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3030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03
專訪歷史系周佳榮教授 趣談往事 閱讀老香港
《兒童樂園》、《小朋友》等兒童刊物都不是你們熟悉的名字吧!不過,為不少五十年代的香港孩子而言,它們卻是孩子們當年最愛不釋手的讀物。兒童刊物是周佳榮教授愛上閱讀和寫作的起點;一份《華僑日報》,更成為他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就讓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周佳榮教授跟我們談談老香港、聊聊香港報章,給我們上一課與眾不同的歷史課。      (本報專訪)回想小時候,周教授難忘的還有就讀小學時的「混合班」,「一名老師同時在同一場地教授兩班的學生,比方說在禮堂裡一班上英文課,另一班上作文課。」當年未能獲得政府津貼的小學,校舍空間和教師的比例,比今天的小學少得可憐,校舍也只可勉勉強強, 「張張就就」,舊式公屋「徙置區」亦有不少「天台小學」,學生就在天台上課。 從閱讀愛上寫作 小時候,因為搬家的緣故,周教授數次轉校。他經歷過混合班、天台小學,最後入讀津貼小學。當年物質條件並不豐厚,童年卻同樣快樂,周教授回想,「有一群同學一起上課學習,已經很滿足。下課便自己找玩意,去踢球、捉迷藏。」他續道,「家中也沒甚麼書,都是到圖書館借的,小時候最愛看『公仔書』(連環圖)。」閱讀的興趣由此開始,初中時周教授經常閱讀《中國學生週報》、《青年樂園》等學生報紙,亦漸漸養成閱報習慣。 後來,升上中學,他開始向學生版面投稿,「對中學生而言,自己的文章被報章刊登,是一種肯定和鼓勵。收到稿費當然高興,但更高興的是期待自己的文章獲得刊登。」期間,他更與《華僑日報》(1995年停刊)結下一段不解之緣。當年《華僑日報》是香港的主要報章之一, 大部份學校和家庭均會訂閱;因此周教授年輕時常到圖書館,閱讀《華僑日報》的學生園地、副刊等。 從報章透視社會 當時,《華僑日報》的總辦事處位於中環荷李活道,鄰近周教授就讀的中學,是他常經過的地方,也是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那是一個擴闊眼界的地方,周教授解釋,「當年的荷李活道是華洋交界,充滿特色」,不單有報館、印刷廠、書店,古董店更吸引大量遊客、名人到訪。「還記得中二時一天午飯後,同學們在荷李活道看見一個外籍女星,大家都十分興奮」,他笑道。 周教授少時家境清貧,因學業成績不俗,兩年得到《華僑日報》「救童助學運動」的學費資助。但他與《華僑日報》的緣份不絕於此, 中六完成大學入學試、等待放榜之際,正值《華僑日報》報慶,舉辦徵文比賽,「我當時沒甚麼忙著,便投稿參加。」結果,他的作品得到大專組冠軍,獲獎金二百元,「當時打工仔薪水也只有幾百元。」他為此而感恩,「我獲中文大學收錄,當時每月學費四十元,付按金八十元,剩下的還可買書、作生活費,因此《華僑日報》對我來說是充滿親切感。」九十年代《華僑日報》停刊前,周教授亦有於該報副刊撰寫「香港史天地」專欄 ;有收入後,他亦定期贊助該報「救童助學運動」。 時至今日,訂閱報章仍是周教授的生活習慣。他亦留意到免費報紙普及的趨勢,「我住的那區至少有五、六份免費報紙供取閱,但我一般都只會隨便翻閱一、兩份。」他評價免費報紙信息簡化、以突發新聞吸引讀者、加入大量娛樂元素,並不符合學生讀者的真正需要,「免費報紙缺少有視野、與學生有切身關係的新聞,與教育有關的新聞亦大多是負面報導。」他認為「有營養」的學生報章應包含學科知識、好書推介、文學家介紹等欄目, 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程度的資訊。(澄)        周教授談創作      「香港不少著名的作家、學者,都是從小開始寫作,常向報章投稿的」,他補充,「寫文章就是只要你擱下筆,慢慢就會變成不懂得寫作了」,周教授表示。他細談自己當年於徵文比賽的得獎作品,「當年中環木球場即將拆卸」,於是他寫了一篇議論文章,探討如何使用該地最符合社會效益。他先搜集資料,了解木球場和鄰近社區,「然後我便開始想像,在該地興建博物館、樓盤、運動場等設施和建築。」周教授笑言,「雖然該幅地皮最後建了地鐵站,但我的文章的確反映了我當時的理想世界。」 他不希望創意被標準規範,「我就讀中學時,師資、課程等還沒有正規化,因此有不少『超班老師』,老師講課內容也沒有限制。」因政治因素,當時不少老師都來自內地,中國文化、舊學的訓練相當好,且背景各異,「當年教國文科的老師曾任省秘書,教地理科的是大學教授,教數學科的曾是國民政府司長,他們會講打仗的情境、如何千軍萬馬、槍林彈雨。」從中,周教授學到不少寶貴的課外知識 。老師授課的內容不一定與課本有關,但周教授強調,他所學到的,彌足珍貴。      
