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213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2.11
自信擲出新目「鏢」元朗天主教中學 飛鏢運動員盧采喬
飛鏢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全神貫注,眼界要準,更講求全身肌肉的運用,才能一擊即中。」自中一起已加入學校飛鏢隊的盧采喬解釋。只見她凝神屏息, 瞄準鏢靶的正中心,徐徐地將飛標擲出,正中紅心。 采喬身型嬌小,文靜有禮,單看外表絕對看不出她是一名體育「發燒友」,她除了擲飛鏢外,亦是學校田徑隊成員,也參與學界鉛球及跑步賽事。采喬耐心地介紹飛鏢運動及她的「武器」時,眼神充滿光采。采喬就讀的元朗天主教中學(元天)是全港首間設立飛鏢校隊的學校,最初是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訓練專注力及身體協調,隊伍首次出賽便奪得亞軍,遂決定將這項運動推廣至全校。采喬的擲鏢潛質在中一時被老師發掘,更成為隊內首名女隊員。 將失敗轉化成動力 采喬接受了幾個月訓練後,表現逐漸穩定,學校決定派她出席一年一度由亞洲飛鏢協會舉辦的賽事。當時她被編配跟最強的隊伍—— 上海隊同組。她說:「上海隊富有經驗,經常能把飛鏢擲向紅心。」在對手強勁的攻勢下,首次出賽的采喬變得緊張,未能發揮平日的水準,最終落敗,更導致情緒低落,跌入低谷。幸好在隊友悉心陪伴下重新出發,從谷底中走出來。她形容隊友是「家人」,彼此無所不談。 努力讀書 回饋學校栽培 疫情前,學校提供每星期一次專業指導,采喬和隊友都會自發地在午膳時間加操, 希望獲得更多經驗。疫情後為追趕進度,學校亦為她和精英隊的隊友提供額外一天特訓。學校提供豐富的資源,例如飛鏢,服裝及學費,更添置飛鏢機,減輕她的經濟負擔之餘,亦讓隊員更熟悉比賽環境。采喬笑言: 「我們以自律作回報,努力讀書及準時交功課!」她表示,從飛鏢學懂堅毅精神,做功課時即使面對難題,仍然會努力嘗試解決。 加強訓練 「飛」出香港 采喬曾獲學校資助參與台灣交流團,得到中華臺北飛鏢總會的洪國峻會長親自指導,技巧突飛猛進。終於在2019年台灣香港中學飛鏢交流賽勇奪雙人賽第五名,個人賽第五名及團體賽季軍,成功擺脫首次比賽的陰影。其後在香港各項比賽皆贏得獎項。因著疫情關係,近兩年的台灣和日本交流團均未能成行。學校去年亦與台灣高中進行線上聯校比賽,獲得團體亞軍及個人亞軍,更成功擊敗台灣當地排名第一的女選手,被冠以「女殺手」的稱號!她在交流團中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台灣朋友,回港後繼續在社交媒體上作飛鏢交流。  家人同心齊支持 采喬的家人非常支持她發展飛鏢運動。她說當家人知道她受訪時,立刻協助她,把所有獎牌運送到學校。家人亦為她購置按摩槍,放鬆繃緊的肌肉;當疫情嚴峻以至未能在場館進行訓練時,家人更為采喬購買家用飛鏢板,讓她在家中亦能繼續練習。 成為飛鏢的鹽與光 采喬身為元天的飛鏢運動員,一直銘記校訓「地鹽世光」的精神,致力推廣飛鏢運動。她憶述最難忘的事情:一次小學生到元天參觀,她向小朋友分享學習飛鏢的經歷, 及後有一名家長向她說,她的經歷令兒子對學習飛鏢產生興趣,讓她感到十分滿足。她表示,中學畢業後仍然會繼續堅持參與擲飛鏢運動,並期望將來能像前歌手梁雨恩一樣,可以成為一名頂尖的專業飛鏢運動員。(盧)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3a_20211003_s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1.10.01
如何處理學生的精神問題
如何處理學生的精神問題 精神問題不只會出現在成年人身上,也可在小學生或中學生身上發生。較常發生在小學生和中學生的精神問題,就是焦慮。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到焦慮,特別在面對一些壓力大而自己未能妥善處理的情況時,焦慮情緒更容易出現,而且程度也可更嚴重。每年開學的時間,學生經過暑假後可能感到難以適應學習的安排,有些更感到功課太多而難以完成,因而產生焦慮症狀。另一個常見出現焦慮的情緒反應,就是測驗考試的時候,這往往對學生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使焦慮問題明顯化。 除了焦慮外,另一可能出現在學生的精神問題,就是情緒抑鬱。在面對重大的壓力時,學生可能出現負面的想法,他們的情緒也可能轉差,情緒持續低落,會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情緒低落下,學生的想法和行為也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而有所改變, 有些情緒低落的學生, 可能出現輕生的想法,甚至付諸行動,使生命受到威脅。