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10418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4.16
藍田聖保祿中學 慶金禧視藝展 1500 份學生作品閃耀保祿精神
近1500份由中一至中六學生製作的視覺藝術作品,在展覽中分類為:紙雕藝術、陶藝、中國畫、巨型摺紙、紮染、自畫像、中國版畫、雕刻、抽象畫、瓷漆、布藝、字體設計和其他裝置藝術,這是藍田聖保祿中學為慶祝創校50周年所舉辦的一次大型視覺藝術展覽,也透過藝術去照亮每一位就讀過該校的「聖保祿人」(Paulinian)。 這次金禧展覽於3月24日開始,學校在禮堂展出了學生過去五年所創作的近1500份作品。最有心思的作品之一,是講台上由中二及中三學生創作的共160件立體紙雕塑所砌成「50」字樣的展品。在開幕禮上,校監張月娥修女、校長王美德及嘉賓便為此裝置舉行亮燈儀式,宣佈創校50周年。 學校藝術大使、中五生陳奕芊有份籌備這次展覽,她解釋這作品是要感謝辦學團體一直以來對學生的關愛,給學生帶來希望;至於以大自然為題,則帶出順其自然的信息,她說:「順著天主帶給人們的光,迎接學校下一個50年。」 全場作品中,不少為學生的集體創作,校方期望藉此展現學校的團結精神。視藝科主任岑麗貞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舉辦展覽為了讓學生在慶祝創校金禧的學年內留下多點校園回憶,她說:「學生長期網上學習,實體展覽讓學生留住校園的愉快點滴,也可以享受創作的時刻。」 其中在禮堂最後方印有多幅學生身形的作品,學生各有不同動作,呈現出活力與衝勁,它是仿傚已故塗鴉藝術家Keith Haring的創作,作品也帶出學生以愉快的心情慶祝金禧。 展覽包括不同的藝術媒介與塑材,其中在人像素描上,學生曾思思從自畫中反思自己的特質,作品用木顏色素描楓樹下的她,帶出秋天清爽的感覺,也反映出她爽朗的個性,「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藝術可以自由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的確,藝術作品除了有作者的想法外,觀賞者同樣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中六生梁苑怡選修了視覺藝術科,她的展品以Be Yourself為題,希望透過藝術讓人思考更多有關平等與社會規範的課題。 展覽之外,全校學生也收到一份與藝術有關的金禧紀念品——由學生設計的金禧首日封。其中郵票上的圖畫描繪一位穿上校服的學生在藍天白雲下放著紙飛機, 紙飛機隨風飄送;亦有兩位學生指向漫天星宿的夜空,天空寫上「Shine with the Paulinian Spirit」正代表著學生一直閃耀著保祿精神。郵票是初中學生早前參與班際壁畫創作比賽上的優勝作品; 信封則由高中生負責設計。 該校校訓「為一切人、成為一切」,亦是此校辦學團體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的精神。修會在愛的教育下,培育學生成為自信與獨特的女青年。(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19120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9.12.06
青苗天地 2019.12.08
珍惜時間 曾駿熙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二A 中學的初一生涯已過去了,我覺得我過得不算完美,是因為甚麼?因為我天生太蠢?因為學的東西沒有比別人吸收得多?以上的都是,但最重要的是我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時間何止是黃金,簡直是『獲得天主』的寶藏。」——鮑聖語錄, 而當中天主的寶藏就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時間。 時間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一去不復返。假如時間能夠倒流,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因為我已經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過去我沉迷於遊戲,上課時也心不在焉,功課更是馬馬虎虎。 作為一個中學生要學會自覺,珍惜、利用時間,要學會把握每一分鐘,每一個機會,不能隨便浪費光陰,否則會飲恨終生。