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_20150920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09.19
創 作 天 地 2015.09.20 文章
  電車的自述 猜猜我是誰?我已經一百多歲了,一直以來,我只在香港島工作。沒錯,我是一輛電車。 我已經老了,走路時總是慢吞吞的。人們常抱怨我拖慢了他們的生活節奏,但那些老公公、老婆婆卻時常想起我輝煌的時候。 一百多年前,我已經開始工作,為香港市民服務,但當時並不是普羅大眾都可以使用我的。每當名門望族坐在我身上時,一股自豪感便會在我的心裡油然而生。 經過百年的變遷,這個世界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科技發展也有巨大的躍進。現在,市民都愛坐在我的子孫身上去上學、上班、逛街。當然,普羅大眾仍可以享受我為他們所帶來的方便,但在急速的生活節奏下,他們已鮮會享受我為他們帶來的悠閒呢。 雖然有些人討厭我、抱怨我,但只要我仍有一口氣,我也甘願為市民服務,讓他們享受美好的時光。 鄭焯榆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 六A   保護動物 今天,學校舉行親子旅行,我們到香港動物公園遊玩。 我和媽媽一起去教育及展覽中心參觀,那兒有很多標本,我興奮地欣賞。其中蝴蝶標本的款式是最多的,每款都非常漂亮。還有老虎標本、穿山甲標本……教育中心的阿姨告訴我們:「老虎等動物的皮可用來做皮革、皮包……所以牠們遭到大量捕殺,老虎等動物因而愈來愈少。你們要盡力保護牠們,拒絕皮草。」 回家途中,我在想,以後我們可能愈來愈少機會見到珍貴和稀有的動物。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地保護動物,讓牠們生活下去。  江梓欣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四DS   新學年 「噹噹噹!」鬧鐘瘋狂地叫我起床。當我打開疲累的雙眼,心想: 「啊!暑假一眨眼就過去了,真令人懷念。」我穿上熟悉的校服,快快樂樂地回學校。到了我想念的學校大門,老師在早會上宣布新學年有新的老師,他們和我們一起在校園生活。我聽到了,便覺得新奇和興奮。 當我和新同學走進新課室,看見很多我認識的舊同學。我衝上去, 說:「你好!今年我們又是同一班了!」我們正說得開開心心的時候,班主任閃亮地登場。我們的班主任是彭老師,接著,彭老師叫我們互相介紹,大家都十分緊張和害羞,我也不例外。 過了暑假,學校也有一些不同了,例如,學校設施變得漂亮了,學校的人也有很多不同。在新學年,我有一個新目標,就是在新學年一定要多多幫助老師和同學,因為我是一個高年級的姐姐了,我應該照顧弟弟妹妹們,我要做一個好榜樣。 開學的第一天,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和新同學,這一天真是難忘。 蔡麗文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四C   Film review  "Inside Out" is a film about a girl called Riley. Joy, Sadness, Fear, Anger and Disgust existed in Riley's mind when she was born. Riley was a happy girl. When she was eleven, she moved from Minnesota to San Francisco and everything changed. She became sad. In order to help Riley, Joy and Sadness accidentally left the Headquarters. They met Bing Bong and had many adventures before they returned back to the Headquarters. At last, Riley became a happy girl again.  The movie "Inside Out" is very interesting because the main characters Joy and Sadness do lots of funny things. I like Joy most as she always tries to cheer Riley. She is always joyful.  