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9060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5.31
博物館體貼 兒童需要 寓學習於遊樂 認識世界
(本報專題)談到博物館,你會想起甚麼展品呢?恐龍骨?兵馬俑?還是香港出土的文物?原來,遠至古代文物,近至現代文化、藝術、科學,以至有趣的電腦遊戲和手作活動,都可以在香港的博物館內找到。 近年本地多間博物館推出更多有趣又方便兒童參與的展覽方式,部份展品更特別為兒童設計,讓他們更容易學習新知識,並透過互動與遊戲去享受歡樂。 剛過去的五月十八日正是「國際博物館日」,香港三十多間博物館舉辦多項教育及娛樂並重的活動,讓人認識博物館的功能,以及透過展品了解不同學科的知識。 自由學習 發掘知識 海事博物館與孩子互動 在博物館內,我們能透過展品認識過去與現在,也可藉著互動去發掘新知識。位處中環八號碼頭的香港海事博物館響應了博物館日,它可能是香港展出最多精美模型船和航海工具的地方。館內展出的航儀包羅萬有,有些是以大氣溫度、濕度和氣壓觸動組件啟動的簡單裝置,也有以頂尖科技製成的儀器。 展品帶出香港、中國內地以至亞洲的航運史、航運科技與海洋保育等課題,如最近的古代海上及陸上絲路的文化藝術交流專題展;更重要的是,館員為兒童舉辦不少活動,讓他們自由學習和發掘新知識。 教育及公眾項目主管梁碧琪五月廿二日對本報說,博物館不是辛苦上課的地方,而是讓學生「自由」又「民主」地學習,小學生受訓成為導賞員,為殘障人士介紹航運史,教學相長;或與藝術家一起藉活動了解填海。她指「青少年最享受的不是科技,而是講故事和彼此溝通」,因此他們提供不同活動讓小朋友與其他參加者交流,如透過角色扮演去體會清末廣東「十三行」商人的生活。 該館總監韋持力(Richard Wesley)五月廿二日對本報說, 海洋覆蓋地球約三份二面積,對生態相當重要,而香港又一直發展航運,他鼓勵小朋友認識海洋,並關心冒危險出海的海員。他指該館讓兒童在歡樂而安心的環境中認識船隻運作,「展品亦提供探險式的旅程,讓參加者互相交流」。  香港教育博物館 體現教育與保育功能 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鄧穎瑜五月廿二日對本報說,該院聚集不同專業的學者,也跟學校等合作去徵集和展出不同藏品,以保育香港的教育文化,而這些工作也是博物館本身的使命。 教育博物館新近舉行的「香港校服今昔」展覽便展出不同年代的校服,鄧穎瑜指家長可與子女一起參觀,對照各自年代的校服特色。鄧穎瑜說:「博物館維護社會的集體回憶。這些旗袍、唐裝以至現代校服,能讓大家了解社會的變遷。」該展覽亦帶出校服與學校以至青少年的關係。 博物館設兒童展館 體貼遊玩與學習需要 為了向兒童深入淺出地分享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歷史、考古、文藝和科學等知識, 不少博物館都設有兒童展館,並為他們度身設計展品,與學校合作培育學生,或讓父母子女樂在其中。 其中,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附設「兒童探知館」,當中大部份展品特別為四至十歲的兒童設計,讓他們發現大自然的奇妙與考古的奧秘,以及體驗香港昔日的情懷。 該展館分為多個學習遊戲區,讓小朋友漫步米埔沼澤,了解鳥兒、昆蟲及海洋生物的習性;小朋友亦可以透過遊戲認識本地考古學家的工作。該展館提供「香江童玩」展覽,展出本土玩具,同時讓小朋友試玩。 此外,尖沙咀科學館的「兒童天地」則主力讓兒童認識科學原理,寓教育於玩 樂; 展廳有多組由法國科學工業城製作的展品; 展覽中亦有多組由香港科學館自行製作的展品。這些展品既可讓兒童發揮想像力,又可鼓勵兒童合作完成任務。 認識各地文藝 接觸奇珍異寶 只要參觀博物館,留在香港仍可以盡覽各地珍寶。香港文化博物館今起至九月九日舉辦「百物看世界——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覽由康文署及大英博物館托管會合辦,以大英博物館藏的一百組物品,串連世界各地文化環境,帶出信仰、藝術、貿易及科技等方面的發展脈絡。 