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0108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1.08
追隨異星喜相逢 忘年交心——中學生與陳日君樞機一席談
  『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小耶穌降生在馬槽裡,祂是謙卑、和平的君王。   (本報專訪)馬槽是牧人認出耶穌的記號,二千多年來,這個記號一直吸引著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跟隨異星,喜悅地迎向馬槽,在耶穌基督身上感悟天主的愛。年輕人,你可曾在生活中發現天主的愛?聖誕節是一個普世歡騰的節日,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香港鄧鏡波書院五十多位師生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位於筲箕灣的慈幼修院少懷之家,與該會會士共享耶穌誕生的喜悅。更難得的是,當中三位學生陳家麟、李瑋基和唐啟彥有機會在團體活動前,與陳日君樞機促膝談心,他們自言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即將慶祝八十歲大壽的陳樞機,帶著愉快的心情,與學生分享童年往事,娓娓道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跟隨天主的經歷。陳樞機側耳細聽三位男孩子的提問,情景好像孫兒圍著爺爺要聽故事一樣。(仨/睿)   陳家麟:陳樞機,你已晉鐸五十年了,忠於鐸職有何挑戰?你最大的喜樂是甚麼? 陳樞機:我的一生平平凡凡,雖然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挑戰,但每天都充滿喜樂。我曾在意大利修讀神學,差不多九年了。一九六四年,我回到香港,在慈幼會修院教書,栽培修生。及至一九八○年代,我更有機會到中國的神學院教書,很難得的機會呢!我從沒有想過成為主教,我只是努力地跟隨天主。   李瑋基 :剛才,你提及聖召,你認為怎樣可以吸引青少年回應修道聖召? 陳樞機: 我感到青少年都喜歡做令他們快樂的事,若青少年感受到從神父身上散發出來的喜樂,他們一定會思考修道聖召的意義。我從小就遇到許多滿懷喜樂的神父,小時候,我的堂區神父是一位法國傳教士。在我眼中,他是一位聖德超卓的人,他度刻苦的生活,常關懷身邊的人。我進入修院時,正值戰爭時期,我們生活貧困,吃不飽,但我們常懷快樂的心。 在回應聖召的路上,我得感激我的父親。爸爸在高中的時候,領洗成為天主教信徒,本想獻身修道,但在神長的勸勉下,他選擇了婚姻聖召。我是家裡最小的,我有五個姊姊。爸爸經常帶我到聖堂,這是我的快樂時光!   唐啟彥 :陳樞機,你在生活中怎樣實踐天主對你的賞賜? 陳樞機:我總相信天主為我所安排的路,我跟隨衪,隨遇而安!回顧我的聖召道路,很平坦,沒有甚麼驚險的鏡頭,我一直感到十分平安。我們在生命中常會作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抉擇,雖然我現在已經退休了,我仍是幹勁十足,選擇繼續在聖神修院執教。你們知道我是慈幼會會士嗎?我現居於慈幼修院,跟兄弟生活,我感到十分快樂!   喜樂少年:陳樞機,你認為怎樣幫助青少年在生命中發現耶穌基督?儘管生活中有不少考驗和挑戰,青少年如何懷著信心和希望前進? 陳樞機:我認為幫助別人的方法有很多,而神父的主要任務是宣講天主的喜訊和道理啊!青少年特別需要別人的關心和陪伴,成年人透過與青少年接觸,為他們樹立榜樣,啟導他們。我想起了會祖鮑思高神父曾說:你先要喜歡年輕人喜歡的事,年輕人才會喜歡你所喜歡的事。近年,我開始寫博客(Blog)的習慣,與年輕人交換週記,談談生活中的平常事,及關心中國教會。   訪問過程中,陳樞機談得高興時,手舞足蹈,笑得開懷。他的笑容感染了三位神情緊張的學生,三個小夥子的臉上不禁露出可愛的笑容。這位年近八十歲的長者笑說將與許多人一起慶祝生日,他感謝天主和各人的愛護,並邀請三位學生為他祈禱。陳樞機心繫青少年,有感現時的家庭問題日增,青少年不一定得到家庭溫暖,他殷切地勉勵身為父母的家長盡力關心子女,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最後,陳樞機不忘提到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期望教育工作者以行動實踐愛的教育理想。 (相關報導見第二頁)  
