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509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19
2015-2016學年 東亞銀行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 小學組閱讀計劃書目(中小)導讀選輯
   《雪花人》 文 / 賈桂琳.貝格絲.馬丁 圖 / 瑪莉.艾札瑞 出版 / 三之三 主題:熱情  《雪花人》是1999年美國凱迪克金牌獎(Caldecott Medal)的得獎作品。這個獎代表美國兒童圖書界的最高榮譽,每年肯定一位畫者以兒童為對象所展現的藝術技巧和圖像詮釋能力。評審推崇這本書有「美麗且思慮周詳的設計、詩意兼具知識性的文字、獨具吸引力和啟發性的藝術表現。」 畫者艾札瑞以生動的木刻畫和素雅的色彩,把我們帶回到那個古早的年代,身歷其境的感受班特利對雪的熱情,以及為實現夢想而終其一生的堅持和努力。艾札瑞具有深厚的繪畫和印刷基礎,尤其擅長蝕刻和木刻, 作品中總是反映出對大自然的喜愛。她和班特利一樣為雪著迷,長期住在佛蒙特州的鄉間(距離班特利故居所在約一小時車程),本身也是一直為堅持自己的夢想而工作的「農人藝術家」,這些因素使她被邀請以木刻畫來詮釋這個簡樸優雅的文字故事,因而圖文的搭配得以如此美妙和諧。她並且做了許多資料搜尋和研究的準備工作,走訪傑瑞科鎮的歷史學會和班特利紀念博物館,翻閱班特利的作品,看他使用的相機,深刻體會這個從許多社會標準看來愚蠢,甚至失敗的農人,如何堅持實踐出他自己的生命意義,讓時間和歷史證明了他的價值。艾札瑞在得獎致詞中提到,孩子們常常被告誡,他們的夢想和熱情是不切實際的。幸好,她的父母就像班特利的父母一樣,沒有這樣做。 這本書的主旨是鼓勵小孩,「跟隨自己的熱情,不論多困難、或看起來多麼不可能、不切實際。」 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編輯,這本具豐富的故事性和知識性的傳記圖畫書,被書評家認為是為這個類型作品樹立最佳的典範,不僅因為在形式上以兩旁註記的方式保存故事的流暢完整,而且因為它的敘述觀點和方式是以兒童為中心。它選擇了小孩可理解且感興趣的素材,設計了小孩熟悉的生活場景,掌握訴求的重點,完全沒有流水帳式的囉嗦和繁複。它也沒有在文字中夾帶太多主觀的頌讚,而是讓小孩在閱讀中進入主角的生活情境,體會他的感受,然後自己為這個歷史人物下結論。 在一頁一頁的雪花圖案陪伴下,我們首先看到張開雙臂迎接漫天雪花的小孩,接著是他和家人之間親切友善的互動,然後是小孩和鄰人之間的對比,以及他一路遇到各種內外在的困難,和他堅持到底的努力。時間的連貫性對應空間的擴展;他長大了,他的世界,即整個學習、奮鬥的歷程自然延伸開來,不輕不重兼顧了故事的完整和讀者的自由想像空間。 美國的小學中,有科學老師用這本書當做教材。小孩們的感想之一是:「很敬佩班特利的父母願意用積蓄買相機給他。」或許,他們更羡慕的是,一個小孩真的被允許去追尋那「看起來平凡不稀罕」的夢想吧!    班特利相信他的作品是他送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他不知道的是,他用熱情和努力工作灌溉出的生命故事,變成一本這麼美麗的圖畫書,啟發有幸認識他的大人和小孩,願意好好活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當做送給世界的禮物。  
kjy03_20150621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06.20
一起讀爸爸的圖畫書