展品來自世界各地,這些由人類創作的物品,不一定是精美的藝術品,更多是生活用品,例如貨幣、科學儀器及儀仗用具等。 當中包括在非洲發現的最早石器工具、反映奴隸販賣的五十枚「馬尼拉」錢幣、達爾文航海船上的精密計時器、日本浮世繪名家葛飾北齋版畫作品《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等。(鄧)  香港海事博物館網站:  https://www.hkmaritimemuseum.org 香港教育博物館網站:  https://www.museum.eduhk.hk
kjy01_2018091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9.14
聖德蘭幼稚園增設本地課程 讓小孩融入社區.藝術.大自然
  (本報專題)位於赤柱的聖德蘭幼稚園,多年來為照顧區內人士而開設「非本地課程部」;本學年九月開始,幼稚園參與了「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開辦「本地課程部」,配合目前社區需要的同時,也要把天主教核心價值灌輸給華語兒童。 聖德蘭幼稚園校長李月嫦說:「區內有一間基督教幼稚園,如果家長希望替小朋友報讀天主教學校,最方便都要到香港仔去…… 家長得知我們開辦本地課程部都感到興奮!」幼稚園在本年七月終獲教育署批准,可開始為本地課程部招收學生。對於要遲遲才能招生,李校長說:「我們希望向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待一切準備好才能開始招生。」截至九月四日,本地課程部共招收了七位學生,非本地課程部共有十七位學生,校長說:「無論今年有多少學生,我們都會照常開班,努力教導每一位小朋友。」   布置幼稚園 向社區展視藝術氣質 聖德蘭幼稚園座落聖亞納堂旁,初期與聖德蘭學校為鄰。聖德蘭學校這小學則於二○一一年因收生不足而停辦。這次幼稚園擴建,便是在小學原址進行,設置了音樂室、美藝室、戶外有蓋操場等教學空間。   校長和老師對於新校園的設計都花盡心思。為了善用音樂室木地板,校方在音樂室加設了攀石的地方。另外,在音樂室的牆上亦畫了太空圖,為了使圖案更加立體,他們使用了三維技術,「每個小朋友看到都會『嘩』一聲,因為畫面立體得就像太空人從黑洞中掉出來般。」 在剛過去的父親節,小朋友更與爸爸一起布置校園,在新買的防撞設備上畫畫,為它們增添色彩。李校長:「我們希望幼稚園可以向社區展現藝術的一面,校園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小朋友和家長的創作。」   學部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締造自然語境 擁有獨立校舍的聖德蘭幼稚園是一間多元文化、多種族的學校。在上學年,共有二十多位學生,來自俄羅斯、澳洲、智利、阿根廷和韓國等十七個國家。因應學生的不同背景,學校每年都會就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舉辦活動,讓小朋友多了解各地文化。 本地課程部開始後,學校將會加強兩個學部兒童的互動學習, 提升多元化學習的效能。 另外,小朋友在早會、聯歡派對、出外參觀等課堂外的地方會經常作交流,一起相處,造成語境共融的情況,強化兩文三語的學習。李校長說:「我們不需刻意舉行任何語言日,因為小朋友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天自然地接觸不同語言,形成一個自然的語境。」    課室、社區、大自然 聖德蘭幼稚園著重生命教育,例如在校園內設有「有機種植區」,與學生一起種植;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接觸小動物的機會。每天早上,小朋友都會替植物灑水、灌溉,他們從種植中體會生命與成長。李校長認為在種植中,小朋友能夠學習面對困難,天氣、自然等因素會影響植物的生長,老師便能教導小朋友怎樣面對和應付。   