上虛擬世界作逃避,所以家長要多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狀況,才能準確判斷問題成因。   增加親子時間 陪伴孩童成長 答問時段,參加者多問及使用手機的問題,黃宗顯澄清「醫學界未有就此訂下界線」,一般認為到孩子心智成熟,有自制能力,如中學階段,讓孩子使用手機會較合適;然而這「不能一概而論,如孩子的專注力及自制力不足,亦不應讓手機成為他們的隨身物品」。 另有家長發問,「子女認為使用手機或上網可與其他人保持接觸及了解最新潮流玩意,如被限制會落伍,與朋友出現隔膜」, 徐邦雄答 :「家長在這情況下要以身作則,不能著小孩不要用手機,自己卻只顧著用手機。小孩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小朋友的行為多反映家長的日常生活」。徐又提醒與朋友傾談的話題可以十分廣泛,非單單只有潮流一面,家長可與子女多參與遊戲活動或閱讀,擴闊視野,這亦有助孩子少用手機。 兩位講者一致認為,若家長能多陪伴孩童成長,這有助他們抵抗逆境及建立健康的精神生活。他強調照顧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責任,不能把責任單方面放在媽媽身上。   學習障礙普及 須對症下藥 講座中提及的另一個案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黃宗顯強調「患有ADHD的小朋友,服藥後行為及學習情況有所改善,成績因此亦有進步,但不代表這類藥物可令小朋友變得聰明,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家長不要讓沒有病的小孩服食這類 藥物。從近年報導可見,有藥房在未有要求醫生處方信的情況下出售抗抑鬱藥血清素(治療ADHD藥物),有違《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要求 。  孩子受情緒困擾 如何陪伴他們?  這個案的主角是一位十四歲的女學生, 由社工與家人帶她求診,她要求單獨見醫生。後來發現她身體部位有刀痕,情況令人擔憂。 徐邦雄從前也遇到不少相似個案,他表示「自殘背後動機複雜,要準確了解背後原因,有可能為情、亦有機會以為可以紓緩壓力」 ;黃宗顯補充,要留意「『界』手是出於自殘還是有自殺傾向,作為醫生有責任分析清楚」,黃宗顯亦呼籲家長和教師,遇有這情況一定要小心處理,盡可能立即安排當事人求醫,醫生會重視這類個案並提供協助,以免出現輕生的情況。 由於個案與抑鬱症有關,黃宗顯提醒「要留意抑鬱症多在中學時期或較後出現」。抑鬱症是近年常見的情緒障礙,他解釋「如患者年紀較少,多數有遺傳影響」, 家人要多與小朋友溝通相處,以了解他們的情緒反應變化。 信仰的幫助 主持最後問到,在支援情緒問題上,信仰是否有幫助?徐邦雄認為,信仰能提供信心與動力,讓當事人克服當中的困難和起伏。黃宗顯說,信仰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在治療時會問病人有否信仰,因為信仰也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去幫助病人。(游)   會場 問與答   問:三歲小朋友經常鬧脾氣,問她想要甚麼,又不回答我們,只會大哭。請問這是情緒上的甚麼問題?  黃宗顯:若小朋友鬧脾氣的情況嚴重,父母應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替小朋友進行評估。經常鬧脾氣可以是發展障礙的一種表現,其一可能性便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三歲的小朋友已可進行一些評估。 問:五歲小朋友與三歲弟弟相處有困難,經常搶弟弟的玩具,甚至打弟弟。我們該怎樣處理?  徐邦雄:小朋友之間的爭執十分正常。家庭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讓人有規矩地與人交往。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用緊張,而應為孩子訂立規則,進行公平的裁決。 問:甚麼時候應諮詢心理學家? 甚麼時候應諮詢精神科醫生?   黃宗顯:如果是希望為小朋友求「診斷」,便應向醫生求助。心理學家主要是進行評估和心理治療,精神科醫生也能進行其中大部分評估;但部分評估,精神科醫生需轉介給心理學家,如智能評估(即IQ測試),便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讀寫障礙評估也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        
kjy10_20180610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8.06.08
青苗天地 2018.06.10