   過去半世紀,父親的角色有了顯著的變化。例如在美國,在家帶小孩的父親人數相較於十年前增長了三倍;在英國,目前估計大約有一百四十萬男性是所謂的「全職奶爸」。這樣的現象在歐洲已經不僅是個人的選擇,許多國家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氛圍都朝向「讓爸爸更積極參與小孩的成長」的目標在發展。許多研究顯示,父親對小孩在語言、認知和情緒的發展上有實質的影響,並能幫助小孩更勇於冒險和探索世界。傳統的親子關係,常將父親定位成只負責提供經濟資源或母親沒空時的「備胎」,其實對父親和小孩而言都很可惜。 近年來,我在親子教育或推廣兒童閱讀的講座和活動,看到愈來愈多年輕父親的身影,我為這些父親的孩子們感到慶幸。同時,讀者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圖畫書裡的父親角色愈來愈豐富多元, 跳脫刻板、僵硬的權威形象,與小孩有較多真實情感的交流和互動關係。這些有趣的書增進小孩對「父親」概念的認識,也幫助父親們輕鬆地享受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光。 《爸爸的圖畫書》(道聲)是一個幽默感和創意十足的好例子。這本書的文字和圖畫都很精簡,但涵意和情感卻非常豐富,使小孩哈哈大笑, 使成人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焉」的滿足感。書裡有八種不同的動物角色, 以不同的親子互動方式,表現父親真實的心理需求和狀態。首先出場的大猩猩爸爸,本來在練舉重,小猩猩在他身邊叫了一聲「爸爸」,大猩猩便高舉小猩猩取代槓鈴,繼續練舉重。這幅畫面很有趣,也有象徵意義。父親和小孩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相似也有不同的特質和需求,相處在一起其實或好或壞。作者在此運用巧思將父子融合為一體,彼此沒有衝突也不必犧牲,對父親和小孩都很友善和尊重,也提示了父親和小孩在一起其實有各種可能性。看到別的父親便有樣學樣的北極熊爸爸和鱷魚爸爸,藉由改變和調整,學習成為小孩的玩伴。企鵝爸爸在小孩面前展示堆雪人的成果宣告失敗、大象爸爸展示丟紙飛機的本領卻砸到小孩、綿羊爸爸想嚇小孩卻計劃落空、豬爸爸在游泳池裡比小孩更貪玩,都讓我們在小小的尷尬、搞笑中,體會到爸爸想要贏得小孩讚賞和喜愛的心情。最後,獅子爸爸訓斥小孩不可以在牆上塗鴉,卻又忍不住做出令人意外又感動的事情,不言而喻地表現對小孩的愛。這本書以幽默的眼光看待父親的人性,讓父親即使肩負著教養小孩的責任,也可以呈現真實自然的自己。作者高畠純(Jun Takabatake)強調自己在創作時一定要有愉快的心情,這樣的精神完全反映在這本書裡。這本使人愉悅的圖畫書,會讓大小讀者都覺得,偶爾會出糗的爸爸更親切可愛呢。 如果父親們對於跟小孩一起讀書感到畏懼或茫然,不妨參考寫實抒情的《和爸爸一起讀書》(維京)。這本圖畫書描述一個女孩從小到大,一直都和爸爸一起讀書。他們共讀的內容和方式,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一開始,爸爸讀書給小女孩聽,然後爸爸陪小女孩讀書給她的玩偶聽;女孩長大離家求學時,他們透過長途電話討論讀書心得;女孩結婚有了小孩,爸爸聽她讀書給她的孩子們聽;最後,年邁的父親躺在床上,女孩道晚安前讀書給父親聽。父女兩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閱讀興趣,不變的是父女的親情和對讀書的熱情。書中的圖畫像一幅又一幅甜蜜溫馨的家庭照片,印證著反覆出現的主題,「最美好的時光,是和爸爸一起讀書的時光。」 著名的愛爾蘭童書作家馬丁.韋德爾(Martin Waddell)回憶童年時, 他的父親工作很忙碌,但只要父親回到家,一定會讀書給他聽。在那短暫的時間裡,他感受到父親對他專注而完整的愛,使他對讀書有美好而深刻的感受。他說:「我們記得的時刻,是我們一起分享的時刻。」但願所有的爸爸和小孩都能在一起讀書的樂趣中,享受愛人與被愛的幸福。