幼稚園課程以兒童為本,透過生活經驗學習,帶小朋友到訪社區不同地方,例如赤柱的古蹟、廟宇和古井。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學校就帶了學生到訪赤柱街頭進行舞獅表演。另外,學校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會與小朋友認識其他宗教文化。黃華萍主任:「小朋友一進入廟宇,便會自動自覺地請對方保持安靜。之後,他們便會自然地跪在拜墊上祈禱。」學校更會帶學生走進大自然,李校長說「從學校走五分鐘就可到沙灘」,所以學校會在沙灘舉辦一些課外活動。早前,小朋友就化身為小小考古學家,到沙灘發掘「恐龍化石」(尋寶活動),從中了解物種絕種的原因,以及愛護環境和地球資源。   學校亦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融入課程及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每逢有派對的日子,外傭姐姐都會幫忙準備食物,但鮮有參與的機會。所以,去年學校舉辦「外傭姐姐日」。學校、家長和小朋友準備了食物和一些感謝的說話來感謝外傭姐姐,讓小朋友懂得尊重外傭姐姐,亦讓外傭姐姐明白她們也是學校的夥伴。當日其中一個活動環節「大手牽小手」,外傭姐姐蒙著眼睛,透過觸摸小朋友的手尋找自己的小朋友。每天外傭姐姐都需要牽著小朋友的手上學,所以當天從遊戲中看到他們的關係十分密切。黃主任:「因為小朋友與外傭姐姐之間有緊密的聯繫,當姐姐想放開手的時候,小朋友會自動地捉緊她們的手,所以她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小朋友。」    學校今年亦參與了中文大學舉辦的「遊戲.學習.成長」計劃,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好能設計具啟發性和有趣的課程,讓小朋友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吳) 
kjy01_2016013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1.30
祝福的印記 童服的傳統與創新
(本報專題)農曆新年將至,很多家長也愛為子女添置富中國傳統特色的童服應節,織錦小棉襖、絲質刺繡唐裝等,由款式到顏色均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通常傳統童服都綴有吉祥紋樣, 如菊花象徵長壽、牡丹是富貴、石榴是多子等。用色同樣講究,紫與「子」同音,北方話的「藍」與「攔」諧音,有阻攔孩子被侵害之意; 而紅色是吉祥,綠色代表「祿」等,「百家衣」則寄託了長輩望子成龍的願望。想不到,一件衣服卻滿載父母對孩子的期盼和祝福。 香港文化博物館現正舉行「祝福的印記.傳統童服裡的故事」展覽*,展品達二百多件,包括冠帽、衣裳、圍涎、肚兜、坎肩、鞋靴等。展品的年代跨越晚清至民國時期,部份為二十世紀中的香港兒童服飾,全都是該館、廣州的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及美國耐冬堂的藏品。香港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自然歷史/考古)岑佩玉指出,古人著重福氣,都會特別為孩子縫製衣服,富有人家會聘請裁縫刺繡,貧苦人家則由母親自己一針一線縫製。這個傳統一直流傳著。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文化受西方文化的衝擊, 西風東漸亦反映在衣履上。時至今日,所有人大都穿著由工廠大量生產的成衣,鮮有母親會親手為孩子做衣服。然而中國人迎祥納福、盼望子孫繁衍昌盛的心意依然不變,只是換了別的方式。 愛護孩子 慈心不變 同場亦展出十來件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師生取材自傳統童服吉祥紋樣,以現代設計和工藝所造出來的新款中式童服,尺碼大都以小學二、三年級學生為主。