敬師之道 林家俊   聖貞德中學   四望 比較「努力向學」和「具備良好品德」,何者才是敬師之道的首重?在我看來,後者較為重要。一個具備良好品德的人,儘管他在學業成績上輸給別人,但論到品格修養,他未必是個失敗者。因為他懂得怎樣報答老師,感謝老師對他的付出。相反,一個只重視努力向學的人,儘管他學業上名列前茅,鶴立雞群,然而卻不太懂尊重老師,目中無人,自以為是,未有感激老師的教導,那又何來敬師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職責不單是講授學業,解答疑惑,還有傳授做人的道理,這正是教我們須具備良好品德去對待每件事。老師經常教導我們:成績未如理想不要緊,但不能連自己的品德操行也輸掉。這話正表明在老師眼中,學生的人品比成績更為重要。即使不能在學業上報答老師:但仍能在自身品格修養上報答老師。學生做到這一點,老師亦會為此感到安慰。 宋代抗金名將岳飛,年少時就很有氣節,沉穩忠厚。他後來拜周同為師,周同贈送了愛弓給他,並將自己的箭術心得傳授給岳飛。周同死後,岳飛十分悲痛, 每逢初一十五,定必帶備酒肉去拜祭老師,報答老師的教導。這種高尚的情操,實非常人能夠做到。再者,岳飛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謹記周同的教誨,精忠報國,以周同所教的武藝才能,等待機會報效國家;即使為國捐軀,也在所不辭。岳飛就以這份良好品德去報答周同的悉心栽培,這就是真正的敬師之道。 換個例子,談談上兩個世紀的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她是一個又聾又瞎的女孩,每天都只能在沉寂和黑暗中生活,直到遇到她的老師——安妮。安妮是一位充滿熱情的老師,她不會因海倫.凱勒的身體不健全而把她當作一個不正常的人看待,反而夢想有一天能把她培育成一個有用的人。安妮的諄諄教誨,深深地感動海倫.凱勒, 令她對生命重燃希望,不再因挫折而感到氣餒,亦不再覺得自己像廢人而去輕生,反而懷著堅定的信念,勇敢生活下去。安妮離世以後, 海倫.凱勒也沒有忘記老師,繼續努力突破身體的障礙,創造一個屬於她的輝煌人生。為了紀念並報答安妮的教導,海倫.凱勒把自己的遭遇編寫成書,勉勵世人。 居里夫人曾說過:「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令人驕傲的成功,都應當飲水思源,應當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了最初的種子。」岳飛和海倫.凱勒這兩顆種子,全靠老師的悉心栽培才能長出美麗動人的花朵,為後世所效法。若果當初他們只顧學業成就,沒有心存感恩的品德,那麼即使這花朵長得如何壯健,也不過只是徒具外表,甚至會帶有毒性,毒害他人,就如人若學富五車,但狂妄自大, 傲慢無禮,遲早害人害己。 總括而言,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是老師盼望學生有的修為, 亦是學生表達敬師的最好方法。 組詩三首 作者為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陳雪嫣主任 其一《紙》 木,是我的前生 餐風與露 棲鳥與獸 立足大地 冊我可以成書 南華恣肆五柳薄言 *  繪我可以成畫 雪個冷眼青藤淋漓 *  紙,乃我的今世 搗磨蒸煮 火灼日炙 歷練教我輕柔 人言在紙面 你大可一目十行 人心在字外 你可得洞若觀火  *南華經,即《莊子》。 *陶淵明,號五柳先生。 *朱耷,號雪個、八大山人……。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青藤道人。 其二《鉛筆》 日子愈削愈短 每一樣事物  都有  有效日期 書寫,是我所擅長 百轉千迴 搜索枯腸 卻忘記 這些 都可以  輕易 被擦掉 忘記了 包裹著我心的 不過是 輕薄的木片 我的脆弱 只有紙知道 其三《塗改液》 紙上的錯誤 我都可以糾正 人生的過失 我無能為力  
kjy06b_20180415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8.04.14
支援應考D S E 學生
中學文憑考試(DSE)剛剛開始,這可能是中六學生整個中學階段最大壓力的時候,因為只從一個公開考試的分數來決定中學以後的去向、能否到心儀的地方繼續學業,這個決定性彷彿很大。除了擔心前途問題外,壓力也來自其他方面,例如溫習時遇到的困難、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家長對學生的期望等。這種考試壓力不能避免,雖然大部份學生都能夠處理壓力和順利度過考試,但卻有些學生所面對的壓力可能超出本身的承受力,導致表現受到影響,情緒上也可能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例如抑鬱、焦慮等,有些學生更因為公開考試的壓力而萌生輕生的念頭。 家長是最能第一線掌握學生問題的人,所以應該多加留意學生在應考公開試期間的情緒狀態,並向一些高危或有風險因素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已十分關心孩子,但卻可能在說話上令孩子感到壓力,例如有家長對孩子說:「再俾心機啲啦」、「你有能力可以溫習多一點才睡覺」、「你再努力一點便可得到更好成績」。這些說話看似有點鼓勵性,但正在受到考試壓力影響的學生對這些話或有另一種看法,他們可能會認為家長對他們的要求很高,令原本溫習的壓力上再多一層壓力。 有些較容易緊張的考生,會在每次考試後都重複思考剛完成試卷的問題,然後再在書本中核對剛填寫的答案,若發現有錯誤時,會感到更加焦慮, 若孩子有這種習慣,可提醒他們這做法會影響心情,進而影響其他科目的表現;相反,他們應該集中精神準備下一個考試。作為家長,可積極聆聽孩子在考試期間的壓力感受,讓孩子有抒發情緒的空間, 也可提醒他們盡了能力便足夠,不須太介意成績,並欣賞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為孩子提供足夠營養,留意他們有否足夠休息。假如孩子出現情緒不穩的情況,應該盡快尋求老師或專業人員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