也有一些學生可出現自傷的行為,較常見的是割手行為,這實在令家長和教師感到十分徬徨擔憂。 假如在學生身上出現焦慮或情緒低落, 家長或教師可開始進行緊密監察,觀察這兩種情況的持續性和嚴重性,以及有沒有影響學生生活上的不同方面。另一方面,家長或教師需要定期作出風險評估,留意學生有沒有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或自殺的想法、計劃和行動。有些學生因為焦慮或情緒抑鬱而未能返學校上課,這已是一種明顯的行為,反映情緒問題已經對生活構成影響。每間學校都有社工和負責特殊教育需要的教師,家長可向他們求助,另一方面,也可安排學生見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盡快作出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作為家長或教師,需要緊記焦慮和情緒抑鬱,並不是學生懶惰或懦弱不堅強的表現,需要明白這可能是學生自己未能調節的情緒反應,他們實在需要專業上的協助。因此家長或教師需要向學生表現同理心和支持,跟他們一起面對情緒上的漩渦。 重點:  1. 精神問題不只會出現在成年人身上,也可在小學生或中學生身上發生。 2. 較常發生在小學生和中學生的精神問題, 就是焦慮和情緒抑鬱。 3. 需要緊記焦慮和情緒抑鬱並不是學生懶惰或懦弱不堅強的表現,需要明白這可能是學生自己未能調節的情緒反應,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0919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09.17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製作劏房模型 了解基層生活
(本報專題)劏房,把一個樓宇單位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而成,在這擠迫的居住空間中,劏房戶要怎樣善用每一吋空間,達到他們的生活需求呢?番禺會所華仁小學關社大使早前舉辦「迷你劏房模型比賽」,讓同學在製作模型過程中,了解劏房戶的生活情況。 比賽要求學生在一個長高深皆為30厘米的紙箱中發揮創意,學生蘇雨田便用牙刷、燒烤網、飲管、積木等,搭建出一個有碌架床、沐浴間、煮食處的劏房模型,「床頭上的喉管會漏水;洗手間又對正廚房,只靠簾子做間隔。」 要製作出一個逼真的模型,雨田查閱網上資訊又閱讀攝影集,搜尋有關劏房的資料。他介紹作品時說,床上擺滿書本是要突顯劏房擺不上桌子,住戶要在床上閱讀,從模型的每一個細節, 表達出他也很熟悉劏房戶的日常生活。 透過這個比賽,雨田體會到劏房表達了香港人能屈能伸的堅忍精神,但劏房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活動空間太小,住戶容易抑鬱和焦慮;煮食處多與洗手間在同一空間,構成了衛生問題。所以,他期望政府正視社會資源分配問題,更可免費提供簡單的家居維修,特別維修屋內喉管,好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 關注社會資源分配 學校早前於網上和校內展出這18位學生的參賽劏房模型,學生方俊東便設計了一個一家四口的劏房,房內只有一張碌架床,「上下格各睡兩個人,這是劏房的常見現象。」在眾多家具中,俊東認為最重要的是摺枱,因為它用途廣泛, 吃飯、做功課和工作都要用上它,但如果有大人先佔用了枱,「小朋友便要跪在地上,把功課放在椅子上寫。」 俊東也期望政府可以多分配資源給有需要的市民。而為了突顯劏房的居住環境惡劣,俊東花了些心思,在模型外圍貼上售賣豪宅的廣告,「象徵劏房戶一開窗便看到豪宅」,以此作為一個對比。 收集同學意見  致函政府提改善 在這次模型設計比賽之後,學生會收集了同學的感想,整理意見後,再致函香港政府,並提出相關建議。信中提到劏房的衛生問題,也表示活動空間太小,容易令人抑鬱和焦慮,發生家庭衝突的機會也隨之變高,請政府正視劏房問題。 模型製作活動只是學生會與關社大使舉辦的活動之一,目的是讓同學認識基層市民生活。此前他們也舉辦了講座、工作坊,讓學生了解到劏房戶的生活情況,體會到他們面對的生活困難,學會感恩及思考幫助別人的方法。 學校重視學生的服務學習經驗,而這也反映在學校各處的壁畫上,例如正門入口處的壁畫上描繪了多個學生服務他人的情境;而在學校樓梯間,便有由老師繪畫的壁畫,它們都以關懷弱勢社群為主題,有露宿者、劏房戶、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等,希望提醒學生服務及關心弱小。 