其中,由韓籍的助理教授Kristina Shin博士設計的白色絲質長裙「前程綿繡」,便匯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這條長裙是一件基督教的洗禮袍,裙的左肩以下印有古代男童的模樣,裙擺則印有荷葉、蓮花和鯉魚圖案。「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這讓我想到用西方的洗禮袍配上中式的圖案。那個男童從上往下看,他在看自己的將來。荷葉、蓮花是長壽的象徵,而其純潔則出於污泥而不染;鯉魚有年年有餘的豐盛之意。這些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她說此裙亦適合出席晚間飲宴時穿著,而她現居於美國的外甥女上教堂時,為隆重其事,也愛穿這類白色絲質長裙。「雖說韓國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我們也會為嬰幼兒特別做衣服,但式樣風格就與中國傳統的童服很不一樣。」 揉合傳統 創意活力 父母還希望孩子身體健康、百病不侵,分別由畢業生任銘暉及修課導師盧嘉蕙設計的棒球套裝「舞出姿采」及家居服「『五毒』護身」,同以創意的方式寄託了父母的心意。前者所運用的吉祥紋樣是在一朵朵如意雲上舞動的飛龍,「我本身對線條很敏感,設計時很留意當中的配搭, 以做到亂中有序。」任銘暉指用紅色全為應節, 「如可在農曆年期間,大人小孩一起穿著它起舞,不是可促進健康和親子關係嗎?」現職時裝設計師的他,早在設計時已顧及實用性,特意選了拉鏈、輕薄透氣的布料,以配合活動需要。至於盧嘉蕙的設計更天馬行空,她將本來令人害怕的「五毒」之物:蜈蚣、蠍子、蛇、蟾蜍和壁虎等活躍於夏天的生物,變成可愛的卡通模樣,並採用現代印製技術保留了古人以毒攻毒的做法(在夏季童服上繡上「五毒」圖案作為替孩子消災驅邪的護身符)。其上衣採用了潛水衣物料, 下裳則是柔軟貼身的襪褲料,最逗趣是上衣貼滿大大小小不同的眼珠膠片,隨時向左右晃動。「如果要將它生產,眼珠膠片可能要換上其他物料,畢竟要耐穿一點及考慮安全。」盧嘉蕙說。然而任銘暉的設計則已投入生產,還加上大人的尺碼,將會是時尚又傳統的子母裝。(敏) 
kjy16b_20151206s
這片天空
2015.12.05
兒時情景留痕
一扇大門、兩扇巨窗在前,另兩扇大窗在後,室內通爽,光線充足。這是我,一間平凡無奇的村校課室。在村裡,我高居臨下,遮風擋雨、守護村童讀書寫字⋯⋯已兩個多世紀了。 處身西貢內海,小島靈氣十足。鹽田梓村使我醒覺負有重任,這村校既是村童快樂上課的小天地,也是村民聚首議事的唯一小會堂。  這所村校,很長時期只有我這間老課室和一位老師。老師兼集教師、校長和工友於一身,他也是村中的寫信、解信老師,有時更是同學的美容修甲師呢。 村內學童不多,老師便依齡編班:一年級在第一行,二年級在第二行⋯⋯這樣,全校六級同學便全部都在我內上課了。老師為一級上課時,旁邊的同學大可同時溫故知新。每年「升班」便是「升行」,而我也從未見有「留行」。老師教學著重生活,而非考試;同學們講合作,而非競爭, 孕育他們的是對天地人的信心。師徒間的接納和尊重、互相鼓勵與欣賞的情誼,是我最回味的。 時移世易,村民都已遷往他鄉。村校停辦,我也被封。本來,完成歷史任務應是光榮而高興的,但,二百多年的往事卻總使人追憶、失落。  往事如煙,卻又柳暗花明。已無用的我,竟然被升格為一所文物展覽館!展覽館陳展的文物和圖片有過去村民沿用的盛器、工具和生活的點滴痕跡;最近更展出了剛被掘出土的陶罐瓦片(複品)。考古學家說,這些文物有二千多年歷史啊。 初期,我完全看不起這些文物,它們不是已被村民拋棄嗎?但這幾年來無數充滿熱誠的義工和參觀的朋友,卻教曉我「無用之用」的秘密。文物原來隱藏著無數可貴的智慧和傳統,文物可豐富人的心靈,使大家認識過去,啟迪未來。現在,我很疼愛它們。   天父的安排真奇妙,誰能料到已無用的我竟可蛻變?平凡而負上新使命的我,怎能辜負天父和大家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