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605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30
白田天主教小學 展現體藝才華 資源助發揮
(本報專題)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是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白田天主教小學黃玉嬋校長參照這五大核心價值及五育(「德、智、體、群、美」),加入「靈」與「情」兩項,成為「七育」。「成長過程中,除讀、寫外,也要培養學生的生活情操。」在重視多元智能發展的今天,黃校長表示校方期望學生可找到並善用自己的塔冷通(才能),在充滿自信和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為此,校方巧妙結合了現有資源,與社區資源去達成目標。 藝術家到校 社區齊參與 就讀四年級的梁潔瑩、盧施允、王曉烽,及五年級的區凱雯在學校早前的「藝術家到校」計劃中,在有更充裕的製作時間和材料供應及由外聘導師逐步指導下,他們親手造了一個自己都感到很滿意的立體《西遊記》舞台。本身也很喜歡看《西遊記》的曉烽說:「那是用瓦通紙造的。我的作品中,孫悟空站立的背景是花果山,山裡有很多樹;唐僧的部份有很多佛像;豬八戒因為貪吃,我在他的背景放了很多食物。」凱雯接著介紹,「在我的舞台,孫悟空的背景有很多桃,沙僧身處沙漠,唐僧在火焰山,豬八戒在高山。」潔瑩指出,「日常的視藝科課堂上,通常都是繪畫、素描等,課堂時間和材料有限,不及我們在這次的學習中,可做得更細緻、有更大的發揮。」 他們不僅對做勞作感興趣,對於音樂、體育和戲劇等範疇也有涉獵:潔瑩和施允參加了學校的手鐘班,前者和曉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鼓班,曉烽是足球校隊成員,施允去年參加過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但因功課忙,今年退出了,只在週末有空時與爸媽去打球。幾位學生都已升上高小,功課壓力日重,他們要平衡學業和參加這些課餘活動的時間安排。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則需要編配學校資源,並顧及大多為基層家庭子弟的負擔能力,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作多方面的嘗試和發展。 課程統籌主任鄺偉茵老師表示,「藝術家到校」計劃是校方運用現有資源所作的外購服務;手鐘班是由校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由於有津貼補助,參加的學生只需支付低廉的學費便可;中國鼓班則由非牟利機構「兒童音樂基金會」到校為學生提供義教;而其他球類活動以至校隊,大多是由老師兼任教練,個別校隊如羽毛球則再增聘導師作教練;學校劇團「白田小劇團」由鄺主任和鍾兆權老師作帶領,四位受訪學生也是團員。 迎接新校舍 育才作準備 校方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地方不敷應用。該校是舊型屋邨校舍格局,日常用以上體育課以至足球、籃球校隊練習的運動場,屬房屋署管轄,在平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而校方亦有租借學校附近的社區運動場,以作使用。至於用以排練戲劇的房間,則是在縮班後,校方在空置的課室中,將其中三個打通而成,從中總算可間隔出前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份,但地方實在有限,若想全校學生也可齊集在此觀看學校劇團的演出,便暫時沒可能。話雖如此,但憑著學生的拼勁,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常在教區運動會中取得佳績。白田小劇團以《同珍.童真》參加本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學校戲劇節,獲得應屆「傑出演員獎」和「傑出合作獎」。「這是師生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尤其看到他們在不大標準的籃球場受訓下,也可奪得主教盃,實在令人感動。」鄺主任說。她在該校任教已十七、八年,一直目睹歷任校長為爭取更多社區資源培育學生付出了不少心力。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尤其他們有些的學業成績不太突出,但體育或藝術方面卻很有才華,如果我們能將它發掘出來,有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反過來帶動他們的整體學習。」黃校長說。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均有不同,只要能夠找到並盡力發揮便是了,而師長的責任就是要協助他們去作自我發現。該校已成功申請重置校舍,預期2019年遷往新校舍,隨著地方增大了,校方相信新校舍將更有利學生在各方面發展,現在他們就是要繼續努力為美好的將來作準備。(敏)  
kjy01_201509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26
團結友愛 共譜美妙樂章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手鈴隊創佳績
鈴舌敲打在鋁製的音條上,手鐘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手鐘有不同的音高,要奏出完整的樂曲,需要多個手鐘同時合奏,因此手鐘一般以團隊形式演奏。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手鈴隊由十二位四至六年級學生組成,手鐘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熱誠外, 更讓他們體驗團隊精神的可貴。 (本報專題)手鐘是一種敲擊樂器,是手鈴家族的其中一員,從手鈴發展演變而來。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手鈴隊,在指導老師和成員的努力耕耘下屢獲殊榮,今年於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奪得榮譽金獎,並於第十屆校際手鈴比賽奪得手鈴板金獎。 因著手鐘動聽的樂聲和演奏的姿態優美,就讀六年級的陳綺婷、楊佩霖和五年級的鄭鈺婷、梁綽琳深受吸引,她們分別於兩年和一年前加入學校的手鈴隊。老師根據學生的程度,安排他們負責演奏一至三個手鐘。對於手鐘的演奏技巧,同學們認為很獨特。綺婷解釋,「我們會將手鐘向後擺動(swing),又會運用顫音(shake)等技巧,營造不同的效果。」 演奏手鐘的技巧與一般學生熟悉的樂器如鋼琴、小提琴等大有不同,新奇之餘,同學們亦需多下功夫掌握這些技巧。鈺婷表示她剛學習手鐘時,未能掌握顫音的技巧,「於是我跟從老師的建議,回家用盛了一半水的水樽代替手鐘練習;水不會從水樽濺出,才是姿態正確。」 由於本身沒有音樂底子,綽琳遭遇的挑戰更大。「起初我不懂得讀譜,很難應付演奏。幸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加上努力練習,我現在能掌握基本的讀譜和拍子,我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綺婷亦回憶自己四年級初加入手鐘隊時,學姐對她的指導和提醒。「學姐們除了向我們示範,更會捉著我們的手,教我們正確的姿態和演奏方式。」這兩年多來累積了不少經驗,佩霖亦樂意與新成員分享她的經驗,指導他們。 今年的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和第十屆校際手鈴比賽中,他們以《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和《What Child Is This? 》參賽。縱使練習充足,他們在比賽中亦須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佩霖分享,「比賽快將開始,我們正在準備時,有一位同學因為不小心的碰撞,痛得哭了起來。」她表示當時大家都很擔心這位同學會因為疼痛未能演奏,幸好她安然無恙,能夠參與比賽。 比賽中難免感到緊張,但佩霖表示,「成員們一同表演,只要有同伴在一起,我便不害怕。」該校在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中得到榮譽金獎,佩霖表達得獎感受,「這是我校首次得到這獎項,我們很高興得獎,也很開心能為校增光。」 鈺婷指她從手鐘體會到專注和投入的重要性,亦深深體會到合作精神,「少了成員,便難以奏出完整而富有層次的的樂曲,因此缺一不可。」她表示成員們一同努力練習,一同演出,亦一同分享得獎的喜悅,「雖然要花很多時間練習,但我們的付出得到好的成果。」   看到自己的進步,綽琳期望自己能在手鈴隊更多的有參與, 亦因著手鐘,她發掘了自己對音樂的興趣。「我開始嘗試其他樂器,例如鋼琴。」四位同學均表示對手鐘的興趣並無減退,希望繼續學習這種樂器。負責手鈴隊的羅雅麗老師表示該校手鈴隊以演奏手鐘為主,亦有演奏同屬手鈴家庭的手鈴板;她展望日後能加入手鈴,令學生的學習和演出更為豐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