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20121021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10.21
閱讀媽媽,幽默男孩
  近年本港推廣英語閱讀的風氣漸開,家長開展親子共讀的努力日增,在兩個國際閱讀評量中,本港排名連升數級,「閱讀媽媽」(The Reading Mother)居功至偉。 當代美國詩人Strickland Gillilan歌頌「閱讀媽媽」的詩篇的最後四句,最能道出親子共讀的價值: 你或許擁有無限財富, 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黃金。 但你遠不會比我富有 ——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換言之,在孩童的「學會閱讀」階段,媽媽起主導作用。但從「學會閱讀」到「從閱讀中學習」的過渡階段,家長則適宜放手,以利學童逐步習慣自由閱讀,否則「自主閱讀」的習慣和能力難以建立。 此外,在閱讀過渡期伊始,家長的期望亦往往有異於子女。這個時期,子女閱讀首重興趣,但家長對於男生喜歡看「好笑」但「無正無經」的故事,往往會不以為然。 達爾文發現天生眼盲,從來未見過人笑的孩子,高興時也會張開嘴巴笑的。 認知心理學者費雪(Kurt Fischer)利用腦電波圖測量,發現當青少年聽懂笑話而發笑的時候,神經能量迅速增強。簡言之,笑可以刺激大腦迴路。 學者Fabio Sala歸納四十年來各家各派的研究,確認幽默能令人發笑,是管理機器的潤滑劑,可以強化人際閱係,增加與他人的互動;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存技能,理應受到重視。 西方出版界精於讀者市場研究,亦得出少年讀者最愛有趣幽默故事的結論,出版了大量幽默有趣的讀物,以應付這個最大份額的市場的需求。此一結論,可能與華人家長的期望略有不同,但家長仍可選擇一些既認真而又有趣味的文學作品。 在閱讀過渡期,有趣幽默的故事不但是少年讀者的佳選,也是男生首選,擅長寫作嚴肅故事的薩奇(Louis Sachar),其《挖洞》(Holes)一書曾罕有地連奪三項兒童文學大獎;但其幽默系列故事《馬雲系列》(Marvin Redpost series)和「歪歪小學系列」(Sideway Stories From Wayside School),亦令人刮目相看,大笑不已。 在《馬雲系列》中,作者不但盡顯誇張、驚異、滑稽和荒誕的能事,還刻劃出人生尷尬處境,和陰差陽錯的種種怪事。讀之不但會笑,也會令人深思。 袁智健同學和巫卓禧同學分別翻譯了《要快速,但失控了!》(Super Fast, Out of Control!)和《難道一出生就被綁架?》(Kidnapped at Birth?)首章,鬼馬生動,值得一讀。  
kjy01_2012093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9.28
幽默小故事 發揮大創意 王安如 王如茵姊妹 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 奪亞
 (本報專題)電子產品化身為魔鬼的禮物、鞋子懂得開口說話⋯⋯這是創作的世界,創意無邊界。只要你敢想像,甚麼事也有可能。王安如和王如茵兩姊妹年紀相差兩年,卻同樣喜歡寫作。今年,他們雙雙在康文署舉辦的「2012年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中奪標,分別在高小組及初中組取得亞軍。 細心觀察 大瞻創作 創作靈感來自身邊的一事一物,只待我們細心觀察。就讀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小五的妹妹安如,得獎作品〈魔鬼的禮物〉講述主角陳先生一家原是十分融洽美滿,因著魔鬼送來高科技產品作禮物,完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安如表示靈感來自日常生活,「我留意到現代人很沉迷電子產品,在交通工具和家裡也是。」 安如的故事中亦出現了不少有趣獨特的角色,例如魔鬼速遞員一角的靈感就是從電視劇集得來。她補充,為故事中的家庭安排一對貓狗作寵物是為了突出他們的和諧,「我覺得美滿的家庭都會有寵物,才算完整,而且貓貓狗狗會鬧出很多笑話!」她希望藉自己的寫作提醒讀者重視與家人的關係,「都市人應該反省有沒有因為高科技產品而忽略了天倫之樂,我們應該花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呢!」 