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11023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23
回顧辛亥革命一百年 方蘇木刻版畫系列
  (本報專題)一百年前,農曆辛亥年,中國民間發起改革運動——「辛亥革命」在武昌起義成功,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來的皇朝帝制,開始了現代中國。香港大學於九月至十月中旬期間,舉辦「辛亥百年現代路:方蘇繪畫及木刻版畫」展覽。二○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本報記者約晤作畫人方蘇先生,以他的三幅木刻作品,回顧這段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歷史與香港的密切關係。 談及辛亥革命,自然離不開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十九世紀下葉開始,孫中山(1866 -1925)在美國檀香山、故鄉香山縣、香港、廣州等地間不斷往來。他在香港度過少年至青年的成長期,香港的學校教育為他日後的思想奠定重要的基礎。他曾這樣說:「此次返香港,如返自己家鄉一式,因為從前在香港大學讀書,⋯⋯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   啟蒙良師 方蘇的木刻作品〈師長〉以多種顏色,烘托求學時期的孫逸仙,畫面上突顯這時期三位對他栽培有加的師長。方蘇指出設計構圖的心思是以時序安排人物的次序:「孫中山十三歲到夏威夷接受教育,四年後來香港;當時,他的中文程度比較弱。區鳳墀是他在拔萃書室求學時的中文老師,也是基督教會的長老。孫中山從入學到領洗,區鳳墀是其中一位對他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人。後來,孫中山接受洗禮時,區鳳墀為他起名『逸仙』。」 〈師長〉可說是這系列作品的開端,它是第一件木刻,也是這系列水墨與民間木刻兩種不同的媒介素材的第一件作品。方蘇花了一年多時間,自去年初開始至今年七月,籌備和繪製這系列水墨與木刻版畫,整個系列共有二十三幅水墨畫及十二幅版畫。他表示當初想到木刻版畫可以一版數印,方便在不同的展覽場地作同期展出,水墨畫則視乎展覽場地的規模作陳設安排。   無名墓碑 另一幅以白黑反製的木刻,勾勒楊衢雲的頭像設計。「過去一百年很少人提及楊衢雲,也沒有對他有恰當的肯定,至少我在學時不認識這名字。近十多年,我們才知道他在辛亥革命事件中的重要角色。」方蘇分享這系列的創作是個很龐大的工程,過程中獲得很多人幫忙,能夠閱讀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邊讀邊構思:「過往在這方面看的書比較少,沒有深究當時的事件,文獻上也較少提及楊衢雲。 」版畫裡,墓號6348前以一朵黃菊獻給楊衢雲。方蘇語帶傷感:「根據早期文獻所知,楊衢雲在一八九五年謀襲廣州前,已獲選為興中會的會長。惠州起事失敗後,清廷派人到香港暗殺他。楊的遺體葬在香港,墳墓卻是個無名字的墓碑。」   仍須努力 方蘇認為同盟會成立時,孫中山身旁的支持者不算多。孫中山可能受時代的限制,但他為改變國家和民族而作出的選擇和付出,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致力開創歷史,值得敬佩。清末積弱難返,一擊即潰;國家衰弱的背後,中國人在國際上所遭受的待遇使孫中山在「國事遺囑」留下心跡,反映中國當時的處境。 辛亥革命已過了百年,香港一般的中、小學生可能對這段歷史認識尚淺。方蘇坦言即使自己在這個歷史階段已活了一半日子,認識仍很有限。「學生年紀輕,可以用直觀方式認識這段近代史,例如照片、手稿等第一手資料。」他又表示過往年輕時上歷史課,課堂上所認識的僅至鴉片戰爭。「對六、七十年代的教師而言,那段時期的歷史與他們有關係,卻又感到資料不足,只能夠說個人經驗的故事。反之,現時的教師有更多材料可掌握,談話也可以較坦率和直接,資料較準確,更能帶引學生作全面的認識。」(睿)      
kjy02_201110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02
知識寶庫何處尋? 中央圖書館十周年 專訪兒童圖書館 2