kjy10a-20120108
icon22
綠滿窗前
2012.01.15
李商隱〈嫦娥〉一詩賞析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雲母,一種礦石,可作裝飾用。長河,指天上的銀河。曉星,晨星。 欣賞詩歌,需要運用想像,讓詩句變作一幅一幅的圖畫。現在嘗試用這方法剖析這首詩。  第一句「雲母屏風燭影深」,鏡頭一開始展示了一幅室內的景:有貴重的屏風,有蠟燭,蠟燭的影很深,表示燃燒時間頗長。這一句,雖然只是簡單地交代了室內兩件物件,但蠟燭是燃點著的,雖然作者沒有明說,但讀者可以想像,裡面必定有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燭影深」透露那人對著燭影,已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了。第二句「長河漸落曉星沉」寫室外景:天上的銀河和晨星漸漸消失了,天要亮了。「漸」字有慢慢的意思,顯示那人整夜無寐,時而留意天色的變化,時而獨對燭影。單這兩句已足以表達那人是何等的孤寂了,但詩人認為仍未足夠。  第三、四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更引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嫦娥偷吃了仙藥,升上天上,居住在月亮裡的廣寒宮。詩人以為嫦娥應為此事而後悔,因為天上是孤寂的。試想,每夜對著「碧海青天」,天無盡頭,海也無邊際,廣漠無盡,表示嫦娥所感受到的寂寞也和天和海一樣,也是無盡無涯的,而且,不止一天,是夜夜如此。寫嫦娥,其實是寫自己。 這首詩一幅室內景,一幅室外景,一個嫦娥故事,言簡意賅,成功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孤寂的原因為何?沒有交代。據推測,相信懷人的成份較多。因為有所愛的人在一起,有事可傾吐,孤寂也應不存在。  
kjy03a-20120108
icon07
萬卷書上路
2012.01.08
水鄉祝壽遊記——荷花鎮的早市
  奶奶過八十大壽了,小男孩陽陽及爸爸、媽媽回鄉下為她慶祝。姑姑邀請陽陽在明天早上一同到市集張羅東西,準備壽宴。一趟鄉鎮早市之旅由此展開……   「吱嘎、吱嘎」,小船撐竿的叫聲拉開了早晨的序幕,陽陽對於江南水鄉獨特的風情特別感興趣。小船載著一顆小小好奇的心,划進水巷。原來這裡的房子都建在水上的,人們是怎樣外出買東西的呢?姑姑說︰「在這裡,船就是車,車就是船」。陽陽心想︰哦,原來是這樣的。   快到市集了,陽陽在下船前環顧四周,姑姑道這邊是賣菜的,那邊賣自家製的米酒。腳步向前進,熱鬧的氣息亦愈來愈濃。市集上熙來攘往,幸好陽陽戴的紅帽子才比較容易把他給認出來。他們先遇上了蛋糕店的麥師傅,他還跟陽陽打招呼。姑姑說回頭跟師傅再見面,取慶祝大壽的蛋糕。一路往下走,有幾隻小豬跑了出來,跑到了陽陽的身旁。有一位叔叔說︰「別緊張,我會把牠們抓回來。」陽陽住在城裡,沒看過活蹦亂跳的小豬,他是興奮多於緊張呢﹗穿過巷子,就到菜市場了,叫賣聲不絕於耳︰「新鮮春筍,五塊一斤!」「四塊賣不賣?」「新茶到了,來喝來喝!」「回頭過來喝。」穿過一片人海,他們來到雞販前,姑姑跟老板說,要一隻肥美的雞,是跟老太太祝壽用的。老闆一邊點頭,一邊好的,好的答道。陽陽此時心繫的,當然不是大肥雞,而是隔壁的黃毛小雞。牠們毛茸茸的,真是好玩!販子問要不要買回家裡玩?陽陽住在城裡,難以養小雞了…… 他們慢慢走到了河邊,遇上張婆婆。姑姑請她早點過來一同吃壽宴,婆婆說特地釀了奶奶最愛的米酒。同時,回頭另一邊叮叮咚咚地,好不熱鬧︰原來是花轎去接新娘子呢!紅彤彤的花轎及迎親隊伍,原來不是戲劇裡的場景,是真的,是真的!咚咚鏘——咚咚鏘的聲音,又吸引了陽陽的注意。唱大戲來了!今天劇目有「真假駙馬」、「鍘美案」,台上的戲服色彩繽紛,難怪台下每一位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台上了。有一位婆婆帶著飯坐著看戲,「這一看就一天了?我在家看電視最多只有二個小時而已」……過了一會兒,姑姑拉著陽陽的小手慢慢在人潮中鑽出來,往蛋糕店去了。途中姑姑又打了十斤米酒,老板聽到酒是用來祝壽的,連忙道賀恭喜。陽陽還想在市集多留一會,可是要回家準備了。今天家裡會一樣熱鬧呢! 各位看過故事簡介,不知你最喜歡的是水鄉不同的場景,還是當中的人情呢?有空時,不妨捧起此書,跟陽陽到小小水鄉遊歷一趟吧!    