The movie is meaningful especially when Joy and Sadness realize that they could help Riley to become happy again by working together.  周幸希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四A   遇見了神仙  有一天,我走進一個森林,看見一位老伯伯跌倒在地上。我馬上走上前扶起他,他很感謝我,並說:「我是神仙,我能為你完成一個願望。」我想了想便說﹕ 「我要成為特首!」神仙把一個物體放在我的前方,它馬上爆炸了,「轟」的一聲,我真的變成了特首 !我還穿著黑得發亮的皮鞋和畢挺的西裝,很是威武。 我步出森林,發現眼前就是立法會大樓。我神氣地走進去,看見一群政府高官,他們拉著我入去處理政改問題,所有情緒激動的議員都被趕出場。到下班時間, 我叫所有議員都跟我到市民家中派禮物,他們對此舉大為驚訝,但仍然遵從。我們一邊派禮物,一邊祝賀市民聖誕快樂。五小時後,我們終於派完禮物了。我馬上回家,上床睡覺。突然,我聽到有人敲門。我打開門, 「轟」的一聲,我變回原形了。我迷迷糊糊地,躺在門口睡著了。 早上睡醒時,我發現自己睡在床上,家人也沒有印象我曾做過特首。到底在森林的老公公是真的,還是我一開始就在做夢?一切都無從考究,我卻知道了做特首是很辛苦的。   周永康 石籬天主教小學 六D  
kjy10_20150920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09.19
創 作 天 地 2015.09.20 圖畫
胡樂怡 福德學校 二B 盧政程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六D 
JY20150913p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12
教者父母心 樹人三十二載 馮意方校長榮休
1997年回流香港,當時的馮意方老師重投教育界。光陰荏苒,十多載時光過去,馮意方校長於2014至2015學年結束後榮休。經歷結校、縮班、招生、擴班的高低起跌,她表示自己從事三十二年的小學教育正式結束,回首再看,她感激天主一直與自己同行。  (本報專訪)實施專科專教前,當時的馮意方老師在小學曾任教中、英、數、常、健教、視藝等科目。1987年移民加拿大,十年後回流香港重新在小學執教,她主要任教英文科和音樂科。回流後一年,她轉到普愛學校任教,展開她在天主教學校的教學生涯。 謝天恩 與主偕行 2005年起,馮意方擔任天主教普愛學校校長,亦是該校的最後一名校長。「接任時我已知道學校將不獲派小一學額,將在三個學年後結束。」隨著2007至2008年度學年畢業禮落幕,有四十八年歷史的普愛學校正式結束。 2008年馮校長調任位於赤柱的聖德蘭學校,「我很喜歡聖德蘭學校的環境,她是一所很精緻的學校,而且接近大自然。」可惜因收生不足,該校按教育局(前教統局)通知,於2010至2011學年後結校。「聖德蘭學校於1945年創辦,歷史悠久,不但同事和校友捨不得學校結束,當時不少坊眾也有相同的感受。」她補充該校一直在區內作育英才,但面對結校,她和老師衷誠合作,積極尋找其他學校接收學生和安排教職員轉職。 直至2011年,馮校長調任仁德天主教小學。她感恩這個安排讓她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她坦言,「過去的一段時間都在處理結校, 對學校結束有一定經驗;來到仁德天小,招攬學生、提升學與教等都和以往的經歷不同。感謝學校的老師團隊與我一起努力,讓學校不斷發展。」馮校長形容自己是一個甘於平淡、追求簡單生活的人,「因此面對生命中的高高低低時,我感謝天主與我同行。」 懷信德 邁步向前 中、小學就讀基督教學校,馮校長直至1997年才開始深入認識天主教信仰。「我認識了當時紅磡聖母堂的主日學校長,我從這位青年身上看到服務和信仰的喜樂,因而開始慕道。」不過,她完成第一次的慕道班後並沒有領洗,直到她再度慕道後才正式入教, 「我認為領洗是一個承諾,是嚴肅的,我應該準備好才領洗。」 領洗後,馮校長參加了聖母堂的信和光團體;這團體為智能挑戰和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關心他們的朋友而設。調任聖德蘭學校後,她亦參加昌品恩典會,定期到羅湖懲教所探訪囚友。「我從這兩個團體體會到不應放棄任何人,亦明白到每個人也會犯罪,只要有適當的引導和機會,人可以改變壞習慣和行為。」 走過了三十多年的教育路,馮校長深信學校是老師和學生的第二個家,教者父母心,而所有小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做得好,亦有他們的長處。她相信透過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 學生能發展潛能,亦能讓他們擴闊眼界,甚至學習團隊精神,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成長。她亦認為學校的宗教氛圍有助學生認識信仰,「我們將信仰的種子埋下在孩子心中,至於種子何時發芽生長,天主自有安排。」   馮校長感謝多位曾合作的校監和校董,「多謝他們給予我很多的支持和很大的自由度,他們各有風格,但我均從他們身上學習了不少。」退休之際,她亦為學生留下勉語,「人生只能活一次,希望同學珍惜生命,學習真理、知識和義德,在家庭和生活中實踐愛德。」她最後祝願所有學生,「願你們能乘風破浪,成為生命的掌舵人,並銘記耶穌曾對我們說:『不要怕,祇管信。』(馬爾谷福音5:36)」(澄) 
