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402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2.16
追隨雷永明神父足印 聖文德聯校 思高聖經學會朝聖
   認識真福,加深信仰,聖文德天主教小學、聖文德書院及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三所方濟會屬校,早前舉行聯校公教老師朝聖。臨近真福雷永明神父的瞻禮(一月二十六日),二十多名老師和校長前往方濟會位於渣甸山的思高聖經學會,在該會 楊炎修士和梁永強修士的帶領下,認識思高聖經學會(下稱學會)和雷神父的生平事跡。    (本報專題)步進小聖堂,祈禱默想;參觀博物館和藏書閣,認識雷神父的生平和聖經。學會像個寶庫,讓進內探究的老師,知識和靈性上均大有收穫。三校每年均會舉辦一至兩次聯校朝聖活動,此次乃本學年首度聯校朝聖,三位學校代表與我們分享朝聖後感。 無私奉獻 打動人心 兩個多小時的朝聖之旅中,最觸動聖文德書院冼啟聰老師的,是雷神父的衣冠塚,也是他墓碑所立之處。雖然不曾親身接觸雷神父, 但朝聖喚起冼老師的回憶,「大學時代,我在一位神父的介紹下於學會當了一個月暑期工,負責清潔、除草等工作。」 當年離開前,學會的神父讓冼老師挑選書籍,作為禮物,「當時我選了一本雷神父的回憶錄,閱讀時,我因雷神父傳教心火之強而感到驚訝,他是多麼渴望讓中國人認識天主。」這些年來冼老師也曾再訪學會,他形容,「朝聖給我舊地重遊的感覺。」 藏書閣亦令冼老師有所體會,「除了藏有不同版本的聖經,藏書閣還有很多箱子。」箱子裡有不少書籍和資料,包括學會1948年從北平(現稱北京)遷至香港時運來的物資,「因為缺乏人手、經費和專才,這些珍貴的資源仍未整理,我感到很可惜。」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黃愛梅老師五年前曾到訪學會,「當時只是參觀,相比之下,這次朝聖能更有系統地認識雷神父的事跡。」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一樓參觀,「重整後這一層樓展示了雷神父曾使用的物品,包括衣服、桌椅等,我感到很親切,也感受到他為聖經翻譯工作的無私奉獻。」 靈性啟發 推動福傳 同樣,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張偉菁校長也非首次前往學會,她分享指這次參觀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雷神父在去年宣福,這段日子也對他認識更深。」她敬重雷神父的犧牲,「中國當時很貧乏,但他依然堅持來華服務。」她表示雷神父獲宣真福,這件事讓她感覺自己與聖人更接近。 張偉菁校長形容是次朝聖是尋根之旅,「我們既是方濟會屬校, 應該認識方濟會的歷史和工作,故此有老師提議到學會朝聖。」她補充,雷神父的宣福和學會藏書閣書籍重新排列,也是他們選擇學會為朝聖地點的原因。 朝聖結束,張偉菁校長期望將雷神父的事跡介紹給學生和老師認識,「我校的校本宗教課會介紹方濟和佳蘭等聖人,我期望在課程中加入雷神父的生平,也希望可以製作相關的教材。」 黃老師是學校的宗教科主任,她亦希望與學生分享這次朝聖的體會,「我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希望他們都可以認識和學習雷神父付出、服務的精神。」冼老師也希望學生可以學習雷神父探究、謹慎、追求知識的精神,「這些原則在聖經翻譯中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     聖文德書院早年亦曾安排修讀宗教及倫理科的學生參觀思高聖經學會,該校楊佩珊校長期望將來有機會,安排更多學生到訪,「他們能體會雷神父的堅毅,看到他的工作對別人生命的影響,啟發他們為別人服務。」(澄) 
kjy03_20140216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4.02.16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的非洲家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巧克力」是一樣再平常不過的零食。當你品嘗著甜蜜香醇的滋味時,曾經想過巧克力是從何而來的嗎?位於西非的「迦納共和國」,是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主要生產國,這個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獨立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以出產黃金聞名, 但仍有大約28%的迦納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下,需要仰賴國際的援助。 一個來自迦納的青年艾力克,懷抱著未來能夠自己種稻自足、不用再進口糧食的夢想,離鄉背井遠赴日本的一個小農村做實習生,希望能學習到先進的農業技術,回鄉進行品種改良。艾力克真有其人,作家堀米薰的家是從事日本牛肥育的專業農家,透過國際合作機構的協助,接待了許多由開發中國家到日本學習農業技術的實習生,他以艾力克為原型,創作了《我的非洲家人》(天下遠見出版)這個深摯感人的故事。 