姐姐如茵是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中一生,她的得獎故事〈枱底的對話〉藉富有太太光顧平民化餐廳,與其他客人同枱吃飯,從而展開三對鞋子在飯桌下的對話。富太太的名牌高跟鞋以貌取人,看不起同桌一對父女所穿的「白飯魚」(廉價的平底布鞋)和涼鞋,並沒有見到背後窮爸爸為給女兒買一雙涼鞋所需要付出的許多汗水和努力,也沒見到父女對鞋子的愛惜,最後更被主人隨便拋棄,流落堆填區。 談到創意靈感的來源,如茵表示她每天上學都經過一條繁忙的天橋,觀察到人們腳上的鞋子大不同,「我看見有些人的高跟鞋很漂亮,有些人卻只是穿拖鞋。」所以她靈機一觸,想到以鞋為題材,去反省香港人是否太注重物質生活。「我希望讀者明白不一定要穿名牌才會開心,很樸素的衣服只要穿得有心思也可以很好看。有錢,不一定是最好的。」 珍惜經驗 獎項為次 姊妹倆閒時愛閱讀,經常跑到圖書館去,簡短小故事、成長故事、偵探小說通通都愛看。訪問當天,她們對本報的會議室書架上各類書籍深感興趣,更一度詢問本報記者可否借來看看。安如認為閱讀對寫作非常重要,「從書本可以學到好的詞彙和文句,也能參考別人的寫作手法,對寫作很有幫助。」但她們強調創作並不是為了得獎,二人同聲道:「得不到獎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取得的寶貴經驗。 創作的過程中,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亦不可缺少。媽媽經常鼓勵小姊妹多閱讀、多寫作,也會讓她們到書局選購喜歡的書籍,給她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七月二十一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的頒獎典禮,除了爸爸媽媽外,疼愛她們的祖父祖母亦來參加,給小姊妹一份認同和讚賞。除此之外,身為天主教徒的安如和如茵亦相信生活中還有天父的守護,「我們覺得天主在天上,時時保守我們。」 談到未來,喜歡和小朋友相處、好動活潑的妹妹安如,期望跟媽媽一樣當教師。至於姐姐則希望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他們幫不到自己」,如茵道。創作不單需要創意,也需要配合廣泛的閱讀和紮實的語文基礎。實現夢想亦然,要敢想敢試,但也需要努力和堅持。(澄)   今年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第十八年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該項比賽,以提高學生對文學創作和欣賞的興趣。比賽分高小組、初中組及高中組,題材及創作形式不限,讓學生發揮想像力。 <惡魔的禮物>節錄 片內有陳生一家的樣子,可是,他們竟都帶著厚厚的眼鏡,指頭腫脹,家中還有很多老鼠走來走去,而小狗多士則奄奄一息......忽然,大家都恍然大悟,這將是他們沉迷電子產品的惡果。他們大吃一驚,決定不再沉迷這份「魔鬼的禮物」。 <枱底的對話>節錄 當地盤工人和女兒吃過飯離開飯店時,經過跌坐在街角的高跟鞋,「白飯魚」布鞋便跟小涼鞋說:「只要主人真正愛惜我們,當一對舊鞋,不是比當一對被遺棄的名牌高跟鞋更幸福嗎?」
kjy13a-20120916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09.16
網絡時代,古典再變潮流
  古典文學又再時興:在出版界,古典重刊,新書封面時髦吸引;在電影界,古典新拍,另類演繹,陸續有來;在香港,不少中學英國語文科從中一開始已把古典文學包括在內。 經典是人類的文化遺產,年輕人實在不容錯過。問題是如何按照自身的情況選讀經典。現提出四個效標,供同學和家長讀者參考。 本期以《魯賓遜漂流記》為例,先介紹兩個比較客觀的效標: 1. 重要性(Importance) 因《魯賓遜漂流記》問世,成為冒險小說的始祖。作者笛福(Daniel Defoe)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 受《魯賓遜漂流記》影響,有關沉船遇險的故事不輟,較著名的有《瑞士家庭魯賓遜》(The Swiss Family Robinson)、《大人國和小人國遊記》(Gulliver's Travels)等。 法國著名作家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指定要將《魯賓遜漂流記》作為愛彌兒十五歲時的必讀書。 2. 示範性(Good Example) 經典在語言文學、文明視野、時代脈搏、人生智慧、人類狀況、想像境界等領域的探究,均起示範作用,故能影響時人或後人思考,也成為學者和創作者研究或創作的一道活水泉源。 