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撫心自問,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嗎?有沒有合理地利用時間? 有沒有珍惜時間?我們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做過的事,又再想想自己有沒有改善空間和改善的地方,如有,又想想如何修補和改善。 雖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把握今後每一分鐘和成功。對成功者來說,失敗是一盤冰冷的冷水,但時間不等人,我們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然後重整旗鼓再重來一次。 傍晚的夕陽就是命不久矣的太陽,落日的餘暉將一切渲染得頗為傷感,然後便收起散落的金光,如同一個將死的老人,慢慢與天父團聚。 我的舊居——觀塘 簡采怡 藍田聖保祿中學 五E 在路上收到的舊區重建傳單上才見回觀塘舊日的風貌。我深吸了這片土地的空氣,觀塘,我的舊居,是時候回來探望了。 現今的時代甚麼都追求快,追求效率,讓觀塘這位老人家顯得格格不入。一棟又一棟的唐樓上刻著一條又一條的裂縫,又或是牆上陳舊的油漆掉落,無不是顯示歲月的流逝。以前燈火闌珊的市中心裕民坊,現在已是被重重鐵絲網所包圍的頹垣敗瓦所取代,成為冷冰冰的高樓大廈。拐進大街上的小巷子,小時候認為刺耳的播碟聲,由「落花滿天閉月光」變成買一送一,下個月執笠。再也沒有炒栗子的香氣能讓我留步,讓我垂涎三尺。童年愉快的回憶一點點地消失,可以讓自己安心的感覺再也無處可找。 我想像中的重遊舊地不是這樣子,而是希望觀塘能像母親一樣,風雨不改,屹立不倒,而不是身懷重症,只會來看最後一面。為甚麼小時候的我迫不急待殘破的觀塘倒下?為甚麼現在的我反而對它的逝去感到依依不捨?也許又是老話: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 當初政府說要重建觀塘這個老區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讚好,直到最近,它真的要離去時,又再次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不捨。我這才驀然發現,原來觀塘包括的一切都是至關重要,它的人和情。它給無數人帶來無法扼殺的回憶,就如我,我所有的童年回憶全在觀塘。我成長的一點一滴都在這些橫街窄巷中保存, 將來只會在啞然無色的照片又或是一塊塊的磚頭中回憶著。 無論如何,觀塘的命運早已注定,只能期待這個舊地的變身,好好地向它說聲再見。下一站,新.觀塘。
kjy10_20191110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9.11.08
青苗天地 2019.11.10
重遊舊地有感 程品然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一A 光陰似箭,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經是一名中學一年級的學生了。這次,我回母校探望老師後,便在校園裡走走。 首先,我回到了我的舊課室——六丁班課室。那裡充滿了我不同的回憶,第一次遇見新老師、第一次拍攝校園電視、第一次開聖誕派對⋯⋯這些難忘的情景都歷歷在目,使我觸景生情。 走著走著,我便走到了學校的露天操場。望著那廣闊的操場,昔日的往事就像幻燈片般飛快地呈現在我腦海裡。與朋友進行刺激的籃球比賽、舉行盛大的聯校陸運會……這些都是我在就讀小學時的難忘回憶。 最後,我便到達了這次旅程的終點——學校的大禮堂了。今天,校長正為新來的小學一年級同學發表開學演說,提醒他們要努力學習,這不禁令我回想起校長的一句格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小四時,我是一名懶散的學生,經常欠交功課,幸得校長的這句話,使我懸崖勒馬,才能使我有動力繼續學習。 我的母校就如嬰兒成長的搖籃,一步一步,源源不絕地教導我們新知識。謝謝您,我親愛的母校!  堅持 簡采怡  藍田聖保祿中學 五E 來香港飄蕩了四年,學懂大概是堅持二字。記得一踏進這片土地時已充斥著壓迫的氣氛,行人不約而同皺眉,不滿行李箱沙塵滾滾,聽到用別於常人的普通話交流更是嗤之以鼻。本以為情況會很快改變,踏進班房用蹩腳的廣東話自我介紹時,台下的同學紛紛竊竊私語,四目交投,用浮誇的口型模仿我的口音。在上學的第一天,我對這片土地的一腔熱血被打沉了,上天好像並沒有因此體恤見諒,在英語課再給我棒頭巨喝。同學們不時用灼熱、標奇立異的視線掃視我,無形的壓力把我絡罩,羞愧得無地自容。 