JY20150913p0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12
天主教聖華學校 吳潔蘭校長 有教無類 師生情濃
新學年伊始,天主教聖華學校迎接初來報到的小一新生,同時也歡迎新任校長吳潔蘭。來到新學校、新崗位,吳潔蘭校長希望自己能活出基督精神,營造積極、正面、關愛的教育環境,做好天主給她的新任務,在更多的孩子心中撒下信仰的種子。 (本報專訪)在師範主修英文和數學,副修中文,畢業後,吳校長於1986年加入教育界。她坦言自己初任教師時雖然用心教學,但只視教師為一份平淡穩定的工作。讓她確認教育是自己終身事業的,是因她皈依天主和統籌學校的手語雙語共融計劃。 心繫學子情意濃 師範畢業後,吳校長於一所基督教小學任教了四年。在那裡,她遇上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學生——黃雅榕。雅榕於小四時插班,因當時的吳老師及後轉至華德學校任教,她只教了這位學生兩年。「難能可貴的是這二十七年來我們一直以書信來往,保持聯絡,感覺我一直陪著她成長。我們相知相交,亦師亦友。」 黃雅榕回憶小時候感覺吳老師平易近人,她感謝吳老師大方地給她通訊地址,又願意在書信中與她分享私人生活,「更重要是吳老師願意付出坦誠之心與我溝通,否則只是我單方面寫信, 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根本不能維繫。」 華德學校是吳校長的母校,當她到天主教學校任教時,便感受到校園濃厚的宗教氛圍。後來轉到聖若翰學校(上午校)任教,她更在副校長的鼓勵下參加慕道班,並於2002年領洗,成為天主教徒,這位副校長更擔任她的代母。 教育人靈力不餘 2003年9月,聖若翰學校(上午校) 遷校,易名為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成為全日制小學;2007年更參與試行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吳校長當時擔任副校長,負責統籌這計劃。吳校長表示這計劃對她影響甚深,「我終於真正了解教育的意義,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明白甚麼是有教無類,人人可以受教,亦能體現照顧最弱小的兄弟、愛與關懷的精神。」 在第一屆共融計劃的畢業生之一陳芷瑩身上,吳校長體會到堅毅不屈的精神。「起初芷瑩缺乏自信心,但看到她在校慶金禧劇中努力練習、發揮才能、建立自信,為她高興之餘,我也感到很滿足。」她亦感謝蘇蘊珩退休校長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胡艷芬校長, 「蘇校長讓我明白如何愛學生,胡校長在工作上給我支持和指導,讓我知道甚麼是領導。」 芷瑩眼中的吳副校既有溫柔的一面,亦有嚴肅的一面。「她樂於聆聽和給我們建議,可以向她訴說心事,而且她教會我們很多知識,上她的課很開心,有不明白的亦可向她請教;但我們頑皮的話她也會責備我們。」良師離開母校,繼續發展教育事業;芷瑩知道吳校長喜歡做運動,不忘提醒她多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我不會捨不得她離開,因為我會去聖華學校探望她。」 吳校長強調信仰深深影響她的生命和教育理念,「我想假如沒有信仰的話,成就不了今天的我。」她認為天主要自己作祂的工具,通過教學,將小孩帶到祂的身邊;她願意在孩子身上撒下信仰的種子。她亦從耶穌基督身上學到犧牲精神,並願意身體力行,「縱然教學有時令我疲累,我仍願意堅持, 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而付出。」   今個學年起擔任聖華學校校長,吳校長表示當校長需要勇氣、決心、信心,更需要承擔。她期望自己謙卑服務,深化學生的信、望、愛三德。「我深信天主和學生與我同行,正如耶穌上山受試探(路加福音第四章),他知道困難仍面對挑戰;我遇到挑戰時亦不會退縮,會依靠天主前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