書中的主角加藤周二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生長在典型的日本農村家庭裡,家中成員包括了務農的爸爸、操持家務的媽媽、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哥哥一樹和天真無邪的妹妹百合,寧靜悠閒的小鎮生活日復一日,似乎一成不變,卻因為遠道而來的艾力克入住,不僅改變了一家人的互動方式,更為家庭成員帶來重新省視自我、自然環境、國家的契機。 迦納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相遇,產生了微妙的化學作用。原本周二習以為常的日文、和食、生活習慣、景觀,在艾力克的眼中莫不讚嘆連連。透過彼此的交流,周二學習了新的語言,發現即使兩地相隔這麼遙遠,有些食物的烹調方法、語言的發音竟然非常的相似。周二的眼光漸漸由看到艾力克的種種外在差異,慢慢地開始去細細體會: 原來無分地域或族群,人們內心的期盼是相同的,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為親愛的家人爭取幸福,都是人類普世的願望。 勤奮好學的艾力克,用心的學習農務,成為周二的好榜樣。他認真地請教加藤先生各種農業的問題,讓周二的爸爸不禁也思考起日本農業現今所面臨的困局,高齡化的人力、日漸增多的廢耕地、昂貴的設備、進口農產品的廉價傾銷⋯⋯在在都是危機,但是食物是生命的根本,對每一個國家都一樣,能夠支撐國家的糧食生產,是農民的驕傲。這樣的問題不只是日本或迦納一地的現象,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要繼續從事農業,需培養新的能力和眼界。 艾力克隨身帶了許多照片,希望能讓大家多認識迦納;雖然家鄉貧困,但他仍以自己的家人和國家為榮。其中一張小朋友正在用力剖開巧克力果實的照片,讓周二感到非常震驚,迦納雖然號稱「巧克力王國」,但許多小孩整天都在工作,賺取微薄的工資,非但無法去上學,也從來沒嘗過巧克力的滋味。周二很慚愧自己對所謂「外國」的認識如此淺薄,原來無知是最大的罪惡。 真誠的艾力克以他的熱情感染了加藤一家人,連一向冷漠的一樹, 也開始敞開心胸,和家人分享他的夢想;經濟並不富裕的艾力克,為他的日本家人留下了許多無價、無形的珍貴禮物。   要理解進而接受異國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達成文化的融合更是艱難,但經由閱讀呈現多元文化的作品, 是一個很好的起步。書中真實的人生樣態,不僅可以開拓讀者的視野,也可以啟迪讀者內省的觀點,引發他們的討論和關注。就如同書中艾力克所說: 「這片天空,和迦納的天空,是相連的。我們永遠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沒錯,我們都是地球公民的一員,面對自然環境的巨變、氣候的變遷、戰爭人禍的紛擾,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個世界。
kjy06_2014021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2.16
植草根 撒播聖言種子的腳印
   地圖是旅行必備的地理資料,更是確立地方名稱及地理位置的歷史紀錄。首幅香港地圖是由米蘭外方傳教會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即後來在中國河南擔任宗座代牧的安西滿主教)繪畫,1866年在德國印製。隨後五十年,這幅地圖更成為香港唯一獲認可的官方地圖(「新安縣全圖」)。 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稱為宗座外方傳教會)是首個踏足香港的意大利男修會。1858年4月10 日,首位會士雷納神父(Fr. Paolo Reina, 1825-61) 抵達香港。米蘭外方傳教會的會士一直渴望向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鄉村居民,傳佈福音。尚未來港以前,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已開始學習中文。他是首批抵港的會士之一。到港初期,他曾到訪大埔區的碗窰,在一戶姓馬的家庭借宿,因而認識了渴望認識耶穌基督的馬金水。1861年,穆神父(Fr. Giuseppe Burghignoli, 1833-92)由荃灣越過高山,到達碗窰,年僅十四歲的馬金水充滿活潑的信德,啟發不少窰工信仰天主。他們捐出小磚屋,供傳教士短暫留宿兼作小聖堂(傳教站),奠定了天主教紥根大埔的歷史。 1864年,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 1831- 1904) 與中國籍梁子馨神父(1837-1920,不屬於該修會)合作,到碗窰分擔穆神父的工作。出身於天主教家庭的梁神父,自小跟隨父母由廣州來港,他是首位在香港成長及接受修道培育的青年(1862年晉鐸)。他幾乎每天都陪伴和神父到鄉村,關懷村民, 向他們介紹福音喜訊。 荒落的鄉村沒有明確的路標,和神父根據考察,每到一處便繪畫地圖,準確紀錄路線資料及村落的位置, 準備重訪。這幅珍貴的手繪地圖,中英對照,地圖上旁註中文出自梁神父的手筆。傳教工作充滿困難、艱辛又危險,傳教士克服旅程上的疲累,翻山越嶺、涉水渡河,跨過崇山峭壁,冒著海浪衝艇、盗賊襲擊的生命危險,更甚的是那些對天主教信仰懷有誤解而攻擊傳教士的暴力。