母親身先士卒邁過語言困難,堅持二字仿佛是她的最大秘方, 母親每夜在電視前牙牙學語,最終還是迎來自己的成功。世上,每人總要面對林林總總的難關吧,就連天地大概也不亦乎。可是太陽還是每天東邊升起。他們可以,天地可以,還有藉口留給我退縮嗎,身上的擋箭牌被一一拆除,故步自封已無法遁形。 及後,我在學習上力挽狂瀾,天無絕人之路,在語言上有可見的進步,恥笑聲換來歡笑聲,在天地的印證下自強不息,踏出自我的舒適圈,鼓起勇氣與同學們接觸。整個社會也是,假若香港這個小漁村沒有獅子山的精神,努力不懈,也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東方之珠。香港的九七金融風暴、零三年的沙士危機,令當時蒸蒸日上的香港一下子沉下去,香港人亦不曾停步,自強不息,發揮打不死的精神, 現在同是香港人的我, 身同感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驕人的風采, 頂起一片天與地。
kjy10_20180506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8.05.04
2018.05.06. 青苗天地
從一次宗教體驗看青年靈修的需要 高凱琳   藍田聖保祿中學   五戊 前陣子,我到慈山寺體驗一次禪修,讓我對「靜」有了全新的理解。 靜,到底是指甚麼呢?是刻意緊閉雙唇,但是心中仍是想個不停?還是使心靈平靜,專心於與萬化冥合的一息間?慈山寺安排的活動,正正讓我體會到心靈的平靜。在禪修時,師傅讓我們閉上眼睛,留意著自己的呼吸,同時靜聽身邊傳來的聲音。 襌修與天主教的默禱十分相似,我們在學校曾有不少默禱的機會,只是默禱時我們需要誦念Ma-ra-na-tha,而襌修則注重透過心靈的平靜與大自然融合,同時讓我們放下煩惱和俗念,專心於周遭的環境上。 另外,襌修的結束,並不像默禱般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而是隨心而行,待我們聽到磬響的聲音落下,才緩緩睜開眼睛,而默禱通常會以環境的光暗來指示默禱的結束,比起襌修少了一段感受心境祥和的時間性,也較為被動。 在禪修過程中,除了耳邊傳來的人聲和沙沙聲外,我還聽到鳥兒的啼叫、鞋底摩擦地面的聲音、貨車經過的聲音等。不過,我始終難以達致完全的平靜,不能感受到磬微弱的迴響及震動,實感可惜。 此外,寺內還設有「供水」的活動,透過把一勺水倒入大水缸,感受與大自然的交流。「供水」除了十分環保外,也是一種適合各宗教人士的體驗。從水池盛了一勺水後,即使水量只及水缽的一半,但輕微的搖晃也會使水面盪出紊亂的波紋,我生怕會弄瀉任何一滴水,便放慢步調,靜靜地觀察水面的浮動,同時跟隨著其他人的腳步。途中,雖然有很多人在我身邊走過,我仍保持平靜,專心於自己的速度上,終於安全地把水缽運送到大水缸前。我在倒水時默默許願,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清楚真正的慾求,而水滴完全傾盡的時間,又是那麼的短暫,根本沒有時間讓人許盡所有的願望。因此,我們要學習取捨,放下無窮無盡的物慾,以心靈感受自己的意向,享受大自然的無盡寶藏。  宗教體驗2018  薛嘉雯   藍田聖保祿中學   四乙 藍田聖保祿中學信仰小團體於三月十六日到慈山寺參學,希望透過茶禪、供水、抄經及行禪等體驗,讓同學認識傳統的佛教,擴闊她們對不同宗教的認識,並從中學習如何提升心靈的正能量。 對大多數同學而言,供水可以算是整個參學體驗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環。托著水缽走在慈悲路上,透過照顧水,去照顧自己的心。同學們都能體驗到:滴水不漏的關鍵在於覺察、專注、靜心和放鬆,心才不會流失正能量,全程平靜清涼。澄淨如水的心,目標明確、方向清晰,才能讓我們踏上快樂之道。  正所謂心隨境轉,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心往往在無聲無息間隨著外在環境而轉變,難以安定下來。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我們總是被種種五光十色的環境因素牽動著,看似精采,漸漸卻形成一種沒有辦法慢下來的生活壓力。外在的壓力愈大,內在的心力愈小。脆弱的心讓人感到生活失去動力,容易抱怨,無法跳出框框去思考問題,甚至破壞重要的人際關係,影響家庭。 供水的體驗正正提醒我們不斷修煉自心和學會靜心的重要性, 即使面對困難或紛亂時,我們仍能保持覺察,安頓迷亂的心,重拾培養安定心神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心靈的正能量,積極地回應身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