魯賓遜在荒島的奮鬥歷程,真像是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的縮影,他經歷了人類從採集、漁獵、畜牧到種植的發展過程;最後他成為荒島的擁有者、統治者和立法者。政治思想家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多次引用本故事來分析資產階級的本性。 魯賓遜佔地為王,拯救了一名土著,並命其名為「星期五」,視為奴隸,並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加諸於星期五身上。但是誰是真正的主人?誰是真正的奴隸?英國著名演員彼得奧圖(Peter O' Toole)主演的《僕人星期五》(Man Friday),提供了一個新角度。電影是由舞台劇改編成為電影,批判了魯賓遜的做法。 蘇朗莚同學有影評介紹,值得一讀。 受《魯賓遜漂流記》啟發,史畢爾(Elizabeth George Speare)寫了《海狸的記號》(The Sign of the Beaver),因此而第二次獲紐貝爾經典童書銀獎(Newbery Honor Book)。 《海狸的記號》書中有書,白人少年在父親離開後,孤立無援,遭遇有如魯賓遜,幸得印第安土著祖孫二人打救,白人少年決定把自己僅有的一本書《魯賓遜漂流記》送給二人,沒想到祖父卻要求白人少年教孫兒認識「白人的符號」,因他們在土地買賣中看不懂白人的符號,常常輕易讓白人佔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白人少年只得以《魯賓遜漂流記》作為教本,由此而衍生出兩個年齡相若的孩子如何在猜疑中接納對方的精采故事。 谷旻軒同學翻譯了本書首章數段,以饗讀者。 《魯賓遜漂流記》的啟發,遠不止於文學,心理學家Leslie Brothers著作《星期五的腳印》(Friday's Footprint)已成為大學研究「社會如何形塑人類心智」的流行參考書。 下期再介紹另兩個比較主觀,可由同學自己作主的效標。    
kjy12a-20120527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05.25
法國野孩子,印度狼孩子
   如果有一個小孩子,從出生到十二歲都生活在森林裡,從來都沒有和人類接觸,你能猜想他會是甚麼樣子的嗎?  請你就下列每對屬性二者選一:  □ 身體虛弱、不健康 □ 身體強壯、健康  □ 對高水溫有強烈反應 □ 對高水溫無強烈反應  □ 喜好各種不同的食物 □ 只喜歡少數的食物  □ 已能說出人類的語言 □ 未能說出人類的語言  □ 已理解人類的身體語言 □ 未理解人類的身體語言  □ 已懂人類的書寫語言 □ 未懂人類的書寫語言  □ 已懂基本的數算技能 □ 未懂基本的數算技能  □ 能運用許多工具 □ 未懂運用很多工具  □ 能很快學會社交技巧 □ 未能很快學會社交技巧  □ 渴望與人有情感交流 □ 對人類無興趣 如果你的選項全是右邊,你的推測便正確了,因為這正是一個野孩子的屬性。 一七九八年法國一位心理學家伊達醫生(J e a n - M a r c Itard),發現了一位在亞費洪森林長大,未曾與人類接觸過的野孩子,醫生其後將他命名為維特(Victor)。他身上就有上述右邊選項的特徵。 伊達醫生用了五年時間,把野孩子維特撫養教育,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教育實驗。 伊達醫生為這位野孩子發展出一套新教材和新的教學模式,並苦心鑽研,希望令維特成為社會上一位有教養的人。 最後,伊達醫生把五年實驗的結果,寫成了一個研究報告《亞費洪的野孩子》(The Wild Child of Aveyron),可視為現代「教育心理學」的起點,蓋其研究主題觸及教育與人類潛能發展的關係;學習動機與個人、社會和智能的關係;教學技巧和材料與科學研究的關係等等;極有參考價值。 法國著名電影導演杜魯福於一九七○年把本故事,改編為電影《野孩子》(The Wild Child),並親自上陣飾演依達醫生,甚有觀看價值。 李心兒同學觀影後,有影評介紹,值得一讀。 The Jungle Book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著《叢林奇談》,其中一個故事描寫一個在叢林中碰上野狼的男孩,在狼群中成長的遭遇,既新奇又吸引,成為西方兒童少年喜愛的另類動物故事。原著(The Jungle Book, Dover, 2000)適合初中同學自主閱讀。   蘇朗莚同學翻譯了簡易本首章,趣味盎然,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