這一切無阻和神父的傳教心火, 他懷著堅定的信德,照顧處於社會邊緣的貧窮山區村民,切實地感受到天主賞賜他傳揚天主聖言的恩典,他沒有虛度每一天。 碗窰的居民邀請神父們為村民開設學校後, 汀角的民眾亦提出同樣的要求。和神父挨家逐戶勸捐,為設小聖堂及辦學校而籌募經費。1865年,和神父首次探訪西貢墟,受到鄉紳父老的歡迎,他們更即時贈地興建小堂、學校和宿舍,還有些人表示願意領洗。1870年代,這所學校提供小學至初中程度教育,幾經艱辛,至1924年由鄉村私塾發展成為崇真學校。      教育是我最關心的事業    1874年,香港由宗座監牧區升格為宗座代牧區。高神父獲委任為首任香港宗座代牧,在羅馬祝聖為主教。 高主教是個毅力驚人又高瞻遠矚的人,生活簡樸。他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深信教育對年輕人有深遠的意義;教育與實踐愛德的服務,同樣體現福音的精神,兩者均與傳福音的工作緊密相連:「不論在過去或將來,年輕人的教育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業。我為教育辛勞了二十五年,我的年華因此老去。我亦把我的餘年獻給教育。對於我的羊群擁有一間學校,不但忠於慈母聖教會的訓導,而且是香港最優秀的學校,我感到自豪。」(1884年1月22日講話內容)  香港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沒有制訂完善的公共學校制度。1862年,政府辦中央書院,以學費較便宜的手段與天主教學校競爭。1871年,政府採取推行世俗教育的教育政策,有意把宗教教育從本地學校科目中剔除。高神父以書面反對,他的立場受到公開抨擊。1873年政府更以立法,要求接受資助的學校每日必須有四小時純世俗教育。高主教堅持天主教學校所有課程都包含天主教信仰,他不會接受在天主教學校裡有四小時完全不談信仰的限制。他帶領所有天主教學校,拒絕政府這項資助計劃,並旋即到歐洲,力邀愛護青年弟子的辦學修會來港。     當時全港十四間學校中,有九間是天主教學校。這一場政府強推世俗教育的爭持,直到1877 年4月22日首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上任才得以解決。他取得英國政府批准,容許考試評核的成績是學校獲取資助的唯一條件。1879年開始,聖若瑟書院獲政府資助辦學。
kjy01_2014011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1.26
彩龍飛騰迎新春 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舞龍展風采
舞龍舞獅一向予人雄赳赳、男性化的印象。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 的一群「小龍女」巾幗不讓鬚眉,舞起龍來同樣身手靈活、步伐矯健。這群小三至小六女生在校內參與舞龍訓練,從中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亦體會到精誠團結的團隊合作精神。  (本報訊)龍是中國文化中的瑞獸,亦是古代皇權的象徵。舞龍這傳統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新年春節等重要節日,甚至是大型匯演中,都不難看到它的影蹤。記者到校和四位六年級同學見面,她們與讀者分享舞龍的樂趣和體驗。 體驗中國傳統 「我認為舞龍富有中國特色,而且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參加了『小龍女』」,今年是劉仿庭第三年參與學校的舞龍活動,「而且舞龍有很多變化,不同的動作能展現龍的不同神態,有時威風,有時可愛,十分有趣!」仿庭感激師傅的教導,也很珍惜這份師徒情誼,「每次學習新動作時師傅和師叔都會耐心指導我們,但如果我們重複犯同樣的錯,師傅便會嚴厲地訓示我們。」 除了學習舞龍,同學們的訓練亦包括鼓藝和旗舞。「去年校內的成就匯演中我擔任頭鼓(領頭的鼓手),那天我使用的鼓十分特別,有很多燈泡裝飾,很多觀眾的目光都放到我身上,令我非常緊張」,仿庭分享。「但表演結束後獲得熱烈的掌聲,我感覺到我們的努力得到回報。」 葉彤恩也認同仿庭,指表演時她大為緊張,「我太緊張了, 緊張得連表演後的掌聲也聽不見。」她回想小五時參加舞龍的原因,「我覺得舞龍充滿傳統特色,而且在學校的宣傳片中看到參加的同學很開心,所以我也希望加入。」年多以來, 她也從一無所知,漸漸體會到舞龍的樂趣。 建立團隊精神 至於劉子晴,雖然她同是五年級時參加舞龍活動,但以往也曾看過舞龍表演,「那時候覺得舞龍並不困難,但到了親身接觸,便發現的確有難度。」她解釋道,「每條龍有十個成員,只要其中一人忘記了動作或出了錯,便會一片混亂,甚至可能會有人跌倒,又或是整條龍纏在一起。」因此,子晴認為舞龍甚富挑戰性,合作更是不可或缺,「比賽時表演的花式尤其多,挑戰我的記憶力!」 該校於過去兩年均有參加香港學界龍獅比賽,2013年的比賽中,她們奪得小學組花式龍組季軍,更是唯一的「全女班」比賽隊伍。「我們在花式方面的表現不錯,但因為我們跑得太快,表演時間比規定短,所以被扣分了」,馬凱瑩表示。她認為體能並非影響表現的唯一因素,「合作非常重要,而且我們身體柔軟,舞起龍來更加靈活。」 今個學年起,同學們更有新嘗試——舞獅。雖然尚在初學階段,她們已遇到不少挑戰,「獅頭很重,加上有不少彎腰動作,練習後會腰部酸痛,而且套上獅頭就看不到前方」,子晴分享。縱然面對挑戰,但同學們勇於迎難以上,仍然對日後的訓練充滿期待!(澄)