  引領兒童,探索知識寶庫 在圖畫書角裡,小桌子與小桌子之間擺放著很多大型圖畫書,兩位受訪者愉悅地翻開圖畫書,黃太微笑說:「我們花盡心思設計這兒的佈置和傢俬,營造舒適的環境,腰果形的椅子適合家長和子女同坐,享受親子共讀的樂趣。此外,我們利用書架的側板推介書籍,定期更換主題,藉此吸引兒童認識不同種類的讀物。」曾有家長寫信稱讚圖畫書角裡的傢俬和佈置,這令兒童圖書館工作團隊非常鼓舞。 近年,電子學習已成為大趨勢,黃太指出: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亦提供電子資源,包括中英文電子圖書、英文有聲書及多媒體資訊系統等,讓家長和兒童安坐家中,享用這些電子資源。畢潔儀補充說:「互聯網上的資料五花八門,兒童未必能懂得選取合適的資訊,而我們揀選質素優良的電子書館藏,家長可以安心與子女一同使用此服務。」 現時,電子書館藏包括方正數字圖書、牛頓教科書影音資料館、Grolier Online等,還有有聲書Naxos Spoken Word Library。黃太喜愛瀏覽Naxos Spoken Word Library:「當中包括英美文學名著,配合優美的古典音樂,並由著名外籍廣播員、大學教授和演員聲音演繹,以純正英/美語朗讀,這實在是學習英語的優質資源。」中央圖書館更定期舉辦使用電子書館藏的簡介會,讓讀者加深了解電子書服務。 兩位投身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愛書人,均認為現今市民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愈來愈高,因此館藏和推廣活動亦漸趨多元化。黃太說:「為了使服務與時並進,我們經常留意圖書館界和出版界的消息和發展,更與外地的圖書館團隊進行交流。」踏入第十一個年頭,二人願該館能為市民提供更佳的館藏、優良的服務和閱讀環境。(仨) 館長談閱讀 黃太: 不論在學業、個人進修或思維修煉上,青少年應學習多元化閱讀,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所謂「開卷有益」,凡閱讀有益身心的讀物,讀者必有所得益。此外,我也鼓勵家長跟子女一起看圖畫書,圖畫書的構圖精美,內容富想像力,適合成人和兒童。 畢潔儀: 不要將閱讀看成一件苦差,閱讀的過程是愉悅、快樂的。每當我看到家長與子女投入參與本館舉辦的活動時,我也感到十分愉快,我盼望這些活動能引起參加者閱讀的興趣,讓他們享受當中的樂趣。 最新活動 親子故事坊之動物嘉年華 日期: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逢星期日(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1日及29日除外) 時間:早上10.30至11.15(2至4歲小朋友及其一位家長參加) 早上11.30至12.30(5至7歲小朋友及其一位家長參加)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二樓兒童活動室 查詢電話:2921 0385 親子遊戲坊:多元化遊戲新體驗 日期:10月2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至4.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二樓兒童活動室 對象:適合6至12歲小朋友及其一位家長參加 你知道嗎? 香港首間玩具圖書館設於中央圖書館二樓,服務對象是八歲以下的兒童及其家長。館內設有四個主題遊戲區:嬰兒遊戲區、模仿及想像遊戲區、創意遊戲區及智慧遊戲區,按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需要及遊戲模式設計。  
kjy01_201110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02
知識寶庫何處尋? 中央圖書館十周年 專訪兒童圖書館
二○○一年五月十七日,位於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下文稱中央圖書館)正式啟用。這所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中規模最龐大的圖書館,標誌著香港文化發展歷程的新里程。轉眼十年,中央圖書館成為許多市民生活的一部份,更發揮了教育、傳播文化和提供資訊的功能。   (本報專題)寧靜的中央圖書館,兒童圖書館常常傳來孩童可愛的笑聲,氣氛截然不同。這裡是兒童的天地,兒童們翻開心愛的書籍,不禁展露喜悅的笑容,或是沉醉於閱讀中。本報記者趁著中央圖書館週三上午休館的時段,相約該館圖書館高級館長(借閱服務)黃高春貴和圖書館館長(兒童圖書館)畢潔儀,談談該館兒童圖書館的發展。