布置校園以作培育之外,學校亦舉辦愛德活動,讓學生親身走到社區,了解弱勢社群的生活處境和需要。 關社大使徐琮琋同學提到在去年12月,他們便組織過送暖行動。關社大使於網上自學後再去教其他同學,並透過社福機構送給區內有需要人士。活動前,關社大使陸綽祺跟外婆學織頸巾,然後自己織了12條,最終全校收集了近200條頸巾再送出去,為寒冷的冬天添上溫暖。 陸綽祺曾跟學校到深水埗派物資給無家者,傾談中他發現一位伯伯雖然暫宿行人天橋有瓦遮頭,但還想要一把雨傘—— 因為下雨時,雨水會從四周吹入,打濕睡覺用的紙皮,這為他印象難忘。透過這次活動,綽祺認為有意義的不單是派物資, 而是從傾談中了解到無家者的生活困難,繼而再讓更外人了解他們的需要,「如果只有一小撮人知道,即使日日派物資,他們也終有用盡資源的一天。」 學生策劃活動 有服務的心 蔡穎思主任指出,校方為學生安排不同的愛德服務,學生組織關社大使也會從服務中,汲取經驗並策劃及主導活動,幫助同學理解基層市民的需要。社工周麗嫦便提到,在一次帶學生探訪劏房戶的活動中,「學生背著書包行樓梯,感到很辛苦,他們都體會到長者每天拿著餸菜再走上樓梯的情況。」 校長陳岡認為在愛德服務中,學生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實走到社區,了解基層需要,並實踐耶穌會教育的價值,使學生有一顆為人服務的心,願意為公平正義而委身。(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0122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0.12.18
元朗天主教中學 飛鏢隊擲出鹽與光
早上七時半,元朗天主教中學(元天)的飛鏢隊隊員已守候在校內禮堂前,趕在上課前入禮堂練鏢。加入飛鏢隊, 隊員已養成守時的習慣;技術較好的學生, 會主動與其他成員分享經驗。學生擲飛鏢, 擲出了堅毅與互助的精神,回應校訓「地鹽世光」讓每位學生發光發亮。 飛鏢運動發掘學生優點 飛鏢隊於2017學年成立,是全港首批成立飛鏢隊的學校。校長黃見儀說,擲飛鏢需要高度的專注與穩定性,在賽場上運動員需要有良好的心理質素,原先希望藉此運動順道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辦了一年後即擴展至成為全校活動,「飛鏢運動看似簡單,其實也有一定技巧。」 黃校長留意到不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常被人標籤為難以融入群體生活,她希望為學生提供不同發掘潛能的機會。她說有一名舊生患有自閉症,少與外界交流,常活於自己的世界裡,直到他中三那年加入飛鏢隊,運動講求的專注度反而令學生有很好的發揮。某次比賽,這學生在最後賽段中,只專注賽事,不理旁人目光,最後成功得分。從運動中,她看到「當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某些場合卻會變成優點。」她希望外界不要標籤有困難學生的「缺點」,而要從他們的特質上發揮所長。 元天的飛鏢隊不論練習或比賽,甚至代表學校接受傳媒訪問,也是浩浩蕩蕩「一條team」並肩而行,22名隊員在比賽中一起經歷輸贏,練習打氣時常一起高呼「元天!」體育科科主任譚淑明說她更著重隊員的團隊精神,「我們重視過程,輸贏不要緊,最重要在經歷中有所得著。」 中三生盧采喬是飛鏢隊首名女成員,擲鏢時她常連環得分而被隊員封為「女殺手」,但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她少了練習,也影響表現。她11月底參加元朗區青年節的線上飛鏢比賽時,已自知擲鏢沒有以往般純熟,她失望,但也安慰自己:「下一回專注點,不要理別人眼光,盡力而為。今次不理想,不要緊,下次再來吧!」 交齊功課 守紀律 準時 學校推動飛鏢運動,漸漸在校園內建立了「共同話題」,飛鏢隊隊員午飯練習時,可以帶一名同學參與,其他同學也漸漸留意到這運動。11月舉行的「飛鏢體驗週」,全校學生可在體育堂一嘗擲飛鏢的滋味;而中一和中二生亦可以參與飛鏢體驗,與飛鏢隊一起練習。 「每次擲中紅心環會好開心。」中二生方汝滿說參加飛鏢隊訓練他要「準時交功課、守紀律、準時」,汝滿自言加入飛鏢隊前間中會欠交功課,如今「為玩飛鏢,會努力交齊功課。」他又學會安排時間,停課前飛鏢隊逢週一課後練習一小時,後來他和隊員向老師主動要求多練一小時。 今學年開學時只得半天授課,中一的陳嘉豐在校時間不長,但因著飛鏢隊,很快便與同班一位同學成為好朋友,「我個性內向比較害羞,但參與飛鏢運動時,可與同學切磋,自然便熟絡起來。」 飛鏢隊教練譚國棟認為,比賽勝出固然高興,但過程亦非常重要,又指出這運動著重個人心理質素,培養意志力,故此他訓練學生技巧的同時,更會留意學生心理狀態, 陪伴學生在過程中建立信心。(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