kjy03_2011121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2.18
香港培聖會 福音種子播童心
  頒獎禮在湯漢主教的祝福中圓滿結束,獲獎學生們互相道賀,並與家人拍照留念,氣氛熱鬧。 2011教友年天主教小學徵文及填色比賽籌委會主席李崇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培聖會致力推動及培育修道聖召,每年,該會均舉辦不同的活動:「今年,本會為響應教友年,特別成立『教友年專責小組』,舉行一連串相關活動。我們關心天主教學校的學生,因而提出主辦這項比賽活動,鼓勵中小及高小學生以文字抒發心中所想,初小學生則運用顏色,發揮創意。我們期望藉活動讓學生加深認識耶穌,鼓勵他們思考個人與天主的關係。」  聖召是天主的召叫,李崇德指出除了修道聖召外,每一位基督徒均負起不同的使命:「別忘了,傳播福音是教友的使命啊!不論是天主教或非天主教學生,在構思文章時,翻查聖經,或閱讀相關參考資料,反覆思考題目;此外,老師和家長也會與學生討論內容,天主的福音就這樣傳播開去了。」 頒獎禮上,香港培聖會「教友年專責小組」主席劉唯邁博士看到可愛活潑的小學生,不禁發出會心微笑。他喜見天主教學校的學生踴躍參加是次比賽:「我非常感謝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協辦這次的比賽,讓比賽得以順利進行。更可喜的是校長、家長和師生都積極投入參與。」談到教友年,劉博士認為天主教信徒應認識教友本份,在思想和言行上,努力做好本份,成為地上的鹽,傳播福音。李崇德和劉博士願在小孩子的心中播下福音的種子,讓聖神在他們的生命中工作。最後,李崇德寄語學生:透過宗教課堂和活動,學習耶穌的教導,並好好珍惜認識天主的機會。(仨)   初小組總評判陳潔璋: 「這些作品呈現了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創意十足,構圖豐富。可惜,部份作品構圖過於花巧,未能突出主題,喧賓奪主。這次比賽配合教友年,教友生活以愛德最為重要。從作品中,我看到兒童關心不同種族的人,這份共融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願藉這個機會,感謝宗教科老師的悉心教導,讓學生明白天主愛世人的信息,並學習以愛還愛。」   中小組總評判杜永強: 「我認為參賽作品的文筆和修辭技巧都很好,尤其得獎作品,言之有物。有些作品令人難忘,例如有學生來自非公教家庭,藉著其它途徑認識天主,並積極參與宗教培育,願意跟隨天主。也有父親不相信天主,學生的堅持更見可貴。此外,學生不單願意以行動做好本份,跟隨主耶穌,更努力向家人和身邊的人傳佈福音喜訊。這些作品對福傳甚有價值,它們讓不認識天主的人,讀過後會有興趣了解天主更多。雖然小朋友未必明白教友的意義,他們年紀輕輕,卻在作品中表達立志學習主耶穌。這份堅持值得成年人學習,也提醒教友向兒童學習。」   高小組總評判余佩琴: 「我認為高小組的題目甚具挑戰性,不容易掌握,參賽作品水平卻是高於期望。很高興看到一些參賽學生,在作品中分享他們與主相遇的經驗,他們的內心如何被感動,並跟天主說『我願意』。亦有些新來港學生,透過學校的信仰氛圍,認識耶穌,與天主建立關係,更主動參加聖堂的活動。藉著這次比賽,我期望參加的同學在生活中,發現天主臨在於充滿愛的地方;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常遇到困難和考驗,但天主永遠不會離棄我們。我深信天主教學校栽培學生,擔當著重要角色。同學們應感恩,珍惜在天主教學校學習的機會,天主在保守和帶領你們呢。」   信任.愛   「我感謝那賜我能力的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因為他認為我忠信,就派定了我服役。⋯⋯主的恩寵對我格外豐厚,使我在耶穌基督內有了信和愛。這話是確實的,值得完全接納:就是基督耶穌到世界上來,是為拯救罪人。」(弟茂德前書1:12 -15)   聖保祿為自己在生命中,由誤解到清楚地明認耶穌而感謝天主。因著天主對聖保祿忠信的愛,他終能在受迫害至死、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身上,認出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   聖保祿的經驗,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勇氣和安慰:原來我們認識耶穌的過程,也會走過崎嶇的路;每個人在生命中怎樣與耶穌相遇,祂何時在我們的心靈裡誕生,當中有數不盡的生命故事。讀過一篇篇獲選的作品,採訪過程中與小朋友個別交談,使我們發現小朋友在耶穌身上感悟天主的愛。雖然部份作品流露小朋友未能分辨祈禱的對象是天主或是耶穌,這次徵文比賽剛好在聖誕節前舉行,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時刻,讓小朋友們在馬槽裡誕生的耶穌身上,認出祂就是天主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瑪竇福音1:23) 編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