kjy04a-20130106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1.06
投稿和參賽
   寫日記、寫讀書報告都是訓練文筆的好辦法,還有,那就是投稿和參加徵文比賽了。如果要說不同,日記給自己看:讀書報告交給老師;投稿和參加比賽純粹要靠自己的自覺了。報社有編輯,比賽有評審,他們相對來說也就相當於我們的老師。投稿稿件被刊登,參賽入圍,在某種程度上都表示作品有了一定的水準。 先說投稿。先了解一下目前報刊上,有哪些歡迎小學生投稿的園地?留意那些園地發表的文章內容和長短,試試也投稿給他們。投去的稿件,要盡力寫好,萬一好長一段時間不獲採用,也不要灰心,請再投出第二篇。為甚麼不獲採用?情況比較複雜,不需要做過多的猜測而認定自己寫得不好。可能的原因有幾方面:  1. 稿件太多,未能及時處理;  2. 文章水平很高,但題材和內容不合適;  3. 編輯沒有收到或沒有留意。 所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投稿方面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相信好文章一定遲早是會見報的。 再說比賽。在參加比賽前,我們一定要把有關賽事章程看清楚,包括徵文的字數、截止時間、內容要求。比賽的目的主要是一種參與意識,訓練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用盡全力去參賽,縱然沒有勝出也不要緊。當然,既然是比賽, 那也就要認真其事,加強自己的爭勝意識,以入圍作為目標,這樣就會把參賽作品寫到最好。在強手如林的情況之下,不入圍也千萬不要太失望,畢竟無論勝敗,都是在參賽稿件的範圍內比較而言,完全不是對你稿件水平的最後「宣判」。 投稿和參賽無疑是訓練自己寫作水平、增強自己自信心的方式。 我從小學時就開始投稿,第一篇文章在我讀小學五年級時,在海外一家華文報紙發表, 文章標題是《阿牛》。此後幾十年來我經常投稿,無論有沒有稿費;也經常參加徵文比賽,有時獲獎,有時沒有獲獎,這些都沒關係。我的文學成長,與投稿和參賽分不開呢。
kjy04a-20121028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2.10.28
做作家的條件
 這也是小朋友經常問到問題。做作家,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確實不簡單。說不簡單是因為作家寫出一部好作品,確實牽涉到很多因素。例如清朝的曹雪芹,窮一生時間和精力僅寫一部《紅樓夢》,還修改多次。有很多作家,為了寫作,大量收集資料⋯⋯能夠流傳百世的作品,的確不易誕生。 如果把各種情況都估計到了,總結起來,做作家的條件,也可以用六個字來蓋括,即:興趣、堅持和認真。為甚麼這麼說呢? 「興趣」我們已經解釋了。一個對拿筆、創作、文學、閱讀完全沒有興趣的人,就必然不可能進入寫作之門。畢竟創作和寫一封信要求不同,寫一封普普通通的信,可以是用應用文範圍內的格式;但一封文采斑斕、感情濃烈的情書,已可以作為文學來看待和閱讀了。一個人一旦對某一項事業、科目、技藝感興趣,他才可能進一步去鑽研,發現新東西,作出有新意的新創造。因此,興趣非常重要。有的人只是一般的愛好,從來沒向「寫作人」跨越一步。 其次是「堅持」。抱著「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的態度來對寫作,看來就很難成功。「堅持」的具體內容是指甚麼呢?「堅持」就是投稿一次沒被採用,再投第二次;第二次沒被採用,再投第三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至稿件被採用為止。堅持就是無論有無稿費,對創作始終都不離不棄,依然寫出好文章。堅持就是文章頻頻刊出、聽不到反映依然不灰心、依然甘於寂寞,繼續寫下去。堅持就是無論寫作環境如何惡劣,心境不受影響,仍然決心寫下去。堅持就是明白文學是屬於小眾的,那怕剩下一個讀者仍然願意寫下去。堅持就是雖然出了好幾本書,但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依然看淡看化,毫不氣餒地繼續抓筆耕耘。  