kjy03_20150510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05.09
圖畫書裡的母親
   許多年前,我帶一群媽媽讀了幾個星期的圖畫書,課程結束時,有位媽媽告訴我,她變得比較能跟小孩溝通,小孩也比較樂意跟她對話了。我想,親子間能好好講話,不只是交代事情式的對談,而是聽講彼此心靈交流的話,是天底下最重要又美好的事情之一吧。她的經驗,為圖畫書的魅力做了很好的見證。 好的圖畫書貼近真實的兒童觀點,呈現兒童的想像與渴望,引導成人認識小孩的內在世界,或許也喚起純真的童心。另一方面,圖畫書呈現兒童的真實處境,也讓小孩認識成人有真實多元的面貌。小孩需要認識自己,也需要認識大人,尤其是對他們重要的大人,例如母親。親子關係是人際關係的起點,小孩常在與母親的互動中,感受和理解自己的人生。 《老媽,你好嗎?》(三之三文化)以一個四年級小孩的角度描繪他眼中的母親,抒發他對母親的不滿;巧妙的是,看似抱怨的話語,卻傳遞出他與母親之間濃厚的情感。 母親節到了,老師要學生們寫信感謝媽媽。這個小孩決定藉此機會,「寫出我想說的事。」他抱怨媽媽的口頭禪「知道嗎?」讓他在同學面前丟臉,因為那好像把他當成很小的孩子一樣。他抱怨媽媽整理房間時,丟掉許多他心愛的東西。他說明那些破舊的東西,原來是珍貴記憶的紀念﹕破運動鞋是第一次跑贏朋友時穿的、長頸鹿布偶是(已經不在的)爸爸送的聖誕禮物,又藉由橡實和冰棒棍子回想他二年級在學校遇到挫折,媽媽如何安慰和陪伴他。最後,他提醒每天忙碌工作還要照顧他的媽媽別太辛苦,穿高跟鞋走路要小心。他以一朵康乃馨和答應幫忙洗碗,感謝媽媽。 「你好嗎?」在本書裡有多重的意義,既是寫信時的問候語,也代表小孩對母親的感情,還有作者對母親角色的體諒。作者的筆法高明又動人,讓讀者體會到意在言外的細膩豐富。讀者以全知的角度看到母親對小孩的費心照顧,也看到母親的疏忽和失誤;小孩雖然對母親有些不滿意, 仍然明白母親對他的愛。書中的文字和圖畫都有幽默的風格,小孩信裡的母親和最後看信的母親在造型上也有落差的趣味。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複雜而矛盾的情感和事實交織而成的,無論是母親、小孩或親子生活都可能不完美,若能以更多的幽默感來面對,或許能減輕一些緊張壓力。 《生氣湯》(上誼文化)這個圖畫故事裡就有個喜感十足的母親,展現了幽默感對於小孩及親子關係的幫助。小孩霍斯在學校裡有一連串不如意的事情,使他非常生氣,回到家時「他氣得想打人 ! 」他當然不能打人,於是他用力踩地上的花。這時,媽媽在畫面後方出現了。但是,媽媽沒有直接教訓他。媽媽確知小孩氣得不想講話也不想動,便說︰「我們來煮湯吧 ! 」她有條有理的進行煮湯的步驟:鍋子裝水、放到爐子上、撒鹽,然後對著鍋子尖叫、吐舌頭。她的行為引起霍斯的好奇心,他自動從地上爬起來,協助媽媽煮湯。他也尖叫、吐舌頭、拿起湯瓢敲鍋子,最後張嘴「噴出最大一口火龍氣」。然後, 他笑了,能正常講話了。霍斯和媽媽「肩並肩站在一起,攪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許多小孩看完這個故事以後,都說這鍋湯一定要倒掉。他們讀懂了作者的用心。在圖畫裡,霍斯的媽媽很滑稽,一會兒把鍋子頂在頭上,一會兒倒立。在讀書會的討論中,有媽媽覺得這個故事裡的母親「很三八」,另一位媽媽馬上說,「要有自信才敢三八」。的確,我們從圖像看到霍斯的媽媽以眼神表示這些好笑、無厘頭的行為,都是她的精心設計。她先引導小孩將憤怒、難過或其他不好的情緒發洩出來,能一起笑,才有「肩並肩」的教導空間。有位媽媽有感而發,希望有人為母親們煮一鍋湯。我想,真正對兒童友善的圖畫書,也會帶給媽媽們樂趣和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