打開寶庫,推動閱讀風氣
每天,兒童圖書館工作團隊在館內為兒童和家長服務,團隊現有十三位全職職員。每年九月,圖書館館長們忙於籌劃未來一年的工作,例如為不同年齡組別的兒童及其家長安排合適的活動等。黃太說:「圖書館是一個龐大的知識寶庫,而圖書館館長就像是知識寶庫的掌舵人。我們的職責是管理圖書館的資源,並向讀者推介館藏,協助市民善用這些資源,及應用圖書館設施。」 
為了慶祝中央圖書館建館十周年,兒童圖書館特別於今年舉辦更多活動和工作坊。畢潔儀耐心地介紹恆常的推廣活動:「本館於每週週六或週日舉行兒童故事時間,親子一同參與,以互動形式如戲劇、唱遊、詩詞欣賞等進行,吸引兒童閱讀的興趣,並介紹有關主題的館藏給參加者。」每年,以不同主題舉辦的「閱讀繽紛月」和「4.23世界閱讀日」中,該館兒童圖書館館長們都會細心為兒童讀者推薦相關書籍,編印書目和資源推介。畢潔儀又說:「在推廣閱讀方面,除了舉行閱讀計劃和讀書會,我們更定期編印不同類別的兒童讀物書目及親子閱讀書目,還有分別為小學生和中學生而設的專題資源選介及專題研習指引等,鼓勵青少年善用圖書館的資源。」
(相關報導見第二頁)   兒童小天地 
兒童圖書館位於中央圖書館二樓,是全港規模最大的兒童圖書館,服務對象是十二歲以下的小讀者。兒童圖書館的設施包括圖畫書角、兒童活動室、兒童多媒體資料室、資訊服務台、展覽區、互聯網工作站、借閱參考和閱讀區。
現時,兒童圖書館提供的館藏多達二十六萬本書籍,種類包括故事類、非故事類、圖畫書、參考特藏,此外,還有視聽資料和期刊等。   生活知識庫
﹣全港有多少間公共圖書館?
﹣最接近你的家/學校的公共圖書館在哪裡?
﹣每張圖書證可借閱多少本書?
﹣若你希望向圖書館推薦好書,有甚麼方法?    
kjy16a_20110925
icon24
教育最前線
2011.09.25
學生篇
  隨著現代社會環境不斷變遷,人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生活的時候,一些「文明病」亦隨之而至,例如人際關係冷漠、道德淪喪等。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必須重視品德培育。學校教育除了要讓同學們獲得豐富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其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和待人處事的態度,令社會未來的主人翁能具備高尚的情操。 我們在培養學生品德方面,一直是不遺餘力的。為了加強有關的成效,我們特別以生動、活潑的戲劇形式,把不同的道德價值灌輸給學生。校長又會在早會上透過生活經驗分享或討論時事,把人生的正確理念,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地滲透在日常生活當中。此外,學校的校園環境也能起到無聲的育人效果。我們會在課室、校園的牆壁和柱子上,張貼不少古代聖賢的金石良言,又或貼上一些發人深省的儆語,讓牆壁和柱子也能說話。這種隱閉性課程也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教育課程。學生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慢慢地建立良好的品格。 經過長時間的薰陶,我校成員已慢慢建立一些共同的核心價值,如「我們待人要有友善的目光、親切的笑容和一雙助人的手」、「我們要懂得凡事感恩、珍惜」這些價值,都很容易可以在我們的成員身上找到,特別是校長,她身教言傳的風範,為我們立下一個學習的榜樣。 在學生品德培育方面,我們的策略是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並且要持之以恆地進行。無論是校內校外,課內課外,都要抓緊,一點也不能放鬆。要知道德育在人生旅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故此我們的德育工作絕不能馬虎。只要我們能夠抓住學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個要素構成,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嚴仕梅筆錄  (學生篇:三之一) 編按:作者為退職小學校長。十二篇專文分期刊載。(下期:十月九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