kjy02_201206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6.23
陳傲嘉 鍾旻鋒 陳欣 賴彥雯 暢遊文字花園
  (本報專訪)寫文章,用文字表達心底話,分享成長的生活 —— 創作是一份寶貴的經驗,你感受過嗎?學年快結束,本報記者走訪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及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分別與四位經常投稿本報「創作天地」的同學,樂談創作的感受。 受訪學生中,年紀最小的是二年級生陳傲嘉。傲嘉就讀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自一年級開始,每月投寄文章到本報。她利用大方格的練習紙,以整齊有序的筆劃書寫文章,配合線條簡單的鉛筆手繪畫,圖文並茂,令人印象深刻。可愛直率的傲嘉跟記者閒談生活和興趣,真情流露:「每次完成文章,媽媽幫我把作品寄出。我喜歡寫作和繪畫,我認為圖畫能幫助表達文章的意思。」  過往投稿的作品裡,傲嘉對文章題目〈幸福的小女孩〉和〈鼓勵〉,記憶猶新:「我很喜歡『鼓勵』這個題目,因為我的家人、老師和身邊的人經常鼓勵我呢!『創作天地』每兩個月設定不同的主題,這有助我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傲嘉在〈鼓勵〉一文中,記述她在體育科跳繩考試的經歷:「我只能完成十多下跳繩的動作,我感到十分失望,後來,媽媽鼓勵我,我才重拾自信心。」 傲嘉特別為是次報導,繪畫插圖,表達她的作品獲刊登的感受。你也感受到她的喜悅嗎? 就讀聖方濟各英文小學五年級的鍾旻鋒熱愛寫作和閱讀,他自言每天都會抽空閱讀,汲取書本中不同的養份:「媽媽在假日會陪伴我到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我最愛閱讀小說類的書籍,如翻譯小說《冒險小虎隊》和《老鼠記者》。閱讀讓我認識豐富的詞彙,又能刺激我的思維,有助構思和寫作文章。」談及寫作習慣,旻鋒認真地說:「寫了初稿後,我會把文章朗讀一次,然後反覆閱讀和修改用詞和句子。」  旻鋒的文章曾數次獲刊登,他的心情相當興奮:「即使文章未獲刊登,我也不會失望,因為我已盡力寫作了。」每個星期日,旻鋒與母親一起回到聖堂,鍾太在聖堂購買《公教報》後,讓旻鋒閱讀隨報附送的《喜樂少年》。旻鋒十分享受閱讀《喜樂少年》,更成為了忠實讀者,他瞇著眼睛笑說:「三年級開始,我定期投稿到『創作天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本學年初獲刊登的〈書包〉。我以五官感受,描寫自己的書包;它一直陪伴我喲,好像我的好朋友。」 來自梨木樹天主教小學的陳欣和賴彥雯,暑假結束後,將離開母校,踏入中學階段,各奔前程。兩位同班同學感謝中文科劉玉容老師的鼓勵,她們自五年級起,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並積極投稿至「創作天地」。彥雯首篇獲刊登的文章名為〈友誼像明燈〉,她說:「我發現藉文字與別人分享感受和想法,是很愉快的經驗呢!」陳欣剛於去年,從國內來到香港定居,她沒料到自己的文章竟獲刊登:「我的心情非常興奮啊!在香港展開新的生活,我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難;可是,我的文章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賞識,這件事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在彥雯印象中,較深刻的創作主題是「顏色」:「創作主題讓我發揮想像空間,令寫作更富有挑戰性呢。」陳欣補充說:「對啊,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主題,更可選擇合適的寫作文體。」暑期即將展開,兩位小妮子已計劃善用假期。陳欣將會專注增進英文知識,為中學的課程作好準備;彥雯藉閱讀名人的傳記,從別人的生活經驗中學習生活智慧。 本學年最後一次的創作主題是「鼓勵」,兩位應屆畢業生的作品裡,均以個人經驗為例子,父母、師友窩心的鼓勵話語,激勵她們昂首前行。劉玉容老師盼望兩位同學長大後,回想校園生活時,這些投稿的經驗及用心寫成的文章,將帶給她們美好的回憶。(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